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3.3 摩擦力同步精练 沪科版必修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时摩擦力
1.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相对运动的两物体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B.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C.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
D.相对静止的两个物体之间,也可能有摩擦力的相互作用
解析: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接触且有弹力的相互作用,接触面粗糙,有相对
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三者缺一不可,故选项A错误;相对静止的两个物体间,可能有静
摩擦力的相互作用,故选项D正确;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
相反,所以,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也不一定总是阻力,故选项B、
C错误.
答案:D
2.如图3-3-11所示,物体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靠墙保持静止不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由于物体A静止,所以物体A受到静摩擦力作用
B.物体受到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推力F成正比
图3-3-11 C.物体受到静摩擦力的大小与其重力相等
D.当F减小时,物体一定会下滑
答案:AC
3.如图3-3-12所示,用力F去拉叠放在一起的A、B两物体,但
是没有拉动,两个物体仍然保持静止状态,则 ( )
A .图中
B 物体受到A 物体的静摩擦力作用,方向与F 方向相同 B .图中B 物体受到A 物体的静摩擦力作用,方向与F 方向相反
C .图中A 物体受到地面的静摩擦力作用,方向与F 方向相同
D .图中A 物体受到地面的静摩擦力作用,方向与F 方向相反 答案:D
4.水平桌面上一重为200 N 的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当依次用15 N 、30 N 、80 N 的水平力拉此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依次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
A .15 N 30 N 40 N
B .15 N 30 N 80 N
C .0 N 0 N 40 N
D .40 N 40 N 40 N
答案:A
5.如图3-3-13所示,在μ=0.1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质量为20 kg.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大小为10 N 的拉力F 作用,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g =10 N/kg)
( ) A .10 N ,向右 B .10 N ,向左 C .20 N ,向右
D .20 N ,向左
答案:D
6.运动员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上攀和匀速下滑时,他所受到的摩擦力分别是f 上
和f 下,那么它们的关系是
( )
A .f 上向上,f 下向下f 上=f 下
B .f 上向下,f 下向上f 上>f 下
C .f 上向上,f 下向上,f 上=f 下
D .f 上向上,f 下向下,f 上>f 下
解析:本题表面上看是滑动摩擦力问题,而实质上是静摩擦力问题,仔细观察后不难发现,运动员在匀速上攀(或匀速下滑)时,他的手与竹竿之间在握住的瞬时是静止的,尽管他的整个身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受力分析并结合二力平衡的知识不难得出C 项正确.
答案:C
7.如图3-3-14所示,甲、乙、丙三个物体,质量相同,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受到三个大小相同的作用力F ,它们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是
( ) A .三者相同
B .乙最大
C .丙最大
D .已知条件不够,无法比较
图3-3-13
图3-3-14
解析:确定摩擦力的大小时,首先必须区分出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因为这两种摩擦力的大小确定方法不一样.本题中三物体对地面的正压力的大小关系为N 乙>N 丙>N 甲,所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关系为f 乙>f 丙>f 甲.但最为关键的一点,三物体各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未给出,所以本题正确选项应为D
答案:D
8.关于由滑动摩擦力公式推出的μ=f
N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 .动摩擦因数μ与摩擦力f 成正比,f 越大,μ越大 B .动摩擦因数μ与正压力N 成反比,N 越大,μ越小 C .动摩擦因数μ与摩擦力f 成正比,与正压力N 成反比 D .动摩擦因数μ的大小由两物体接触面的情况及材料决定
解析:动摩擦因数的大小,由接触面的情况和材料共同决定,与摩擦力f 和正压力N 无关.一旦材料和接触面的情况确定了,动摩擦因数也就确定了.
答案:D
9.如图3-3-15所示为皮带传送装置,甲为主动轮,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P 、Q 分别为两轮边缘上的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P 、Q 两点的摩擦力方向均与轮的转动方向相反
B .P 点的摩擦力方向与甲轮的转动方向相反,Q 点的摩擦力方向与乙轮的转动方向相同
C .P 点的摩擦力方向与甲轮的转动方向相同,Q 点的摩擦力方向与乙轮的转动方向相反
D .P 、Q 两点的摩擦力方向均与轮的转动方向相同
解析:由题意可知甲轮与皮带间、乙轮与皮带间均相对静止,皮带与轮间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假设甲轮与皮带间无摩擦力,则甲轮转动时皮带不动,P 点相对于皮带向前运动,可知P 点相对于皮带有向前运动的趋势,则轮子上的P 点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向后,即与甲轮的转动方向相反;再假设皮带与乙轮间没有摩擦力,则当皮带转动时,乙轮将会静止不动,这时,乙轮边缘上的Q 点相对于皮带向后运动,可知Q 点相对于皮带有向后运动的趋势,故乙轮上Q 点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向前,即与乙轮转动方向相同,故正确选项为B.
答案:B
10.如图3-3-16所示,重10 N 的物体被水平力F 压在竖直墙上. (1)此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为多少? (2)当压力F 稍微增大后,物体所受摩擦力是否变化?
(3)当在物体上再放5 N 的重物时,物体恰好开始运动,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是多大?
图3-3-15
图3-3-16
解析:(1)由生活实际知,当物体贴在竖直墙上时,因为受重力作用而有向下运动的趋势;由于水平力F 的作用,会使物体与墙间有压力作用,满足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由题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可判断物体应受静摩擦力,物体受的静摩擦力与物体的重力是平衡力,故静摩擦力的大小应为10 N.
(2)静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相互挤压的力无直接关系,当F 稍微增大时,摩擦力的大小不变.
(3)当在物体上再放5 N 的重物时,物体恰好运动,由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可知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15 N.
答案:(1)10 N (2)不变 (3)15 N
11.如图3-3-17所示,重20 N 的物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F =8 N 的水平拉力拉物块可以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求:
(1)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多大? (2)物块和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多大?
(3)当水平拉力增大到16 N 时,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多大?
(4)物块在运动过程中突然撤去外力,在物块停止运动前它受到的摩擦力多大? 解析:(1)物块匀速运动时,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各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如右图所示,水平方向受到水平拉力F 和滑动摩擦力f ,物块匀速运动时,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f =F 所以物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f =8 N.
(2)由图可知,桌面对物块的支持力N =G =20 N
由滑动摩擦力的公式f =μN ,得:μ=f N =8 N 20 N
=0.4.
(3)当水平拉力增大到16 N 时,这时拉力和滑动摩擦力不再相等,应当用滑动摩擦力公式求解.
由f =μN ,μ和N 都没有变
所以这时的滑动摩擦力f =μN =0.4×20 N=8 N.
(4)当去掉拉力后物块停止运动前,物块始终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f =μN ,μ和N 均未变f =8 N.
答案:(1)8 N (2)0.4 (3)8 N (4)8 N
12.如图3-3-18所示,在两块木板中间夹着一个50 N 的木块A ,左右两边对木板的压力F 均为150 N ,木板和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如果想从下面把此木块拉出来,至少需要多大的力?如果想从上面把它拉出来,至少需要多大的力?
图3-3-17
图3-3-18
解析:从下面把木块拉出来,这时摩擦力方向向上,如下图甲所示,左右两侧各等于f =μF=0.2×150 N=30 N,需要的最小拉力F1=2f-G=10 N
从上面把木块拉出来,这时摩擦力方向向下,如图乙所示,左右两侧各等于f=30 N,所需最小拉力F2=G+2f=110 N.
答案:10 N 110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