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5单元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第5课 南亚次大陆的冲突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第5课南亚次大陆的冲突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
清单一印巴冲突的导火线
“蒙巴顿方案”与印巴分立
1.背景
(1)英国殖民政策:英国利用宗教信仰和社会文化差异实行“分而治之”政策。
(2)印度两党的矛盾:
①19世纪晚期,印度分别建立了以印度教徒为主的印度国民大会党和以穆斯林为主的穆斯林联盟。
②二战后,印度人民要求独立的呼声日益高涨,但是在如何组成新国家和权力分配问题上,两党出现矛盾。
2.蒙巴顿方案
(1)时间:1947年6月。
(2)内容:
①组成两个会议,单独投票决定是否实行分治。
②只要其中一个决定分治,就将实行分治。
(3)结果:穆斯林代表赞成分治,建立独立的巴基斯坦国。
3.印巴分立
(1)过程:1947年7月,英国议会通过《印度独立法案》,8月,印度和巴基斯坦正式分立。
(2)影响:
①随着两个具有明显宗教特征的国家出现,不同宗教信仰的居民之间的摩擦和对立严重起来。
②带来了一股强大的居民迁徙浪潮,在不同宗教信仰的居民中埋下了不和的种子。
[深化认知]
二战后,随着殖民主义体系的崩溃,英国殖民者不得不撤离印度,但英国一方面不愿看到印度的强大,另一方面,为了保留自己在印度的殖民利益,英国想方设法使印度处于分裂和混乱状态,便于自己插手。
这种政策使英国在一段时间里,在印度保持了仲裁者的地位,但却加剧了南亚次大陆的动荡不安。
清单二印巴冲突的加剧
三次印巴战争
1.第一次印巴战争
(1)原因:争夺克什米尔地区的所有权。
(2)过程:
①时间:1947年10月至1949年1月。
②战况:印度政府派军队进入克什米尔地区,巴基斯坦政府投入正规军与印军激战。
(3)结果:在联合国干预下停火,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并未解决。
2.第二次印巴战争
(1)爆发:1965年8月,克什米尔局势再度紧张,巴军率先发动进攻。
(2)结果:双方都未取得胜利,9月下旬,宣布停火。
克什米尔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
3.第三次印巴战争
(1)原因:印巴两国因东巴基斯坦问题发生尖锐对立。
(2)经过:1971年11月,印军大举进入东巴基斯坦;12月在克什米尔地区向巴基斯坦军队发动进攻。
(3)结果:印军取胜并支持孟加拉国成立。
[深化认知]
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能得到解决,致使克什米尔问题长期争执不下,成为影响两国关系的重大因素。
战争手段没能解决克什米尔问题,反而加深了双方的仇怨。
清单三民族、宗教、领土和大国插手
引发印巴冲突的主要原因
1.英国的“分而治之”政策
造成生活在同一地区的不同民族和不同宗教信仰居民之间的隔阂与敌视。
2.宗教信仰的不同
(1)将宗教信仰作为划分国家的唯一原则,极易导致冲突。
(2)不同宗教信仰的国家之间占有的自然资源不同。
3.主权问题之争
边界和领土归属长期不确定。
克什米尔成为引发印巴战争的“火药桶”。
4.大国的事实推动
美苏不断向印巴出售武器,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深化认知]
印巴长期冲突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既有印巴地区的内因,主要是宗教信仰的差异、边界和领土的长期不确定;也有其外在因素,即殖民主义政策和美苏等大国的插手。
探究点一对印巴分治的认识
[史料探究]
材料一1947年7月,蒙巴顿公布了《印度独立法案》,主要内容为:(1)印度分为印度教徒的印度斯坦国家和伊斯兰教徒的巴基斯坦国家。
(2)各土邦有权选择加入哪个自治领;抑或两者都不加入,保持原来与英国的关系,但不能自治……
——《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印度独立法案》中提出的印巴分治的主要依据是什么?有何影响?
[答案] 依据:宗教信仰。
影响: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两大教派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甚至愈演愈烈,引发流血冲突,甘地也成为其中的牺牲者。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以来,南亚的印度和巴基斯坦曾三次大动干戈,发生了多次边境武装冲突,1999年5月,围绕克什米尔问题,双方再次大战一个多月,死亡逾千人,导致核军备竞赛升级,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印巴冲突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案] 印巴冲突的根源在于英国“分而治之”的殖民主义政策;此外还有宗教矛盾、领土纠纷、水源问题、克什米尔归属问题等。
[结论形成]
印巴分治的影响
1.积极意义
印巴分治标志着英国对印度长达几百年的殖民统治的终结,是对英帝国主义的沉重打
击。
2.消极意义
(1)反映了英国想继续控制这一地区的企图,分治也是造成南亚次大陆局势不安定的重要原因。
(2)在分治过程中,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的迁徙和仇杀,造成大批的难民。
(3)原来统一的经济被割裂,从而造成两国经济发展的严重困难。
(4)两国在土邦归属问题上冲突激烈,造成长期不和,为它们后来的矛盾和冲突埋下了隐患。
(5)特别是遗留的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问题,成为南亚次大陆局势不安定的主要原因。
探究点二对克什米尔问题的理解
[史料探究]
材料一印度总理尼赫鲁的祖籍就在克什米尔。
他曾说:“没有克什米尔,印度就不会在中亚的政治舞台上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
”克什米尔是“亚洲的心脏”。
材料二巴基斯坦总督真纳也说过:“克什米尔就像是巴基斯坦头上的一顶帽子。
如果我们允许印度取走我们头上的这顶帽子,那就会永远受印度的摆布。
”
——以上两则材料均出自《世界现代史选辑》
(1)材料一中印巴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造成克什米尔问题悬而未决的根源是什么?
