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教育中的品德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音乐教育中的品德教育
浅谈音乐教育中的品德教育
摘要: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局部,音乐教育是一种具备审美感染力的教育,而品德教育在各种教育中那么处于首要地位,加强和创新品德教育刻不容缓,因此音乐教育中渗透品德教育是开展全面教育的重要手段。
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在中学从事音乐教学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探讨音乐教育中的品德教育,希望能同广阔音乐教育同仁共勉。
关键词:音乐教育品德教育渗透
一、音乐与德育
音乐是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信念上的崇高追求。
首先从状态上来看,音乐是一种道德的三维存在,这三维即是行为、观念和形态。
一些音乐观念、审美意识、音乐行为、乐音运动形态、乐器形态等即是音乐行为、意识和形态上的三维存在。
其次从历程上来看,音乐是一种道德的历史存在。
音乐包含着丰富的信息量,旋律、节奏、和声、速度和力度、曲式结构、音色、调式调性等都包含着不同的意蕴,音乐的开展过程就是人类自身文化的开展过程。
最后从内构上来看,音乐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这是和德性相对应的。
音乐过程是从感性到理性而后再从理性回到感性的过程,美学家认为,感性和理性的相统一即是美,我们感受到的音乐之美就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结果。
音乐的产生和人的多种需要构成了价值关系,人的需要推动了音乐的产生和开展,音乐的逐步完善又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需要,音乐适合了人,人必然选择音乐。
二、音乐教育中渗透品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音乐教育与品德教育是相通的,音乐教育是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局部,在音乐中进行品德教育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音乐教育中进行品德教育的渗透方法和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渗透品德教育要有艺术性
受教育期的学生正处于成长期,叛逆思想比拟重,教师如果不注意方法,不利于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
教师要和学生做朋友,进行正确的德育教育,勤于思考、讲究方法,采取学生容易接受的方法和途径,在潜移默化中到达德育的教育效果。
简而言之,就是教师在进行音乐教育的课堂中渗透品德教育要委婉,要具有艺术性,这样才能实现品德教育的效果。
渗透品德教育的直接方式是谈话
在学校教育中,师生之间的语言交流,对学生的影响是最有效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谈话是最根本、最直接的交流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是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音乐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谈话运用的比拟多,现在的钢琴课和声乐课中,教师都要指出学生完成作业中的缺乏,并要对完成较好的学生进行赞扬,指出优秀作品的表现手法以及点睛之处,让其他学生也能更好的完成钢琴作品和声乐作品。
施教过程中,学生的思想是波动的,和老师配合默契,情绪较高或素质底蕴扎实的学生,完成的作业相对来说比拟好;而思想被动素质比拟不稳定的学生对作业具有抵触情绪,那么完成作业就会差些,这就需要音乐教师去和这些被动情绪较大的学生进行交谈,给他们进行品德教育,从他们的内心开始,教他们如何做人做事,帮助他们改正错误,端正学习态度,从思想上找出他们不想学习的根源,最终让这些学生乐于接
受批评,并心甘情愿的完成音乐作业。
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在点评和讲解作品时,学生就会乐于接受和理解,这样不知不觉中,既让学生学到了音乐知识,也培养了他们的品德情操。
渗透品德教育需注重德育的根本品质
音乐教育中渗透品德教育,首先要注重音乐教师素质的提高,品德教育从教师的根本品质开始,循序渐进,根据教育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将老实、责任、自律、奉献、同情、尊重、坚韧等根本品质融入教学之中,这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能够起到积极向上的促进作用。
根据不同的音乐内容,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感受自然之美;教育学生勇于克服困难、具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具有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学生关心同学、尊重师长、具有善良的同情心等等。
渗透品德教育的前提是拓展教师课程资源
从思想政治和德育的内容来看,品德教育和音乐教育的可联系性非常强,音乐教育涉及的范围比拟广,古今中外,历史地理等都有所涉及,这就对音乐教师的知识视野要求较高。
在分析一个音乐作品时,不仅要懂得音乐的旋律、内容,还要对音乐作品的创作意图、创作背景等,甚至还要挖掘音乐作品背后的政治意义。
贝多芬的?命运?描写了作者与命运做斗争的坚强意志;肖邦的?革命练习曲?是鼓舞波兰人民的的斗志而创作的。
如果教师的知识面比拟广,在讲解音乐的同时就会顺其自然的讲解一下作品的意义和作者的生平等,把德育自然而然的寓于其中,学生不仅学到了音乐知识也得到了品德教育。
渗透品德教育要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功能有目共睹,但是品德教育如何才能在音乐教育中更好的表达,怎样才能产生有效的德育效果是音乐教师以及其他学科教师面临的最大难题。
阅读对学生素质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阅读中学生的思维能得到突飞猛进的开展,因此教师应推荐学生多读书。
多读好书,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心里素质,促进学生的德育开展。
三、结语
音乐教育中的品德教育功能是不可无视的,音乐是情感艺术,充分利用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美妙的音色等一切美的元素来触动我们的神经和情感,对人道德观念的渗透和影响是很大的。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可将音乐教育作为一种载体,辅助品德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为品德教育做嫁衣起到“催化剂〞的功能。
音乐教育不断的用美的音乐来教育人,在潜移默化中修正人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将教师的德育目标融进音乐教学之中,这也是音乐教育中品德教育的一种表达。
参考文献:
【1】吴岚.浅谈高校音乐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21,.
【2】何玉锋.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功能[J].黑河教育,2021,.
【3】张乃文.浅议在音乐教育中开展德育工作[J].教育教学论坛,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