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2020·长沙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正大肆侵害着人类健康。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

为守护百姓的健康,广大医护人员冲在第一线,成为人民群众抗击疫情的“主心骨”和“定心丸”。

这些“白衣战士”,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与死神竞速,用满腔的工作热情来履行自己的使命,履行自己的责任。

他们不顾个人安危,生动________出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不懈追求,在最危险的地方________出最崇高的精神品质。

疫情当前,广大医护人员的使命担当、职业素养、专业知识,是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屏障,也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保障。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广大医护人员是抗击疫情的急先锋,也是救治患者的主力军。

有人闻令而动,瞒着家人深夜驰援湖北武汉;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期,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紧要关头,广大医护人员经受了严峻考验,做出了巨大贡献。

病毒无情人有情。

医护人员是最可爱的人,也是最可敬的人。

一张广为流传的照片里,医护人员和患者竖起大拇指互相鼓励,定格了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温暖瞬间。

这是________的决胜战线,也是不容有失的生命防线。

我们向每一个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白衣战士致敬,向每一位奉献在救死扶伤岗位的白衣天使学习。

只要万众一心、________,疫情防控阻击战定能捷报频传,广大医护人员定能早日凯旋。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展现彰显同仇敌忾同舟共济
B . 展现彰显众志成城风雨同舟
C . 彰显展现众志成城同舟共济
D . 彰显展现同仇敌忾风雨同舟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疫情当前,广大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使命担当、职业素养,是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也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屏障。

B . 疫情当前,广大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专业知识、使命担当,是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
保障,也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屏障。

C . 疫情当前,广大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职业素养、使命担当,是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屏障,也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保障。

D . 疫情当前,广大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职业素养、使命担当,是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屏障,也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保障。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依照前句,依据疫情防控现状,仿写恰当的语句,要求语意连贯,形象生动,符合语境,字数、形式基本一致。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 (6分) (2019高三上·永安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中国武侠电影是一种以武侠文学为原型,融舞蹈化的武术技击表演与戏剧化、模式化的叙事情节为一体的类型影片。

中国武术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带着舞蹈艺术的神韵,中国武侠电影在汲取武术的外在形态和神韵的过程中,形成了武打动作的舞蹈化风格,生龙活虎的武术技击在银幕上便演变为一种优美动人武术之舞。

由于武术打斗在电影中是高度艺术化和表演化的动作奇观,所以,我们把它称之为银幕上的“武舞”,即武术之舞。

②由于中国武侠电影的武打技巧是一种高度程式化的动作表演,追求的不是单纯的打斗、单纯的视觉奇观,而是武打与剧情、与情景、与人物性格的相互交融,所以,中国武术进入电影之后,已演变为一种以艺术表演为主、击打对方为辅的武术之舞。

观众在欣赏一场技艺精湛的动作搏击时,实际上看到的是一场在“影像舞台”上展开的武舞表演。

③中国武侠电影在它极具表演性的武术对打和曲折委婉的故事情节中,隐含一种根深蒂固的、中国式的文化伦理,它是支撑整个武侠王国的精神构架。

包括武侠电影中的人物所皈依的不同武术门派,所采用的各种剑术、拳法,其实都带有特定的伦理色彩,都会与武侠道义和社会道德相联系。

作为武侠电影的“主题道具”,刀剑的选择与使用同样具有艺术的表述功能与文化意义。

④中国武侠电影在人物性格的创作上,严格依循着善恶分明、忠奸立判的美学原则,并通过善与恶的尖锐对立,美与丑的鲜明映照来建立影片的叙事体系与价值体系。

由此,中国的武侠电影划分为两个最基本的人物谱系:即以英雄义士为主体的善的形象和以奸臣贼子为主体的恶的形象。

同时武侠电影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报主”与
“尽孝”的叙事母题、“家族为本”的武林道义、“义非侠不立”的精神取向和“善恶有报”的世俗伦理等。

⑤中国武侠电影是一种注重武德的电影作品,英雄用掺杂着各类正面因素(如友情、亲情、爱国主义)的暴力行为对反面人物进行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消灭,最终完成对正义的救赎和对暴力的消解。

