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治霾就要靶向治疗
市20242024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

市20242024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一想到秋冬季的大气污染问题,脑袋里就像炸开了锅,各种数据和方案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好吧,那就开始吧,这个方案可得好好打磨,毕竟关系到大家的呼吸健康。
1.目标设定我们得明确目标。
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的核心目标是:空气质量改善,PM2.5浓度下降,重污染天数减少。
具体来说,全市范围内PM2.5平均浓度要比去年同比下降15%,重污染天数减少20%。
2.工作原则我们得确定工作原则。
这次攻坚行动要遵循“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的原则,实行“最严措施、最强力度、最硬作风”,确保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3.工作措施(1)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限制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发展。
对重点污染企业实行限产、停产措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2)调整能源结构加大清洁能源替代力度,提高天然气、电力等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严格落实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削减煤炭消费量。
(3)加强交通污染治理推广新能源汽车,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
对重型柴油车实行限行、禁行措施,加大对超标排放车辆的处罚力度。
(4)强化扬尘污染治理加强建筑工地、道路、堆场等扬尘污染源的管控,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要求。
对违反规定的单位依法予以处罚。
(5)严格环境监管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完善监测网络。
对大气污染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
4.组织实施这次攻坚行动由市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形成合力。
成立攻坚行动指挥部,负责协调、调度、监督各项工作。
(1)明确责任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要明确责任,将任务分解到具体单位、具体人员。
对工作不力、未完成任务的单位,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2)加强宣传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攻坚行动的目的、意义和措施,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
(3)严格考核对攻坚行动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调度、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我们一定能取得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胜利。
北京雾霾的解决方案

北京雾霾的解决方案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也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的城市,但近年来,雾霾问题成为北京市民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
雾霾带来的空气污染严重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政府和公众都在寻找解决雾霾问题的方案。
本文将介绍几种针对北京雾霾问题的解决方案。
第一种解决方案是减排措施。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是减少雾霾的有效方式。
政府可以强化对工厂和汽车尾气排放的监管,制定更为严格的排放标准,并加大对违反排放标准的处罚力度。
此外,还可以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如风能、太阳能等替代传统的煤炭能源,减少煤烟对空气的污染。
通过这些减排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雾霾的发生和恶化程度。
第二种解决方案是绿化治理。
植物具有吸附有害气体和净化空气的能力。
政府可以加大城市绿化的力度,修建更多的公园和绿地,并增加植物的种植密度,特别是一些能够吸附雾霾中有害颗粒物的植物。
此外,还可以采取绿化屋顶、垂直绿化等措施,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以提高空气的质量。
绿化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还能有效减少雾霾污染的发生。
第三种解决方案是交通优化。
交通是雾霾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汽车尾气的排放。
政府可以推广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鼓励居民选择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私家车辆的数量。
此外,还可以采取交通拥堵限行措施,限制高排放车辆的通行,减少长时间怠速和拥堵带来的排放。
通过交通优化,可以降低雾霾的形成和扩散。
第四种解决方案是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雾霾问题。
政府可以加大对环保科技的投入和支持,鼓励企业开发和应用新的环保技术。
例如,可以研发高效过滤空气的设备,净化室内和室外的空气。
同时,还可以开展相关的科研项目,加强对雾霾成因和传播机制的研究,为制定更科学和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除了以上几种解决方案外,个人也可以积极采取一些行动来减少雾霾对自身健康的影响。
例如,保持室内通风良好,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雾霾天气中。
外出时佩戴口罩,选择高效过滤的口罩,减少有害颗粒物的吸入。
时政热点:依法治霾需摆脱人治阴影

时政热点:依法治霾需摆脱人治阴影《中国日报》北京12月30日电:根据12月30日发布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PM2.5浓度要比2013年下降40%左右,控制在64微克/立方米左右。
星空如洗,白云蓝天,作为国人来说并非追梦之境,而是实实在在地发生在若干年以前。
而雾霾肆虐,也仅仅只是近年来的工业污染工业排放人为失控之害。
国际环保组织亚洲清洁空气中心11月16日公布报告《大气中国2015: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程》,该报告认为,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与地方政府签订责任状、约谈地方负责官员,这三条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为国际环保组织结论,当然有其现实事实对应,但这种约谈地方负责官员的措施,仍然存在因人治霾的弊端。
一个成熟的环境保护机制,是靠法治打造出来的,而不是更多的依靠人治。
换言之,依法治霾是长效机制,而因人治霾则是短期行为,甚至是临时性动议举措。
城市发展带来工业污染,是一种趋势,但并非必然趋势。
依美欧工业发达国家治霾经验论,他们同样经历过严重的工业雾霾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也曾经纠结于发展与环境保护究竟该舍弃哪一个?但最终这些环境保护做得好的国家和地区,要么选择了工业排放的更高标准,要么选择了弃污染而就环保。
两者取其一,问题就是这么简单。
而所谓的约谈某一个负责官员,仅仅是靠其督促和约束当地排污排放企业有所收敛,并非在法制层面机制层面达到了长效机制的境界。
《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提到: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64微克/立方米左右,作为国民来说,可以纷纷额手称庆了。
然而,这仍然是一件规划中的未来形态,到底能不能达成这个目标,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或许到时候能够比现在好一点,或许到时候比现在还严重一点,作为官方来说,没有人敢于站出来说一定能够实现。
即便作出这样的承诺,仍然不是法制机制意义的板上钉钉事件。
那么,回到关于雾霾防治的法制与人治问题上来,就要出台严格的排放标准,排污标准,以及出台对厂区周围天上地下三维空间的无缝保护法制条款上来。
雾霾,怎样才能治标治本

