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约束患者床边皮肤交接流程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护性约束患者床边皮肤交接流程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压力性
损伤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保护性约束患者床边皮肤交接流程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压力性
损伤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2018年1月—2018年6月因患
精神分裂症而至我院接受治疗并给予保护性约束的患者60例按照我院2018年1
月实施床边皮肤交接流程时间前后顺序平均分成两组,以30例为一组,以实施
前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以实施后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压力
性损伤发生率、家属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
组的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与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较低,
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进行保护性约束的精神分裂症
患者在临床护理中实施床边皮肤交接流程,不仅能降低压力性损伤及不良事件的
发生率,而且还能提高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保护性约束;床边皮肤交接流程;精神分裂症;压力性损伤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1-0303-02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常见精神障碍性疾病,患者存在明显的意识障碍与精神异常。

为了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与治疗效果,给予患者保护性约束非常必要。

然而
在实际情况下,被约束患者会表现出不合作、躁动等心理,在挣扎翻身时增加局
部皮肤的压力与摩擦力,继而出现压力性损伤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增加了护理
工作量与患者的治疗周期[1]。

因此医院必须加强保护性约束患者床边皮肤的交接
工作,确保对皮肤受损情况能及时发现并尽快处理。

今选取2018年1月—2018
年6月因患精神分裂症而至我院接受治疗并给予保护性约束的患者60例,探讨
床边皮肤交接流程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因患精神分裂症而至我院接受治疗并给
予保护性约束的患者60例,患者经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2]得以确诊。


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院医学研究伦理委员会同意此研究。

排除标准:(1)严重外伤患者;(2)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3)意识障碍患者;(4)存在传
染性、免疫性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18~58岁,平均年龄(33.5±4.7)岁,病程为3到14月,平均病程为(7.1±1.2)月。


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19~59岁,平均年龄(33.4±4.6)岁,病程为4~
13月,平均病程为(7.2±1.1)月。

两组对象临床资料中年龄、性别比例、病程等
皆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以实施床边皮肤交接流程(2018年1月)前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

以实施
后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

床边皮肤交接流程如下:(1)接班者在接班前要对患
者病情、保护带根数、配合程度、约束部位等进行掌握;交接双方在床边交接,
接班者与交班者分别负责查看、协助工作,若患者躁动且不能配合,则请其他工
作人员协助;(2)接班者观察患者头枕部皮肤与耳廓,放松肩部约束带并对颈肩、腋下皮肤进行观察,将肩带调整到适当长度后再给予固定;接班者患者手腕
处约束带松解,观察肘部与手腕部皮肤,将约束带调整到适当长度后进行固定;
接班者将患者脚部约束带长短进行调整,协助患者翻身侧卧并对近侧肩胛、髂部、
足跟、骶尾部、背部等皮肤检查,整理好床单;协助患者平卧,对内外踝部皮肤
进行检查,重新调整肩部、脚踝、手腕的约束带,并将其调整到合适松紧度后固定;用相同手法检查另一侧皮肤;完成交接后将双手消毒,接班者查看患者巡视
交接记录单,并对皮肤接班情况进行记录。

(3)若患者出现皮肤发红压之褪色
与不同程度压疮,则立即避免局部受压,按照压疮轻重程度给予赛肤润或薄型水
胶体敷料、泡沫敷料。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2)将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
表交于家属填写,满分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对护理越满意度。

(3)不良
事件主要包括坠床、逃脱、擦伤等。

1.4 统计学分析
借助SPSS20.0软件对此次研究中涉及的有关数据给予统计学分析,用t检验
对比组间数据资料,用卡方检验对比计数资料,若P<0.05,即证明差异具备统
计学意义。

2.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与不
良事件发生率明显较低,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见表。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因其意识障碍,必须要给予保护性约束以保证临床护理的依
从性。

此过程中患者因兴奋躁动而造成约束中引发压、擦伤事件,患者呈木僵状
态而增加压疮的风险。

骨隆突处多为受压部位,且缺乏脂肪组织与肌肉的保护,
很容易出现压力性损伤,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做好床边皮肤交接工作,确保患者压
力性损伤能得到及时发现与处理[3]。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与不良
事件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

主要是因为过去的保护性约束常规管理流程缺乏皮肤交接的细化流程,护士需单人完成约束带松解、皮肤观察与约束带固定工作,不仅时间较长,且容易因患者不配合而增加交接难度与自身风险,而床边皮
肤交接流程要求交接护士协助完成受压皮肤查看工作,极大的提高了皮肤观察的
效率。

此外,在过去护理人员往往在皮肤交接过程中懈怠偷懒,对能自行小范围
活动的躯体部位不够重视,而皮肤交接流程则对交接的步骤进行了细化与程序化,护理人员能按照流程对所涉及的所有压力性损伤易发部位进行观察,对存在的皮
肤异常情况能及时发现。

在皮肤交接流程下,护理人员更容易与患者交流与沟通,让患者得到更多的尊重与同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更高。

综上所述,针对行保护性约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床边皮肤交接流程,不
仅能降低压力性损伤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而且还能提高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
得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黄雪梅,温有禄.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对保护性约束认知及态度的调查[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14):53-55.
[2]王强.人性化护理对保护性约束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
学杂志,2017,28(06):732-733.
[3]伍智慧.人性化护理对行保护性约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的改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26-27.
作者简介:虞兴珍(1982-),女,江苏南京人,南京市江宁区第二人民医院病区护士长,本科,主要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