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林新治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中风后抑郁症患者4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氢溴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加味四逆散.2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中中风后抑郁症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年(卷),期】2012(006)016
【总页数】1页(P96)
【关键词】中风;抑郁症;氢溴酸西酞普兰;加味四逆散
【作者】林新治
【作者单位】476900,河南省睢县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风后抑郁症指中风后临床上出现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症状,相当于中医学中的“郁证”范畴,中医药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中风后抑郁症患者45例,抑郁症发
作诊断标准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中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1]。
将4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对照组抑郁症患者给予氢溴酸西酞普兰20 mg/次,晨起口服。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加味四逆散:茯苓30克、炒酸枣仁30克、丹参20克、柴胡15克、白芍15克、川芎15克、郁金15克、石菖蒲15克、枳壳12克、陈皮12克、法半夏10克、炙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用。
两组均以2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痊愈:以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言语动作减少为主要症状的抑郁症症状消失,患者能配合各项治疗;显效: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言语动作减少症状基本消失,患者能在肢体功能许可情况下自理生活,基本能自主功能锻炼;有效:抑郁症状有所改善,患者能在肢体功能许可情况下自理生活,但不能自主功能锻炼;无效:抑郁症状无改善。
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运用SPSS 13.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数据用百分率(%)表示。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2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出现恶心、腹部不适等不良反应1例(4.35%);对照组出现恶心、腹部不适、心悸、失眠等不良反应4例(18.18%);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中风后抑郁症是中风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占中风患者的20% ~60%,严重影响中风患者的康复[2]。
若临床上仅重视躯体功能的治疗,而没有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常会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影响中风患者的全面康复,而中风后长期的抑郁状态亦会对躯体产生直接的影响,导致中风再发[3]。
同时,中风后抑郁症
不仅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而且与死亡有关。
有调查发现,没有抑郁症的中风后存活患者与有抑郁症的患者相比,存活时间更长而且生活质量更高[4]。
研究人员指出,有抑郁症状的人不遵照药物说明服药,饮食不听从医生的建议,缺乏体育锻炼以及其他影响健康的行为可能是导致中风病高发的原因。
本研究发现,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西医治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单纯西医治疗,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
郁症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济南:山东科学技术
出版社,2001:145-146.
[2]韦晓勇.中风后抑郁症的中医治疗概况.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36):5549-5551.
[3]田卫卫.中风后抑郁症病因病机探析.新中医,2008,40(12):102-103. [4]章俊卿.综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43例.湖南中医杂志,2011,27(3):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