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414小马过河教案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
114 小 马 过 河
作者:彭文席
马棚里住着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
段导读:概括介绍故事的主子公。
2 有一天,老马对小马说:“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吗?”小马连蹦带跳①地说:
“怎么不能?我很情愿②帮您做事。
”老马兴奋地说:“那好啊,你把这半口袋③麦子驮(tuó)
到磨(mó)坊(fānɡ)④去吧。
”[句导读:这句话写了小马过河的缘由——老马让小马把麦子驮
到磨坊去。
]
小马驮起口袋,飞速地往磨坊跑去。
跑着跑着,一条小河挡(dǎnɡ)住⑤了去路,3
河水哗
(huá)哗⑥地流着。
小马犯难⑦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假如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
那多好啊![句导读:这句话写了小马的心理活动,说明他不动脑筋,遇到事就依靠别人,自己不去尝试。
]可他已经离家很远了。
段导读:写小马遇到了困难。
小马向四周望望,望见一头老牛在河边吃草。
小马嗒(dā)嗒嗒⑧跑过去,4问道:“牛伯
(bó)伯,请您告知我,这条河,我能蹚过去吗?”[句导读:这句话用了“……请您……好吗”的
句式,体现了小马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老牛说:“水很浅(qiǎn)⑨,刚没⑩小腿,能蹚过去。
”
2①连蹦带跳:蹦和跳两种动作差不多同时发生。
②情愿:认为符合自己的心愿而同意。
③口袋:用布、皮等做成的装东西的用具。
④磨(mò)坊:磨面粉的地方。
3⑤拦住:拦住。
⑥哗哗:形容水流的声音。
⑦为(wéi )难:感到难解决,难应付。
4⑧嗒嗒嗒:拟声词,本课指马蹄声。
⑨浅(qiǎn ):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小。
⑩没{m ò(淹没)m éi(没有) 立即:立刻。
段导读:写老牛告知小马河水很浅,能过河。
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即 跑到河边,打算蹚(tánɡ)过去。
突(tū)然 ,5从树上跳下一只松鼠,拦住他大叫:“小马,别过河,别过河,河水会淹死你的!”[句导读:这句话用惊异、激烈的语气读。
]小马惊讶 地问:“水很深吗?”松鼠细致地说:“深得很哩!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句导读:这句话写松鼠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说水很深。
] 段导读:写松鼠告知小马河水很深。
小马赶忙 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他叹了口气,说:“唉(āi)!还是回家问问妈妈吧!”
小马甩甩尾巴,跑回家去。
妈妈6问他:“怎么回来啦?”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拦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
”[句导读:这句话要读出难为情的语气。
]妈妈说:“那条河不是很浅吗?”小马说:“是啊!牛伯伯也这么说。
可是松鼠说河水很深,还淹死过他的伙伴呢!”妈妈说:“那么河水究竟是深还是浅呢?你细致 想过他们的话吗?”[句导读:妈妈的两个问句让小马反省到老牛说水深、松鼠说水浅都是他们从自身实际动身,经过亲自试了的结果。
]小马低下了头,说:“没……没想过。
”[句导读:写小马难为情,深知自己的无知。
]妈妈亲切 地对小马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
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
”[句导读:这句话是老马教化小马的话,是本文的中心句。
妈妈告知小
小马跑到河边,刚刚抬起前蹄(tí),松鼠又大叫起来:“怎么?你不要命啦!”小马说:“让我试试吧。
”7他下了河,当心 地蹚到了对岸。
原来 河水既(jì)不像老牛说的那
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
1.会读“驮、磨”等11个生字,会写“愿、意”等8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5突然:在短促的时间里发生。
(例句)奶奶这次病得太突然了。
惊讶:受惊。
赶忙:赶快、连忙。
(例句)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赶忙跑进了教室。
6
难为情:不好意思。
细致:细心。
亲切:真挚而恳切。
(例句)老师的亲切教化,使我深受感动。
7当心:留意、留神。
原来:表示发觉真实状况。
(例句)原来谜底就藏在试验中。
3.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课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日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挚友,它是谁呢?(出示小马过河的图片)今日它要给我们讲一个故事,想听吗?