雾霾,怎样才能治标治本时事评论背景:坚持“以人为本”,把困难考虑得更多一些,把应急减排措施做得更细更实一些,对减轻污染程度、保护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防霾,以人为本才能治标治本。
时事评论观点:受污染排放和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正在经历新一轮灰霾天气过程。
环境保护部4日专门发函要求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等省(市)人民政府,积极做好应对工作,按空气质量预报结果上限确定预警级别,做好应急响应。
北京市应急办5日提前发布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明确了7日至9日全市应采取的健康防护措施和应急减排措施。
就在几天前,11月26日夜间至12月1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遭遇大范围空气重污染过程,应对中暴露出一些不足:部分企业应急减排方案未落实,少数企业环境违法违规问题依然突出,机动车限行措施打折扣,施工和道路扬尘问题依然存在,引发了舆论对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的讨论。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预防重霾,坚持“以人为本”,把困难考虑得更多一些,把气象条件的恶劣估计得更足一些,把各项准备工作尽量提前一些,把应急减排措施做得更细更实一些,对减轻污染程度、保护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重大民生实事,预防措施适度提前并加力,哪怕“兴师动众”,也是值得的。
当然,临时管控措施只是“治标”,大幅减少污染物排放才能“治本”。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两年多以来,我国空气质量恶化趋势得到一定遏制,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初见成效,这一点,绝不会因为出现一两次比较严重的重污染过程就一笔抹煞。
但是,目前污染物排放总量仍然大大超过环境容量,《201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16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145个城市空气质量超标。
因此,压减燃煤、严格控车、调整产业、强化管理等治本之举,还需加大力度、抓铁有痕地持续推进。
坚持标本兼治、应急减排和常态治理并重,空气质量才能逐步改善,灰霾现象才能逐渐消除。
成都制定推进铁腕治霾工作方案

成都制定推进铁腕治霾工作方案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
尤其是在中国,空气污染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们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一大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紧迫问题,成都市采取了铁腕治霾工作方案。
一、背景分析成都作为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城市之一,无疑也受到了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的困扰。
森严的工业排放、交通尾气、燃煤等因素导致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排放,使得成都的空气质量严重下降。
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成都市制定了推进铁腕治霾工作方案。
二、目标与原则1.目标:通过推进铁腕治霾工作方案,力争在未来5年内使成都市空气质量显著提升,重污染天数明显减少。
2.原则:以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为出发点,科学合理规划措施,依法治霾,全面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三、具体措施1.加强监测:成立专门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全面监测各地区的空气质量状况,并将数据实时公布,提高公众对空气质量变化的认知。
2.严控污染源:对重点工业企业、燃煤电厂等排放源进行严格监管,加强排污许可制度管理,对违规企业依法严肃处理。
3.调整能源结构: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减少对煤炭等高污染能源的依赖,推广清洁能源技术。
4.交通管理:提高公共交通的智能化程度,推动电动车普及,加大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监管,加强道路拥堵治理。
5.生态保护:加强植被绿化工作,扩大城市绿地覆盖率,建设生态湿地和森林公园,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四、推进机制1.成立相关工作组,统筹协调空气污染治理工作,健全相应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和参与度,号召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3.加强与周边城市和相关行业的合作交流,共同应对空气污染问题,形成合力。
五、风险与挑战1.资金投入不足:治理空气污染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成都作为一个综合性大城市,将需要面临资金压力。
2.民众不配合:由于治理空气污染需要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而这往往需要时间和适应,因此民众的配合与行动力也是一个挑战。
治理雾霾的方法有哪些

治理雾霾的方法有哪些
治理雾霾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减少污染源:加强对工业、交通、农业和生活等领域的环境管理,推动清洁能源和绿色产业的发展,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2. 改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减少对煤炭等高污染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加强大气污染物的监测与预警:建立健全的大气污染物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大气质量状况,采取预防性措施减轻污染影响。
4. 推行大气污染物减排措施:实施大气污染物减排措施,例如降低工业排放标准、推广车用尾气净化技术、限制高污染排放车辆进入城区等。
5. 增加植被覆盖和绿化面积:在城市和农村增加绿化覆盖面积,提高大气中污染物的吸附和固定能力。
6. 提高环境意识和素质: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大气污染的认识和重视,培养环保意识和环保素质。
7.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分享治理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大气污染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治理雾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界和公众共同努力,通过综合措施和长期治理才能有效改善空气质量。
雾霾的防治措施

