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云浮市新兴县惠能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云浮市新兴县惠能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迁徙的故乡
梅洁
真的开始上路啦,我迁徙的故乡!
广电局播放室,正播安阳镇移民到达湖北团风县移民新区的录像,片子没剪辑,全是原始素材,我一气竟看了两个半小时:
满载着移民和家什的大客车、运输车,长龙般在山间公路缓缓前行;
一朵朵鲜艳的大红花挂在移民胸前;
走了千里之路后大红花又挂到了移民新区的房子里;
一排排、一栋栋含有欧式建筑元素的黄瓦白墙的移民新区,矗立在穿街而过的河渠两边;别墅般的房屋里全部装有自来水、管道煤气,还有卫生间。

移民新区将入住874户、3782位来自安阳镇的移民;
团风人为每户移民送来了一份午餐、一袋米、一个开水瓶、一提挂面、一桶油、一筐青莱、一部电话机、一副对联、一挂鞭炮……移民进屋就能开伙;
移民新村已有粮油、蔬菜供应点,己有超市、学校、图书室、卫生医疗室……
啊,乡亲们毕竟等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常务副县长邵际军把办公室搬到了柳陂移民村,他天天挨家挨户地走访、做工作,移民们脸难看、话难听、门难进。

是呀,柳陂人已是第三次迁徙了!几十年、几代人在荒沙滩上创造了一片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基地,现在又要全部沉没了,柳陂的牺牲有多大?邵际军同情他们;他贴着心窝和移民说话。

长时间的说话,他的声音完全嘶哑了。

县移民指挥部,设在移民局很旧的小院里,副总指挥周吉礼的办公室门开着,人不在。

环视周吉礼简朴的办公室,我在想:那个相貌英气、说话幽默、做事果决、极富判断力的周吉礼,两年前我认识了他,如今,政法委书记兼起了移民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的职务,看来,特殊时刻,县里在紧急调兵遣将。

正想呢,周吉礼进来了。

他左小臂上有隆起的一块肉包,他说感冒不好,咳嗽不止,医生做结核试验,说他肺部深处有结核菌感染。

我担心地说:“那你一定要注意休息啊。

”周吉礼说:“移民的关键时刻,怎么休息?”
是啊,移民的关键时刻,成千上万的乡亲每天都在等待着启程的号令,千里迢迢的迁徙长路,数万个家庭的安家落户……每天都要做重要决策的指挥部,“休息”“保重”“注意身体”这些关切的话,对于周吉礼已是奢侈了。

天在下着小雨。

中午,我来到安阳镇龙门堂移民村。

村主任刘继武向我走来。

当我和一双粗糙的、结实的中年男子的手相握的刹那,刘继武怆然的泪水夺眶而出。

我的泪水也滚滚而出。

这个坚强的男人,多少天、多少月、多少年他都在鼓励自己的村民:为了国家的工程,为了北方人能喝上汉江水,我们到别的地方重建新的家园吧,我们不哭。

可他在我面前,却再也无法忍住,他用一双粗糙大手胡乱地抹着脸上的泪水,然后指着村前广阔、肥沃的田地说:“今年地里没种一棵庄稼,去年都说搬呀搬呀,结果也没搬,地都撂荒了……”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往日的千亩稻田里长满了杂草,刘继武心疼这来之不易的土地。

午后,天开始下雨,好在49辆货车已装载完毕,盖好了苫布,编号列队,卧龙般静静地停在公路边,只等出发的命令。

下午4时,一声令下,货车徐徐驶动,开安阳镇,向广阔的江汉平原驶去。

雨越下越大,我来到安阳镇青龙村。

青龙村数百人已冒雨集结在青龙小学。

小学校的教室里、走廊里、屋檐下都蹲着、坐着、站着一堆堆来自各村组的移民,他们在那里等着上车的命令,天气很冷,移民们大多穿得很单薄,很多人光脚穿着草鞋。

如果按上级规定的出发时间——明天凌晨4点——他们还要在这里等十几个小时。

那只有一个月的小移民刘心雨、只有两个月的小移民陈从园怎么受得了?那个70多岁的、坐在轮椅上的偏瘫老人怎么受得了?她大小便失禁啊!那个等待生产的孕妇怎么受得了!
许多移民几天前房子都扒了、锅灶已拆了,他们已好几天没吃上热饭、没喝上热水了!
22点零5分,常务副总指挥周吉礼终于“违规”下令:移民车队提前启程!
我和故乡的朋友兴明、萍清迅即来到沿江大道,我们想在那里送送移民。

