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泰勒展开式如何应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泰勒展开式如何应用?
一·问题简述:
1.泰勒公式得名于英国著名数学家布鲁克·泰勒(1685~1731),他在1712年的一封信里首次叙述了这个公式。
2.泰勒公式是用一个函数在某点的信息来描述其附近取值的公式,它是用若干项连加来表示一个函数,而这些项是由函数在某点的导数求得的。
3.泰勒展开式具有广泛的应用,它犹如一把倚天剑可以纵横挥洒,一剑封喉。
二·以泰勒公式为背景的相关不等式:
高中阶段涉及到的泰勒公式主要是以e为底数的指数函数不等式,以及由此推导出来的对数函数不等式的问题,下面进行简单演绎。
三·泰勒公式为背景的切线不等式:
用一次函数去替代指数函数或者对数函数,这便是切线不等式得
名的原因,这是一种化曲为直,适度放缩的思想。
四·高考中以泰勒公式为背景的试题展示:
1.高考数学的导数压轴题中,大多数题均与泰勒公式的背景有关,这是联系中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纽带和桥梁,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以及内在潜力的载体,因此掌握这个技能对高考无疑是如虎添翼。
2.高考中常涉及以下三类题型:(1)含参问题中,讨论参数的取值范围;(2)利用切线放缩证明函数不等式;(3)函数、数列求和、不等式三者相结合的证明问题或比较大小问题。
1·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2·证明函数不等式:
3·比较大问题:
五·脑洞点拨:
值得说明的是,切线不等式是在高中数学教材的习题中出现的,高考命题的原则是“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因此这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毋庸置疑。
另外,切线不等式在高考中不能直接使用,需要进行简单的证明,而证明的过程并不复杂,详见前文第三条。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