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集体教育技能—地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制定班级工作计划
(2)班级工作计划的形式
学期(或学年)工作计划。
阶段工作计划,即月或周工作计划。
单项或具体工作计划。
(一)制定班级工作计划
4、制定班级工作计划的原则和基本要求 1)原则
(1)方向性原则。(2)教育性原则。(3)个性全 面发展的原则。(4)系统性原则。(5)开放性原则。 (6)民主性原则。(7)人际关系和谐原则。(8)充 分发挥团队组织作用的原则。(9)通过活动创建集体 的原则。(10)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11)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12)正 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13)知行统一原则。 (14)竞争与合作原则。(15)集体的传统性原则。
• 计划的表述形式大体有两种,一种是文字表 述,一种是表格表述。 详见下一个PPT:考试后的班级“周工作计划”范 例
考试后的班级“周工作计划”范例
班级考试后的成绩统计 成绩回顾及特点:考试中本班进入全班前10名,以及全 年级的前50名、前100名的学生和排名 考后全面总结(思想、纪律、尤其是学习总结): 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解决方法 (检讨是成功之母) 评奖:“十星学生”等 召开一次家长会 主题班会:端正学习态度和改变学习方法 (学习经验、方法交流;加强学法指导) 目标和任务:制定今后的学习奋斗目标和计划
《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 班主任工作技能知识
讲授: 赵宏利
教授
E-mail:zhhl.mm@
第二讲:集体教育技能
现代师德内涵新释 一、组建班集体的技能 二、组织各种活动的技能 三、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 训练的技能 四、班级思想品德教育
现代师德内涵新释
现代师德是一个由教师能力、人格、价值 观三大纬度构成的综合体,其核心内涵是服务。 具体体现为: 一个核 心:服务 三个纬 度:能力、人格、价值观 四个关键词:以人为本、时代精神、平等合作、 为人师表
一、组建班集体的技能
(一)制定班级工作计划 (二)确立班级奋斗目标
(三)选拔、培养和使用学生干部
(四)协调好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关系
(五)培养优良班风
(六)组织与指导班会和团活动
(一)制定班级工作计划
1、班级工作计划的内涵 是为实现班集体的教 育目的,完成教育教学任 务而制定的预期目标和实 施措施。
(二)确立班级奋斗目标
1、确定班级目标的原则
渐进性:近期目标依据中、长期目标而
设计,中长期目标又通过近期目标的不 断达成而逐渐实现。 可行性:确定班级奋斗目标必须符合学 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思想觉悟、 生活经验及班集体发展水平等实际状况。
(二)确立班级奋斗目标
2、确定班级目标的方法
(1)处理好求同与存异的关系,即把 集体目标与个体目标结合一致。 集体目标是班级组织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 在预测基础上所期望达到的活动结果。 个体目标是按照每个学生各自的需要、兴 趣、性格、意志、情感、品德、学习等特 点,为发展特长与才能潜力,培养创造精 神,精心设计的最佳发展路线和具体目标。
构思班级活动计划的基本框架,包括活动的目的、名称、 内容、主题、形式、方法、时间、地点及需要的器材。
(一)制定班级工作计划
•
• • • • • •
5“W”、1“H” What--干什么? Why-- 为什么干? Who-- 谁来干? When-- 什么时候干? Where--在哪里干? How -- 怎样干?