雾霾的防治措施近年来,雾霾问题成为困扰着许多城市的严重环境污染现象。
雾霾不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威胁,还对经济、社会产生了负面影响。
为了改善空气质量,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就雾霾的防治措施进行探讨和阐述。
一、大力推进环保产业发展首先,大力推进环保产业的发展是雾霾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发展环保产业,可以减少污染排放、优化能源结构,并提升环境监测与治理水平。
政府可以出台有利于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鼓励企业投资环保设施,推动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同时,加强环保产业技术研发与创新,提高环境治理技术水平,为雾霾防治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二、加强大气污染源管控其次,加强大气污染源的管控是雾霾防治的关键之一。
政府应建立健全大气污染源头监测、排放数据公开和追溯体系,严格执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大对高污染排放企业的整治力度。
应加强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管理,推动燃油质量的升级,鼓励使用清洁能源交通工具。
此外,对于重点污染行业,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限制其生产和排放,推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
三、加强区域合作与联防联控此外,加强区域合作与联防联控也是雾霾防治的重要手段。
雾霾污染无国界,加强不同地区的合作和协调可以提高整体防治水平。
各级政府应加强信息共享,并制定统一的防治政策和措施。
同时,实行联防联控机制,建立区域联防联控中心,统一指挥、协调应对雾霾污染。
相关地区可以共同开展大气污染治理科研项目,共享技术成果,加强科技创新,提高防治效果。
四、加强公众参与与宣传教育最后,加强公众参与与宣传教育对于雾霾防治也至关重要。
公众是雾霾防治的重要主体,应广泛宣传雾霾防治知识,倡导环保生活方式。
政府可以通过媒体、互联网等渠道,开展公众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此外,政府和社会组织还可以通过举办环保讲座、雾霾治理知识竞赛等形式,提高公众对雾霾防治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综上所述,雾霾的防治措施涉及众多领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治理雾霾的措施_治理雾霾天气的措施有哪些

治理雾霾的措施_治理雾霾天⽓的措施有哪些 减少或消除雾霾天⽓,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幅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
中国巨⼤的污染物排放量,减排绝⾮⼀朝⼀⼣之事,单⼀减排⼿段也绝难奏效,必须在国家层⾯上⽴即采⽤强有⼒的综合措施,⽅有成功可能。
那么治理雾霾的措施有哪些?下⾯⼀起随店铺来看看。
治理雾霾天⽓的措施 ⼀、制定相关国家法律 将雾霾的治理提升到国家意志层⾯上来,表现出国家对雾霾治理的决⼼以及体现出雾霾问题的严重性。
加强和完善雾霾防治⼯作的⽴法、执法是治理雾霾问题的关键。
继续完善《⼤⽓污染防治法》,重点细化法规,加强执法和监督,加⼤环保机构的⽴法、执法和处罚权⼒,赋予环保机构执法⼿段,环保机构有权进⾏⽴法、执法、处罚等,并通过强制执⾏⼿段和监控、技术改进等⽅式开展⼯作。
可参考美国模式,建⽴区域环境管理机制,对区域内的环境问题进⾏全盘整合式管理。
同时,设⽴举报平台,通过民间组织和民众⼒量监督环境执法⾏为。
⼆、严格控制污染物排量 控制污染物排量是最直接的防⽌措施,也是最有效的。
1.控制重点⾏业污染和扬尘治理。
强化各类烟粉尘污染物治理,推进未淘汰设备除尘设施升级改造,确保颗粒物排放达到新标准的特别排放限值要求,加快重点企业脱硫、脱硝设施建设。
2.发展绿⾊交通,加强机动车尾⽓排放治理⼤⼒发展城市公交系统和城际间轨道交通系统,⿎励绿⾊出⾏,积极推⼴电动公交车和出租车,⼤⼒发展电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汽车,⿎励燃油车辆加装压缩天然⽓,促进天然⽓等清洁能源作为汽车动⼒燃料,为汽车安装净化装置,实现汽车尾⽓催化净化。
三、积极发展⽣态公益 1.优化产业结构,进⼀步深化⼯业污染治理。
坚决淘汰国家确定的落后⽣产⼯艺装备和产品,严控“两⾼”⾏业产能,⼤⼒淘汰钢铁、建材和纺织等⼀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要求的落后产品、技术和⼯艺设备。
2.是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发挥政府主导作⽤,协调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制定节能环保产业技术标准和规范,加⼤节能环保产业技术研发扶持⼒度,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持节能环保产业成为新兴⽀柱产业。
雾霾治理的政府政策和措施

雾霾治理的政府政策和措施雾霾是近年来困扰我国很多地区的一大环境问题。
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和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政府积极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治理雾霾。
本文将就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和阐述。
一、加强大气污染治理立法雾霾治理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立法体系。
我国先后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法律法规文件,明确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雾霾治理中的职责和义务。
这些法律的出台,为政府的雾霾治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
二、推行大气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机制政府政策还鼓励企业积极参与雾霾治理。
通过建立市场化机制,政府推动了清洁能源的发展,并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与此同时,政府还实施了激励政策,对于将环境保护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企业给予了奖励和支持。
这样的政策引导了企业更加关注环境问题,积极参与到雾霾治理中来。
三、加强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政府还加强了雾霾监测和预警体系的建设。
通过建立大气污染监测站网、购置先进的监测设备,并利用遥感技术等手段实时监测空气质量和雾霾程度,政府能够及时进行预警和发布相关信息。
这样一来,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空气质量状况,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对空气质量较差的地区的居住和工作的时间,降低了人们暴露在有害气体中的风险。
四、加强源头治理和产业转型政府还加强了源头治理和产业转型。
通过对工业企业的监督和管理,加强对污染物排放的抽查和处罚力度,遏制了污染物的源头。
与此同时,政府还鼓励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
五、加强机动车尾气治理除了工业企业的治理,政府还加强了机动车尾气的治理。
政府推动了车辆排放标准的升级,对于未达标的车辆进行强制报废或改造。
此外,政府鼓励人们骑行、步行或使用公共交通,减少对个人汽车的依赖,以减少排放。
六、国际合作与沟通雾霾治理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分享经验和技术,共同研究解决方案,推进全球环境治理。
摸清“病根”精准治霾,集结多方力量协同攻关,车用尿素设备行业致力环保治霾

