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新力学知识点之直线运动分类汇编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物理新力学知识点之直线运动分类汇编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小铁块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从A 点在外力作用力下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到达B 点以后由于撤去外力,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C 点停下来.已知BC 段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x 和速度v 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A 、C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400 m ,则 ( )
A .
B 、
C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00 m
B .B
C 段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4 m/s 2
C .AB 段匀速运动所用时间为10 s
D .AC 段所经历的时间为25 s
2.一质量为1kg 的小球从空中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此过程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若不计空气阻力,取g =10m/s 2,则由图可知( )
A .小球从高度为1m 处开始下落
B .小球在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4.5J
C .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m
D .整个过程中,小球克服重力做的功为8J
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继经过两段距离为16 m 的路程,第一段用时4 s ,第二段用时2 s ,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A .22m/s 3
B .24m/s 3
C .28m/s 9
D .216m/s 9
4.跳伞运动员以5 m/s 的速度竖直匀速降落,在离地面h =10 m 的地方掉了一颗扣子,跳伞运动员比扣子晚着陆的时间为(扣子受到的空气阻力可忽略,g 取10 m/s 2)( ) A .2 s
B 2s
C .1 s
D .(22) s
5.一质量为m =2.0 kg 的木箱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现对木箱施加一沿水平方向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拉力F ,使木箱由静止开始运动,测得0~2s 内其加速度a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已知重力加速度g =10 m/s 2,下列关于木箱所受拉力F 的大小和运动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6.如图甲所示,一维坐标系中有一质点静止于x轴上的某位置(图中未画出),从t=0时刻开始,质点在外力作用下沿x轴正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置坐标与速率平方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
B.t=4s时物块位于x=2m处
C.前2s时间内物块的位移大小为2m
D.2~4s时间内物块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m/s
7.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所用时间为,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
所用时间为,则物体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
A. B. C. D.
8.AK47步枪成为众多军人的最爱.若该步枪的子弹在枪膛内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子弹离开枪膛时的速度为450 m/s
B.子弹离开枪膛时的速度为600 m/s
C.子弹在枪膛内运动的距离小于0. 45 m
D.子弹在枪膛内运动的距离大于0. 45 m
9.如图所示,直线a与四分之一圆弧b分别表示质点A、B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线。
当B的速度为0时,A恰好追上B,则此时A的速度为()
A.πm/s B.1.5πm/s C.3m/s D.6m/s
10.疫情当前,无人驾驶技术在配送、清洁、消毒等方面的应用,节省人力的同时,也大幅降低了相关人员的感染风险,对疫情防控起到了积极作用。
某公司在研发无人驾驶汽车的过程中,对比甲乙两辆车的运动,两车在开始计时时刚好经过同一位置且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在t = 3s时,两车第一次相距最远B.甲车任何时刻加速度大小都不为零C.在t = 6s时,两车又一次经过同一位置D.甲车t = 6s时的加速度与t= 9s时的加速度
相同
11.甲、乙两车在两平行车道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t=0时刻起,它们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其中曲线是甲车的图线,直线为乙车的图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12 s 内,甲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B .0~8 s 内,两车的平均速度均为4.5 m/s
C .4 s 末,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
D .0~8 s 内的任意时刻,甲、乙两车的速度都不相等
12.如图所示运动图象,表明物体不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 .
B .
C .
D .
