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母亲 导学案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_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背景及回忆录的概念。

2、初读课文,积累生字词。

3、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体会作者感情。

重难点: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体会作者感情。

自主学习
1、什么叫回忆录?
回忆录是传记的一种,用回忆的形式记叙历史事件或个人的真实生活。

回忆录主要属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评论。

回忆录具有如下特点:○1用叙述、描写的方法,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有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

○2篇幅有长有短,带有文献性质。

○3要求写真人真事,语言简明平实。

2、关于作者
朱德,(1886---1976),字(),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3、写作背景
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忠厚仁慈,坚韧顽强,爱憎分明,始终如一地支持儿子投生革命事业。

她勤劳一生,在世上活了86个春秋。

于1944年逝世。

朱德得知母亲逝世的消息后,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了这篇叙事散文>本文最早发表在1944年4月5日延安>上。

4、朗读课文,解决生字、生词:
溺()死祖籍()私塾()佃()户
庚()好和蔼()衙()门豪绅()
榨()油豌()豆妯()娌()
慰()勉()聊()叙
5、解释词语
周济: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帮助。

任劳任怨:做事不怕辛苦,不怕别人埋怨
为富不仁:靠剥削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

聊叙:姑且谈谈。

聊:姑且
支撑门户:勉强维护家庭。

东挪西借:文中指到处向人家借钱。

不辍劳作:不停地劳动(耕作)
合作探究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读完课文,你对朱德母亲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2、再读课文: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并概括其主要内容。

3、文章包含了作者对母亲的哪些丰富感情?哪一种感情是全文的基调。

展示质疑
学生展示,教师点拨
总结提升
1、再读课文,体会作者饱含的感情。

2、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当堂反馈
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不辍(chu.)勉强(qiáng)
B.外甥(shēng)祖籍(jì)
C.规律(lù)溺死(nì)
D.劳碌(lù)慰勉(wè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溺死迁涉托辞瞩目
B.荣辱私塾碾转聊叙
C.劳碌衙门逊色通辑
D.慰勉妯娌竭力发髻
3.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入括号中。

(1)母亲这样整日地()着。

(A.劳累B.劳碌)
(2)母亲就靠那三十亩地独力()一家人生活。

(A.支持B.支撑)
(3)母亲()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

(A.管束B.管教)(4)母亲()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

(A.沉重时代B.沉痛时期)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母亲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那种___________的习惯,母亲那种___________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3)“母亲是一个好劳动”的含义是___________。

(4)母亲具有的高尚品质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个方面。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文章通过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2、精读课文领会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方法。

重、难点:学习文章通过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自主学习
1、请同学们用“母亲是……”的格式为题说句子,要求在课文之中尽情搜寻、概括。

2、作者由衷地感谢母亲对自己的养育知恩,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有什么作用?
合作探究
1、第一段在全文起了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感情?
2、文章写了母亲的哪些事,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质?细读课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时间事迹表现的品质
作者小时候
1895-1900年前后遭遇退佃搬家和天灾,母亲“没有灰心”,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更强。

节衣缩食,借债供作者读书
1908年深明大义
离开土地就不舒服,继续劳动,直到最后
1924-1927年勤俭持家,深明大义
过着勤劳的农妇生活
勤劳,热爱劳动
3.课文是怎样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
4.如何理解“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含义?
5.本文在记叙中适当穿插一些议论、抒情有什么作用?
展示质疑
学生展示,教师点拨
总结提升
1、概括文章的主旨
2、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收到母亲的影响
当堂反馈:
结合文中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来描写你熟悉的一个人物,要求用一件具体的事例写出他(她)所具备的一种品质。

展示质疑
学生展示、教师点拨。

总结提升:
学生总结本节课收获。

当堂反馈
1、积累有关母爱的名言和诗词歌曲
2、以书信或贺卡等方式向自己的母亲表达自己的感情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品读课文,揣摩文章的语言特点。

2、感受朱德母亲的高尚品德,体会作者的思念、敬爱之情。

重难点
品读课文,揣摩文章的语言特点
自主学习
从文中找出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的句子。

合作探究
1、品读课文,赏析文章的语言。

(1)“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只留下八个,以后再生下的被迫溺死了,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
(2)“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


(3)“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4)“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

(5)“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6)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在见他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2、如何理解“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这句话的含义。

展示质疑
学生展示、教师点拨。

总结提升:
学生总结本节课收获。

当堂反馈
1、积累有关母爱的名言和诗词歌曲
2、以书信或贺卡等方式向自己的母亲表达自己的感情
暑期趣事
篇1
打开记忆的夹子,难忘的事儿不少,而真正有趣的却不多。

