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地理试卷st(答案详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鹿寨县【精品】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地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都是
A.顺时针B.逆时针C.自西向东D.自东向西2.下图中阴影部分位于北半球中纬度的是
A.B.
C.D.
3.下列各点中,符合中纬度、南半球、西半球的点是:
A.A B.B C.C D.D
4.对于聚落的发展,我们应持的观点是()
A.改善居住环境,发展新聚落,代替所有老聚落
B.城市里年代久远的民居,一律拆除,农村的则相反
C.在发展新聚落的同时,保护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
D.传统民居代表特定时期的经济、文化等特点,一律保护
5.下列哪些条件不利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A.水源充足B.交通便利C.崎岖山地D.自然资源丰富6.下列建筑中,属于伊斯兰教的是[ ]
A.清真寺B.布达拉宫
C.日本神社D.巴黎圣母院
7.到西班牙旅游,看到的人种和听到的语言主要是()
A.白种人,西班牙语 B.白种人,英语C.混血人种,法语D.黑种人,英语8.下列地区人口比较稠密的是()
A.水资源充足的高纬度地区B.热量充足的沙漠地区
C.温差较大的中纬度平原地区D.雨量充沛的热带雨林地区
9.深圳某化妆品公司专门为黑种人研制日用化妆品,你认为该公司在下列地区销售最好的是()
A.东南亚
B.撒哈拉以南非洲
C.欧洲西部
D.北美洲
10.下列描述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正确的是
A.因纽特人夏季种植水稻B.“江南水乡”以舟代步
C.植树种草导致洪涝灾害D.中国北方地区多种植水稻
11.家在海南的小刚说:“我们那里经常下雨。

”家在新疆的阿依古丽说:“我们那里下雨很少。

”造成这种降水不均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B.地形因素C.海陆因素D.洋流因素12.下图中反映华北平原的气候特点是( )
A.B.
C. D.
13.亚洲东部、南部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的强弱B.寒潮的影响C.地形的影响D.洋流的影响14.“温室效应”的成因主要是受()因素的影响.
A.地形因素B.人类活动
C.海陆分布D.洋流因素
15.城市中心城区的气候不同于郊区,其表现在
A.气温偏低,风速偏小B.气温偏高,风速偏大
C.气温偏高,风速偏小D.气温偏低,风速偏大
二、解答题
16.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F、G三点的经纬度值 C______________ F _____________
(2)辨别方向 A在B的_______方向,C在A的_____方向,D在A的______方向,F在C的________方向。

(3)A在______半球(南或北),D在________半球(东或西)
(4)在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的点是____、_____
17.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三块阴影表示的区域中,位于低纬度的是________,位于东半球的是
__________,跨东西半球的是___________。

(2)将三块阴影所表示区域的面积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

(3)在答卷中地球公转轨道上用箭头表示地球公转的方向。

(4)地球绕日公转时,_______与公转轨道面成66.5°的固定倾角,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______之间移动。

(5)图中三块阴影表示的区域中,一年内四季更替明显的是________,有“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__。

(6)6月10日,我们当地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

18.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均衡,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很大。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四个地区是亚洲的____、欧洲的___、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

(2)图中A、B、C、D四地,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

(3)欧洲人口增长缓慢,很多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产生的人口问题有哪些?(至少两条)
(4)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人口增长较快,产生的问题是_____,解决的措施是______。

19.读下列图表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________%。

(2)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在图II中标出A点,以表示A国15岁以下、65岁及以上人口年龄构成。

20.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附近地区,降水量一般在________毫米以上。

(2)世界年平均降水量最少的地区,降水量在________毫米以下,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________地区。

(3)中纬度地区,内陆与沿海相比,大陆内部降水________(多、少),沿海地区降水____(多、少)。

(4)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降水量分布的纬度变化规律是:由赤道向两级,降水量逐渐________。

(5)下表是美国西海岸洛杉矶的气温和降水数据表,请在坐标网格中(上面右图),补充完整洛杉矶的3月和12月降水量柱状图及气温曲线图。

_______
(6)根据洛杉矶的气温和降水情况,该地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夏季________,冬季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地球的自转、公转的方向的理解。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从上方看、从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公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从下方、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都是顺时针。

本题没有说明看的位置,所以只能是C自西向东.
考点:地球与地球仪
2.C
【解析】
试题分析:在上述四个图中,符合北半球条件的有B项和C项,排除AD两项;低纬范围在0—30之间,中纬在30-60之间,高纬在60-90之间,符合中纬度的只有C项。

考点:该题考查半球、纬度地区划分
3.D
【解析】
试题分析:南北纬30°-60°之间为中纬度,赤道以南为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西经20°到东经160°。

所以符合中纬度、南半球、西半球的点是A。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和地球仪。

4.C
【解析】
试题分析:
传统民居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属于文化遗产,具有非常高的研究、旅游价值等,对它的保护应引起重视.在发展新聚落的同时,保护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是正确合理的做法;ABD选项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5.C
【详解】
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而崎岖的山地、干旱的荒漠地区,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故选C.【点睛】
本题考查聚落的概念和类型:城市和乡村.
6.A
【解析】
【分析】
我们有时可以看到一些宗教建筑物,金碧辉煌的佛教庙宇,高高耸立的基督教堂,星月映照的清真寺院等,世界上现有将近半数的人信仰宗教,其中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

【详解】
题中清真寺是属于伊斯兰教;布达拉宫和日本神社属于佛教的建筑;巴黎圣母院属于基督教的建筑。

A符合题意。

7.A
【详解】
本题考查世界人种和语言的分布。

西班牙位于欧洲西部,属于白种人,主要的语言是西班牙语。

故选A。

【点睛】
8.C
【解析】
试题分析:
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

气候适宜,降水较多的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是世界人口的稠密地区;气候寒冷的高纬度地区、气候炎热的沙漠地区和过于潮湿的热带雨林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是世界人口分布的稀疏地区,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人口的分布。

