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张家口市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复习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张家口市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复习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9小题,共43.0分)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有机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和二氧化硅
B. 硫酸亚铁与维生素C混用有利于铁元素吸收
C. 汗水浸湿的衣服晾干后的白色斑迹主要是氯化钠
D. 通过石油的裂化和裂解可以得到乙烯、丙烯
2.青苹果汁遇碘水显蓝色,熟苹果汁能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下列说法
一定正确的是()
A. 青苹果只含淀粉不含糖类
B. 熟苹果中只含葡萄糖不含淀粉
C. 苹果转熟时葡萄糖合成淀粉
D. 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3.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氯乙烷的分子式C2H5Cl
B. 乙醇的结构简式C2H6O
C. 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D. 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4.肉桂酸的结构简式为,它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 能发生消去反应
B. 能发生聚合反应
C.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水溶液呈酸性
5.既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又能发生催化氧化生成醛的是()
A. 甲醇
B. 苯甲醇
C. 2−甲基−1−丙醇
D. 2−甲基−2−丙醇
6.欲将蛋白质从水中析出而又不改变它的性质,应加入()
A. 福尔马林
B. 18.4mol.L−1的硫酸溶液
C. 饱和Na2SO4溶液
D. 1mol.L−1的CuSO4溶液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子云通常是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的多少
B. 在同一能级上运动的电子,其运动状态肯定相同
C. 能层序数越大,s电子云的半径越大
D. 电子仅在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才会产生原子光谱
8.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实际上不是硅酸盐
材料,而是一种()
A. 橡胶
B. 纤维
C. 塑料
D. 玻璃
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乙酸乙酯、油脂都属于酯类,但不是同系物
B. 误服重金属盐,立即服用豆浆或牛奶可解毒
C. 蔗糖、纤维素、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D. 煤的干馏可以得到苯等芳香烃
10.1995年美国化学家首先制得了碳的第四种同素异形体,链式炔碳…C=C−C=C−C=C…该
物质一个分子中含300~500个碳原子.2001年美日两国化学家又联合制得了导电塑料聚乙炔−[CH=CH]−n.有关这两种物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 都可以看作为乙炔的加聚产物
C. 都能燃烧且一定条件下都可以与H2发生加成反应
D. 都有很高的熔点和硬度且难溶于水
11.下列有关甲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可以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B. 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 可以制造烈性炸药TNT
D. 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按系统命名法,有机物的命名为2,2,4,4,5−五甲基−3,3−二乙基己烷
B. 人造纤维,合成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 某有机物含有C、H、O、N四种元素,其球棍模型为,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D. 红斑素、红曲素是常用于糖果、雪糕等食品的着色剂的主要成分,结构分别如下图所示:
则红斑素和红曲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13.为了除去二氧化硫中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应将混合气体通入()
A. 溴水
B. 亚硫酸氢钠饱和溶液
C. 氢氧化钠溶液
D. 碳酸氢钠饱和溶液
14.部分氧化的Fe−Cu合金样品(氧化产物为Fe2O3、CuO)共5.92g,经如下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①滤液A中的阳离子为Fe2+、Fe3+、H+
②样品中含氧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03mol
③溶解样品的过程中消耗硫酸的总物质的量为0.04mol
④V=224mL
⑤V=336mL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①③
15.2008年九月我国发现三鹿、蒙牛等品牌幼儿奶粉受污染事件,导致食
用了受污染奶粉的婴幼儿产生肾结石病症,其原因是奶粉中含有一种
叫三聚氰胺的物质,它的分子式为C3N3H6,结构式如图.它是一种白
色无味的单斜棱晶体.下列有关三聚氰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它是一种含氮的有机化合物
B. 不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C. 它易溶于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D. 由于它的含氮量高,被不法商人添加到奶粉中,以提升奶粉检测中的蛋白质含量指标
16.有机磷农药“乐果”的结构简式是,其中所含的双键数目为()
A. 1
B. 2
C. 3
D. 4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种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结构不同,它们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
B. 两种有机物取等质量充分燃烧耗氧量相同,它们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
C. 两种有机物若互为同系物,它们一定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D. 两种有机物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它们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和互为同系物
B. SO2和乙烯均能使溴水褪色,两者褪色原理相同
C. 2−甲基−2−丁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后,生成乙醛和丙酮
D. 苯乙烯在Ni催化下与H2加成,生成乙苯比乙基环己烷更容易
19.下列实验中,所使用的装置(夹持装置略)、试剂和操作方法有错误的是()
A. 观察Fe(OH)2的生成
B. 除去CO中的CO2
C.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NO3溶液
D. 25mL滴定管读数为11.80 mL
二、双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20.五倍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其有效成分为X.在一定条件下X可分别转化为Y、Z.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 1molX最多能与2molBr2发生取代反应
B. Y分子结构中有2个手性碳原子
C. Y能发生加成、取代、消去、氧化、缩聚反应
D. 1mol Z最多能与7molNaOH发生反应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21.(1)3−甲基−2−丙基−1−戊烯结构简式为______ .
(2)名称为______ .
(3)名称为:______ .
(4)名称为:______ .
(5)有机物A只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常用作有机合成的中间体,测得8.4g该有机物经燃烧生
成22.0g CO2和7.2g水.质谱图表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4;红外光谱分析表明A中含有−O−H和位于分子端的C H,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3种峰,且峰面积之比为6:1:1.
①写出A的分子式______ ;
②写出A的结构简式______ ;
③下列物质一定能与A发生反应的是______ (填序号)
a.H2
b.Na
c.KMnO4
d.Br2
④有机物B是A的同分异构体,1mol B可以与1mol Br2加成,该有机物的所有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3种峰,且峰面积之比为6:1:1,则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 .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0分)
22.氨基甲酸铵(NH2COONH4)是一种白色固体,易分解、易水解,可用做肥料、灭火剂、洗涤剂等。