雨,在昏黄的路灯下扯着斜斜的银线,雨点打在伞布上发出嘭嘭的声音。

夜,静极了。

江风吹过来,凉飕飕的。

街上没有一个行人,我们仨人站在雨里等待,等待乡亲们从这里走过。

23点15分,一辆警车驶过,一辆指挥车驶过。

一辆医务救护车驶过。

啊,满载移民的豪华大轿车驶过,一辆又一辆……25辆啊!
我们向车子挥手,向父老乡亲们挥手。

故乡的人们呀,你们就这样在这寂静的雨夜悄悄地告别了故乡!
永远的告别呀!
父老乡亲们,祝你们一路平安!
我任泪水和着雨水,在脸上奔涌……
多好的故乡!多好的人民!多好的执政者啊!
抬头仰望雨夜的天空,我双手合十,为我迁徙的故乡祈祷平安…
(有删改)
1. 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环境描写较多,涵义丰富。

注重环境描写,移民迁徙前的雨夜,既写出天气的寒冷,给移民们造成的困难,又暗示了移民们的心情。

B. 文章细节描写不多,令人感动。

写我和村主任刘维武手相握的刹那,中年男子的泪水夺眶而出,可以看出他对家乡的万般不舍。

C. 文章人物形象鲜明,以点带面。

重点描写副县长邵际军和副总指挥周吉礼为移民工作所做的努力和牺牲,赞颂了所有为移民工作的人们。

D. 文章感情真挚丰富,以小见大。

书写了南水北调工程中普通人的义举和贡献,反映了在社会前进的过程中,人民才是前行的力量。

2. 文章倒数第三段画横线句子“我任泪水和着雨水,在脸上奔涌”,你认为作者的“泪水”中包含着哪些情感?
3. 散文的本质就是真实性,请你结合这篇文章谈谈散文的真实性的具体体现。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梁实秋
①俗语说,“人不如故,衣不如新”。

其实,衣着之类还是旧的舒适。

新装上身之后,东也不敢坐,西也不敢靠,战战兢兢。

我看见过有人全神贯注在他的新西装裤管上的那一条直线,坐下之后第一桩事便是用手在膝盖处提动几下,生恐膝部把他的笔直的裤管撑得变成了口袋。

人生至此,还有什么趣味可说!看见过爱因斯坦的小照么?他总是披着那一件敞着领口胸怀的松松大大的破夹克,上面少不了烟灰烧出的小洞,更不会没有一片片的汗斑油渍,但是他在这件破旧衣裳遮盖之下优哉游哉的神游于太虚之表。

《世说新语》记载着:“桓车骑不好着新衣,浴后妇故进新衣与,车骑大怒,催使持去,妇更持还,传语云,‘衣不经新,何由得故?’桓公大笑着之。

”桓冲真是好说话,他应该说,“有旧衣可着,何用新为?”也许他是为了保持阃内安宁,所以才一笑置之。

“杀头而便冠”的事情,我还没有见过;但是“削足而适履”的行为,则颇多类似的例证。

一般人穿的鞋,其制作设计很少有顾到一只脚是有五个趾头的,穿这样的鞋虽然无需“削”足,但是我敢说五个脚趾绝对缺乏生存空间。

有人硬是觉得,新鞋不好穿,敝屣不可弃。

②“新屋落成”金圣叹列为“不亦快哉”之一,快哉尽管快哉,随后那“树小墙新”的一段暴发气象却是令人难堪。

“欲存老盖千年意,为觅霜根数寸栽”,但是需要等待多久!一栋建筑要等到相当破旧,才能有“树林
阴翳,鸟声上下”之趣,才能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之乐。

西洋的庭园,不时的要剪草,要修树,要打扮得新鲜耀眼,我们的园艺的标准显然的有些不同,即使是帝王之家的园囿也要在亭阁楼台画栋雕梁之外安排一个“濠濮间”“谐趣园”,表示一点点陈旧古老的萧瑟之气。