师德六条:三爱两人一终身
爱国守法、关爱学生、爱岗敬业、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终身学习 。
服务是核心:表现为提高学生素质服务。
包括: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做学 生的引路人,为提高学生发 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严格要 求学生。 能力是基础:学习能力、传承能力、创新 能力。 人格是动力: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稳定 情绪、良好的性格特征、清 晰的自我意识。 价值观念是方向:科学精神、人文意识、 风险品质、创新精神。
班集体是基层集体的一种,存在于学校之中;班集体 是有目的的个人集合体;班集体是拥有集体的机构;班集 体是其成员在日常公务、伙伴交往、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等方面经常处于团结一致状态下的统一体。
一、组建班集体的技能
班集体的特征:
1、共同的奋斗目标 2、健全的组织,坚强的领导核心 3、正确的集体舆论 4、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同学关系 5、优良的班风
③ 有利于学生间相互学习,促使个性得到
(1)班主任要有培养意识。 (2)大胆放手,小心扶植。 (3)严格要求,帮助班干部不断完善 自己。 (4)培养干部的主体意识。 (5)在工作中提高干部的 能力,帮助干部树立威信。
(四)协调好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关系
1、群体的含义
群体又叫社会群体,是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 定方式组合在一起,进行共同活动的多个人的联合体。
(三)正确选拔和使用班干部 1、班干部评选的标准
(1)起榜样示范作用,具有一定的感召力 和凝聚力。 (2)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而且热衷班级工 作。 (3)学习成绩好,有较高的智力素质。 (4)身体素质好,有较充分的精力。 (5)性格开朗,待人诚恳,有忍让精神。
(三)正确选拔和使用班干部
运用班干部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制定班级工作计划
2、制定班级工作计划的意义 (1)是班主任有的放矢进行工作的 重要环节。 (2)对班主任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3)有利于师生统一行动方向。 (4)是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
(一)制定班级工作计划
3、班级工作计划的构成要素及形式 (1)班级工作计划的构成要素 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班级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主要教育内容与措施 就活动计划的基本框架交全体 时间安排 学生或班干部讨论,由学生参与制 订计划,确定班级活动计划的思路。 检查措施
(一)制定班级工作计划
4、制定班级工作计划的原则和基本要求 2)基本要求 遵循国家的教育方针、上级教育行政部门 和学校的具体教育要求确定班级工作目标。 要有明确的工作计划目标。 要有具体的实施措施。 目标表述要准确。 要体现群众性。
(一)制定班级工作计划
5、班级工作计划的写作方法
有效能教师的性格特征: 无效能教师的性格征:
1、合作、民主 2、仁慈 3、忍耐 4、兴趣广泛 5、和蔼可亲 6、公正 7、有幽默感 8、言行稳定一致 9、有兴趣研究学生问题 10、处事有伸缩性 11、了解学生 12、精通教学技术
1、脾气坏、无耐心 2、不公平,偏爱 3、不愿帮助学生 4、对学生要求不合理 5、忧郁、不友善 6、讽刺、挖苦学生 7、外表讨厌 8、顽固 9、罗嗦不停 10、言行横霸 11、骄矜自负 12、无幽默感
(四)协调好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关系
(3)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征 规模小,人数少 规范的无形性以及较强的约束性 情感密切、凝聚力强 有自然形成的核心人物(意见领袖) 内部信息传递的畅通性和随意性
(四)协调好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关系 (4)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积极功能 ① 能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心理需要 ② 可以为个体提供及时的物质和精神援助
(1)学期或学年工作计划写法 标题:即计划的名称。 包括计划名称、班级名称和计划时限。如:《× 年级×班199×――199×学年度×学期班级工作计划》或 《×年级×班学期工作计划(199×年×-×月)》 内容:即计划的正文。 落款:即计划的制定者和制定时间。
• 计划的表述形式大体有两种,一种是文字表 述,一种是表格表述。 详见下一个PPT:学期工作计划模板
班主任要做“六心”人:热心、爱心、关心、耐心、诚心、信 心。
