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仿用句式(含修辞)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开放性、综合性强。通常答案不唯一,常与修 辞及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 生动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查。
高考典型试题回顾
1、(2014浙江卷)依据下列的示例仿写,要求句式、 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月”“湖”“鱼”作 为描述对象。(4分)
弯月落在湖水中; 鱼儿游去了, 碎得月影半池—— 听见了嫦娥幽怨的歌声么? 答—————————————————
高考典型试题回顾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 动”“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想象要合 理;描写漫画的场景,而不是介绍说明漫画的内容, 场景描写要符合要求,场景描写包括“巷口”“人 物”“盼”三个要素,画面主人公可以是祖孙、也可 理解为母子等,想象合理即可;恰当运用两种修辞手 法。
2.仿用句式
(1)话题的规定性。仿写一般要求围绕某一个中心话题 来进行。仿写话题分两类:指定性话题和提示性话题。
(2)内容的限制性。仿写题虽然从内容上说有一定的自
由思维空间,让考生有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余地,但仔细揣
摩试题提供的材料,它还是有一定限制性的。一是选择对象
的限制性,二是阐发意旨的限制性,三是表达方式的限制性。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能力层级为E级。“常见” 修辞手法为八种。“正确运用”指根据规定的情境,运用 一定的修辞手法表达对事物的认识,表达思想感情,增强 语言的表现力。
高考试题主要特点
①考查重点突出。“仿用句式”考题较多,且都 无一例外地和修辞结合。近三年高考涉及的修辞 主要是排比、比喻、拟人等。
答案:示例:残花缀在繁枝上;
鸟儿飞去了。
撒得落红满地——
听见了花儿落地的叹息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仿写语句的能力。答题时应明确 题目要求“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且要符合情理。 先从内容上看,要分析示例中的事物,理清它们之间 的关系, “月”与“鱼”同在“湖”中,有动有静, 第三句紧承前两句造成的一个意境,第四句有着丰富 的想象力和意趣。再从结构、手法上看,第四句是联 想想象,虚实结合,同时还是一个问句的形式。
典型例题
1、(2010 全国卷) 仿照下面的示例,以“博大” 为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内容贴切,所写的 句子形成排比,句式与示例相同。
成熟是一种临危不乱的从容,成熟是一种宠 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惊的淡定,成熟是一种卓尔不群的大气。
1.修辞上:有三个结构相同的分句组合而成的一个 了排比句;
2.句式结构上:句式“博大是一种……” 3.内容上:原句表达的是对“成熟”的一种解读,
对《考试说明》规定的九种修辞手法的考查,重在“运 用”,即要求考生在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的一般知识的 基础上,根据语意和语境的要求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表达。 能够对作品中修辞手法运用的表达效果作出分析和鉴赏, 也与此考点密切相关。
高考中对这一考点的考查方式灵活多样。近年来最 常见的考查方式包括:在语言运用题(如仿写、扩写、 拟对联等)中,根据需要运用修辞手法来表达;在诗 歌鉴赏题中,结合诗句内容解说修辞手法的具体运 用及其表达效果;在现代文阅读题中,结合文章内 容分析修辞手法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效果;在作文 中要求“善于运用修辞手法”等。
内容统一 句式一致 用词灵活 修辞恰当 色彩和谐
(二)明确基本要求
1.选用句式
句式的选用是为了使表达更加规范、准确和生 动,因此,就必须结合具体的语意环境,并尽力使 选用的句式与原句保持一致。从汉语的表达上来说, 不同的句式可以表达相同的内容,但不同的句式之 间往往又会有一些细微的区别,如上下文的连贯性, 内容的准确性,表达的清晰性,文章的感染力等。 句式的选用往往就是针对这些细微区别的。
