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e —56 Ba —137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包括16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48分) 1.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 .IA 族元素的金属性比IIA 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B .VIA 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稳固性最好的其沸点也最高
C .依照某元素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能够确信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D .同周期非金属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加 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① 锂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Li 2O
② Al 2(SO 4)3可除去碱性废水及酸性废水中的悬浮颗粒 ③ 盐酸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④ Fe (OH )3、FeCl 2、H 2SiO 3都不能直接用化合反映制备 ⑤ SO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此它具有漂白性 A .②③ 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①②
3.必然条件下:32344NH +3F NF +3NH F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
B .假设反映消耗4mol NH 3,那么共转移12mol 电子
C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D .NH 4F 不稳固,受热易分解 4.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依照反映5Fe 2++MnO 4-+8H +===5Fe 3++Mn 2++4H 2O 可知:用酸性KMnO 4溶液可查验绿矾
(FeSO 4·7H 2O)是不是变质
B .依照反映H 3PO 3+2NaOH(足量) ===Na 2HPO 3+2H 2O 可知:H 3PO 3属于三元酸
C .依照反映3Fe+8HNO 3===3Fe(NO 3)2+2NO↑+4H 2O 可知:反映中HNO 3表现酸性和氧化性
D .依照反映CuSO 4+H 2S===CuS↓+H 2SO 4可知:H 2S 的酸性比H 2SO 4强
5.以下物质可通过置换反映一步取得的是( )
①H 2 ② FeCl 3 ③ Fe 3O 4 ④ O 2
A .只有②③
B .只有①③④
C .①②③④都能取得
D .①②③④都不能取得
6.X 为短周期元素,其单质有以下转化关系:2O X XnOm −−→−−→①②碱
盐,以下相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 .①②必然都是氧化还原反映 B .①②都不是氧化还原反映
C .XnOm 必然是酸性氧化物
D .XnOm 可能是金属氧化物,或非金属氧化物
7.以下有关物质的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选项是( ) A .晶体硅具有半导体性质,可用于生产光导纤维
B .H 2O 2是一种绿色氧化剂,可与酸性高锰酸钾作用产生O 2
C .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可用铜罐代替铁罐贮运浓硝酸
D .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钢抗拉强度大,钢芯铝绞线可用作远距离高压输电线材料
8.以下各组物质充分反映后过滤,将滤液加热、蒸干至质量不变,最终不能取得纯净物的是( ) A .向漂白粉浊液中通入过量的CO 2 B .向带有氧化膜的铝片中加入盐酸
C .向含有1molCa(HCO 3)2的溶液中加入1molNa 2O 2
D .向含有1molKAl(SO 4)2的溶液中加入2molBa(OH)2
9.有以下六种转化途径,某些反映条件和产物已省略,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途径①HCl
2Fe FeCl −−−
→稀溶液 途径②2Cl Fe 32Fe FeCl FeCl −−
→−−−→、水溶液 途径③23
Na SO 224Cl Na SO −−−−
−→溶液
溶液 途径④23
Na SO NaOH 224Cl NaClO Na SO −−−−
→−−−−−→溶液
溶液溶液溶液 途径⑤3
HNO
24S H SO −−−
−→浓 途径⑥222O O H O 2324S SO SO H SO −−
→−−→−−−→ A .由途径①和②别离制取1molFeCl 2,理论上各消耗1molFe ,各转移2mole - B .由途径③和④别离制取1 mol Na 2SO 4,理论上各消耗1 mol Cl 2,各转移2mol e - C .由途径⑤和⑥别离制取1 mol H 2SO 4,理论上各消耗1mol S ,各转移6mol e -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0.以下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选项是( )
A .碳酸氢钙溶液和过量氢氧化钙溶液混合: Ca 2++2HCO 3-+OH -=CaCO 3↓+CO 32-+H 2O
B .CuCl 2溶液与Na 2S 溶液2:1反映,Cu 2++ S 2-= CuS↓
C .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 4溶液与H 2O 2反映,证明H 2O 2具有还原性:
2MnO 4- + 6H + + 5H 2O 2 = 2Mn 2+ + 5O 2↑ + 8H 2O
D .向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恰好使SO 42-沉淀完全: 2Al 3++3SO 42-+3Ba 2++6OH -=2 Al(OH)3↓+3BaSO 4↓
11.常温下,以下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必然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滴入酚酞呈无色的溶液中:K +、Al 3+、Cl -、CO 32-
B .澄清的溶液中:Na +、K +、MnO 4—、AlO 2—
C .