摸清“病根”精准治霾,集结多方力量协同攻关,车用尿素设备行业致力环保治霾摸清“病根”精准治霾,集结多方力量协同攻关,车用尿素设备行业致力环保治霾。
雾霾的成因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很多,可是都没有抓到其根本。
为此,我国对雾霾的成因、形成机理、危害性等一系列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
到目前为止,研究有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但是离真正盖棺定论尚有距离。
只有组织起可破顽石的科学力量,协同作战才能进一步落实精准治霾的任务。
汽车尾气是雾霾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车用尿素也被政策加速使用起来,车用尿素设备发展势在必行。
近年来,谈及我国的大气污染问题,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雾霾,但是多地启动雾霾报警,尤其是京津冀地区的雾霾情况看上去并没有明显改善。
这让雾霾成为了上至中央、下至民众心中难解的心结。
雾霾,究竟是什么?怎么来的?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形成的?怎样才能彻底还天空一片蓝?对此,业内人士指出,治霾先“号脉”,只有号准了脉才能“药到病除”。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就提出,加强对雾霾形成机理的研究,提高应对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为此,国家还将设立专项基金,不惜重金组织最优秀的相关科学家攻关难题。
那么,如今国内对于雾霾成因以及形成条件,或者是应对策略的研究是什么样的光景呢?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和多位高校专家指出,目前我国雾霾研究尚未形成体系,亟须从国家层面整合力量协同作战。
这个论调其实由来已久,中科院丁仲礼院士就曾说过,“灰霾,不仅是大气科学研究面临的前沿课题,也是我国政府和公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环境污染问题”。
我国的大气污染呈现出的是复合型特征,各类问题集中式爆发,成为了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黄汝锦口中的“实验室反应容器”,所以这也给研究安上了重重枷锁,有待一一突破。
随着国五标准的实施,以及车用尿素设备发展,雾霾用不了多久也会被制止的。
当然,我国对于雾霾的持续性研究已有了不小的进展。
就在4月9日至10日,以“我国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为主题的第S33次香山科学会议学术讨论会顺利举行,来自国内的70多名专家学者与会聚焦探究重污染过程。
治污减霾专项方案范本(四篇)

治污减霾专项方案范本一、背景分析:当前,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尤其是雾霾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因素。
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人民群众的健康风险,我国迫切需要制定一系列针对治污减霾的专项方案。
二、目标设定:1. 到____年底,全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以上。
2. 将全国重点区域PM2.5浓度平均值下降至35微克/立方米以下。
3. 在城市重点防治区域建设涵盖大气监测、尾气治理、工业污染控制、生活污染治理等多个方面的完善治理体系。
4. 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三、主要措施:1. 加强大气污染源头治理加大对工业企业、燃煤电厂等大气污染源的治理力度,推进优化产业结构,减少高污染企业和落后工艺的比例。
鼓励采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发展经济同时减少污染物排放。
严格限制新建高污染和高排放项目的批准,推进钢铁、石化、水泥等行业的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生产工艺的环保水平。
2. 改善机动车尾气排放加快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大普通乘用车和商用车的尾气排放治理力度。
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对超标排放车辆进行处罚,鼓励采用先进的排放控制技术。
加强对车辆尾气排放的监测和检测,落实定期检验制度,确保车辆排放符合标准。
3. 强化工业污染控制针对重点行业,加强污染物排放的监管和控制。
建立健全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对排污单位进行分类管理,推动工业企业实施在线监测,实时掌握排放情况。
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
加大对高污染物排放企业的整治力度,对违法排放行为予以重罚。
4. 加强生活污染治理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快建设改造符合环保要求的厕所。
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建立完善的垃圾处理系统,减少垃圾焚烧和填埋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减少农业污染物排放,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5. 创新环境管理模式积极推行新型环境管理模式,加强环境执法力度,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协同管理机制。
强化大气污染治理减少细颗粒物排放

强化大气污染治理减少细颗粒物排放近年来,大气污染成为我国环境治理的重要问题之一。
其中,细颗粒物排放对空气质量和人们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
为了减少细颗粒物排放,我们需要加强大气污染治理,采取措施来改善空气质量,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
一、加强源头控制,减少细颗粒物排放细颗粒物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能源消费等方面。
为了减少细颗粒物的排放,首先要加强源头控制。
一方面,要加强对企业的排放监管,推动工业生产过程的清洁化,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另一方面,要推行节能减排政策,鼓励人们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费对大气污染的贡献。
二、优化能源结构,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清洁能源是减少细颗粒物排放的重要途径之一。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类清洁能源的利用成本逐渐降低,其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我们需要优化能源结构,加大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力度。
政府可以出台相应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减少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依赖,从根本上减少细颗粒物的排放。
三、提高环保意识,形成共建共治的氛围环保意识的提高是减少细颗粒物排放的基础。
只有当人们认识到细颗粒物对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才会主动采取行动来减少细颗粒物的排放。
因此,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大气污染的认识,引导人们改变生活习惯,落实环保责任。
同时,要加强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形成共建共治的氛围,共同参与大气污染治理,共同守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四、加强监测和评估,做到治理措施的有效落实监测和评估是治理措施是否有效的重要手段之一。
只有及时掌握细颗粒物排放的情况,了解治理措施的效果,才能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措施。
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大气污染监测的投入力度,加强监测手段和方法的研发,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同时,还要加强对治理措施的评估,对已经实施的措施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措施,确保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治理雾霾方案