13.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 .变速运动不一定是曲线运动
C .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不断变化,但速度的大小可以不变
D .曲线运动的加速度一定变化
14.一子弹沿水平方向连续穿过三块厚度相同的同种材料制成的三块木块后,速度恰好为零,设子弹穿过木块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子弹穿过三块木块经历的时间比为( )
A .1231:2:3t t t =::
B .12332:21:1t t t =--::
C .1233:2:1t t t =::
D .1231:2:3t t t =:: 15.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个质点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由此可知(图中虚线与曲线相切)
( )
A .甲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乙做变减速直线运动
B .在0~t 0时间内的某时刻,甲、乙两质点的速度大小相等
C.甲、乙两质点从x=2x0位置同时出发,同时到达x=0位置
D.在0~t0时间内,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t0时刻后,乙的速度小于甲的速度16.2019年9月13日,美国导弹驱逐舰“迈耶”号擅自进入中国西沙群岛海域。
我军组织有关海空兵力,依法依规对美舰进行了识别查证,予以警告,成功将其驱离。
如图是美国导弹驱逐舰“迈耶”号在海面上被我军驱离前后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美舰在0~66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等于7.5 m/s B.美舰在66 s末开始调头逃离C.美舰在66~96 s内运动了225 m D.美舰在96~116 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17.一平直公路上有两条同向并排车道,汽车I和II分别在两条车道上行驶。
汽车I、II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两车在t=2s时同时到达终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0时,汽车I在汽车II前面5m处B.在t=1s时,汽车I、II恰好并排行驶C.在t=1.5s时,汽车I追上汽车I D.汽车II追上汽车I时,距终点还有10m 18.甲、乙两辆汽车从同一位置,同时沿同一平直路面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第10s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
B.第20s末,甲、乙两车运动速度相同
C.第10s末,甲、乙两车相距最近
D.甲、乙两车一定相遇两次
19.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2-x图像(其中v 为速度,x为位置坐标),下列关于物体从x=0 处运动至 x=x0处的过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A.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2
2
v
x
C.该物体在位移中点的速度等于
1
2
v D.该物体在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大于
1
2
v 20.伽利略为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做了一项实验。
如图所示,将铜球从斜槽的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伽利略手稿中记录了一组实验数据,从表中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A.3
12
123
s
s s
t t t
===…
B.3
12
222
123
s
s s
t t t
===…
C.若以时间为横坐标,距离为纵坐标,其图像是一条直线
D.若以时间的二次方为横坐标,距离为纵坐标,其图像是一条抛物线
21.两相同小球距地面高度相同,其中一个水平抛出,另一个以相同速率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小球落地时动量相同
B.两小球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等
C.两小球落地时动能相等
D.从抛出到落地,两小球重力的冲量相等
22.图甲为一运动员(可视为质点)进行3米板跳水训练的场景,某次跳水过程中运动员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t=0是其向上起跳的瞬间,此时跳板位于平衡位置,t3=5.5t1,不
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10m/s2。
则()
A.运动员入水时的速度大小为215m/s
B.运动员离开跳板后向上运动的位移大小为3 m 8
C.运动员在水中向下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
15m/s
D.运动员入水的深度为1.5m
23.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第1秒内的位移是它落地前最后一秒内位移的一半,g取10m/s2,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A.5m B.20m C.31.25m D.11.25m
24.如图甲,现代城市里面高楼林立。
如图乙,是某地两高楼示意图,左边的楼高98m,右边的楼高200m,水平间距为136m。