)
H (+
c K w
=10-13 mol·L -1的溶液:Na +、[Ag(NH 3)2]+、OH -、NO 3- D .c (I -)=0.1 mol·L -1的溶液中:Na +、H +、ClO -、SO 42- 12.以下实验进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对应的图形相符合的是( )
A .NaHSO 3粉末加入HNO 3溶液中
B .SO 2气体通入新制氯水
C .NaOH 溶液滴入Ba(HCO 3)2溶液中
D .CO 2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13.某溶液中可能含有I -、NH 4+、Cu 2+、SO 32-、 Cl -,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振荡后溶液仍呈无色,那
么以下关于溶液组成的判定正确的选项是( )
①确信不含I - ②确信不含Cu 2+ ③确信含有SO 32- ④可能含有I - ⑤可能含有SO 32- A .②④⑤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⑤ 14.某同窗研究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时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方案。
方案①:2.7 g Al ――→100 mL HCl X 溶液――→NaOH
Al(OH)3沉淀 方案②:2.7 g Al ――→100 mL NaOH Y 溶液――→HCl Al(OH)3沉淀
NaOH 和HCl 的浓度均是3 mol/L ,如图是向X 溶液和Y 溶液中别离加入NaOH 和HCl 时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
A .X 溶液溶质为AlCl 3,Y 溶液溶质为NaAlO 2
B .b 曲线表示的是向X 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
C .在O 点时两方案中所得溶液浓度相等
D .a 、b 曲线表示的反映都是氧化还原反映
15.X 、Y 、Z 、M 、W 为五种短周期元素,X 、Y 、Z 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
为15;X 与Z 可形成XZ 2分子;Y 与M 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0.76 g·L -1;W 的质子数是X 、Y 、Z 、M 四种元素养子数之和的1
2。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原子半径:W>Z>Y>X>M
B .XZ 2、X 2M 2、W 2Z 2均为直线形的共价化合物
C .CaX 2、CaM 2和CaZ 2等3种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为1∶2
D .由X 、Y 、Z 、M 四种元素一起形成的化合物中必然有共价键可能有离子键
16.在(NH 4)2Fe(SO 4)2溶液中逐滴加入100 mL 1 mol/L 的Ba(OH)2溶液,把所得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取
得的固体质量不可能是( )
A . 11.3g
B . 32.3g
C . 33.3g
D . 35.3g 第Ⅱ卷﹙包括5小题,共52分﹚
17.(10分)某学习小组依据SO 2具有还原性,推测SO 2能被Cl 2氧化生成SO 2Cl 2。
查阅资料:SO 2Cl 2常温下为无色液体,极易水解,遇潮湿空气会产生白雾。
Ⅰ.化合物SO 2Cl 2中S 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
Ⅱ.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氯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Ⅲ.在搜集氯气前,应依次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和_____的洗气瓶。
Ⅳ.用如下图装置搜集满Cl 2,再通入SO 2,集气瓶中当即产生无色液体,
充分反映后,将液体和剩余气体分离,进行如下研究。
(1)研究反映的产物。
向所得液体中加水,显现白雾,振荡、静置取
得无色溶液。
经查验该溶液中的阴离子(除OH -外)只有SO 42
-、Cl - ,证明无色液体是
SO 2Cl 2。
① 写出SO 2Cl 2与H 2O 反映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 查验该溶液中Cl -的方式是______。
(2)继续研究反映进行的程度。
用NaOH溶液吸收分离出的气体,用稀盐酸酸化后,再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①该白色沉淀的成份是______
②写出SO2与Cl2反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并论述理由______。
18.(8分)A、B、C、D、E、F、G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7种短周期主族元素。
A、B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均为零;C元素是植物生长三大营养元素之一;D的单质具有强氧化性,其氢化物能和一种半导体材料反映生成常温常压下的两种气体;E原子核外K层电子数与M层电子数相等;F原子的价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的两倍。
请回答以下问题:
(1)CD3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 ;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G 的非金属性比F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F在空气中充分灼烧生成一种稳固性的盐,那么此反映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C的氢化物与G的单质以物质的量之比1:3反映,生成二元化合物X和一种气体,该气体遇氨气产生“白烟”,那么X的化学是为____________,X与水反映的化学方程式是(产物中G元素显+1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碱性溶液中X与NaClO2(亚氯酸钠)按物质的量之比1:6恰好反映可生成C的氢化物和消毒剂ClO2气体,该反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9.(11分)I右图是某研究性小组设计的一个储气装置图。
(1)将气体存于II瓶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___。
A.打开止水夹a,b,将气体从导管d通入,可将气体贮存在II瓶中
B.作为储气或取气时都无需在C处安装止水夹
C.该装置要紧缺点是C导管上未装止水夹
D.该装置也可用作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
(2)要从该储好气的装置中取用气体,正确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利用Y型管与其它仪器组合能够进行许多实验(固定装置略).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目的:验证SO2有氧化性将胶头滴管中浓硫酸别离滴入Y型管的两个支管中,在支
管交叉处实验现象为________;硫化亚铁处加水的目的是_______.
(2)实验目的:探讨铁与硫在隔间空气的条件下反映所得固体M的成份,倾斜A使稀硫酸(足量)与固体M 充分反映,待反映停止后,B装置增重,C装置中溶液无转变,反映后进入量气管气体的体积为Vm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
由上述实验事实可知:
①固体M中必然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其中一种物质的质量能够确信为__________g(用代数式表示)。
②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是实验中没有B装置,那么C装置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进一步实验,测得固体M中各类成份的质量之和小于反映前铁粉和硫粉的质量之和,产生这种现象的缘故可能是___________
a.M中有未反映的铁和硫
b.测定气体体积时水准管的水面高于量气管的水面
c.A中留有反映生成的气体
d.气体进入D装置前未用浓硫酸干燥
20.(10分)研究说明丰硕的CO2完全能够作为新碳源,解决当前应用最普遍的碳源(石油和天然气)到本世纪中叶将枯竭的危机,同时又可减缓由CO2积存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实现CO2的良性循环。
(1)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式是用CO2和H2在230℃催化剂条件下转化生成
容器中0.5 mol CO2和1.5 mol H2转化甲醇蒸汽和水蒸气。
以下图表示恒压
..