治理雾霾方案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雾霾问题日益严重,对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为贯彻落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切实改善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特制定本治理雾霾方案。
二、目标
1.到2020年,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点区域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10%以上。
2.到2025年,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重点区域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15%以上。
6.环境监测与管理
(1)完善环境监测网络,提高监测能力。
(2)加强空气质量预测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3)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提高应对能力。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2.完善政策法规,为治理雾霾提供法制保障。
3.加大资金投入,确保治理项目顺利实施。
4.强化科技支撑,提高治理雾霾的科技水平。
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6.严格考核评估,确保治理目标如期实现。
五、总结
本方案旨在为我国治理雾霾提供科学、系统、可行的操作指南。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政策联动,形成合力,确保治理雾霾工作取得实效。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有信心打赢这场蓝天保卫战,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宜居、健康的生活环境。
3.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治理雾霾项目的实施。
4.强化科技支撑,提高治理雾霾的科技水平。
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6.强化考核评估,确保治理目标如期实现。
本方案旨在为我国治理雾霾提供科学、系统、可行的操作指南,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政策联动,形成合力,确保治理雾霾工作取得实效。
2.到2025年,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重点区域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15%以上。
找准致霾根本原因实现低成本快速精准治霾的路径与对策

找准致霾根本原因实现低成本快速精准治霾的路径与对策作者:周勇来源:《科学与管理》2019年第03期摘要:本文对单个湿法脱硫设施取消GGH后导致PM2.5粒数暴增,众多火电企业同时采取相同措施导致大气中PM2.5粒数暴增等多重突变导致雾霾大暴发的演变过程进行了系统分析。
研究分析了火电等主要领域雾霾治理的成效、不足和原因,以及相比雾霾大暴发之前大气中PM2.5质量浓度已有较大幅度下降,但大气能见度依然较差的原因。
提出需要从雾霾大暴发前后大气环境系统发生的突变来精准地查找雾霾大暴发的根本原因,而不能只是在雾霾大暴发之后的大气环境系统内部找不同区域、不同时间的差异化原因;也不能把突发性的雾霾大暴发的原因归结到长时期内不会改变的产业结构偏重、污染物排放多等方面。
在明确2013-2014年雾霾大暴发的根本原因后,提出雾霾治理的十条对策措施,以实现低成本快速精准治霾。
关键词:雾霾;PM2.5;可凝结颗粒物;措施中图分类号:X51;X773文献标识码:AD01:10.3969/j.issn.1003-8256.2019.03.0040 引言找准京津冀及周边省份雾霾大暴发(简称雾霾大暴发)的根本原因,才能够对症下药,实现低成本快速精准治霾。
导致雾霾的原因很多,不同区域都有与各自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生活习惯等紧密相关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源,由此不同区域导致雾霾的原因组合也存在差异。
以山东省为例,雾霾天数连续两年每年都翻番且之后出现下降的倒钩型变化,本文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只能是:2012年绝大部分燃煤设施都配备的湿法脱硫设施集中取消烟气再热系统( Gas-Gas-Heater,GGH)、湿法脱硫设施过去因GCH等故障频发而时关时开状态被彻底改变、集中上马脱硝设施,由此造成湿法脱硫设施个体与群体行为的多重突变[1]。
湿法脱硫本身没有多大问题,主要是取消GGH的技术失误造成一系列连锁反应,在2012年工况条件下,导致PM2.5粒数浓度暴升,进而造成2013-2014年京津冀及周边省份雾霾天数暴升。
森林治霾 是天方夜谭还是药到病除

森林治霾是天方夜谭还是药到病除作者:刘倩玮来源:《绿色中国·B》2015年第11期近年来,雾霾频频肆虐全国各地,已逐渐呈现出常态化的趋势。
今年冬季,一个月中经历了两次雾霾周的北京更是首次启动了雾霾红色预警。
身处十面“霾”伏的我们,在担心恐慌之余,更多关注的是如何才能治理雾霾,解决这心肺大患。
在全民雾霾大讨论中,“森林治霾”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认同。
但是,森林真的能承担起人们抗击雾霾的期待吗?又能担当起多少呢?是天方夜谭还是药到病除?为此,记者采访了国家林业局林业公益性行业重大科研专项项目“森林对PM2.5等颗粒物的调控功能与技术研究”的负责人——北京林业大学余新晓教授,为我们讲述森林与雾霾间不得不说的故事。
雾霾是何物?如何治理?记者:我们所说的雾霾具体来讲是种什么物质? PM2.5又是什么?余新晓:雾霾其实是一种雾和霾的混合物,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灰尘、硫化物、硝化物等颗粒,是一种空气质量严重恶化的表现。
而PM2.5就是其中主要的污染物,也就是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又称可入肺颗粒物。
雾霾的成分复杂,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对人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都会造成危害。
记者:雾霾的危害如此之大,那它又是从何而来?有没有办法治理呢?余新晓:对于雾霾的来源,因为各个领域的测量方法等存在不同,因此在结论上也存在着差异,目前仍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
就拿北京来说,北京雾霾的产生主要受污染源、气象条件、地理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其中,污染源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排放、燃烧煤、油气挥发和餐饮快速发展以及周边地区的污染物排放、西北地区沙尘传输造成的自然降尘等;各气象要素对大气污染物有一定的制约,其中空气质量指数与空气湿度、降水量、风速和温度线性相关;地形的空间差异间接影响着空气质量的空间变化,人类活动则对其产生着双重作用。
各影响因素并非孤立,而是相互交织共同作用。
如今,雾霾不仅仅是某个点状城市,或是某个区域的问题了。
新时期精准治霾现状及措施分析

