中学生写字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学生写字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写字教育是人的基础教育之基础。

学生进入学校读书学习后,老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教学生从“一”、“二”、“三”开始学习写字,学生只有循序渐进地一点点学会写字,才能够一步步地学会组字,学会写句子,学会写文章。

然而,十几年的教学经验使我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写字的字体字型不规范,书写笔画不到位,或是间架结构不合理,只会写歪歪扭扭的字,连笔“生花”,一环套着一环,一笔连着一笔,分不出字的个体来;有的学生写字既图方便又求快,缺了胳膊少了腿;有的学生写字落行没有轻重,往往头重脚轻,重心一边倒,好像刚刚刮过西北风或东南风,没有一点生气,也没有一点精神;有的学生不懂得所写的汉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懂得汉字的发展过程,不懂得博大精深的汉字所具有的艺术美。

随着电脑的普及,一部分小学生很早就利用电脑打字,不注重用手写的方式进行习字,这就好比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小学生从小就掌握电脑打字技能,对于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快速写作文具有很好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过早地用电脑打字写作文,失去手写汉字的习惯,又由于失去了手写汉字的习惯,就会缺乏对汉字美的认识。

细究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我认为有这么几点值得引起重视:
一、部分学校低年级的教师自身“三笔字”不过关,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的规范掌握存在一定的问题。

比如,在教写汉字时讲不清笔划的形态变化、结构的规则特点,示范例字时笔划僵硬又不具体讲解,只在黑板上写一遍让学生照样子模仿完事,这就造成学生写字时产生同样
的毛病。

俗话说,老师是学生的镜子。

教师的衣着打扮,语言谈吐,是对学生最直观最感性的教育,写字当然也不例外。

教师的字不过关,它给学生写字技能的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低估。

二、学生的写字姿势不规范。

有相当多的学生的拿笔姿势不正确:有的学生执笔过低;有的学生执笔过紧;有的学生执笔时,手腕没有立起来,而是手腕与笔是平行状态。

另一方面是坐姿不正确:有的学生在写字时头趴在桌子上;有的学生写字时脊柱弯曲;有的斜着身子写字……而老师们在教学知识的同时忽略纠正坐姿或不经常强调写字姿势,致使学生们养成这些不良的习惯。

三、键盘书写代替手写。

随着电脑的日益普及,键盘书写不可避免的冲击着用笔书写。

键盘书写为我们城市的快节奏生活方式提供了一种高效、便捷的功能,学生们甚或家长们可能因此觉得,今后写字都用电脑操作,键盘书写完全可以替代用笔书写,无需辛苦练字。

这也是导致了写字不被重视,使得中小学生写字能力逐年下降的原因。

四、学生写字时不善于观察。

观察是写好字的前提条件。

在许多教师的课堂上,我们发现大多数教师的字美观,大方,很有功底,能在黑板上给学生做示范,讲解字的书写过程和具体笔画的运笔过程。

而学生们却没有按照要求去书写,原因就是他们不善于观察和比较,看到老师写完例字后,就急着写,写完就坐好也不观察自己的字哪个笔画不匀称,也不和老师的字
比较一下,自己的字哪的结构安排的不妥,是“密”还是“疏”;是“大”还是“小”等。

学生没有好的观察习惯,导致了他们的字不成形。

五、没有选取规范的字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孩子的教育也越来越关注,多数学生的家长特别重视学生的写字状况,从孩子上学开始,就给他们买一些描摹字帖来练。

而班主任老师也经常利用假期让学生练字。

但是,这些家长们却不知道在小学阶段应该给孩子买什么样的字帖比较合适,往往买来的字帖不实用,再加上没有专门的书法教师给推荐规范的楷书字帖,致使这些学生乱练一通,有的把字练“散”了;有的学生把字练“歪”了;有的把字练“走形”了……这也是中学生写不好字的原因之一。

六、过分追求量的积累,而忽略习字本身所应达到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有关识字与写字中明确指出: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激发学生写字积极性,不能简单地用罚抄的方式来达到纠正错别字的目的。

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为了使学生的字写得正确,记得扎实,常常让学生反复抄写生字,在繁重的写字任务面前,学生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写字,而没有达到工整端正的要求。

七、应试教育的冲击。

学校教育中应试课程对写字教学产生一定的冲击,学生练字的时间很少。

每天课后学生有许多学校的和家长布置的作业要完成。

为了完成作业,学生们只有加快作业速度,顾不得写字这一头了。

如此,
写字这一“软性”任务便被挤到有限的时间的角落中去了。

学生正而八经练字的时间很少,做作业又图快,这势必就造成了乱写字的状况。

而字写得好一靠教,二靠看,三靠练(这是最主要的)。

光看或听不加以训练是不可能写好字的。

造成学生汉字书写全面滑坡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主要还是学生们缺乏对汉字的审美意识。

正像一个缺乏审美意识和审美感受的人不会也不懂得如何打扮自己的形象一样,总认为衣服穿在身上就是了。

殊不知,有时穿得不恰当不合适也会闹出大笑话来的。

比如你头上戴顶毡帽,上身穿件西装,下身穿条中式绸裙,再加上一双老布棉鞋,出去走走,看合适不合适。

学生写不好汉字,原因也往往在这里。

因此,要解决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中学生阶段应加强写字教育,注重中学生写字过程中审美能力培养:
首先,正确认识汉字文化精髓。

汉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和象征,荟萃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文化魅力。

自从有了汉字,便产生书法,从六千多年前的刻画符号如西安半坡陶文和山东大汶口陶文,到后来的经由甲骨文、钟鼎文、石鼓文、简牍文等,渐渐演进成秦篆、隶、行、草、楷五体并存的局面,其间的变迁、演进和发展,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渗透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精神,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坎坷、兴衰与悲喜。

中国书法数千年的演变发展史,再次证明了中国书法与中国文化一脉相承、密不可分的关系。

因此,我们说,中国书法的发展史是中国文化发展史的缩影,学生学习写字、懂得书法艺术的过程也是认知民族文化的过程。

书法艺术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是我们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极好教材,充分挖掘和认识书法艺术的文化价值,是我们在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

只有通过写字教育过程中的审美能力培养,让小学生懂得汉字的发展历史,才能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精神内涵的理解,抵制民族虚无主义,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其次,努力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传统的教育中,教育者往
往将德育、美育融汇到“识学习字”的课业中间,在严格的习字训练中使学生从小渐渐养成从容美好的操行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中国汉字数千年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不朽的艺术佳作,为人类带积累了丰富的精神财富,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美的享受,也为我们留下了高山仰止的人格形象,王羲之、柳宗元、孙过庭、欧阳询等历代书法名家的刻苦勤勉故事为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树立了榜样。

因此,在学生中加强审美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品质,有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同时,在书法学习中,学生必须充分调动他们的观察力,去观察线条粗细、作品章法,这样的观察感知,对提高和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智力都大有益处。

加强写字教育,关系着学生道德情操的陶冶和思想素质的培养。

是书法教师、语文教师、乃至所有做教师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