类型分析
答案: 示例一:同张继夜泊枫桥 和苏轼夜饮东坡 示例二:同李贺送客咸阳 和柳永伫倚危楼 解析:就本题而言,除了题目中的几个要求之外,
还要注意化用诗词这一隐性要求。写作素材最好在 唐诗宋词中选择。
二、开放式仿写
这类题一般是仿照例句句式,围绕另一话题写句子, 即仿句与原句在内容上没有联系,只是要求在句式、 修辞手法等方面与原句保持一致。有些时候话题比 较自由,只提供要求和例句,考生可以自由选择话 题,仿照例句的句式及修辞进行仿写。
(一)遵循五个“一致”
仿写句式应遵循五个“一致”。语言文字运用部分 的仿写,只要弄清原句特点,把握一定的规律,如 五个“一致”,仿写的内容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1)话题一致。即明确题目中规定的陈述对象。如 该题要求从“知识”“兴趣”中任选一个为内容, 在仿写时必须以给定的陈述对象为主语。
(2)主旨一致。即理解原句含意,特别是隐含之意。 如该题意在从正面强调“时间”“知识”或“兴趣” 的积极意义,我们应在弄懂句意的基础上把握主旨, 循旨联想,遵旨选材,按旨索句。仿写的句子立意境 界要高,要有一定的神韵趣味、哲理性和启发性。
(2)剖析例句,明确仿写的内容要求和句子内部结构的要求。
(3)着眼特征,把握修辞。
最新《考试大纲》指出了考生应掌握的比喻、比拟、借代、 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九种修辞手法,仿 用句式题常常要涉及到修辞格。
(4)品味语言,把握风格
不同的语境往往体现出语言风格的差异性。考生只有认真品 味已知内容的语言,分析其风格特征,才能仿写出与例句风 格一致的句子。
从近年来高考湖北卷的命题走向看,高考对修辞这 一考点的考查,多与其他考点结合起来,反映出重 能力、重运用、重表述、重综合的总趋势。
高考典型试题回顾
(2013•湖北卷)请根据丰子恺先生《巷口》这幅画, 围绕“盼”描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③字 数不超过80字。(4分)
乱造; 2、题目要求写一段描写性的文字,具有一定文采和意蕴。
答案示例
昨夜,疾风骤雨丝毫也不曾理会生命的感受; 今晨,银杏树的叶子只得华丽转身;扑簌簌凋零的 片片绿叶仿佛瞬间蜕变,如同云霞般金黄、耀眼。
三、命题式仿写
命题式仿写,是给定一个完整的语言材料,让考 生品读例句,领会其句式、结构、意蕴、修辞等 特点,然后给定仿写的具体材料、主题等,让考 生依据示例仿写。
典型例题
1、(2012浙江卷)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 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不超过60字) 银杏树 初冬 疾风骤雨 凋零
修辞上:比喻、拟人 句式结构上:无例句、字数不超过60字 内容上:此种题型在内容上看似没有要求,仔细分析可以
得出 这样的隐性要求:1、仿句要求内容上合乎事理,不可胡编
(5)情调一致。仿写的句子同例句色彩要和谐(包括 语境色彩和感情色彩),体现出原句词语的褒贬雅俗, 感情的忧伤、喜悦、沉重、明快等。如该题示例喻 体平实、语言朴素、语气恳切、意味深长,仿写的 句子也应力求有此效果。
考点精讲
(1)内容的限制性 (2)句式的相似性 (3)表达的合理性 (4)修辞的规范性 (5)情调的和谐性
答案:
示例:就如建房子搭地基一样,如果第一层沙石砌 歪了,上面的楼层都会倾倒;人生的根基从一出生 就要扎牢。
解析:本题考查“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和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 。仿写要注意句式和修辞。(内容摘自习近平今 年“五四”在北大对青年学生的讲话内容。)
考点精讲
仿用句式(含修辞)
考纲概述
仿句,即仿例造句,“仿用句式”,能力层级为E级。“仿 用句式”要仿照所提供语句的句式特点,新造一句或几句 类似的话。考查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在一定的语境中,根 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考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造一个或 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这是一种既有 限制但又留有较大创造空间的语言运用型主观题,这种题 型不仅涉及语法结构、修辞,而且还关联到语言的连贯与 衔接、句意格调的和谐与一致。
类型分析
典型例题
1.[2012•天津卷] 请补写出空缺处的语句,与前 两句构成排比,使语段意思连贯,风格统一。(4 分)