左边楼顶一人拿着1kg的尽球,右边楼顶另一人拿着4kg的F球;若右边楼顶的人静止释放F球的同时大喊一声,左边楼顶的人一旦听到声音后即刻静止释放E球,不计空气阻力,人和球均看成质点,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本题取10 3.2
,本题仅供理论讨论,严禁高空抛物)()
A.F球先落地
B.在两球均释放后且落地前的过程中,在相等的时间内E球的速度变化量小于F球的C.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1.92s
D.在E球落地的一瞬间,F球离地面的高度小于左边楼的高度
25.2018年10月2日至7日,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大会在武汉体育中心举办。
一辆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它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图中的曲线为拋物线的一部分),则()
A .t 1时刻摩托车的速度最大,加速度也最大
B .0~t 1内摩托车做匀加速运动
C .摩托车在t 1~t 2内运动的速度与位移同向,速度与加速度反向
D .摩托车在0~t 1内速度、加速度与位移反向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
【详解】
BC 段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由题可得初速度 v 0=20m/s ,末速度v=0,位移x=100 m ,所以B 、C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00m .故A 错误;在BC 段,由运动学公式得:v 02=2ax ,得:a=2 m/s 2,故B 错误;AB 段位移为:x 1=300 m ,速度为:v=v 0=20m/s ,所以AB 段匀速运动所用时间为:113001520x t s s v =
==,故C 错误;BC 段做匀变速运动,有:v 0=at 2,所用时间为:0220102
v t s s a =
==,AC 段所经历的时间为:t=t 1+t 2=25s ,故D 正确.故选D.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图象的信息,根据匀减速运动的规律求加速度、时间,要熟练掌握运动学公式,并能熟练运用. 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小球下落的高度等于0﹣0.5s 时间内对应的v ﹣t 图象面积,则有
110.55m 1.25m 22
h vt ==⨯⨯= 故A 错误;
B .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v 0=5m/s ,弹起时速度的大小v =3m/s ,则小球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
2201122E mv mv ∆=- 代入数据解得E ∆=-8J ,故B 错误; C .小球弹起的高度等于0.5-0.8s 内v ﹣t 图象的面积,即
110.33m 0.45m 22
h vt ==⨯⨯= 故C 正确;
D .小球只在上升过程克服重力做功,则有
W 克=mgh =1×10×0.45J=4.5J
故D 错误。
故选C 。
3.B
解析:B
【解析】
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知,2s 时的瞬时速度等于0-4s 内的平均速度:116m 4m/s 4s
v ==,5s 时的瞬时速度等于4-6s 内的平均速度:216m 8m/s 2s v =
=,两个中间时刻的时间间隔为:△t =2+1s=3s ,根据加速度定义可得:221844==m/s 33
v v a t --=∆,故B 正确,ACD 错误. 4.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设扣子下落时间为1t ,则由
解得11s t =(或12s t =-舍去) 运动员下落时间20=2s h t v =
,所以跳伞运动员比扣子晚着陆的时间211s t t t ∆=-=. 故选C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
点评:本题扣子的运动不是自由落体运动,因为它的初速度不为零,所以不能用212
h gt =求解. 5.A
解析:A
【解析】
【详解】
由a-t 图像可知,a=4-2t(m/s 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ma+μmg=2(4-2t)+0.2×20=-
4t+12(N),可知图像A 正确,B 错误;由v=at 可知,a-t 图像的“面积”等于速度的变化,则,当t=2s 时v=4m/s ;则选项CD 错误;故选A.
6.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
()202v a x x =-
整理得
2
02v x x a
=+ 结合图像可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20.5m/s a =
02m x =-
故A 错误;
B .由
2012
x t x a =- 当4s t =时,解得
2m x =
故B 正确;
C .由
212
x at =
将2s t =代入,解得 1m x =
故C 错误;
D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速度,根据
v at =
24s 3s 2
t +== 解得
1.5m/s v =
故D 错误。
故选B 。
7.B
解析: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两段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结合时间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在第一段内的平均速度为,在第二段内的平均速度为,因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则两个中间时刻的时间差为:.则加速度为,B 正确.