9.B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了黑色人种的分布地区。

东南亚是黄种人,故A不符合题意;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种人故乡,故B正确;欧洲西部主要人种是白种人,故C不符合题意;北美洲主要分布的人种为白种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10.B
【解析】
试题分析:因纽特人生活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不适合种植水稻,所以A错误;植树种草减轻洪涝灾害,所以C错误;中国北方地区纬度高,热量不足,不适合种植水稻,所以D 错误;“江南水乡”降水多,河网密布,通常可以以舟代步,所以B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

11.C
【解析】
试题分析: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是,近海地带降水丰富,大陆内部降水稀少,所以位于沿海地区的海南经常下雨,深居内陆的新疆下雨很少.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2.A
【解析】
试题分析:华北平原的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

从A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看出,该地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是温带季风气候,所以A对;从B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看出,该地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旱雨季分明是热带季风气候,所以B错;从C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看出,该地气候特点是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所以C错;从D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看出,该地气候特点是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所以D错。

考点:本题考查气温和气温的分布、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3.A
【解析】
试题分析:季风气候对农业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每年季风给亚洲东部和南部带来的丰沛雨水,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但由于季风到来的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因而降水的年际变率大,容易发生旱涝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考点:季风对亚洲东部和南部农业的影响
14.B
【解析】
试题分析:“温室效应”是由于人们过度的使用矿物燃料,导致空气扣的二氧化碳过多,加剧了大气的保温作用,使大气温度高于正常温度,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温室效应的有关知识.
15.C
【解析】
城市中心由于热岛效应,气温比郊区较高;由于城市多建筑阻挡,风力比郊区较小。

16.(1)20°S,20°W 60°N,40°E (2)正西方正南方东南方东北方(3)北东(4)A C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图可知,图中C点的纬度位于向南增大上,经度是位于向西增大上,所以经纬度位置是(20°S,20°W),F点的经度位于向东增大上,纬度位于向北增大上,所以经纬度位置是(20°N,60°E)。

(2)由图可知,图中A点与B点在同一条纬线上,A点是在B点的正西方向,C与A在同一条经线上,C点在B的正南方向,从经纬网可知,D点是在A点的东南方向,F是在C 的东北方向。

(3)由图可知,图中A是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类,D点是在东半球。

(4)东西半球分界线是以20°W和160°E两条经线为界,图中A点和C点是位于20°W线上,位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

考点:本题考查经纬网的有关知识.
17.(1)①②③
(2)①②③
(3)见下图
(4)地轴南北回归线
(5)②③
(6)昼长夜短
【解析】
试题分析:
(1)低纬度的范围是0°-30°,故区域①位于低纬度;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20°W以东160°E 以西的半球,区域②在0°-15°E之间,故位于东半球;20°W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③位于15°W-30°W之间,跨东西半球。

(2)经线是半圆,所有经线的长度相等,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越来越小,故构成的经纬网的网格面积从赤道开始,向两极面积减小。

(3)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4)地球绕日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的固定倾角,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5)区域②纬度在30°N-40°N之间,属于北温带,四季变化明显;区域③纬度在60°N-75°N 之间,有极昼极夜现象。

(6)6月10日,太阳的直射点在北半球,昼长夜短。

考点:本题考查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地球公转及其轨道形状、方向和周期;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点评:需要熟记地球上的半球划分。

南北半球划分的界线为赤道,0°纬线。

北半球的范围是0°→90°N,南半球的范围是0°→90°S;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两条穿过陆地较少的经线20°W 和160°E构成的经线圈。

东半球的范围是:20°W→0°→160°E,西半球的范围是
160°E←180°←20°W。

18.(1)东部和南部西部 (2)苔原和冰原带,气候严寒高原山区,地势高寒沙漠地带,气候干旱热带雨林,气候过度湿热 (3)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严重国防兵源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答对其中两条即可) (4)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的压力,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和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计划生育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的分布及其原因、人口增长及其问题。

(1)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

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比如北半球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东部和南半球南美洲的东部等.在这些地方,自然界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较为优越的发展环境,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并孕育出发达的社会文明。

(2)据图可知,A为寒冷的极地,B为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C为干旱的荒漠,D为原始的热带雨林,都不适宜于大量人口长期居住,人口稀少。

(3)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比如意大利、德国和瑞典,近些年来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已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缺少兵员等问题。

(4)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还有一部分国家则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今天,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并逐步走上了计划生育的道路。

19.(1)2.5 (2)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

(1)从甲图中看出,A国的人口出生率为50‰,死亡率为20‰,则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50‰-20‰=30‰=3%;根据相同的方法得知,B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C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

(2)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得知,A国15岁以下的人口数为50人,65岁以上的人口数为5人;根据数据绘制即可。

20.(1)赤道 2000 (2)200毫米极地(两级)(3)少多(4)减少(5)绘图(如下图)
(6)凉爽干燥,温和多雨
【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1)由于常年在赤道低压控制下,年均温26℃左右,年降水量2000毫米以上,各月降水
量比较均匀。

(2)降水量少于200毫米的地区是南极洲、非洲北部、澳大利亚内陆、亚洲的西部等地区,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两极地区和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的西部及内陆地区。

(3)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沿海迎风地区,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内陆地区距海洋远,降水少。


(4)世界降水的规律是: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赤道地区太阳辐射强烈,多对流雨;两极地区冷,空气下沉,降水少。


(5)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画出气候资料图即可。

(6)根据洛杉矶的气温和降水情况,该地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属于地中海气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