某化学兴趣小组模拟制备氨基甲酸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NH3(g)+CO2(g)NH2COONH4(s)+Q(Q>0)
(1)如用如图装置制取氨气,你所选择的试剂是。

制备氨基甲酸铵的装置如下图所示,把氨气和二氧化碳通入四氯化碳中,不断搅拌混合,生成的氨基甲酸铵小晶体悬浮在四氯化碳中。

当悬浮物较多时,停止制备。

注:四氯化碳与液体石蜡均为惰性介质。

(2)发生器用冰水冷却的原因是___________ __ _。

(3)液体石蜡鼓泡瓶的作用是_______。

(4)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产品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填写操作名称)。

为了得到干燥产品,应
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填写选项序号)。

a.常压加热烘干
b.高压加热烘干
c.真空40℃以下烘干
(5)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

双通玻璃管的作用:________ ;浓硫酸的作用:、______________ _。

(6)取因部分变质而混有碳酸氢铵的氨基甲酸铵样品0.7820g,用足量石灰水充分处理后,使碳元素
完全转化为碳酸钙,过滤、洗涤、干燥,测得质量为1.000g。

则样品中氨基甲酸铵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___________。

(精确到2位小数)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3.0分)
23.酸牛奶中含有乳酸。

它可由乙烯来合成,方法如下:
(乳酸))
(1)乳酸自身在不同条件下可形成不同的酯,写出下列结构简式:两分子成环酯______、两分子成链
状酯______。

(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A的生成______。

CH3CHO的生成______。

C的生成______。

(3)A→B的反应类型为______。

24.医药阿斯匹林的结构简式如图。

试回答:
(1)阿斯匹林可看成酯类物质,口服后在胃肠作用下,阿斯匹林发生水解反应,生成A和B两种产物。

其中A的结构简式如图,则阿斯匹林的分子式为:______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B中的官能团是:______(名称)
(2)上述水解产物B与甲醇、浓硫酸共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甲醇在铜作催化剂时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5.一种高效的农药“杀灭菊酯”的合成路线如下
合成1:
合成2:
合成3: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中的含氧官能团有______(填名称)。

(2)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合成3中的有机反应类型为______。

(3)在合成2中,第一步和第二步的顺序不能颠倒,理由是______
______。

______
(4)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由甲苯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D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

①分子中含有2个苯环
②核磁共振氢谱为四组峰
③能发生水解反应
④遇到FeCl3溶液不显紫色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CH3Br和为主要有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的
合成路线:______。

【答案与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有机玻璃是高分子有机物化合物,硅酸盐和二氧化硅是无机物,有机玻璃的主要成分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故A错误;
B.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防止硫酸亚铁被氧化,所以硫酸亚铁与维生素C混用有利于铁元素吸收,故B正确;
C.汗水中含有氯化钠,汗水浸湿的衣服晾干后的白色斑迹主要是氯化钠,故C正确;
D.石油裂化主要目的是为了得到提高汽油的质量和产量,石油的裂解主要目的是为了得到乙烯、丙烯等小分子的烃,所以通过石油的裂化和裂解可以得到乙烯、丙烯,故D正确。