8.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根据v at ∆= 可知,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等于速度的变化量,则子弹离开枪膛的速度为:
351310210m/s 300m/s 2
v -=⨯⨯⨯⨯= 选项AB 错误;
CD.子弹在枪膛内的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则平均速度大于
150m/s 2
v = ,故子弹在枪膛内运动的距离大于 3150310m 0.45m 2
v t -=⨯⨯= 故选项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在v t -图像中,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又知道两者是从同一地点出发,故A 追上B 时,即在3s t =时两者相遇时,有
22113342
a π⨯=⨯ 解得
()21m/s 2
a π= 此时,A 的速度为
()A 13 1.5m/s 2
v at ππ==⨯= 故B 正确,ACD 错误。
故选B 。
10.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出发,03s ~内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甲在前乙在后,距离越来越远,36s ~内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距离越来越近,所以3s t =时,甲乙两车速度相等,第一次距离最远,A 正确;
B .v t -图像斜率的物理意义为加速度,图像的斜率可以为0,所以甲车的加速度可以为0,B 错误;
C .图像与横轴所围面积代表位移,可知前6s 内,乙的位移比甲的大,故C 错误;
D .甲车在6s 时和9s 时加速度方向不同,D 错误。
故选A 。
1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x t -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甲图线在0-4s 内斜率增大,速度增大,做加速运动,在4-8s 内,斜率减小,速度减小,做减速运动,在8-12s 内,斜率增大,速度增大,做加速运动,故A 错误;
B .0~8s 内,两车的位移都为36m ,故平均速度均为
36m /s 4.5m /s 8
x v t =
== 故B 正确; C .在4s 时刻,甲的斜率大于乙图线的斜率,所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C 错误; D .乙恒做匀速直线运动,且初速度大于甲的初速度,4s 末甲的速度超过乙的速度,所以在0~4s 内某时刻两者的速度相等,4~8s 内甲速度又开始减小,到8s 末图线的斜率为零,即速度为零,所以在4~8s 内的某时刻两者的速度相等,故D 错误。
故选B 。
12.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位移与时间成正比,即速度不变,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故A项错误;
B.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不平衡,故B项正确;
C.位移不变,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合力为0,即平衡状态,故C项错误;
D.速度不变,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故D项错误。
13.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既然是曲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一定是改变的,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变速运动有以下几种情况,速度大小改变,方向不变;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速度大小和方向都改变。
速度大小改变,方向不变是变速直线运动,B正确,不符合题意;C.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力与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一定有加速度,因此速度方向一定变化但速度大小可以变化,也可以不变化,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力与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如果合力是恒力,则加速度不变化,D 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将子弹的运动看作是反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题意可知,物体通过了三段相临相等的距离;而由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通过相临相等的位移内的时间
之比为:)
11;则由运动学公式的推论可知,
1231):1
t t t=
::,故选项B正确。
故选B。
15.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减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根据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图中虚线与甲图线平行,知在0~t0时间内的某时刻,
甲、乙两质点的速度大小相等,故B 正确;
C .甲、乙两质点从x =2x 0位置同时出发,乙先到达x =0位置,故C 错误;
D .在0~t 0时间内,乙的速度先大于甲的速度,再等于甲的速度,后小于甲的速度,t 0时刻后,乙的速度小于甲的速度,故D 错误。
故选B 。
16.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v t -图像的斜率为加速度,若美舰在0~66 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大小为
015m/s 7.5m/s 2
v +=
=,根据图像可知美舰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所以平均速度大小大于7.5m/s ,A 错误;
B .美舰在96s 末速度开始反向,此时开始调头逃离,B 错误;
C .v t -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为位移,则66~96 s 内运动了
1(9666)15m 225m 2
x =⨯-⨯= C 正确;
D .美舰在96~116 s 内做反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 错误。
故选C 。
17.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题图知,车Ⅰ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