至于讲学的上庠,要是墙上没有多年蔓生的常春藤,基脚上没有远年积留的苔藓,那还能算是第一流么?
③旧的事物之所以可爱,往往是因为它有内容,能唤起人的回忆。

例如阳历尽管是我们正式采用的历法,在民间则阴历仍不能废,每年要过两个新年,而且只有在旧年才肯“新桃换旧符”。

明知地处亚热带,仍然未能免俗要烟熏火燎的制造常常带有尸味的腊肉。

端午的龙舟粽子是不可少的,有几个人想到那“露才扬已,怨怼沉江”的屈大夫?还不是旧俗相因虚应故事?中秋赏月,重九登高,永远一年一度的引起人们的不可磨灭的兴味。

甚至腊八的那一锅粥,都有人难以忘怀。

至于供个人赏玩的东西,当然是越旧越有意义。

一把宜兴砂壶,上面有陈曼生制铭镌句,纵然破旧,气味自然高雅。

“樗蒲锦背元人画,金粟笺装宋版书”更是足以使人超然远举,与古人游。

我有古钱一枚,“临安府行用,准参百文省”,把玩之余不能不联想到南渡诸公之观赏西湖歌舞。

我有胡桃一对,祖父常常放在手里揉动,噶咯噶咯的作响,后来又在我父亲手里揉动,也噶咯噶咯的响了几十年,圆滑红润,有如玉髓,真是先人手泽,现在轮到我手里噶咯噶咯的响了,好几次险些儿被我的儿孙辈敲碎取出桃仁来吃!每一个破落户都可以拿了几件旧东西来,这是不足为奇的事。

国家亦然。

多少衰败的古国都有不少的古物,可以令人惊羡,欣赏,感慨,唏嘘!
④旧的东西之可留恋的地方固然很多,人生之应该日新又新的地方亦复不少。

对于旧日的典章文物我们尽管喜欢赞叹,可是我们不能永远盘桓在美好的记忆境界里,我们还是要回到这个现实的地面上来。

在博物馆里我们面对商周的吉金,宋元明的书画瓷器,可是溜酸双腿走出门外便立刻要面对挤死人的公共汽车,丑恶的市招和各种饮料一律通用的玻璃杯!
⑤旧的东西大抵可爱,惟旧病不可复发。

诸如夜郎自大的脾气,奴隶制度的残余,懒惰自私的恶习,蝇营狗苟的丑态,畸形病态的审美观念,以及罄竹难书的诸般病症,皆以早去为宜。

旧病才去,可能新病又来,然而总比旧疴新恙一时并发要好一些。

最可怕的是,倡言守旧,其实只是迷恋骸骨;唯新是骛,其实只是摭拾皮毛,那便是新旧之间两俱失之了。

(选自《华夏二十世纪散文精编》,有删改)
4.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 开篇对新衣服、新建筑等寻常事物的叙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暗示读者正是这些寻常事物引发了“我”的思考,成全了“我”的文学创作。

B. 作者善于借事例说理,如借古代学堂的墙上多年蔓生的“常春藤”“苔藓”,喻指一流学校的文化底蕴,语气中含有一种对旧事物的认同。

C. 人们不肯改变节日的旧俗,是因为这些事关联着他们人生中难以忘怀的一段记忆,不仅具有特殊的意义,
也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寄托。

D. 文章以“人们喜欢新事物”始,以“人生要日新又新”终,首尾呼应,脉络清晰,内容丰富,繁而不乱;文字优美,富有诗情画意和文化韵味。

5. 作者是如何围绕“旧”字展开富有层次感的叙述的?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

6. 本文语言充满古朴典雅的气息,请结合全文加以赏析。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朝美学,为什么那么高级?
“杨柳岸晓风残月”“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朗读并背诵全文”的经典之作有很多便是出自宋朝。

王安石、苏东坡、欧阳修、李清照、辛弃疾、范仲淹、司马光……都有一个共同的标签——“宋代文人”。

除了“引经据典”,书画经典在宋代文化中也占据着一席之地。

你可以在千年前的“航拍中国”《千里江山图》中一窥北宋风貌。

也可以在“百科全书”《清明上河图》中看到千年前的市井生活。

1000年前,北宋都城无疑是闻名遐迩的“美食之都”。

《清明上河图》上,有近半建筑为饮食店。

《东京梦华录》提到的一百多家店铺,酒楼和各种饮食店也占了半数以上,而且,《东京梦华录》还介绍了近百种宋朝开封街头的美食与小吃,可谓是“东京梦华小吃录”。

“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

”茶酒花香之器在宋代各有专用,器物,便成了另一个流传于世的宋代标签。

“万贯家财,不及宋纸一张,宋瓷一片。

”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无不体现着繁华盛世的清澈素雅。

宋朝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峰期,被马克思称为“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其关键改进期、应用普及期及向外传播期都是在宋代。

纵观历史,宋朝的疆域并不算辽阔,武力值更是排不上位置,但就经济和社会繁荣程度而言,宋朝确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人文精神、最有教养、最有思想的朝代之一。