新时期精准治霾现状及措施分析作者:刘珍祥来源:《新丝路(下旬)》2018年第12期摘要:通过对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分析,可以看到治霾没有一招制胜的办法,它需要长期和多方面的努力。
西安市采取常规与超常规手段,加大铁腕治霾攻坚力度,加严防治措施落实力度,虽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没有达到保卫蓝天的预期效果。
所以,针对西安治霾现状,存在问题,调研成果等提出:一是创新机制;二是科技进步;三是精准治霾;四是狠抓落实;五是争取支持;六是科研投入,强力开展专题攻关。
同时,进一步完善关中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一体化的政策措施,将宝鸡市、杨凌区、咸阳市、西安市、渭南市,包括山西省西部城市群纳入一体化大气污染防治联动模式。
建议从四个阶段分析、七个方面入手,遵从规律,科学施策,抓准方向、精准治霾。
一为西安大发展腾出空间,既削减存量,又削减增量;二确保实现“大西安”天蓝、地绿、水清的建设目标。
关键词:抓准方向;精准治霾;一体化联动;打赢攻坚战一、治霾现状雾霾源解析:燃煤颗粒物(煤烟尘和硫酸盐颗粒)20---25%;机动车颗粒物(硝酸盐颗粒、碳化物颗粒、机动车排放的油烟尘颗粒)20----30%;扬尘颗粒物(逸散性粉尘及外来矿物沙尘颗粒)15---25%;本地与外来源10---15%;其它15--20%。
结合区域大气监测数据分析,应看到治霾,没有一招制胜的办法,它需要长期和多方面的努力。
西安市采取常规与超常规手段,加大了铁腕治霾攻坚力度,加严防治措施落实力度,细化“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烧、增绿”等工程。
多次组织“零点行动”、“黎明行动”大检查,严令“建筑工地冬季停工”,“常态化机动车限行”,“县、区空气质量考核”等,虽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没有达到保卫蓝天的预期效果。
依据2018年3月26日环保部发布的74个城市2月份空气质量排名,西安为倒数第四。
仅比河北省的邢台、邯郸两市,新疆自治区的乌鲁木齐市稍好。
人努力而天不帮忙,可见雾霾治理非常困难。
陕西铁腕治霾行动方案

(三)行动目标
到2025年,陕西省空气质量明显改善,PM2.5平均浓度下降至35微克/立方米以下,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下降至5%以下。
三、主要任务
(一)产业结构调整
1.优化产业布局,推动重污染企业退城入园。
2.严格新建项目环境准入,禁止新增大气污染物排放量。
3.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依法依规淘汰一批污染严重的企业。
(三)加大资金投入
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加大地方财政投入,确保治霾工程顺利实施。
(四强化科技支撑
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科研攻关,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治理效率。
(五)严格考核问责
将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严肃问责。
(六)加强宣传教育
广泛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环保意识。
(四)扬尘污染治理
1.加强建筑工地、道路扬尘控制,严格执行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2.提高绿化覆盖率,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3.严格矿山粉尘治理,规范露天矿山开采。
(五)挥发性有机物治理
1.开展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减少排放总量。
2.推广低挥发性有机物产品,从源头降低污染物排放。
3.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五、实施与监督
本行动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同时,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行动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评估,确保陕西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3.强化应急预案执行,确保应急措施落实到位。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陕西省铁腕治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省铁腕治霾行动。
雾霾的根治方案

雾霾的根治方案原创,徐朝宪引言;雾霾是人类活动的产物,雾霾是工业产业的副产品,雾霾也是人类过度消耗自然能源以后,大自然对于人类竭泽而渔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报复手段。
人类如果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大自然就会以山清水秀的面貌展现在人类面前,如果人类疯狂利用大自然的能源而不加控制的情况下,大自然就会以人类赖以生存的水源,空气中添加毒素的方式报复人类,我们现在已经品尝到大自然的报复了,大江大河的水中的毒素慢慢增加,干净,甜美的河水已经成为昨日黄花,我们污染了江河湖泊的水源还不够,地下水源的污染也是触目惊心,我们现在浅层的地下水已经不能喝了,现在我们只能喝深层的地下水。
地下水不能喝,我们可以喝深层水,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如果有毒素了,不能呼吸了,我们又能到哪里呼吸无毒的空气呢?水源污染,我们有深层水救命,空气被污染得不能呼吸了,我们有选择吗?答案是;【1】移民外星球;【2】窒息而死。
没有其他选择。
空气污染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灾难,不管你是富贵,还是贫穷,不管你是高官还是乞丐,空气污染的毒素每天都会在你的肺脏中循环。
慢慢的侵蚀你的呼吸系统,侵蚀你的健康生命。
所以说;空气污染是最严重的自然灾难,是每个人无法避免的生态系统灾难,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都有义务为解决空气污染出一份力。
解决现在的空气污染最有效方法是停止人类的工业产生,没有电厂排放的燃煤粉尘,没有工厂产生的亿万量汽车排放的尾气,还有亿万量汽车高速形驰产生的土尘,我们的天空一定是蔚蓝的,一定是白云飘飘,晴空万里的天空。
但是;电厂不能停,电厂是现代文明的基础,我们生活已经离不开电了,没有电的日子是多少恐怖,我是不敢想象,所以,电厂排放的粉尘是必须的,是不能减少的,电厂不能停,污染空气大户汽车工厂能停止吗?正在道路行驰亿万量汽车能停止吗?跟千家万户生活生产有关系的水泥工厂,钢铁厂,石油,塑料,化肥厂。
等等能停止吗?事实上以上工厂一个也不能停止,有这么多不能停止的工厂在不停的排放污染物,看来雾霾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是不可逆的了。
靶向防控破解供暖季大气污染问题

