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可能含有较高浓度溶解态的二价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锰
地下水可能含有较高浓度溶解态的二价锰,一经汲出地面接触空气后,便迅速被氧化成悬胶体。
若经久放置可与铁等共沉淀,导致被测元素丢失。
地面水中既可能有三价锰,也可能有四价锰的悬浮物。
为防止生成锰的氧化物沉淀或吸附在瓶壁上,取水样时应立即酸化。
下列方法只能测定总锰,不能测定不同价态的锰。
过硫酸铵分光光度法所需设备简单,饮用水中一定量的氯化物和有机物不干扰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比较准确,含量高的水样可能直接测定。
一、过硫酸铵分光光度法
1、应用范围
1.1 本法适用于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总锰的含量。
1.2 0.1g 以下的氯化物不干扰测定。
1.3 本法最低检测量为
2.5μg,若取50ml水样测定,则最低检测浓度0.05mg/L。
2、原理
在硝酸银存在下,二价锰离子可被过硫酸铵氧化成紫红色的高锰酸根,其颜色的深度与锰的含量成正比。
如果溶液中有过量的过硫酸铵和不存在有机物时,生成的紫红色至少能稳定24h。
氯离子因能沉淀银离子而抑制催化作用,可由试剂中所含的汞离子予以消除。
加入磷酸可络合铁等干扰元素。
如水样中有机物较多,可加入较多过硫酸铵,并延长加热时间。
3、仪器
3.1 150ml三角瓶
3.2 50ml具塞比色管。
3.3 分光光度计。
4、试剂
配制试剂及稀释溶液所用纯水不得含还原性物质,否则可加过硫酸铵铵处理。
例如,取500ml去离子水,加0.5g过硫酸铵煮沸2min,放冷后使用。
4.1 10.0μg/ml锰标准溶液:称取0.5497g经270℃烘干2.5h的硫酸锰(MnSO4),溶于约200ml纯水中,加入1.5ml浓硝酸,再用纯水定容至1000ml,此浓溶液1.00ml含0.200mg 锰。
吸取此浓溶液
5.00ml,用纯水定容至100ml,则此标准溶液1.00ml含10.0μg锰。
4.2 硝酸银-硫酸汞溶液:称取75g硫酸汞(HgSO4)溶于600ml 2+1硝酸溶液中,再加200ml磷酸(H3PO4)及35mg硝酸银(AgNO3),放冷后加纯水至1000ml,贮于棕色瓶中。
4.3 过硫酸铵〔(NH4)2S2O8〕:干燥固体。
注:过硫酸铵在干燥时较为稳定,水溶液或受潮的固体,容易分解释放出过氧化氢而失效。
本法常因此试剂分解而失败,应注意。
4.4 10%盐酸羟胺溶液:称取10g盐酸羟胺(NH2OH·HCI),溶于纯水并稀释至100ml。
5、步骤
5.1 量取50ml水样于150ml三角瓶中。
5.2 另取8个150ml三角瓶,分别加入10.0μg锰/ml锰标准溶液0、0.50、1.00、3.00、5.00、10.00、15.00、20.00ml,再加入纯水至50ml。
5.3 向水样及标准系列瓶中各加2.5ml硝酸银-硫酸汞溶液(4.2),煮沸至剩下约45ml,取下稍冷。
如有浑浊,可用滤纸过滤。
5.4 将1g过硫酸铵分次加入三角瓶中,小火加热至沸。
若水中有机物较多,取下稍冷后再分次加入1g过硫酸铵,再加热至沸,务使显色后的溶液中保持有剩余的过硫酸铵。
取下,放置1min后用冷水冷却。
注:在夏季或高温环境下,若任其自然冷却,需要较长时间,在此过程中过硫酸铵将继续分解,因而要用冷水加速冷却。
5.5 将水样及标准系列瓶中的溶液分别移入50ml比色管中,加纯水至刻度,混匀。
5.6 于530nm波长,用5cm比色皿,以纯水为参比,测定样品和标准系列溶液的吸光度。
5.7 如原水样有颜色时,在此比色的样品溶液中滴加入10%盐酸羟胺溶液,至反应生成高锰酸根完全褪色为止,按上所述步骤5.6条件测定此水样空白的吸光度。
5.8 绘制校准曲线,在曲线上查出样品管中的锰含量。
5.9 有颜色的水样,应由步骤5.6测得的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减去步骤5.7测得的水样空白吸光度,再在标准曲线上查出锰的含量。
计算
M
C=
V
式中:C——水样中(Mn)的浓度,mg/L;
M——从校准曲线上查得样品管中锰的含量,μg;
V——水样体积,ml。
6、精密度与准确度
有22个实验室用本法测定含锰130μg/L的合成水样,其他金属浓度(μg/L)分别为:汞,5.1;锌,39;铜,26.5;镉,29;铁,150;铬,46;铅,54。
相对标准差为7.9%,相对误差为7.7%。
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参阅铜进行。
1、精密度与准确度
有10个实验室用本法测定含锰478和47μg/L的合成水样,其他离子浓度(μg/L)为:铝,852和435;砷,182和61;铍,126和183;镉,59和27;钴,348和96;铬,304和65;铜,374和37;铁,796和78;汞,7.6和4.4;锌,478和26;镍,165和96;铅,383和113;硒,48和16;钒,848和470。
相对标准差分别为5.4%和8.0%,相对误差分别为1.7%和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