随着都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兴起,世俗文化大放异彩。

勾栏瓦肆和百戏艺术的活跃,极大地刺激了市民文艺的发展,比如当时产生了一系列新的艺术形式,像鼓子词、诸宫调、讲史、说经、杂剧、南戏、话本、风俗画等等。

可以说,中国的通俗性审美意识和艺术形式几乎都可以在宋代找到。

两宋时期,文学重心逐渐下移,也是市民文化勃兴的标志。

文学重心下移,是指文学体裁从诗文扩大到词、曲、小说,与市井有了更为密切的关系;创作主体从士族文人扩大到庶族文人,进而扩大到市井文人;文学的接受者扩大到市民以及更广泛的社会大众。

北宋文人相对安逸,又基于崇雅的观念,追求日常生活的文人化和精致化,更把诗酒相得、谈文论画、宴饮品茗的日常交谊视为生活基础,文会雅集则是这
种生活的集中体现。

陈寅恪先生说“华夏之文明,历千载演进,造极于赵宋”。

花、香、画、茶、瓷器,当然都不是宋人的创造,但却是由宋人赋予了雅的品质。

宋朝的人文风气和雅趣是值得当下我们的生活所借鉴的。

在宋朝,官方和民间都能进行高度审美,贵族文化和大众文化有机会交叉碰撞……并重理想与现实,兼备大俗与大雅,生活在宋代,不“美”也难。

而今天与宋朝的连接点,恰巧是一种“生活美学”。

如今,部分由日本美学传递而来的大朴若拙的“侘寂之美”“匠人精神”,都能在宋代器物中找到源头,而宋的极简风格,又能和当代艺术精神相契合。

如果要给宋朝贴个标签,“懂生活”当为其一。

抚琴、调香、赏花、观画、弈棋、烹茶、听风、饮酒、观瀑、采菊、诗歌、绘画……“美”是宋代文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平常事。

而当今艺术与生活界限的日渐模糊,“艺术生活化”也不再是新鲜事。

追本溯源,中国本土的思想传统里面,艺术与生活、创造与欣赏从来都是内在融通的,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古典美学就是一种活生生的“生活美学”。

今日,我们能从宋朝学到的,可能并不仅仅是“雅俗共赏”的宋代美学,也并非是独特诗意的审美概念,而在于如何让“美”融入生活,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美学”。

(有删改)
7.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既是宋代的书画经典,也展现了宋代的文化兴盛。

B. 宋朝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峰期,表现在“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成为“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C. 宋朝经济和社会繁荣,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人文精神、最有教养、最有思想的朝代。

D. 美是宋代文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平常事,他们让美融人生活,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生活美学”。

8.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全文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行文,论证了宋代美学的特征、兴盛原因及意义。

B. 文学体裁扩大,创作主体扩大,文学接受者扩大,标志着两宋市民文化的勃兴。

C. 北宋文人追求日常生活的文人化和精致化,赋予了花、香、画茶、瓷器雅的品质。

D. 让美融人生活,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美学”,是宋朝美学给我们的启示。

9.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宋朝都市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世俗文化大放异彩,促使了审美意识觉醒和艺术形式的增加。

B. 宋人所创造的审美形态和由此所产生的审美风貌直接影响了后人的“侘寂之美”“匠人精神”。

C. 海德格尔提出“诗意的栖居”,主张将生活诗化,在诗化的生活中获得巅峰的存在体验,这与宋朝的“生活美学”是相通的。

D. 当今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的现状要求我们从宋朝的人文风气和雅趣中寻找解决的办法。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田叔者,赵陉城人也。

其先,齐田氏苗裔也。

叔喜剑,学黄老术于乐巨公所。

赵人举之赵相赵午,午言之赵王张敖所,赵王以为郎中。

教岁,切直廉平,赵王贤之。

会陈豨反高祖往诛之过赵赵王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是时赵午等数十人皆怒谓张王[注]曰“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