故选:A。

A.有机玻璃是高分子有机物化合物,硅酸盐和二氧化硅是无机物;
B.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防止硫酸亚铁被氧化;
C.汗水中含有氯化钠;
D.石油裂化主要目的是为了得到提高汽油的质量和产量,石油的裂解主要目的是为了得到乙烯、丙烯等小分子的烃。

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及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性质与用途、氧化还原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2.答案:D
解析:解:A.将碘水滴到一片青苹果上,如果观察到青苹果变蓝,说明青苹果中含有淀粉,但淀粉属于多糖,故A错误;
B.熟苹果汁与新制Cu(OH)2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苹果中含有葡萄糖,但青苹果中含有淀粉,变成熟苹果时,淀粉并不能完全水解成葡萄糖,故B错误;
C.青苹果中含有淀粉,变成熟苹果时,淀粉水解成葡萄糖,不会聚合成淀粉,故C错误;
D.青苹果中含有淀粉,青苹果汁遇碘水显蓝色,变成熟苹果时,淀粉水解成葡萄糖,熟苹果汁能还原银氨溶液,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淀粉和葡萄糖的性质,抓住淀粉遇到碘变蓝,葡萄糖的特征反应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一般.
3.答案:A
解析:解:A.氯乙烷分子中含有2个C、5个H和1个Cl原子,其分子式为:C2H5Cl,故A正确;
B.乙醇分子中含有羟基,结构简式中必须标出含有的官能团,乙醇正确的结构简式为:C2H5OH,故B错误;
C.四氯化碳分子中含有4个碳氯键,碳原子和氯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四氯化碳正确的电子式为:,故C错误;
D.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结构简式中必须标出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乙烯正确的结构简式为:CH2=CH2,故D错误;
故选A.
A.氯乙烷可以看作氯原子取代了乙烷分子中1个H原子形成的,分子中含有2个C、5个H和1个Cl原子;
B.乙醇分子中含有官能团羟基,结构简式中必须标出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
C.四氯化碳的电子式中,氯原子的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漏掉了氯原子的最外层3对未成键电子;
D.乙烯的结构简式中没有标出其官能团碳碳双键.
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用语的书写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电子式、结构简式、分子式的概念及正确的书写方法,选项C为易错点,需要明确甲烷与四氯化碳的电子式的区别.
4.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有机物的结构和官能团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

该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加聚和氧化反应,含有羧基,具有酸性,可发生酯化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A.分子中不含能水解的官能团,故A错误;
B.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聚合反应,故B正确;
C.含有碳碳双键,可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
D.含有羧基,具有酸性,故D正确。

故选A。

5.答案:C
解析:解:A.CH3OH不能发生消去反应,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甲醛,故A错误;
B.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苯甲醛,但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B 错误;
C.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2−甲基丙烯,发生氧化反应生成
2−甲基丙醛,故C正确;
D.2−甲基−2−丙醇,不能发生催化氧化,可发生消去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醇类物质中能发生消去反应,−OH邻位C上应含有H原子,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醛类,应含有−CH2OH的结构,以此判断.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题目难度中等,本题注意醇类物质发生消去、催化氧化反应与结构的关系,注意把握相关规律,为易错点.
6.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有关蛋白质的知识,注意蛋白质盐析和蛋白质变性的条件和二者区别,难度不大。

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Na2SO4溶液会发生盐析,盐析是一个可逆的过程,不改变蛋白质的性质;而甲醛、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等物质能使蛋白质变性。

A.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能使能使蛋白质变性失去生物活性,因此福尔马林通常用于浸制生物标本,故A错误;
B.18.4mol ⋅L−1的硫酸溶液为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能使蛋白质变性,故B错误;
C.饱和Na2SO4溶液属于轻金属盐溶液,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但并没改变其性质,故C正确;
D.1mol ⋅L−1的CuSO4溶液属于重金属盐溶液,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失去生物活性,故D错误。

故选C。

7.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电子云、光谱、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等,注意电子云中小黑点本身没有意义,小黑点的疏密程度表示电子出现概率密度.
A.小黑点本身没有意义,电子云是利用小黑点的疏密程度表示电子出现概率密度,故A错误;
B.在同一能级上运动的电子,能量相同,但空间取向不同、自旋方向不同,核外电子没有运动状态相同的电子,故B错误;
C.能层序数越大,该能层电子能量越高,电子在离核更远的区域重新概率增大,电子云向更大的空间扩展,s电子云的半径也越大,故C正确;
D.电子在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会产生发射光谱,电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时,会产生吸收光谱,吸收光谱与发射光谱总称原子光谱,故D错误,
故选:C.
8.答案:C
解析:解:有机玻璃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属于塑料,故选C。