[答案] (1)克什米尔的归属。
(2)英国“分而治之”的政策。
[结论形成]
印巴争夺克什米尔的原因
1.克什米尔地区重要性
(1)地理上:与中、印、巴、阿交界。
(2)战略上:在冷战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政治、军事价值。
①军事价值:建立机场可对亚洲其他国家构成战略威胁。
②政治价值:与克什米尔联系在一起的南亚次大陆在东西方集团中的归属将对冷战格局的稳定与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2.印巴对克什米尔的认识角度不同
(1)印度:从整个亚洲政治格局、战略位置的角度认识,反映了印度想通过控制克什米尔,推行地区霸权主义。
(2)巴基斯坦:从民族荣誉、民族独立的角度认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在印巴分治方案中,英国殖民者将宗教信仰作为划分国家的唯一标准,这一做法( )
A.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B.极易导致宗教对立与排斥
C.可以加强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
D.有利于整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解析:选B 根据宗教原则来划分统治区域,在一个宗教比较复杂的地区是十分危险的,因为不同宗教信仰的区域占有的自然资源不同,这样容易导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对抗和斗争。
2.1947年8月,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印度新德里附近的许多居民慌忙地登上开往巴基斯坦的火车。
这些居民( )
A.是被印度当局强制驱逐到巴基斯坦的
B.是为了宗教信仰而被迫迁徙的
C.是被国际社会强制迁往巴基斯坦的
D.是为了逃避战乱而主动迁徙的
解析:选B 1947年8月,印巴实现分治。
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被迫迁往插上宗教标识的地域——穆斯林的巴基斯坦。
3.第一次印巴战争刚实现停火,就有军事评论家指出:“这只是暂时的休战。
”这种说法的依据是( )
A.英国对印巴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
B.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得以基本解决
C.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并未根本解决
D.确定的停火线使巴基斯坦占有大部分地区和人口
解析:选C 第一次印巴战争的导火线是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但该次战争仍未解决这一问题,成为以后冲突的重要根源。
4.从1947年到1971年,引发右图地区发生了三次战争的主要原因包括( )
①殖民主义者推行“分而治之”的政策②宗教信仰的不同③边界的划分和领土的归属问题④复杂的地形条件
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选C 造成战争和冲突的主要原因是政治原因和社会原因,自然条件不会成为战争的主要原因,故排除含有④的选项。
5.孟加拉国是南亚次大陆的一个新生国家,它成立于( )
A.第一次印巴战争后 B.第二次印巴战争后
C.第三次印巴战争后 D.《印度独立法案》颁布后
解析:选C 印度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取胜,在印度支持下,孟加拉国于1972年1月宣布成立。
6.阅读下列两幅与印巴战争有关的图片,两图片主要反映了( )
A.国际调停
B.联合国的干预
C.战争的激烈程度
D.美苏等大国推动了印巴战争
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图中两种武器分别为两大国所生产,代表了美苏两大国对交战双方的支持。
A、B两项和题干没有联系,两图片也不能说明战争的激烈程度,排除C项,故选D。
二、非选择题(第7题12分,第8题14分,共26分)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蒙巴顿断定印、巴分治,印度教徒居多数的地区划归印度,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归属巴基斯坦。
但对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却规定由各王公土邦自己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保持独立。
从此印巴两国半个多世纪的时断时续的战争噩梦开始了。
材料二50多年里,三次印巴战争和不断的边境冲突什么问题也没有解决,只会耗费大量的金钱,造成许多人失业,而且给两国的经济和发展带来灾难性的结果。
只有和平的局面和安定的环境,才能给印巴两国人民带来经济上的发展和繁荣。
——《和平中有利益》
(1)据材料一概括“战争噩梦开始”的主要原因。
(6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印巴冲突的后果。
你认为解决印巴冲突的有效途径是什么?(6
分)
解析:本题考查印巴之间矛盾冲突的由来及影响,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对这些信息分析回答。
第(1)问主要考查印巴矛盾冲突的主要原因,注意要结合材料内容归纳提炼。
第(2)问提炼材料信息从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回答,第二小问要提出战争手段之外的解决方式。
答案:(1)英国“分而治之”政策的影响;宗教对立;克什米尔问题。
(2)后果:耗费社会财富;给人民带来痛苦和不幸;阻碍经济发展;造成社会动荡。
途径:谈判和对话。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印度稍早时间进行过核试验后,巴基斯坦也进行了五次核试验。
1998年5月29日,印度人民举着“没有水、没有电、没有工作,没有问题——我们有炸弹”的招牌,在新德里发生了反核游行,抗议印度政府的新霸权。
材料二1998年5月20日,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在参观印度进行了五次核试验的试验场时受到印度妇女的夹道欢迎。
瓦杰帕伊说,印度愿意“不惜一切代价”保卫国家安全。
(她们举着“我们为核试验感到骄傲!”的条幅)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回答,两段材料所反映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6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印度与巴基斯坦相继进行核试验的因素有哪些。
(8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围绕着核试验问题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对抗进行回答。
第(2)问根据教材内容加以归纳。
答案:(1)印度核试验引起巴基斯坦的不满,也以核试验的方式进行对抗,使得地区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2)历史上遗留的宗教问题、民族问题和领土纷争;政府发展核武器的政策;核武器的巨大威慑力;地区霸权主义思想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