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业返璞课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作业返璞课堂
在传统的教育思想指导下,语文作业的设计往往局限在再现式的范畴内,学
生作业单调枯燥,偏重课本,脱离生活和学生实际。
作业内容大多是机械摘抄、
重复套用,这种封闭的作业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
因此,优化语文课内外作业设计势在必行。
听了永安市实验小学江雪老师执教“思维可视化”作业设计观摩课《纸的发明》。
课上江老师借助思维导图,巧妙设计课堂练习引导学生真实地学习,课堂
学生思维活跃,精彩纷呈。
一是借助课文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学习造纸术的整个发展过程,例:
1.课前测
①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1.蔡伦(lún)创造(chuàn) B.欧洲(zhōu)控制
(zhì)
2.朝鲜(xiǎn)新鲜(xiān) D.积累(lěi)劳累(lèi)
②下列与“学富五车”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A.目不识丁
B.博学多才
C.才疏学浅
D.胸无点墨
③根据课文内容,补全下列结构图。
造纸术发明以前和西汉时代,人们把文字记录在哪些材料上呢?这些记录文
字的材料又存在哪些不足呢?请根据课文内容及提示,把下列结构图补充完整。
二是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按步骤、抓动作学习围绕一个意思表达,了解造纸技术的流程,并借助流程图让学生练习说造纸过程:剪、切——浸—捣—捞—晒
三是迁移运用,模仿表达。
例:
1.课中学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我们常常做许多传统美食,你们包过粽子吗?现在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幅包粽子的图,你们用流程图把包粽子的过程写清楚呢?小试牛刀(作业单)
根据图的内容,按包粽子的顺序填写动作的词。
→→→
师:按下来,就按“按步骤、抓动作,”的方法写一写这个过程。
每到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妈妈就会给我们包粽子。
她首先;接着;然后;最后。
一个鼓鼓的粽子就像个小精灵一样,可爱极了。
(用上表示顺序的词语)
四是落实文化认同与传承,巧用练习精准达到教学目标。
教师利用中国造纸术发展、发明、改进、传播世界的时间轴,让学生了解从几千年前的商周时期开始,咱们的祖先就用龟甲、兽骨、青铜器来记录文字,中国的造纸技术的发展走过了几千年漫长的岁月。
一直到了19世纪,中国的造纸术传遍了五洲各国,推动了全世界文明的发展,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五是延伸课堂,走出课本,实践能力。
例:
3.课后作业(二选一)
第一题:我国古代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科技成就。
请你选择自己最感
兴趣的一项,查找相关资料,研究它的发明或改进历程,再画一张思维结构图。
第二题:动手做一个自己喜欢的手工活动,再完成流程图,最后对照流程图,把手工活动的过程写下来。
这样的课堂作业设计讲究趣味性,以生动、多样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寓
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于趣味性的练习之中,既要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又要符
合语文的学科特点,让学生找到自已喜欢的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参与语文
作业。
三明市实验小学青年教师刘坤执教现代诗作业设计观摩课《绿》,刘老师基
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运用想象、联想方法引导学生徜徉在教师
营造的诗情画意中,学生品读吟咏融通理性,教师巧妙运用课前搜集资料、预习单、课中比较阅读练习、课后作业引导学生主动“在场”、“出场”进行现代诗
的创生性探究,达到教、学、评有机衔接,润物无声,教育有痕。
例:一、《绿》预学单
1.摘抄一首和绿有关的古诗。
2.搜集《绿》的创作背景和诗人资料,完成诗人资料卡。
3.搜集资料,将找到的词语填写到图中
课前,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落到了实处,让学生在课前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能够更好的进入课文的学习。
例:二、《绿》共学单
1.走进想象中的绿
发挥想象,仿照格式说一说。
微风刮来,拂过柳丝,所以--刮的风是绿的。
雨点飘落,,所以--下的雨是绿的。
小溪奔流,,所以--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洒落,,所以--阳光也道绿的。
2.对比阅读课文与课后链接,完成下面的习题。
(1)这两个片段都写“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强调的是( ) ,“直绿到了石头缝里”强调的是 ( ) “有的绿得发黑……有的绿得发蓝……”强调的是( )。
A.绿,无处不在
B.绿的种类多
C.绿的差异大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ㄨ”
①《绿》的第三小节中写到了风、雨、水、阳光四种事物的绿,展现了绿的动态美。
( )
②《绿》的第二小节的最后用到了省略号,留给了读者充足的想象空间。
( )
③《西湖漫笔》描绘了作者在游览西湖时所见到美景。
( )
课中,通过共学和老师的思维启迪,培养了学生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的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感受纯真美好的童心,提高了审美品位,表达了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感受。
例:三、《绿》延学单
学习整理资料:准备好一本诗歌摘抄本,搜集一首你和绿有关的现代诗,抄正到摘抄本上,在课余时间和同学们进行交流。
课后,通过收集并制作诗歌摘抄本,对课堂知识进一步的巩固,教师设计的一系列作业都以课堂的教学紧密结合,有效地让作业设计反璞课堂,回归课堂,为课堂服务,有效地检测了课堂的质量。
如何树立起新的语文作业设计观,是每一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我还将努力学习,实践探索,真正通过有趣的、多样的作业内容和形式,使每个学生都爱上作业,学习能力都能得以提高。
【此论文为三明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2022年度专项课题《“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练习设计与实施的研究》(课题编号JYKT-22080)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