”赵王曰:“公等奈何言若是!毋复出口矣!”贯高等私相与谋弑上。

会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

是时汉下诏书:“赵有敢随王者罪三族。

”唯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赭衣自髡钳,随王至长安。

贯高事明白,赵王得出。

孝文帝既立,召叔问之曰:“公知天下长者乎?”叔顿首曰:“故云中守孟舒,长者也。

”是时孟舒也。

坐虏大入云中,免。

上曰:“先帝置孟舒云中十余年矣,虏曾一入,孟舒不能坚守,毋敌士卒战死者教百人。

长者固杀人乎?”叔叩头曰:“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

汉与楚相距,士卒罢敝。

匈奴为边害,孟舒知士卒罢敞,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以故死者教百人。

孟舒岂故驱战之哉!”复召孟舒以为云中守。

梁孝王使人杀故吴相袁盎,景帝召叔常梁,具得其事,还报。

景帝以为鲁相。

相初到,民讼王取其财物百余人。

叔取其渠率二十人笞,怒之曰:“王非若主邪?何自敢言若主!”鲁王闻之大惭,发中府钱,使相偿之。

相曰:“王自夺为之,使相偿之,是王为恶而相为善也。

相毋与偿之。

”于是王乃尽偿之。

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

王数使人请相休,终不休,曰:“我王暴露苑中,我独何为就舍!”王以故不大出游。

数年以官卒,鲁以百金祠,少子仁不受。

(节选自《史记.田叔列传》) [注]此处“张王”即赵王。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会陈豨反高祖/往诛之/过赵/赵王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是时赵午等数十人皆怒/谓张王曰/
B. 会陈豨反/高祖往诛之/过赵/赵王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是时赵午等数十人皆怒/谓张王曰/
C. 会陈豨反高祖/往诛之/过赵/赵王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是时赵午等周数十人皆怒/谓张王曰/
D. 会陈豨反/高祖往诛之/过赵/赵王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是时赵午等数十人皆怒/谓张王曰/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苗裔中的“苗”取植物初生、禾谷结实之意,“苗裔”后就引申为世代较远的子孙。

B. “弑”在我国古代指子杀父,臣杀君,“诛”和“杀”则主要用于杀有罪,杀不仁者。

C. 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也,是为孝;故剃光头发的髡利是一种羞辱。

D. “顿首”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头触地面时间短暂,“叩头"是它的俗称。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田叔忠心事主,冒死辨冤。

赵王没有参与谋反,但高祖并不清楚,抓了包括赵王在内的众人;田叔自愿随王进京分罪共罚;也有为王做证之意。

B. 田叔秉公直言,举不避亲。

他与孟舒曾经共同忠诚于赵王;结下了生死之交;后来经由他的举荐和极力辩污正名,孟舒得以官复原职。

C. 田叔以退为进,为民做主。

鲁王搜刮百姓,民怨沸腾;田叔设计,故意惩戒百姓,以周唤醒鲁王的道德良知;最终的确达到了让鲁王还钱的目的。

D. 田叔考虑周全,用心良苦。

田叔作为鲁国的国相,在规劝鲁王时煞费苦心,他的儿次行事看似不给鲁王面子,可实际上都是在维护鲁王的形象。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赵人举之赵相赵午,午言之赵王张敖所,赵王以为郎中。

(2)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枕上作
陆游
一室幽幽梦不成,高城传漏过三更。

孤灯无焰穴鼠出,枯叶有声邻犬行。

壮日自期如孟博①,残年但欲慕初平②。

不然短楫弃家去,万顷松江看月明。

[注]①孟博,即东汉范滂,《后汉书》记载他“有澄清天下之志”。

②初平,即黄初平,《神仙传》说他“至五百岁而有童子之色”。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从幽寂写起,渲染了极为静寂环境,诗人于孤寂难眠中回首往事。

B.颔联写穴鼠出行和邻犬夜行,以动衬静,侧面描绘诗人夜不能寐的情景。

C.“壮日自期”和“残年但欲”对比十分强烈,但表达的追求却是相同的。

D.尾联以豪放洒脱之语,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与明月清风为伴的洒脱豁达之情。

15.细读全诗,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首诗所写的三幅画面,并分析他们之间的关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2)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寡人之于国》)
(5)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

(《劝学》)
(6)《过秦论》中表明作者观点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17.请根据以下信息,以育星中学团委的名义给各年级拟写一则通知。

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得体,格式正确。

(可对文字进行适当删改。


①本次比赛由学校团委举办,请各年级组织师生观看比赛。

②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学校拟举行演讲比赛。

③演讲比赛的地点为学术报告厅。

④本次演讲比赛的主题是“拒绝诱惑,精彩人生”。

⑤比赛时间为2019年5月31日晚7点,通知发布时间为2019年5月25日。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18.请指出下列语录分别出自哪位人物形象。

结合语录概括该人物形象特征(不超过15字)。

(1)“没有读过,只是认得几个字而已”
人物:____ 形象特征:_____
(2)“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涂了盗跖、颜渊?”
人物:____形象特征:______
四、写作(6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师生延期返校。

高三(I) 班语文老师在线上课堂展示了2月23日新华网刊发的这两张图片,讨论区一下子热闹起来。

生甲:小患者让我很感动。

生乙:护士和院长的举动能带给我们启发。

生丙:相隔百年的两幅图值得人们深思。

……
老师:这两张图片,给了我们许多收获。

虽然我们无法返校上课,但我国抗击疫情的很多场景都是在给我们上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