作一次心灵旅行,就以那一本本零落的古卷残页 为车票,感受着穿越时空的欣喜。我与李白共攀 蜀道,与辛弃疾拍遍栏杆,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无论是漠北黄沙,还是江南 水乡,我都一一留下足迹。
(3)句式一致。仿写的句子一个比较突出的特征就是 形式上具有约束性,这就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 句型甚至语气,仿写时注意句子结构形式要与之高度 一致。如该题的基本句式可以视为:话题+比喻性判 断+条件+结果。
(4)修辞一致。《考试说明》中明确提出了“正确运 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要求。因此,不管题目是否 给定要求,仿写前都应分析给定例句所运用的修辞 格。如该题示例中的“水”与“沙”是暗喻,而 “勤奋地挤”又与“不太在意”形成对比,仿写应 当符合此项要求。
成熟的内涵。所以仿句只需要表达对“博大”的 解读,“博大”的内涵即可,语言表达富有诗意, 格调高雅。
【参考答案】 博大是一种学富五车的丰厚, 博大是一种海纳百川的大度, 博大是一种壁立千仞的胆魄。
修辞手法综述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是《考试说明》规定的一 个考点。
“常见”指的是使用频率高,学生见得多、较为熟悉。 《考试说明》明确的“常见修辞手法”有九种,即比喻、 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和反问。
2.结构。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 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比喻成的事物)和比喻 词(表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5)事理的逻辑性。仿写的句子必须遵循生活的 逻辑,否则,虽然能依葫芦画瓢,拟写出“形似” 的句子,但从事理逻辑上却经不起推敲,这种毛病 在历年的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
(三)掌握具体方法
(1)审清题干,明确仿写的要求。
①弄清仿写的话题。一般有三种话题模式:与例句一致,
给出确定的话题,自由选择话题。
2、(2014年重庆卷)仿照示例,自选话题,另写 一个句子。要求:与示例结构基本相同,修辞手法— 致;个别词语可与示例重复,字数也可略有增减。
示例: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 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 要扣好。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示例:夕阳西下,晚霞如飘扬在天空中的轻纱, 暮色温柔。奶奶牵着孙子的小手,伫立巷口,翘首盼 望那远游者归来的身影——是儿子,是父亲。背后, 深巷幽幽,低吟着等候者的悠悠心曲。
一、比喻、比拟
(一)比喻
1.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 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 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3)修辞的限制性。仿写题大都有修辞方面的要求,这
一要求有的是在试题申明确指出的,有的则是隐含在参照的
句子里面。综观近年来高考试卷和各地模拟试卷中的仿写题,
我们可以发现,考查频率比较高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排比,
对偶、比拟、对比等五种,但不管运用哪种修辞方法,都要
遵循其语言特点和表达作用的要求。
(4)句式的相似性。仿写句子的句式要求都隐含 在参照的句子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在仿写之前,仔 细分析参照句的特点,包括参照句的句式特点、结 构特点,特别是分句间的关系。
②弄清写几个句子。如果要求我们仿写几个句子或一个
语段,则要考虑仿写句内容间的联系。
③弄清句式、修辞要求。题干对仿写句或段在句式或修
辞上提出了哪些明确的或暗示的要求,特别是其隐含(暗示)
的要求,保证仿写句的意义和感情基调与原句保持一致。
④弄清字数、格式要求。题干中对仿写句或段在数量、
字数、格式等方面的要求。
(5)分析比较,把握精髓。仿写一节诗,一段中心意思明确 的文字或一个有特色的句子,应该在立意上求新,写出对青 春、对生活、对理想、对时代的理解。。
类型分析
一、填空式仿写
就是将句子恰当地填入所给位置的仿写,这类题一 般是在材料的中间(叫嵌入式仿写)或末尾(叫续写式 仿写)空出一句或几句,要求根据材料内容仿照上句 或下句的句式及修辞,补写一句或多句与原句在内 容上有密切关系的句子,构成一个完整的语段。
