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服务的礼貌礼节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游服务的礼貌礼节》教案
【课题】:《导游服务的礼貌礼节》
【教师】:武汉市旅游学校朱德勇
【年级】:中专二年级
【授课班级】:205班,206班,207班,208班
【授课时间】:45分钟
【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吴宝华主编《礼貌礼节》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在导游服务中的礼貌礼节。

(2)能力目标:能够判断各种行为举止是否符合导游服务的礼貌礼节,能将所学理论恰如其分的运用到导游实践当中。

(3) 情感目标:使学生能够从情感上认同讲礼貌礼节的导游服务才是最优秀的导游服务。

【教学重点】
导游服务工作中的交际语言应注意的礼貌礼节。

【教学难点】
导游服务工作中的行为举止应注意的礼貌礼节。

【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包括课前布置学习任务,课堂中,安排讨论,由学生分组讨论解
决教师布置的任务。

教师最后进行点评和总结。

(2)案例情景教学法:学生模拟案例中的情景,然后分组讨论透过案例大家看到了解决
问题的方法、原则是什么。

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采用递进式提问的方式,启发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自己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的能力。

【课时】:1课时
【教学工具】: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相关的内容,并安排学有余力的同学准备相关的情景模拟对话。

二、导入新课
1、多媒体展示一幅图片。

2、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看看右边的这位女士的仪容仪表,大家觉得和导游的身份相符合吗?为什么?
3、学生自由讨论,自由发表意见.
4、教师点评并导出今天新课的第一个内容:导游的仪容仪表应注意的礼貌礼节
三、讲授新课
1、导游人员的仪容仪表应注意的礼貌礼节
(1)学生自主探究:课前预习课本,查阅相关书籍资料,了解导游人员的仪容仪表应注意的问题.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导游人员的仪容仪表应注意的问题.
(3)交流分享:各小组代表阐述本小组的讨论结果,共同分享讨论探究的结果.
(4)总结反思:教师进行点评,并归纳出导游人员的仪容仪表的规范要求?
2、导游人员与游客的交际语言应该注意的礼貌礼节
(1)找学生分角色扮演案例中的角色。

其他同学仔细观察这些同学的表演。

(2)教师提问:案例中的导游的语言合乎导游人员的礼仪规范吗?为什么?
导游人员在与游客交流沟通时,适合选哪些话题,应避免谈哪些话题?
导游人员与游客的交际语言应注意的礼貌礼节的原则有哪些?
(以上问题逐层递进,由浅入深,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3)学生活动:在教师每提出一个问题时,学生分组讨论,给出本组的最佳答案。

(4)师生一起归纳出导游人员与游客的交际语言中应注意的礼貌礼节的原则.
3、导游的举止行为中应注意的礼貌礼节
(1)教师首先播放一段视频:阳光导游李静娜
(2)教师提问:视频中的导游为什么被称为阳光导游?
她的举止行为有些什么特别之处?
导游人员的举止行为应注意的礼貌礼节有哪些?
(3)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4)师生归纳导游人员举止行为中应注意的礼貌礼节的原则?
四、课堂小结:请同学们再回忆一下这节课学到了些什么内容?
(1)导游人员的仪容仪表应注意的礼貌礼节的原则有哪些?
(2)与游客的言语交流沟通中,有哪些是不能说,不能问的?
(3)导游人员在带团的各个环节中如何从行动中做到有礼有节?
五、布置作业
(1)基础要求:通过今天的学习,请问,导游人员的仪容仪表应该注意哪些细节问题? (2)较高要求:通过今天的学习,试分析处理以下问题:导游人员在带团中,与游客的聊天中,内容可以涉及对方国家的内政吗?可以随便谈论宗教话题吗?为什么?
(3)课外延伸:登陆土豆网,观看相关导游带团的视频,并在班级qq群里交流视频中的导游是否注意了导游服务的礼貌礼节。

【板书设计】:
【课时说明】:
1、引入新课:(3分钟)
2、导游人员的仪容仪表应注意的礼貌礼节:(8分钟)
3、导游人员与游客的交际语言应注意的礼貌礼节:(12分钟)
4、导游人员的举止行为应注意的礼貌礼节:(15分钟)
5、课堂小结:(5分钟)
6、布置作业:(2分钟)
【反馈调控措施】:
课堂内:根据学生课堂讨论时反映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多做有关的提示工作,即学生在讨论案例当中出现的究竟有哪些问题,该如何解决时,如无疑难,则做更高的知识迁移的要求,如有较高的难度,则多做提示工作,告知学生该从哪些方面来分析问题,考虑问题。

课后:学生可以在班级qq群里与教师进行交流.
【教学后记】: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很高,接受能力也比较强。

对所学知识,在今后的学习中,还要不断的检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