靶向防控破解供暖季大气污染问题本周,北京正式启动试供暖,全市区域锅炉房统一点火试运行,为北方供暖季的到来进行了预热。
据往年经验,供暖季期间易出现污染反弹现象。
今冬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成效将直接影响2021年蓝天保卫战能否按期达标,笔者认为,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靶向防控,以破解供暖季大气污染问题。
之所以每年供暖季大气污染加重,除供暖季能源消耗量显著增加,污染排放量随之增多外,还可能由于天气寒冷,为相关部门现场检查增加了难度,个别部门思想上出现了懈怠。
相关企业和个别群众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天寒地冻,道路难行,检查强度势必降低。
在今年供暖季来临之前,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防控早已提上日程。
2021年9月25日,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联合北京市、天津市等人民政府共同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21-2021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
但据早期气象预测,今冬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大气污染防控压力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更要提高警惕,有针对性地进行靶向防控。
强化防控意识,筑牢思想堡垒。
相关职能部门需强化供暖季大气污染防控意识,把懈怠情绪扼杀在萌芽状态,不怕苦,不怕累,迎难而上,以铁军形象积极作为。
相关企业需常抓不懈,思想上的不放松才能落实到工作上的不出错,才能确保各项指标达标排放。
只有坚定了防控意识,防控工作才能顺利开展,真正落到实处,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奠定基础。
严查反弹问题,压实治理成效。
严控高频多发污染问题,例如道路扬尘、散煤复烧、露天焚烧等问题。
严盯重点污染类型问题,如“散乱污”企业反弹、黑加油站等问题。
严守因地制宜原则,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结构,对突出问题进行重点整治,如北京的机动车污染、山西的工业炉窑超标排放都是区域雾霾形成的重要污染源之一。
提升污染预警,完善应急措施。
鉴于供暖季期间出现重污染天气的概率较高,需提升重污染天气应急措施。
相关职能部门需与气象部门紧密合作,根据气象情况及时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保障民众身心健康。
雾霾解决措施