a =
151.5
m/s 2=10m/s 2 车Ⅱ做速度v =15m/s 的匀速直线运动,2s 内位移分别为
21102m 20m 2x =⨯⨯=Ⅰ 152m x =⨯=Ⅱ30m
由于t =2s 时两车同时到达终点,则位移差为
x ∆=x Ⅱ-x Ⅰ=10m
说明t =0时车Ⅰ在车Ⅱ前10m 处,故A 错误;
BC .在t =1s 时,车Ⅰ前进5m ,车Ⅱ前进15m ,由于初始位置车Ⅰ在车Ⅱ前10m 处,所以此时两车对齐,故B 正确,C 错误;
D .两车对齐之后,经1s 到达终点,所以这个位置和终点间的距离为
151m x '=⨯=Ⅱ
15m 故D 错误。
故选B 。
18.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乙车的速度一直为正,说明乙车的运动方向没有发生改变,选项A 错误;
B .第20s 末,甲、乙两车运动速度相同,都为20m/s ,选项B 正确;
C .在第20s 前,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大,两者间距一直增大,选项C 错误;
D .甲、乙两辆汽车从同一位置出发,在第20s 末前两者间距一直增大,此后,由于乙做匀加速运动,甲做匀速运动,乙可能追上甲并超过甲,故只能相遇一次,选项D 错误。
故选B 。
1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关系公式
2202v v ax -=
可得
2202v ax v =+
由2v x -图像是一倾斜直线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速度随位置坐标在减小,因此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 错误;
B .由2v x -图像可知,图像的斜率大小是2a ,
200
2v a x = 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200
2v a x =, B 正确;
C D.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在这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02v ,也就是物体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012
v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物体在位移中点的速度大于
中间时刻的速度,所以物体在位移中点的速度大于
012
v ,CD 错误。
故选B 。
20.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伽利略最初猜想沿斜面向下运动的物体的运动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v kt =
由此伽利略推论位移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则
'2x k t =
即
'2x k t =
结合以上的分析,则比较2x t 即可,考虑到测量的误差等原因,可以认为2x t
是一个常数,即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A 错误B 正确;
C .以时间为横坐标,距离为纵坐标,即
2x kt =
其图像是一条抛物线线,C 错误;
D .以时间的二次方为横坐标,距离为纵坐标,即
2x kt =
其图像是一条直线,D 错误。
故选B 。
2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两个小球在运动的过程中都是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所以根据机械能守恒可以知两物体落地时速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所以速度不同,两小球落地时动量不同,A 错误;
B .两小球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
y P mgv =
竖直方向速度大小不同,瞬时功率不相等 ,B 错误;
C .两球质量相等,但落地时速度大小相等,根据动能表达式
212
k E mv =
可知两小球落地时动能相同,C 正确; D .两小球从抛出到落地时间不同,两小球重力的冲量不相等,D 错误;
故选C .
2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设运动员离开跳板后向上运动的位移大小为x ,由图乙知运动员入水前向上运动的位移大小为向下运动位移大小的19
,即 139
x x =+ 可得
3m 8
x = 运动员入水前向下运动的位移大小
13273m m m 88
h =+= 由公式
212v gh =
得运动员入水时的速度大小
m/s 2
v =
故A 错误,B 正确; C .由图乙知运动员在水中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空中的2倍,即运动员在水中向下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20m/s =a
选项C 错误;
D .运动员入水的深度为
2227m 216
v h a == 故D 错误。
故选B 。
23.D
解析:D
【详解】 由212H gt =可得:第1秒内的位移211101m 5m 2
H =⨯⨯=,则最后一秒内的位移21210m H H ==,则设下落总时间为t ,最后1s 内的位移:
2211(1)10m 22H gt g t =--=,解得: 1.5s t =则物体下落的总高度2111.25m 2
gt =。
24.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C .根据
212
h gt =
解得F 球落地的时间为
F 6.4s t == E 球从听到声音释放小球到小球落地所用时间为
E 136s 4.775s 340
t =
+= 即 4.775s 6.4s <
则E 球先落地,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
1.625s t ∆=
故AC 错误;
B .根据
v gt =
可知两球都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在相等的时间内E 球的速度变化量等于F 球的,故B 错误;
D .在
E 球落地的一瞬间,
F 球离地面的高度为
E 211200m 86m 98m 2
h gt =-≈< 故D 正确。
故选D 。
25.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由图可知,t1时刻摩托车的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故A错误;
B.0~t1内图像斜率在不断减小,说明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变加速运动,故B错误;C.由图可知,摩托车在t1~t2内速度与位移沿正方向,加速度沿负方向,故C正确;D.摩托车在0~t1内速度、加速度与位移都沿正方向,故D错误。
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