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据此名称得出此为塑料,塑料为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据此选择即可.
本题考查常见材料、复合材料等,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科学素养,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9.答案:C
解析:解: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有3个酯基,而乙酸乙酯只有一个酯基,两者不是同系物,故A正确;
B、重金属盐可以是蛋白质变性,所以误食后会中毒,服用大量的蛋清和牛奶后,可以和重金属反应,变为不被吸收的物质,减弱对肠胃的影响,故B正确;
C、淀粉和纤维素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故C错误;
D、煤的干馏可以得到煤焦油,煤焦油中含有苯、甲苯等芳香烃,故D正确,
故选C.
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B、根据重金属盐可以使蛋白质变性来分析;
C、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
D、煤焦油中含有苯、甲苯等.
本题考查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和煤的干馏等,难度不大,注意煤的干馏可以得到煤焦油,煤焦油中含有苯、甲苯等芳香烃.
10.答案:C
解析:解:A.链式炔碳是单质,不是化合物,故A错误;
B.链式炔碳不含氢元素,与乙炔无关,故B错误;
C.二者都含有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故C正确;
D.导电塑料聚乙炔是线型分子,是热塑性塑料,熔点低,故D错误.
故选C.
A.链式炔碳是单质;
B.链式炔碳与乙炔无关;
C.二者都含有双键;
D.导电塑料聚乙炔是线型分子.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注意习题中的信息分析物质的性质,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1.答案:A
解析:解:A.甲苯与溴水发生萃取,为物理变化,故A错误;
B.苯环与氢气可发生加成反应,则甲苯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B正确;
C.甲苯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TNT,则甲苯发生取代反应可制造烈性炸药TNT,故C正确;
D.甲苯中甲基能被高锰酸钾氧化生成苯甲酸,为氧化反应,故D正确;
故选:A。

A.甲苯与溴水发生萃取;
B.苯环与氢气可发生加成反应;
C.甲苯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TNT;
D.甲苯中甲基能被高锰酸钾氧化.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有机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有机物性质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12.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高分子化合物概念、烷烃命名、同分异构体、球棍模型等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基础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考查,难度中等,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

A.按系统命名法,有机物的命名为2,2,4,4,5−五甲基−3,3−二乙基己烷,故A正确;
B.人造纤维,合成纤维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B正确;
C.根据原子成键方式知,能形成4个共价键的原子是C原子、能形成1个共价键的原子是H原子、能形成3个共价键的是N原子、能形成2个共价键的是O原子,所以该有机物结构简式为HO−CH2−CH2−NH−CO−CH2−CH3,故C正确;
D.红斑素含有5个碳碳双键,而红曲素含有3个碳碳双键,其他结构相同,因此含有的氢原子数不同,所以它们的分子式不同,一定不是同分异构体,故D错误。

故选D。

13.答案:B
解析:解:A.溴水与二氧化硫反应,将原物质除去,故A不选;
B.HCl与亚硫酸氢钠饱和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且不引入新杂质,洗气可分离,故B选;
C.二者均与NaOH反应,不能除杂,故C不选;
D.二者均与碳酸氢钠饱和溶液反应,不能除杂,故D不选;
故选B.
HCl与亚硫酸氢钠饱和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且不引入新杂质,以此来解答.
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除杂原则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14.答案:B
解析:解:①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则生成的滤渣3.2g为铜,金属铜可以和三价铁反应,所以滤液A 中一定不含有+3价铁离子,故①错误;
②最后加热得到的3.2g固体为三氧化二铁,其物质的量为: 3.2g
160g/mol
=0.02mol,Fe元素的物质的量为:n(Fe)=0.02mol×2=0.04mol,铁元素的质量为:0.04mol×56g/mol=2.24g,则样品中氧
元素的质量为:5.92g−2.24g−3.2g=0.48g,氧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48g
16g/mol
=0.03mol,故②正确;
③根据②铁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04mol,铁与过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则反应消耗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04mol,故③正确;
④最后溶液中溶质为过量H2SO4和FeSO4,而铁元素物质的量为0.04mol,说明参加反应硫酸物质的量为0.04mol,含氢离子0.08mol,其中部分氢离子生成氢气,另外的H+和合金中的氧结合成水了,根据②可知氧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03mol,它结合氢离子0.06mol,所以硫酸中生成氢气的氢离子为:
0.08mol−0.06mol=0.02mol,即生成0.01mol氢气,标况体积为0.01mol氢气的体积为2.24L,故④正确;
⑤根据④的计算可知,生成标况下氢气的体积为2.24L,故⑤错误;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正确的为:②③④,
故选:B。