你们想知道小马是怎样把麦子驮到磨坊去的吗?今日我们来一起学习《小马过河》。
(板书:小马过河)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为什么过河?怎么过的?过河了吗?……)
二初读课文
1.学生齐读课文,读准字音,想一想: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它是怎样过河的?最终过河了吗?
2.自读课文,用自己宠爱的方式相识本课的生字。
(出示会写的字、会认的字)
3.重点指导难写字的书写。
愿:上边的“原”其次笔要写得略长些。
麦:第四笔竖与第五笔撇不要写成一笔。
突:下边是个“犬”,不要写成“大”。
命:不要丢掉第三笔横。
三理解课文
1.老师范读,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过渡语:这篇课文是根据事情发展的依次记叙的,既然是按事情发展的依次,就应当有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我们把这篇课文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3自然段):写小马往磨坊去的途中遇到一条小河,这是起因。
其次部分(4~7自然段):写小马不知河水的深浅,他不知道该怎么办。
回家去问妈妈,这是经过。
第三部分(8自然段):写小马最终通过自己的尝试过了河,而且还明白了一个道理。
2.学习第一部分。
(1)请学生默读课文第一部分,想小马为什么要过河?他遇到了什么困难?(小马要把麦子驮去磨坊,被小河拦住了去路。
)(板书:小马犯难)
(2)小马情愿帮妈妈做事吗?(情愿)你从哪个词体会到的?
(3)“怎么不能?”是一个反问句,表达了很确定的看法,说明小马很想向妈妈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了。
(4)小马来到河边,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你能从小马的心理活动中体会到什么?
过渡语:小马这时离家太远了,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他该向谁求助呢?
3.学习其次部分。
指名读课文4~7自然段。
(1)小马先问谁?是怎么说的?(先问老牛,老牛说:“水很浅,刚没过小腿,能蹚过去。
”)(板书:老牛很浅)听了老牛的话小马是怎样做的?读一读。
(2)小马刚要过河的时候,谁告知他水很深的?是怎么说的?(松鼠,说:“小马,别过河,别过河,你会淹死的!”)(板书:松鼠水深)
师:松鼠的伙伴就淹死在这条小河里,他眼看着小马就要过河,这时候松鼠的心情这
样?(惊慌、焦急)你从哪里知道的?抓住词语感受松鼠的惊慌、焦急、担忧。
(3)听了松鼠的话,小马有什么反映?他为什么会感到很惊讶?(牛伯伯和松鼠一个说水浅,一个说水深。
)为什么他们会有不一样的看法呢?(因为老牛个头大,所以说小河的水很浅。
松鼠小,所以他说水很深。
)
(4)小马动脑筋了吗?他是怎么做的?(没有,他跑回家问妈妈。
)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先学到这里,课下请同学们接着阅读课文,看看小马从妈妈那里得到了什么答案。
1.用图片激发爱好。
教学伊始,老师可先出示一张“小马过河”的卡通图片,让学生评论。
老师相机导入相关问题,如问“你们知道这匹小马要干什么去吗?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在学生们的新奇与期盼中引导他们打开课本,进入本课的学习。
2.发挥自主性,解决生字词。
生字词始终是一个教学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要求同学们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自主解决生字词,并对生字词的书写加以指导,同时也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宠爱的方式相识本课的生字,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主动主动地学习,思索。
1.在分角色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了解小马思想的改变。
懂得勇于实践,在实践中找寻问题答案的道理。
2.培育学生遇事要自己动脑筋,想方法克服困难,找到答案的做事方法。
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谁能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么讲的什么?(小马帮妈妈去磨面,路过一条小河,老牛说水很浅,松鼠说河水很深。
小马不知道怎么办,于是回家去问妈妈)(板书:小马过河小马不知道怎么办问妈妈)
二初读课文
1.学生齐读课文1~6自然段,读准字音。
2.小马回到家里妈妈对他说了些什么?(分角色朗读)
三理解课文
1.小马回到了家里,妈妈是怎么对他说的?有没有像老牛和松鼠一样,告知小马能过去或者是不能过去?读小马和妈妈的对话,想想妈妈对它说了些什么?读第7自然段。
出示句子: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
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
理解妈妈的话。
(“光”是只的意思。
不能只听别人的话,要动脑筋想想,别人说的对不对,有必要的话还应当亲自去试一试,才能把事情做好。
)
2.小马听了妈妈的话后,真的去试了试,结果和老牛、松鼠说的一样吗?你知道是什么缘由吗?读第8自然段。
(板书:高大矮小)
因为小马不像(老牛那样高),也不像(松鼠那样小),所以他觉得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引导学生视察图片,让学生了解老牛、小马和松鼠三者间的高矮关系。
3.绽开想象,说一说:小马过河后会说些什么?