中国武侠电影特别是在对暴力的表现方面提供了一系列成功的经验:其中包括暴力的神圣化、暴力的喜剧化、暴力的舞蹈化、暴力的诗意化等消解暴力的有效策略。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武侠动作片的“国际化”正在改变世界电影中暴力影像的存在方式。

⑥武侠电影所蕴藏的商业潜力,已经成为电影未来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中国的武侠电影因其无可比拟的武艺和神韵,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世界电影界的青睐,从而使中国武侠动作电影的国际化进程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

(摘编自贾磊磊《武舞神话:中国武侠电影及其文化精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中国武侠电影以武侠文学为原型,其武术打斗具有高度艺术化、表演化的特征,被称为“武舞”。

B . 中国武侠电影的武打技巧将武打与剧情、情景和人物性格相互交融,以艺术表演为主。

C . 中国武侠电影的武打和情节中,隐含着文化伦理,它是支撑整个武侠王国的精神构架。

D . 中国武侠电影划分为两个最基本的人物谱系,从而也影响了武侠电影的叙事和价值体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主要论述了中国武侠电影的“武舞”和文化精神两方面内容。

B . 文章①②段先介绍了中国武侠电影的概念,后着重对“武舞”进行了阐述。

C . 文章③~⑥段从四个角度对中国武侠电影蕴含的文化精神进行了论述,层次清晰。

D . 文中第②段运用因果论证,着重阐述中国武侠电影中的武打其实就是武舞表演。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 中国武侠电影中的武术打斗和现实中的武术打斗都是高度艺术化和表演化的优美的动作奇观。

B . 中国武侠电影中的武术门派设定、剑术、拳法,甚至“主题道具”等等都有特定的文化含义。

C . 中国武侠电影对暴力的表现取得了成功,中国武侠电影的“国际化”改变了世界电影的存在方式。

D . 中国武侠电影的武打及情节等渗透着深刻的文化意义,而且特别注重对世俗伦理观念的阐释。

3. (9分) (2017高二上·思南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诗词,除了课堂与考试,也可以变成《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综艺节目,引发全民追捧;二胡,除了街头与舞台,也可以走进直播平台,中央民族乐团中胡首席蔡阳的一次演出,吸引21.5万观众;故宫除了景点与博物馆,也可以化身折扇、玩偶、便签,一年文创产品的销售额达10亿元……传统文化,正抖落历史的尘与土,脚步轻快地跟上了时代。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其中提到“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改造陈旧的表现形式,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普及中华诗词、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举办经典诵读、国学讲堂、文化讲坛、专题展览等活动。

鼓励媒体开办主题专栏、节目。

利用互联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

这为传统文化的开发挖掘指明了道路:既保有传统的魅力,又带着时代的创意。

谈及传统文化,言必及深邃与厚重。

同时,任何一种文化,其生命力也来源于开放性与多义性,来源于多维度阐释的可能。

古语云:“爱如一炬之火,万火引之,其火如故。

”传统文化也是如此,任何人取一星火光,都可收获智慧的启迪。

正如一曲《琵琶行》,在陈寅恪先生的笔下,成就了《元白诗笺证稿》这样的名著;在今天“90后”“00后”的手中,变成了网络上一曲流行歌曲。

正因为可以取之而不竭,文化才能呈现出多元丰富的包容。

季羡林先生留学德国时,选修了一门梵文课,课堂上只有他一个学生,“绝学”的凄凉景象大抵如此。

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就不能只有“阳春白雪”一种样态,也不妨亲近“下里巴人”。

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观众人数累计达到11亿人次,在这些人里,又有多少懵懂少年,喜欢上了诗词?有多少普普通通的人,感受到了诗词的韵味?诗词变身综艺,乐器走进直播,这些传统文化找到了新的落点,也就有了焕发新一轮蓬勃生命力的可能。

当然,强调传统文化的创新,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要媚俗,自降格调来满足所有人的口味。

传统文化的阐释不是没有下限的,它不能走上市侩化、神秘化、功利化的套路。

我们对传统文化有足够的信心,平上去入、唱念做打、银钩铁画,自有它的魅力。

对传统文化的诠释,如果从形变变成了神变,模糊了本来的面貌,反而是打着弘扬的旗号,却丢弃了内在的魂魄。

(摘自《光明日报》2017年5月10日期)
材料二:
一场二胡直播吸引21.5万用户,一位古筝主播年收入超千万元--平日里许多传统艺术表演家想都不敢想的受关注度,真真切切地发生在一些进军网络直播平台的传统音乐艺术表演家身上。