率达80%时的能量转变示用意。
①写出该反映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能判定该反映达到化学平稳状态的依据是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b.H2的体积分数不变
c.c(H2)=3c(CH3OH) d.容器中密度不变
e.2个C=O断裂的同时有6个H-H断裂。
(2)最近有科学家提出构思:把空气吹入饱和碳酸钾溶液,然后再把CO2从溶液中提掏出来,经化学反映后使之变成可再生燃料甲醇。
该构思技术流程如下:
①向分解池中通入高温水蒸气的作用是________。
②甲醇可制作燃料电池,写出以稀硫酸为电解质甲醇燃料电池负极反映式_________。
当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
为________时,参加反映的氧气的体积是6.72L(标准状况下)。
(3)某国科研人员提出了利用氢气和汽油(汽油化学式用C8H18表示)混合燃料的方案,以解决汽车CO2的排放问题。
该方案要紧利用储氢材料CaH2产生H2和用汽油箱贮存汽油供发动机利用,储氢系统又捕集汽油燃烧产生的CO2,该系统反映如以下图所示:
解决如下问题:①写出CaH2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映1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
③如该系统反映均进行完全,试写出该系统总反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1.(13分)欲探讨某矿石可能是由FeCO3、SiO2、Al2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探讨进程如以下图所示。
已知:碳酸不能溶解Al(OH)3沉淀。
(1)F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
(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_。
a.酸性:H2CO3>H2SiO3b.原子半径:O<C<Si<Al
c.稳固性:H2O>CH4>SiH4d.离子半径:O2-<Al3+
(3)该矿石的组成是_________,滤渣和NaOH溶液反映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4)该矿石和1mol L-1HNO3反映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5)工业上依据上述实验原理处置该矿石,将反映池逸出的气体与必然量的O2混合循环通入反映池中,目的是___________;假设处置该矿石2.36× 103 kg,取得滤渣1.2× 103 kg,理论上至少需要1 mol L-1HNO3的体积为_________L。
高三化学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8分) 1 2 3 4 5 6 7 8 B C D C C D D A 9 10 11 12 13 14 15 16 C
B
B
D
C
C
D
C
17:(11分) I .+6价(1分);
II .MnO 2+4HCl (浓) MnCl 2+Cl 2↑+2H 2O (1分); Ⅲ.浓硫酸(1分);
Ⅳ.(1)① SO 2Cl 2+2H 2O =H 2SO 4+2HCl (1分);
②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Ba(NO 3)2溶液,
过滤,向滤液中滴加HNO 3酸化,再加入AgNO 3
溶液,假设产生白色沉淀,那么说明溶液中有Cl -(2分);
(2)① BaSO 4(1分); ② SO 2+Cl 2 SO 2Cl 2(2分);
由于白色沉淀是BaSO 4,因此反映后的混合气体中必然存在SO 2和2两种气体。
因此SO 2和Cl 2生成SO 2Cl 2的反映为可逆反映。
(2分) 18.(8分)
(1)(1分);
(2)Cl 2+S 2- =S ↓+2Cl - (1分); (3)MgS+2O 2
MgSO 4 (1分);
(4)NCl 3 (1分);次氯酸和氨气 (2分);NCl 3+6ClO 2-+3H 2O═6ClO 2+3Cl -+3OH -+NH 3(2分) 19.(11分)
I. ① C (2分);②打开a 、b 止水夹,气体即可由d 导出(1分);
II .(1)管壁内有淡黄色固体生成(1分);稀释浓硫酸,避免硫化氢被氧化(1分);
(2)①FeS 、Fe (1分); V/400(56·V mL/22400mol ·mL -1)(1分);②证明H 2S 已被完全吸收(1分);黑色沉淀(1分);b 、C (2分)。
20.(10分)
活性炭
△
(1)①CO2(g)+3H2(g)CH3OH(g)+H2O(g)△H =-49kJ·mol-1(2分);
②bd (1分)
(2)①提供高温环境使KHCO3分解(1分);
②CH3OH-6e-+H2O=CO2+6H+ (1分);1.2(1分);
(3)①(1分) ;②2:1(1分)
③16CaH2+ 2C8H18+41O2=16CaCO3+34 H2O(2分)
21 (12分)
(1)第周围期、ⅣA族(1分);
(2)abc(1分);
(3)FeCO3和SiO2(2分);SiO2+2OH—= SiO32—+H2O (1分);
(4)3FeCO3+10H++NO3—= 3Fe3++3CO2↑+NO↑+5H2O(2分);
(5)NO循环利用能减少环境污染,NO跟H2O、O2反映后又取得硝酸提高原料利用率(2分);3×104(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