雾霾解决措施1. 背景介绍雾霾是指由于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超过一定浓度,导致空气浑浊,能见度降低的天气现象。
雾霾不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还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雾霾问题,各国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雾霾解决措施。
2. 雾霾解决措施2.1. 治理源头污染雾霾的主要来源是工业废气和机动车尾气等。
为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需要对工业企业和机动车进行治理。
•工业企业应强制执行环保标准,采取减排措施,如安装污染治理设备,使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等。
•对机动车实施减排措施,如限制高排放车辆的行驶,加强尾气排放标准的执行等。
2.2. 推广清洁能源清洁能源是减少雾霾的重要手段之一。
传统能源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而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不会产生有害气体的排放。
•政府应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和个人使用清洁能源。
•提供补贴政策,鼓励人们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光伏发电设备等清洁能源设备。
2.3. 加强大气污染监测与预警加强大气污染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建设,可以及时掌握空气质量状况,采取相应措施。
•建立健全大气监测网络,覆盖城市和农村地区。
•发展先进的气象预报技术,提高预警的准确性。
2.4. 推动区域合作雾霾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问题,区域合作是解决雾霾问题的关键。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雾霾问题。
例如,中国与周边国家可以共同研究雾霾产生和传播规律,分享治理经验。
•通过大气环境治理协议,各国可以互相监督和协助,加强资源共享。
2.5. 提高公众意识公众的环保意识对于解决雾霾问题至关重要。
人们应该了解雾霾的危害,并主动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排放和保护环境。
•媒体可以加大对雾霾问题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学校和社区应组织环保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和居民的环保意识。
3. 结论雾霾问题是全球共同面临的环境挑战之一。
通过治理源头污染、推广清洁能源、加强监测与预警、推动区域合作和提高公众意识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雾霾的发生,改善空气质量,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准治霾就要靶向治疗
进入秋冬季以来,京津冀地区雾霾来了又去,连在朋友圈里晒蓝天也成了奢侈的事。
其实,对于空气污染,相关部门一直在治理。
治霾路上艰难多,到底该如何攻坚?
针对雾霾治理,在环境保护部对外合作中心和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主办、成都市环保局协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管理研讨会上,国内外专家都提到了精准治霾和建立科学决策体系。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贺克斌团队与亚洲清洁空气中心共同开发的《区域空气质量动态调控技术平台及典型应用案例》(以下简称《案例》)提供了精准治霾的思路。
■污染天为何频发?
□内因是排放,外因是气象
大气污染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认为,长期来讲内因是排放,外因是气象。
“有人会问,你看前天北京还蓝天白云,今天污染都300多了,前天和今天相比,排放有什么变化?污染主要还是气象造成的,不是排放造成的。
”贺克斌认为不然,“道理很简单,同样差的气象条件北京20年前也有,为什么今天就扛不住了呢?只要去看看北京周边污染物排放增加了多少就可以得出结论。
”
其实,自《大气十条》实行以来,我国的城市空气质量情形总体得到改善,但短期内我国的产业构造和能源结构难以产生根本性转变,再加上天气、地形等不利因素影响,才会导致雾霾反复无常。
在贺克斌看来,要达到《大气十条》相应目标就必须提升大气污染防治的科学化和精细化程度,在《大气十条》的最后一年,精准治霾势必成为主流。
“精准治霾需要强化顶层设计,建立‘研判—决策—实施—评估—优化’的决策支持体系,加强区域一体化的大气污染监测网络,空气质量预测预报才能建设。
”贺克斌说。
■减排最怕“一刀切”
□精准治霾需要“源清单”
有病不能乱投医,得找准“病根”进行靶向治疗。
这样的经验对于重污染天气同样适用,治理雾霾,需对症下药。
贺克斌介绍,通过引入区域空气质量动态调控技术平台,能够实现定量测算大气污染
防治办法实施的空气质量改善效果,从而为区域空气质量预报预警、重污染天气应急计划制订及效果评估、空气质量达标计划等工作供给技术支撑。
“这些工作的基础在于详细的排放源清单,否则科学决策无从谈起。
”贺克斌说。
贺克斌带领团队通过对各类排放源的测试实验,摸索污染源排放的特征、规律,将污
染源识别范围由几十种增加到700多种,清单更新频率从5年~10年提高到1年,并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不确定性降低了50%~70%,显著改善了清单的准确性和对污染源的识别精度。
他们把这项技术命名为高分辨率大气污染源清单技术。
利用高分辨率大气污染源清单技术,他们给京津冀地区开了一张“源清单”。
《案例》显示,工业过程和民用部门是京津冀地区一次PM2.5 的主要来源,分别贡献了54%和29%。
其中工业过程排放主要来自于钢铁、水泥、炼焦等行业,民用部门排放主要来自于民用燃煤和生物质燃烧;此外,电力、供热、工业锅炉和交通部门分别贡献了4%、3%、6%和4%。
二次PM2.5污染的前体物主要是SO2、NOX、VOC、NH3(氨气)。
工业锅炉、工业过程(主要是钢铁烧结和工业窑炉)、电力、民用和供热部门分别贡献了区域SO2排放的39%、19%、17%、15%和8%。
交通、工业锅炉、电力、供热和工业过程(主要是水泥行业)是NOX排放的主要来源,分别贡献了28%、27%、24%、10%和7%;VOC排放的40%、26%、17%和9%分别来自于溶剂使用、工业过程、民用和交通部门;NH3主要来自于农业部门的化肥施用和畜禽养殖。
“找到污染来源,就可以避免一座城市或一片区域在发生重污染天气时,或者集中控
制减排时段‘一刀切’地实施全部减产、停产措施。
‘源清单’可以为空气质量管理者提供事前规划。
”贺克斌说。
■治霾“药方”好不好
□减排情景分析来报告
有了“源清单”,就可以“按方抓药”,这就需要减排情景分析技术。
“《大气十条》提出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控制对策,我们将这些措施划分为两大类:结
构调整措施和末端控制措施。
”贺克斌说。
他进一步介绍,结构调整措施从源头削减排放,如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加快清洁能源
替代利用、淘汰落后产能、限制机动车保有量等;末端控制措施是指末端控制技术的应用与更新,如实施脱硫、脱硝,进行除尘升级改造等。
“为定量化其影响,我们在能源消费总量预测的基础上,结合能源结构调整措施,建立了2017年能源平衡表,得到分部门、分燃料类型的能源消费量。
给出了2017年京津冀地区主要能源品种消费量预测。
”贺克斌说。
2017 年,京津冀地区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应降低到65%以下,并通过逐步提高接受外输电比例、增加天然气供应、加大非化石能源利用强度等措施替代燃煤。
从各项措施对京津冀污染物减排的贡献来看,在京津冀地区,能源结构减排对 SO2减排贡献最大(39.5%),电厂脱硫次之(22.8%);电厂脱硝对 NOx 减排贡献最大(46.3%),其次是机动车减排(19.6%)、能源替代(19.1%)。
对一次 PM2.5 减排贡献最大的是钢铁行业除尘升级(28.7%),其次是能源结构减排(20.3%)。
■空气效果评估给建议
□精准治霾需要耐心
通过减排情景分析,预测出“减排贡献红黑榜”,最后要做的就是用空气效果评估技术对改善效果进行模拟分析。
对京津冀地区模拟结果显示,如果全方面实施《大气十条》,现有政策对SO2的控制效果较明显,但对NOx和一次PM2.5的减排有限,对VOC和NH3的控制较为薄弱。
为了支持京津冀地区实现《大气十条》设定的目标,贺克斌团队还推荐了强化措施,例如京津冀地区实现工业煤炭100%洗选,同时禁止使用硫含量高于0.6%的煤炭;京津冀地区对在用柴油车加装颗粒物过滤器(DPF)等。
然后再次进行空气质量改善效果模拟分析,来判断这些强化措施对空气质量改善的效果。
“实现PM2.5浓度到35微克/立方米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精准治霾需要耐心。
”贺克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