①滤渣为铜,铜能够与铁离子反应,则反应后的溶液中不会铁离子;
②根氧化铁的量和元素守恒来确定铁元素的物质的量、质量,再根据样品总质量、铜、铁元素的质量计算出氧元素的质量、物质的量;
③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根据铁元素的物质的量计算出消耗硫酸的物质的量;
④根据药品中铁元素、氧元素的物质的量及消耗硫酸的物质的量计算出生成氢气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再根据质量守恒计算出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及标况下的体积;
⑤根据④的计算结果进行判断.
本题考查了元素以及化合物性质、有关混合物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反应流程中的反应原理及组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掌握常见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5.答案:B
解析:解:A.含C、H、N三种元素,具有有机物的性质及官能团,为含氮的有机化合物,故A正确;
B.含C=N键,可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
C.属于有机物,由相似相容原理可知,它易溶于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故C正确;
D.分子式为C3N3H6,含氮量高,被不法商人添加到奶粉中,以提升奶粉检测中的蛋白质含量指标,但对人体有害,应严禁使用,故D正确;
故选B.
由结构简式可知,含氨基和C=N键,结合不饱和键的性质及习题中的信息来解答.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不饱和键性质及信息应用能力的考查,选项D为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不大.
16.答案:B
解析:解:分子存在P=S和C=O,所以含有的双键数目为2,故B正确,故选:B。

分子存在P=S和C=O,据此分析。

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结构,为高频考点,把握有机物的组成、官能团、有机物的结构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17.答案:C
解析:解:A、相对分子质量相等的两种烃分子式不一定相同,如C10H8和C9H20,故A错误;
B.两种有机物取等质量充分燃烧耗氧量相同,它们不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溶液C2H2和C6H6,故B 错误;
C.两种有机物若互为同系物,分子式一定不同,它们一定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正确;
D.苯和乙炔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但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D错误;
故选:C。

A、相对分子质量相等的两种烃分子式不一定相同;
B.两种有机物取等质量充分燃烧耗氧量相同,不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
C.结构相同组成相差CH2的有机物为同系物;
D.苯和乙炔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但分子式不同。

本题考查了同分异构体的内涵和外延、耗氧量、元素质量分数的分析判断等,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18.答案:D
解析:解:A.为苯酚,为苯甲醇,苯和酚不属于同系物,故A
错误;
B.SO2使溴水褪色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乙烯使溴水褪色是发生加成反应,两者褪色原理不同,故B错误;
C.结合反应原理可知,2−甲基−2−丁烯被
KMnO4氧化产物是丙酮和乙酸,故C错误;
D.苯乙烯分子中的碳碳双键比苯环更容易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生成乙苯比乙基环己烷更容易,故D正确;
故选:D。

A.同系物必须具有相似结构,和含有官能团分别为酚羟基、醇
羟基,二者结构不同;
B.二氧化硫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C.烯烃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原理为、

D.碳碳双键比苯环更容易发生加成反应。

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与性质,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发生反应原理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常见有机物组成、结构与性质,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

19.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制备、混合物分离提纯、溶液配制、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A.植物油可隔绝空气,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则图中装置可制备氢氧化亚铁,故A正确;
B.二氧化碳与NaOH反应,CO不能,图中导管长进短出可除杂,故B正确;
C.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固体,应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故C错误;
D.滴定管的小刻度在上方,精确读数为0.01mL,则图中25mL滴定管读数为11.80mL,故D正确;故选:C。

20.答案:BD
解析:解:A.1molX中的含有2mol酚羟基的邻位氢原子,可以与Br2发生取代反应,所以1molX最多能与2molBr2发生取代反应,故A正确;
B.Y分子结构中连接醇羟基的碳原子都是手性碳原子,所以有3个手性碳原子,故B错误;
C.Y中含有的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醇羟基和羧基均能发生取代和聚合反应,醇羟基的临位上有氢原子可以发生消去反应,其中的羟基也能被氧化为酮,故C正确;
D.在1molZ中含有1mol水解后生成1mol羧基和1mol酚羟基的酯基、1mol羧基、5mol酚羟基,可以和8molNaOH发生反应,故D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