箜篌、古筝、琵琶……这些普通人在古诗词里读到,却没有什么机会看到的乐器,正由演奏者在直播平台上真实展现。

平日里“冷门”的传统乐器,为什么放到网络直播平台上就“火”了?这首先要归功于互联网传播的助力。

比如,中央民族乐团中胡首席蔡阳,
平时如果到国家大剧院演出,观众最多的时候也不过2000人左右。

这还是在文化资源和传统艺术爱好者集中的北京。

但是,一旦网上直播,艺术传播突破了时空障碍,全国甚至全世界喜欢这门艺术的人都可以观看。

(摘自人民网2016年4月7日)
材料三:
全国政协委员、非物质文化保护专家田青表示,传统艺术要坚守住本质的东西,不能为了迎合流行而搞“转基因”。

田青委员坦言,在传统艺术保护问题上自己是“保守派”,传统艺术要坚持自己本质的东西,不能“转基因”。

“转基因的结果就是迎合人,这不是艺术家要做的事,艺术家要有自己的坚持和创造。

”田青认为,对于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让自己原汁原味保持自己的基因不变非常重要。

“假如为了迎合年轻人,所有的戏剧都改成流行音乐了,那干吗还要200个剧种,”田青表示,传统艺术的从业人员要坚持自己的底线,比如昆曲古琴要有一定文化积累和修养才懂得欣赏,不能因为听众现在还没达到这一修养就迎合。

(摘自《中国日报》2015年3月3日)
(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 . 上述三则材料,分别来源于报纸和网络,所谈内容各有侧重,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同时都关注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创新这个话题。

B . 材料一,材料二都谈到利用互联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材料二侧重谈利用互联网传播的助力,使艺术传播突破时空障碍。

C . 从材料二可知,把传统艺术放到直播平台去表演,让观众看到更多平时看不到的乐器,这种形式更优于在音乐厅、剧场表演的传统形式。

D . 材料三中田青委员认为传统艺术要坚守住本质的东西,让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原汁原味保持自己的基因。

他明确反对将戏剧改成流行音乐。

(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合理的两项是()
A . 材料一中以季羡林的故事为例,来说明我们的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不能像德国的“梵文”那样“阳春白雪”,需要亲近普通民众。

B . 材料一以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为例,来说明传统文化要找到新的落点,才能焕发新一轮的蓬勃的生命力。

C . 材料一提出不能“丢弃了内在的魂魄”,材料三提出“坚守住本质的东西”,都是为了强调传统文化的传
承不能媚俗,不能自降格调来迎合观众的口味。

D . 材料二运用数字说明,通过网络直播平台,无论是观看人数还是经济收入,传统表演艺术家都可能得到体面的回报。

E . 材料三强调,传统艺术的从业人员要坚持底线,如需要一定文化积累和修养才懂得欣赏的昆曲古琴,就不能因为听众现在还没达到这一修养就去搞网络直播。

(3)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应该注意哪些方面?请根据三则材料概括并作简要分析。

4. (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屋顶上的梦
宁肯
如果从空中看,1957年的北京就是一大片四合院,一大片房顶,屋顶一般是猫和鸽子的世界。

偶尔会有小孩爬上来,探头探脑,与猫、鸽子互不相扰。

现在无论什么时候想起自己小时候一个人独自坐在一大片房顶上,就觉得有一个梦始终没做完,总想回到儿时的屋顶,那时的一片青瓦的北京。

我记得刚开始上房时我还太小,十岁左右样子,一般总是被小伙伴们托着屁股上,或者踩着大点孩子的肩膀上。

不是哪儿都能上,一般是院与院的分隔墙,连接墙,这种墙都比较矮,墙那边就是另一个院。

一般都是从后院上,我们院说是后院其实不过就是个露天夹道,夹道另一边是别人家的院子,院子的大门已在另一条陌生的街上了。

别小看这种夹道,北京胡同所有院与院连接全靠它,叫“××夹道”的胡同也特别多。

夹道一般不是正式胡同,宽了才叫胡同。

一般这地界都很幽静,小时不知为何有这种地方,只觉得神秘,静悄悄,而哪个孩子天性不喜欢幽暗、神秘?在这儿玩的东西可多了,捉迷藏、弹球、拍三角、种花、养草鱼、掐蛐蛐,还有就是实在没事了上房。

