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地理填充图册》,提高读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好《地理填充图册》,提高读图能力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图的学习至关重要。
《地理填充图册》是配合教材的唯一空白图,它以其科学性,准确性,设计内容的多样性,成为地理教师的好帮手,通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越来越觉得利用好填充图不仅能使学生巩固所学地理知识,锻炼学生对地名及位置的记忆,熟悉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而且能迅速提高学生填绘地图的能力,它是将地理知识通过教学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和知识的有效手段。
基于此项认识,我觉得将我多年来在使用地理填充图册中得一些做法写出来,与各位地理教师探讨一下很有必要,而且希望对家长和学生也有些许帮助。
在中学地理课中,从初一到高中都配有《地理填充图册》供学生练习,如何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明确填充图册内容的组成及对学生的训练要求
(1)在空白图上直接进行填图训练
这是填充图册中的主要内容,本部分内容主要训练学生填绘地图的能力,形成地理空间概念,填绘的内容都是课标里的重点内容,必须让学生熟练掌握。
(2)通过读图掌握地理规律
此类题主要是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3)根据材料,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归纳区域内主要地理差异。
(4)“发表观点”,这类题在中国地理部分较多,主要是让学生就某些现象发表观点,比如北京的古城保护问题,某地区旅游对生态的压力问题等。
此类题主要是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 课前准备阶段
要把填充图册的内容作为备课内容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课改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作为至关重要的一项要求提出来,在填充图册中有些内容是课本中未曾出现的,但是又是提高学生能力必不可少的,这些内容在备课时就要及时补充到教案中,教师自已要做到胸有成竹,这样讲课时才能有的放矢。
另外填充图册还非常注重前后知识点的连贯性,在一幅图中把有关知识点全部落实,由于有的内容学生学过的时间较长,遗忘较多,这就要求教师在前节课布置预习时,提早点出,让学生作为课前准备的一项内容来完成,这样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七年级下册长江沿江地带部分,就把上册中长江部分涉及的主要内容和本册中的有关知识点结合到一幅图上,需要填出包括长江的支流、沿途城市、流域内的湖泊、景点、流经的地形区、流域内的省会等知识点,由于课前学生做好了必要的知识补偿,练习过程中除极个别同学外,没有出现大面积的知识遗忘现象,顺利完成当堂教学目标,好多学生完成后说“真有成就感”,是呀,看上去多么错综复杂的一张图啊,在同学们的努力下一一破解了,真为他们骄傲。
3学生使用阶段
这是主体部分,要完成填充图册所有的一切功能都表现在这一阶段。
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
(1)知识要求部分
对填图内容的完成采取以下步骤:首先对照地图册熟悉填绘的地理事物,做到烂熟于心,其次熟悉填充图册中的绘图符号的意义,并与地图册相对照,第三,默填完成知识要求。
通过举一反三,大多数学生都能很好的完成教学要求。
此类题的完成,教师不做任何指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绘图相对来说,难度较大,教师应先指导学生学会绘图的方法,然后进行训练。
如要求根据某地各月气温、降水量资料,绘制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各月分配示意
图。
初一学生在数学中还未学到坐标知识,做这道题难度较大;教师若在课堂上绘图,又较费时间。
采取的办法是提前在课件中绘好原图,先讲明横纵坐标表示的内容,再以其中的几个月份做为示范,边讲边绘,并将易犯错误强调指出,学生再试做,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根据地图总结规律此类题,我主要是在授课中准备了相仿的题目,这就象数学中的例题一样,使学生能触类旁通,还能训练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2)情感训练部分
首先,规范严谨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一开始就要严格要求:注记的写法要求字体端正、大小匀称、排列整齐,用大小不同的字体反映地理事物的级别、主次,使全图注记层次分明、易读易记。
地理要素符号的描绘要规范统一,以课本图例为依据。
此外,安排填图时内容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简单的填空、填图到复杂的绘图、析图都是如此,且还要求能够利用图来说明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及其相互联系,使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掌握绘图的方法,养成正确的填图习惯,提高填绘地图的能力。
其次通过做“发表观点”这类题,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环境伦理观、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养成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行为习惯。
4分析讲评阶段
教师要及时对填充图册内容进行批改,对发生的问题要查明原因。
讲评要切中要害,不能泛泛而谈。
作业质量高的要及时表扬,并作为范本树立榜样,差的要注意敦促,不能听之任之。
有些题目可以要学生自评和互评,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也能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
评价结果采用评语和等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此外,通过对作业的认真分析,还可以检查教与学的效果,使教师深入分析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优缺点,扬长避短,优选教法,并结合学生实际,指导学生改进学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