(早自己试试就不至于耽搁时间了。
接受教训,以后多视察、多思索。
……)
(板书:开动脑筋,敢于尝试)
四拓展实践
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通过自己动手试一试解决问题的经验?说一说遇到困难你会怎样解决。
在生活中遇到让我们犯难的事的时候,不能只听别人的说法,要动脑筋想一想,有的时候还要在长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去试一试,这样才能把难题解决,把事情做好。
1.充分阅读,分段解析,获得感悟。
获得感悟的最好方法就是阅读。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们运用多种方式阅读课文,同时通过老师的范读,给学生的朗读做一个榜样。
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获得体验。
老师也可以把课文分成几个部分,引导他们细致学习每一个部分,这样层层深化地理解课文内容,获得体验。
2.课外延长。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这节课获得的体验来进行拓展实践,引导他们把所学知道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让他们获得面对困难知道如何解决的体验,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14 小马过河
小马犯难
老牛说很浅松鼠说很深
高大矮小
小马不知道怎么办问妈妈
开动脑筋,敢于尝试
1.看拼音,写汉字。
2.多音字注音组词。
难{ á (难题) à (困难) 没{ é (没有) ó(淹没)
3.选字填空。
半 伴
(1)作业我只做了一半,下课铃就响了。
(2)下课了我和我的小伙伴一块玩嬉戏。
4.用关联词填空,并用这个关联词造句。
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示例:原来星星既不是一闪一闪的眼睛,也不是一颗一颗宝石,而是多数颗星球。
1.作者介绍
《小马过河》是一篇语言美丽,含有深刻哲理的童话,始终深受少年儿童的宠爱。
《小马过河》发表于1955年,30多年来,多次被选入教材,并被译成英、法等十几种文字。
1980年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奖评奖时被评为一等奖。
但《小马过河》的作者在哪里?评奖单位大费周折,反复找寻后才在浙江瑞安农村找到他,当时他正在一所农村中学当代课老师,这位老师就是彭文席,彭文席在中学时代就宠爱文学,中学毕业后到一所小学任教。
他写过十多篇童话,《小马过河》是他在29岁时发表的。
《小马过河》说明白实践的重要性。
早在宋代,诗人陆游就写下了一首诗《冬夜读书示子聿》,说明白实践的重要性。
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移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教学精彩片段
读文,读中感悟。
师:同学们都来到小马的身边,看看小马遇到了什么困难,请同学们读课文后说一说。
生:读课文,汇报。
生:一条小河拦住了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不知是深还是浅。
师:小马为什么没有过河?
生:老牛说……松鼠说……(在生汇报时,师板画河中老牛和松鼠)
师:小马遇到问题能有礼貌地去请教,牛伯伯和松鼠特别情愿帮助小马,尤其小松鼠对小马是那么担忧,朗读时怎么读好呢?
生:读课文,并互评。
师:小马真的犯难了,只好回家问妈妈。
(分角色朗读。
生扮演妈妈和小马,读课文第7自然段。
)
师:小马过河后,明白了什么?
小组内同学探讨沟通。
全班沟通。
生: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
相识事物要靠自己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