前院也能上房,但大人见了会骂,只有到了后院——夹道才是我们的天下。

我们后院上房的地方有两个,一个夹道一出口的右面的连接墙,一个是里两处山墙连接的凸出的“出水口”,雨水从两房之间顺这儿流下。

这儿跳起来,扒着“出水口”的瓦,可引体向上,脚翻上一蹬就到了上面。

一般大点的孩子才在这儿上房,我是小学快毕业了才像吊死鬼儿似的挂上去。

我在这儿出过事,一次吊上去正艰难地引体向上,结果出水口突然垮了,把我连人带砖瓦一起掉下来,右手砸破一个大口子,鲜血迸流,可我连医院也没上,上了点红药水几天就好了。

那儿以后,那个出水口彻底废了。

房上是一个陌生世界,别人看不到你,你看得到别人,除非下面有人知道你上房了,但即使如此,这人也在你居高临下的监控之下,你会随时隐蔽。

在这个意义上,高处是一种梦想的权利,也是一种实际的权力。

换句话说,你到了房上意味着你获得了一种超越别人、观察别人的权力,你不仅看见自己院中熟悉的人,还看到了别的院陌生
的人。

此外,更重要的是,放眼望去,屋顶世界完全是一个新世界,不再有胡同,不再有院门,不再有道路,世界是平的,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房上虽没有道路但你却可以走得很远,甚至感觉可以在屋顶上走遍北京。

当然,这也只是想想,我从来也不会走出太远,一般最远也不过是穿过四五个院子,在一个叫小西南园的胡同拐角处抱着一棵电线杆子下来。

电线杆下半截有水泥方柱,我出溜到水泥方柱处,站稳了,跳,就算完成了房顶旅行。

小西南园是条很窄很短的胡同,北口对着周家大院口,中间横过的前青厂胡同,胡同东头连着琉璃厂,对,就是那条著名的文化街,鲁迅经常走的街,我上小学的街。

我从电线杆子下来一溜烟跑回自己的院子,再次上到房上,大口喘息,无比兴奋。

有时是我一个人,有时是我们一大群孩子。

一群孩子通常走得更远,像一次房上的长征,这很危险,因为人多动静大,难免被下面哪个院子的大人发现,那会被骂死,甚至打将上来。

也正为如此,更吸引我们一次这么干。

孩子世界之所以和成年人世界不同就在于天生的超现实性,房顶世界刚好满足了这点。

房顶通常是压抑的,因此带来了超越性,因为遮挡因此带来了想象,它鼓励了孩子一种东西:世界除了是你看到的样子还有另外的样子;可以做你不能做的,做了是那么的有趣。

此外,屋顶上的世界对于喜欢孤独的孩子还有特别的意义,这点我同样体验很深。

屋顶上那种明亮又隐蔽的空间,让像我这样平时家里没大人的孩子感到一种说不出的亲和与安慰。

我与上面哥哥姐姐隔得太远,几乎是意外出来的,或者像是投胎,我刚懂事上面就全是成人世界,我非常孤独,别的孩子都有相邻的兄弟姐妹我没有,别人都有家,我觉得好像没有,因此我经常就一个人跑到房顶上看太阳。

在屋顶上,一切都是平的,没什么高出我,谁也看不见我,一个人面对暴晒的阳光,独自享受着世界的寂静。

多少年后,具体地说四十年后,我读到意大利小说大师卡尔维诺的《树上的男爵》,不禁感叹人类看上去多么不同也有共同的东西,《树上的男爵》写了一个孩子一生都生活在树上不愿下来,这不正是我小时的心境吗?卡尔维诺写出了儿时我内心深处的东西。

(选自《收获》,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前几段用大段篇幅回忆儿时“上房”的经历,既为下文作铺垫,也表明自己对这一行为印象深刻。

B . 文章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如“我”上房扒掉出水口的一段描写、场面生动,画面感强,富有表现力。