集体教育技能
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组建班集体的技能 二、组织各种活动的技能 三、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 规范训练的技能 四、班级思想品德教育
一、组建班集体的技能
班级:又叫做“班级编制”,或“班级授课制”。班级 是从教学的角度提出的编制,与“个别教学”相对应,是把 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制成固定人数的教学组织形 式。
班集体的概念:“班集体”这个概念的产生晚与班 级,最初产生于前苏联。 班集体是以集体主义思想为导向,经过班主任为主的
各种教育力量的教育培养,而形成的具有正确的奋斗目标, 具有较强的核心与骨干力量,具有良好的纪律、舆论、班风, 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促使班级全体成员德、智、体各 方面素质不断提高的高级班级群体。
学期工作计划模板
学期计划是学期开始制定的计划,是全期班主任工作的 总纲。这种计划由三部分构成: ① 班级的基本情况分析,包括班级的自然状况、现实和 历史状况的分析,班级的自然状况如:总人数、男女生人数、 年龄、团员、队员、班干部、三好学生和差生的比例等。班 级现状分析如:班级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学习现状、学生 的特点、班干部的能力素质、班级学生中的人际关系等。班 级的历史状况包括班风传统、形成班风的原因、班级的优缺 点等。对班级的基本情况分析是确立教育任务的基本依据。 ② 确定教育任务。这部分内容在班级基本情况分析的基 础上,根据教育目的,确定教育任务的要求,明确规定本学 期应达到的教育目标。确定教育任务应抓住重点,突出中心 任务;同时,确定教育任务还要注意针对性,不要过份笼统。 ③ 工作具体安排。这部分包括为完成任务而打算采用哪 些方法和时间安排。常见方式有两种:一是以时间顺序为主 线,纵向安排各种具体活动的内容、时间、地点等。另一种 从德、智、体、美、劳几方面横向列表安排各方面工作。要 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安排工作,都应考虑计划的可 操作性。
(二)确立班级奋斗目标
2、确定班级目标的方法
(2)把近期目标、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结合一致。 近期目标:每阶段教育要达到的目的。一 般指在半个月或三个星期的目标任务。 中期目标:一个学年度或一学期的奋斗目 标。(一般包含在班级学年或学期工作计划的 目标任务部分。) 长期目标:三个学年度的奋斗目标
(二)确立班级奋斗目标
1、确定班级目标的原则 方向性:班级目标是全班统一认识和行动 的纲领。班级目标应反映国家教育目标和 学校教育目标。 激励性:班级目标应有激励性,目标制定 不宜太低或太高;在书面表达上应鲜明具 体、生动感人、催人奋进。 中心性:班级目标是班级工作的出发点和 归宿。班级一切工作应以班级目标为中心。
2、选拔班干部的 基本方法与过程
(1)实践考核 (2)民主评议 (3)实行“短期改选制”或“轮流执政制” 主要岗位轮换比例不低1/3,不超过 2/3,保留2/5—3/5之间较为合适。 轮换的时间间隔不要过于频繁,每学 期1次,每人可连任1次。 下岗干部可参与别的岗位的工作。
3、正确培养和使用班干部
(一)制定班级工作计划 5、班级工作计划的写作方法 (2)具体工作计划写法
标题:即计划的名称。 包括计划名称、班级名称和计划时限。如:《×年 级×班199×――199×学年度×学期班级工作计划》或 《×年级×班学期工作计划(199×年×-×月)》 内容:即计划的正文。 落款: 制定人姓名及制定日期
2、群体的特征
由若干个体组成 有共同的社会目标 存在群体规范 一定的组织结构与形式 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 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3、群体的分类
(四)协调好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关系
4、非正式群体
(1)非正式群体成员间的关系带有明显的情
绪情感色彩,以个人的喜爱、兴趣、需要等心 理相容和一致为基础,自然而然结成群体。 (2)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 寻求心理需要的满足 共同的兴趣爱好 共同经历或背景 共同的价值观
1、本着扬长避短的原则
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和特长分配工作,做到分工明确, 各司其职。对于班级中出现的一些小事,可以放手交给班 干部处理,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鼓励他们大胆工 作,独立解决问题。
2、在实践中培养,使之日趋完善
教师要随时随地观察,当班干部出现优越性和骄傲自 满心理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制止,并要让他们认识到越是 班干部越要对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成为同学学习的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