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落花生 第2课时【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对这句话的理解。
对比
这里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作对比,通过果实的色彩、
果实生长的位置的比较,说明花生虽然没有桃子、石榴、苹果的外
在的美,但却具有内在的最可贵之处: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
较名利。
课文理解
苹果
桃
石榴
花生
课文理解
位置
落花生最可贵的品质是它没有美丽的外表,但却有 内在的品格,即朴实无华、不计名利、默默奉献。作者 由落花生领悟到: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 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延伸问题
4.课文在结构布局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 课文在结构布局的安排上详略得当, 重点突出,主次
分明。文章的主要意思是从花生的品格领悟出做人应该不求 虚名、默默奉献。根据这一意思,作者把种花生、收花生作 为次要内容,写得比较简略;把在过收获节时谈论花生作为 主要内容,写得比较详细。正是由于围绕主要意思主次分明, 所以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从平凡 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道理。
推荐阅读
《丑石》 贾平凹
国学诵读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龚自珍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无题》李商隐 )
走进传统文化
【中国有关花生的最早记载】 “落花生,味甘,微苦,性平,形如香芋,小儿 多吃,滞气难消。”(《饮食须知》贾铭) 【“中医”关于花生的四大养生功效】 (1)暖胃; (2)降低胆固醇; (3)延缓衰老; (4)造血功能强。
花生 埋在地里
外表
矮矮地长
印象 挖起来才知道
桃﹑石榴﹑苹果 高高地挂在枝头
鲜红嫩绿 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课文理解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 很有用。”这句话运用了什么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借物喻人 这句话中的“不好看”“很有用”揭示了花生默默无闻、无 私奉献的可贵品质,父亲借花生来教育孩子们做谦逊朴实,不计 名利,不炫耀自己,对别人有用的人。这是借物喻人的写法。
课文理解
花生的味美。
花生的价钱便宜, 谁都可以买来吃, 都喜欢吃。这就 是它的好处。
谁能把花生的好处 说出来?
课文理解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 有好处的人。”这句话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阐明了什么道理?
点明文章中心 这是“我”在听了父亲对于花生品格的议论之后得到的感悟,点 明了文章的中心。它从正反两方面阐明了做人的道理:人要做脚踏实 地、谦逊朴实、不计名利、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不做只求体面、贪图 虚名、对社会没有用的人。
第二课时
01 课文品读 02 课文赏析 03 课文拓展
课文回顾
听录音回顾课文
边听 边想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文理解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 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
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
核心问题
作者借“落花生”赞美了什么样的人?
作者借“落花生”赞美了朴实无华、不计名利、默默奉献的人。
延伸问题
1.课文以什么为线索?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种花生
(收花生)
(议花生)
(尝花生)
延伸问题
2.描述一下花生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一 开花
三 子房柄钻入土里
二 形成子房柄
四 形成果实
延伸问题
3.落花生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怎样的 做人道理?
课文结构
种花生、收花生
买 翻 播 浇 收获
品学
落
味做 花社
花 准备过花生收获节
做成了好几样食品
生会
生
内有 在用
好处:味儿美 可以榨油便宜 美 人
议论、赞美花生
不好看
特点:埋在地里
很有用
课文主旨
本文写了“我们”一家人从种花生到过花生收获节的 经过,通过对花生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 默奉献的品格,也告诉我们,做人就要做有用的人,不要 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课文理解
阅读方法解密:概括主旨的方法
段意合并法:一篇文章由几个段落组成,我们可以用合并段落大 意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本课第一部分写的是“我们”种 的花生居然收获了;第二部分写的是母亲提议过一个请父亲也来 参加的收获节,并为收获节做了准备;第三部分写的是一家人议 论花生,引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 有好处的人”。把这三部分的意思串联起来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 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