今年暑假买滑板车和学滑板车的经历我倒觉得趣味无穷。

不知从何时起,镇雄县城刮起了一阵滑板车风,一向赶时髦的表弟也买了一台,我看着他们潇潇洒洒地滑行样子,让我羡慕不已。

我打心眼里也想要一台,但是我又不敢向爸妈要求。

一来担心学不会,二来又怕浪费爸妈的钱。

终于有一天,我觉得实在是无聊,我决定试探一下老妈的口气。

“妈妈,你知道滑板车多少钱一台吗?才68元一台。

”我问。

“多少钱一台你什么意思?危险得很,想买你又不明说。

”妈妈一眼一看穿了我的心思。

第二天,妈妈带我上街,路上碰到了邻居谢阿姨。

她俩吹了一通之后,我妈马上就带我去买。

我差点喊出声来:我终于有自己的滑板车了。

我扛着新买的滑板车,激动地回到了家,感觉走路也比往常有劲得多。

马上就拉着爸爸带我到院坝里面去学滑板车,爸爸来不及说话,已经被我拉着出了门。

真是看者容易做者难呀。

我叫爸爸牵着我双手,我一上车就东倒西歪,勉强上去了也走不动。

爸也够耐心的,就牵着我走,还鼓励我说“不怕,先体会一下平衡的感觉,我牵着你滑行。


后来,爸爸也累了,干脆找了个替身—花台,叫我扶着花台学。

爸爸在旁边边观察边指导,边鼓励,因为他也不会。

爸爸真不愧是我心中的理论家,他总结说“孩子,我看学滑板车要经过三个步骤,一是上得去,二是站得稳,三是走得远。

你就朝着这三个目标去练习吧!”还真管用,照着爸爸的理论反复练习,大约一小时以后,我就可以独立滑行二、三十米远了。

吃过晚饭后,我又拉着妈妈到院坝里看我滑,意思是要见证我已经学会了。

我们已经回来了,邻居谢阿姨的女儿又约我,于是我们又去滑,这样一来,我一天就是三进滑场了。

不知是从哪儿来的劲,当时一点儿也没觉得累,第二天才感到双腿疼痛。

我觉得这件事太有趣了,它让我体会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学习什么技能都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成功以后的乐趣是其他任何大奖都不能代替的。

篇2
自从放暑假到现在,发生了许多不少有趣的事,可我一直在等一件更有意思的事情。

这不,已经发生了......
我现在的年龄正处于顽皮的阶段,看到什么新奇的事情都想体验一下!而我所说的这件事情不仅有趣,而且也让我刺激了一把!
前些日子,家里磨房顶,磨完后的那些日子,我爸爸总是上房顶浇水。

我总想上去“观光”一下,可就是没那个胆儿。

有一次,我几乎鼓足了勇气,准备爬上去。

可是刚爬到第三层,我就灰溜溜的跑
了下来。

后来,也没有尝试过。

这天,我又看看到爸爸爬上梯子。

而我,又一次按捺不住自己的激动,想爬上房顶看个究竟。

我朝梯子走去,信心满满的准备爬上去。

我的手紧握住梯子,左脚先蹬了上去,接着是右脚,左脚,我可以加上省略号,但我却偏偏写成了逗号,因为我有一次失败了,并且迅速从梯子上撤回来,心里又是失望,又是惶恐。

但是这一次与以往不同,我不但没有放弃,而是有一次重拾信心,准备爬上去。

就这样,我足足“演练”了三遍,可最终都没有成功。

我有些想放弃了,有点想认输了。

可我又不知哪里来的勇气,我的内心告诉我:你可以的,你可以在爬一次的。

这时,我再次走到梯子前面,紧紧握住扶手后,开始一步一步地向上爬。

爬到了第三层,我心里一直在想,我绝对不能下去,也许上面的景象会让我吃惊,不要泄气,继续爬上去。

我凭着这种信念继续爬,第四层,第五层......直到最后一层。

我小心翼翼的爬上去。

看到上面的景象,我真的感觉很刺激!这上面很大,空气很新鲜,也很凉快,甚至忽然冒出了一个可笑的念头:半夜时上来,躺在房顶上看星星。

不过,这个念头只在我的脑海里停留了两秒钟,如果我真要在上面的话,那一定不是来看星星的,而是来喂蚊子的!我向爸爸走过去,欣喜的对爸爸说:“爸,让我喷会儿呗!”我爸连眼睛都没眨一下,就把水管交给我了,还对我说了一句话,让我当时很震惊“每个地方都喷到了啊!”我还在想:老爸啊!您难就不能等我下去之后,您在下去吗?因为这样我就不怕下不去了。

而且这里这么高,您咋就不能慰问我一下呢!
我还是很高兴的,毕竟我还有这么一个光荣的任务呢!刚开始,感觉很好玩儿,手里拿了个“喷水枪”,就好像回到了儿时。

不久后,我已经结束了“战斗”。

可又有一个超大的问题摆在我的眼前:我该怎么下去啊!?哎呀!有一句话说得真是好呀!上梯子容易下梯子难啊!下梯子之前,必须要在第九层的时候转个身,这种高难度动作,我又怎能受得了呢?想着想着,我又重新走到了水管面前,拿起管子,开始心不宁的乱喷起来,脑子里全是在想该怎么下去。

后来,经过四五次的反复折腾,总算是凯旋回到了大地的“怀抱”中,真想趴下来亲亲自己踩在脚下的大地母亲!心中还是不免有些后怕......
经过这次的上房顶的事件后,我是连梯子都不敢碰了,就好像得了“梯子恐惧症”!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上房顶,玩儿过山车都没有那么强烈的恐惧感!说句比较切合实际的话吧!“我下次再也我不敢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