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知能综合提升: 第三单元 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选修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能综合提升]
(时间:20分钟满分: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为了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北魏采取的措施有()
①推行均田制②推行新的租调制③实行宗主督护制
④设立三长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均田制保证了农民对小块土地的使用权,调动了其生产积极性;受田农民向政府交纳一定的谷物、纳绢或布作租调,并承担徭役和兵役;设立三长制以配合均田制的推行。
③是北魏要废除的制度。
答案:B
2.下列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 )
①规定俸禄由国家筹集、发放给官吏、严禁贪污②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③政府把土地分给农民④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解析:可用排除法。
从地理位置上看,北魏是个北方政权,因此不可能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
答案:B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随着均田制的实行,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制度也建立起来,这里指的是()
A.废除宗主督护制,改行三长制
B.整顿吏治,制定俸禄制度
C.废除宗主督护制,实行俸禄制
D.改行三长制,迁都洛阳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北魏实行的哪一种政治制度是和均田制相适应的.均田制实行了,土地分给农民了,谁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就成了必须解决的问题。
为此,北魏废除宗主督护制,设邻长、里长、党长,负责上述工作,使许多农户成为国家直接掌握的编户,使北魏的地方政权真正掌握在国家手中。
整顿吏治,制定俸禄制度,迁都洛阳等,虽然也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但和均田制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
排除B、C、D,故选A。
答案:A
4.“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泊异乡,事陟数世."
孝文帝改革中能改变这种状况的是()
①均田制②三长制③整顿吏治④改穿汉服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并正确解读的能力.题干材料反映了在旧的宗主督护制下农民的悲惨生活,①②③均有助于改善这种状况,④是重要的汉化政策,和题干没有直接的必然联系,故选C。
答案:C
5.史学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看法不一。
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出现这种分歧主要是针对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的( )
A.均田制B.三长制
C.新租调制D.汉化政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民族融合趋势的全面认识与评价。
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之后,历史上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鲜卑民族似乎消失在历史的烟雾中,因此,有人说孝文帝是历史罪人。
但孝文帝的改革顺应了民族融合的大趋势,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鲜卑族及鲜卑文明在一个民族大家庭里得
到了永生。
从这个角度看孝文帝是盖世英雄。
答案:D
6.移风易俗是孝文帝改革后期的侧重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其目的在于促使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B.其内容涉及服装、语言、婚姻等众多方面
C.其结果有利于鲜卑贵族巩固对中原的统治
D.其影响是鲜卑族因丧失自身特色而走向衰落
解析:本题属于否定式选择题,考查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解题关键是对移风易俗的改革措施细加分析,孝文帝移风易俗的改革促进了鲜卑族的进步和发展,而不是导致其衰落。
答案:D
二、非选择题(16分)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初,民多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而豪强征敛倍于公赋。
给事中李安世上言:“岁饥民流,田业多为豪右所占夺;虽桑井难复,宜更均量,使力业相称。
又,所争
之田,宜限年断,事久难明,悉归今主,以绝诈妄。
”魏主善之,由是始议均田。
——《资治通鉴》卷一三六《齐纪二》材料二对于孝文帝改革的意义,学术界有不同的声音。
499年孝文帝去世后,北魏进入动乱不一的多事之秋,二十余年以后爆发了六镇起义,再过十余年,北魏即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二国,实权分别落入高欢、宇文泰等人之手。
因此,有学者认为造成北魏后来动乱局面的根源,实际上可追溯到孝文帝改革.因为孝文帝舍平城迁都洛阳,改鲜卑武勇之风为汉人文弱之风,进一步削弱了北魏军事力量,孝文帝的改革不但没有振兴北魏,反而加速了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的灭亡.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孝文帝改革前怎样的现实问题?(4分)
(2)为解决这些问题,孝文帝采取了哪一改革措施?(4分)
(3)材料二中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8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1)问从材料中“田业多为豪右所占夺”等信息可以判断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土地兼并。
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解决的具体措施。
第(3)问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到北魏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后来统治者的腐败而不是改革本身,充分肯定孝文帝改革对于历史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答案:(1)问题:豪强兼并土地,百姓贫饥流亡,政府赋税没
有保障。
(2)措施:推行均田制。
(3)不正确。
北魏衰落是封建统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发展的结果,而非改革本身所致。
改革促进了北魏的发展和北方的繁荣,加快了北方各族融合的进程,为中华各民族共同发展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