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一节新干电池物理量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高度约为20cm B.电压为1.5V
C.质量约为2kg D.重力约为20N
2.有一烧红的铁块,温度降低后不会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A.比热容B.内能C.体积D.密度
3.下列现象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小孔成像B.海市蜃楼C.杯弓蛇影D.黑板反光4.下列设备中不属于利用电热工作的是()
A.电褥子B.电饭煲C.电风扇D.电热水器5.如图所示,冰壶比赛中,一名队员手持冰刷刷冰面,使冰壶尽量滑到目标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壶在滑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B.用冰刷刷冰面是为了减小冰壶滑行时受到的摩擦力
C.冰壶对冰面的压力与冰面对冰壶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冰壶受到的阻力大于惯性,所以冰壶的滑行速度越来越小
6.如图所示,电流表和电压表接法正确的是
A.B.
C.D.
二、填空题
7.小男孩用小号吹奏出《我和我的祖国》的旋律,嘹亮的号声响彻夜空。

号声是由空
三、计算题
1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电阻丝R1的阻值为10Ω,R2的阻值为20Ω。

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为4V。

求:
(1)电路中的总电阻R;
(2)电流表的示数I;
(3)电源两端的电压U。

17.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用动滑轮把一重物匀速提升到一定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

如果动滑轮的自重为5N,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75%,工人所做的总功为60J,求:(1)工人所做的额外功。

(2)动滑轮上升的高度。

四、简答题
18.小洋参加植树劳动时发现,移植栽培树苗时需要将部分树叶剪去,请用物理知识解释这样做的原因。

19.中医博大精深,拔火罐时,将小罐内的空气加热后,迅速倒扣在皮肤上,小罐被“吸”住,你知道为什么吗?
20.如图所示的宣传画展示了1度电的价值,想想你在生活中应如何节约用电?(写出两条即可)
五、作图题
21.根据图中条形磁体磁感线的分布,标出条形磁体和静止小磁针右端的磁极。

22.如图所示,杂技演员骑着独轮车停在斜面上,斜面受到的压力F=450N。

请在图中画出斜面受到压力的示意图(其中O为力的作用点)。

23.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请画出光的传播方向。

六、实验题
24.某物理学习小组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使用的器材如下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刻度尺上标记的点,相邻两点间的距离为10cm)
(1)实验前,将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其中凸透镜对光有的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
(2)当凸透镜放在D点,蜡烛放在A点左侧,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3)当蜡烛与凸透镜距离小于cm时,无论怎么移动光屏,屏上都得不到蜡烛的像.25.小洋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所用装置如图甲所示。

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图像。

(1)实验中可以看到,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2)由图乙可知,从A点到B点,水要(选填“吸热”或“放热”)。

实验所测水的沸点为℃。

26.用如图甲所示的圆台“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已知圆台上表面的面积为
S1,下表面的面积为S2。

实验时,在水平面上放一块海绵,将圆台分别按图乙、丙所示方式放在海绵上。

(1)实验中,通过观察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比较乙、丙两图可得,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生活中,将菜刀刀刃磨得很薄(选填“是”或“不是”)应用了此结论。

27.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1)小洋同学检查器材完好后,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闭合开关S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选填“A”或“B”)端;
(2)当闭合开关S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而电压表指针不偏转,其原因可能是;(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S,缓缓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压表的示数逐渐变(选填“大”或“小”)。

移动滑片P到某一位置,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

28.小洋在测西红柿的密度时,采用如图所示的一个底面积为10cm2、装有20cm深水的圆柱状容器以及细针和电子秤进行测量,其操作顺序以及示数如图A、B、C所示(B 图:西红柿在竖直向下的细针的作用下刚好全部浸没,C图:西红柿自由漂浮)。

(1)容器的质量为g;
(2)容器底所受液体压强最大的为图(选填“A”、“B”或“C”)。

图B中西红柿受到的浮力图C中西红柿受到的浮力;
(3)小洋分析电子秤的数据后,可知西红柿的密度为g/cm3;
(4)同组的小明认为,小洋的实验操作B至C过程中,西红柿上会沾水,所测西红柿质量偏大,导致所测西红柿的密度偏大,你认为该说法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