C . 作者提到琉璃厂这条“著名的文化街”,并说是“鲁迅经常走的街”,是为了使文章更具文化气息。

D . 本文在平实的叙述中又有恰当的议论或抒情,作者想象力丰富,感悟深刻。

(2)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

(3)文中“屋顶上的梦”对于“我”有哪些意义?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5. (11分) (2017高二上·枣庄月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兰钦,字休明,中昌魏人也。

父子云,天监中,军功官至云麾将军,冀州刺史。

钦幼而果决,矫捷过人。

随父北征,授东宫直阁。

大通元年,攻魏萧城,拔之。

仍破彭城别将郊仲,进攻拟山城,破其大都督刘属众二十万。

进攻笼城,获马千余匹。

又破其大将柴集及襄城太守高宣、别将范思念、郑承宗等。

仍攻厥固、张龙、子城,未拔,魏彭城守将杨目遣子孝邕率轻兵来援钦逆击走之又破谯州刺史刘海游还拔厥固收其家口杨目又遣都督范思念、别将曹龙牙数万众来援,钦与战,于阵斩龙牙,传首京师。

又假节,都督衡州三郡兵,讨桂阳、阳山、始兴叛蛮,至即平破之。

封安怀县男,邑五百户。

又破天漆蛮帅晚时得。

会衡州刺史元庆和为桂阳人严容所围,遣使告急,钦往应援,破容罗溪,于是长乐诸洞一时平荡。

高祖又密敕钦向魏兴,经南郑,属魏将托跋胜寇襄阳,仍敕赴援。

除持节、督南梁、南、北秦、沙四州诸军事、光烈将军、平西校尉、梁、南秦二州刺史,增封五百户,进爵为侯。

破通生,擒行台元子礼、大将薛俊、张菩萨,魏梁州刺史元罗遂降,梁、汉底定。

进号智武将军,增封二千户。

经广州,因克俚帅陈文彻兄弟,并擒之。

至衡州,进号平南将军,改封曲江县公,增邑五百户。

在州有惠政,吏民诣阙请立碑颂德,诏许焉。

征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寻改授散骑常侍、安南将军、广州刺史。

既至任所,前刺史南安侯密遣厨人置药于食,钦中毒而卒,时年四十二。

诏赠侍中、中卫将军,鼓吹一部。

(节选自《梁书·列传二十六》,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魏彭城守将杨目遣子孝邕率轻兵来援/钦逆击走之/又破谯州刺史刘海游/还拔厥固/收其家口/
B . 魏彭城守将杨目遣子孝邕率轻兵来援钦/逆击走之/又破谯州刺史刘海游/还拔厥固/收其家口/
C . 魏彭城守将杨目遣子孝邕率轻兵来援/钦逆击走之/又破谯州/刺史刘海游还拔厥固/收其家口/
D . 魏彭城守将杨目遣子孝邕率轻兵来援钦/逆击走之/又破谯州/刺史刘海游还拔厥固/收其家口/
(2)下列对文中划线字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年号,汉武帝首创的纪年名号,此后至明清之前同一皇帝在位可以有不同的年号,文中的“天监”“大通”“高祖”都是梁武帝的年号。

B . 假节,假以符节,持节。

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往往加“使持节”“持节”或“假节”的称号。

C . 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爵名随食邑户数而定:二千户以上封公,一千户以上封侯,七百户以上封伯,五百户以上封子,三百户以上封男。

D . 鼓吹,亦即《乐府诗集》中的鼓吹曲。

用鼓、钲、箫、笳等乐器合奏。

本用于军中,后又用于朝廷宴飨,源于我国古代民族北狄。

(3)下列对原文有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兰钦年少处事果决,娇健敏捷过人。

曾经有过跟随父亲北征的经历,授官东宫直阁。

B . 兰钦屡立战功,身经百战,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多次加官进爵。

C . 兰钦在任期间有惠政。

当地官吏百姓为此还到京城请求为他立碑颂德。

D . 兰钦任广洲刺史时,前刺史将毒药放进食物中,兰钦不幸中毒而死。

(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会衡州刺史元庆和为桂阳人严容所围,遣使告急。

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6. (7分) (2018高一下·六安开学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夜宴左氏庄①
杜甫
林风纤月落,衣露静琴张。

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

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

诗罢闻吴咏,扁舟意②不忘。

【注】①此诗为杜甫漫游齐、赵时所写,时间应在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之后。

②扁舟意:作者曾在二十到二十四岁时游吴越。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