高考典型试题回顾
1、(2014浙江卷)依据下列的示例仿写,要求句式、 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月”“湖”“鱼”作 为描述对象。(4分)
弯月落在湖水中; 鱼儿游去了, 碎得月影半池—— 听见了嫦娥幽怨的歌声么? 答—————————————————
高考典型试题回顾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 动”“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想象要合 理;描写漫画的场景,而不是介绍说明漫画的内容, 场景描写要符合要求,场景描写包括“巷口”“人 物”“盼”三个要素,画面主人公可以是祖孙、也可 理解为母子等,想象合理即可;恰当运用两种修辞手 法。
2.仿用句式
(1)话题的规定性。仿写一般要求围绕某一个中心话题 来进行。仿写话题分两类:指定性话题和提示性话题。
(2)内容的限制性。仿写题虽然从内容上说有一定的自
由思维空间,让考生有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余地,但仔细揣
摩试题提供的材料,它还是有一定限制性的。一是选择对象
的限制性,二是阐发意旨的限制性,三是表达方式的限制性。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能力层级为E级。“常见” 修辞手法为八种。“正确运用”指根据规定的情境,运用 一定的修辞手法表达对事物的认识,表达思想感情,增强 语言的表现力。
高考试题主要特点
①考查重点突出。“仿用句式”考题较多,且都 无一例外地和修辞结合。近三年高考涉及的修辞 主要是排比、比喻、拟人等。
答案:示例:残花缀在繁枝上;
鸟儿飞去了。
撒得落红满地——
听见了花儿落地的叹息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仿写语句的能力。答题时应明确 题目要求“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且要符合情理。 先从内容上看,要分析示例中的事物,理清它们之间 的关系, “月”与“鱼”同在“湖”中,有动有静, 第三句紧承前两句造成的一个意境,第四句有着丰富 的想象力和意趣。再从结构、手法上看,第四句是联 想想象,虚实结合,同时还是一个问句的形式。
典型例题
1、(2010 全国卷) 仿照下面的示例,以“博大” 为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内容贴切,所写的 句子形成排比,句式与示例相同。
成熟是一种临危不乱的从容,成熟是一种宠 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惊的淡定,成熟是一种卓尔不群的大气。
1.修辞上:有三个结构相同的分句组合而成的一个 了排比句;
2.句式结构上:句式“博大是一种……” 3.内容上:原句表达的是对“成熟”的一种解读,
对《考试说明》规定的九种修辞手法的考查,重在“运 用”,即要求考生在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的一般知识的 基础上,根据语意和语境的要求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表达。 能够对作品中修辞手法运用的表达效果作出分析和鉴赏, 也与此考点密切相关。
高考中对这一考点的考查方式灵活多样。近年来最 常见的考查方式包括:在语言运用题(如仿写、扩写、 拟对联等)中,根据需要运用修辞手法来表达;在诗 歌鉴赏题中,结合诗句内容解说修辞手法的具体运 用及其表达效果;在现代文阅读题中,结合文章内 容分析修辞手法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效果;在作文 中要求“善于运用修辞手法”等。
内容统一 句式一致 用词灵活 修辞恰当 色彩和谐
(二)明确基本要求
1.选用句式
句式的选用是为了使表达更加规范、准确和生 动,因此,就必须结合具体的语意环境,并尽力使 选用的句式与原句保持一致。从汉语的表达上来说, 不同的句式可以表达相同的内容,但不同的句式之 间往往又会有一些细微的区别,如上下文的连贯性, 内容的准确性,表达的清晰性,文章的感染力等。 句式的选用往往就是针对这些细微区别的。
类型分析
答案: 示例一:同张继夜泊枫桥 和苏轼夜饮东坡 示例二:同李贺送客咸阳 和柳永伫倚危楼 解析:就本题而言,除了题目中的几个要求之外,
还要注意化用诗词这一隐性要求。写作素材最好在 唐诗宋词中选择。
二、开放式仿写
这类题一般是仿照例句句式,围绕另一话题写句子, 即仿句与原句在内容上没有联系,只是要求在句式、 修辞手法等方面与原句保持一致。有些时候话题比 较自由,只提供要求和例句,考生可以自由选择话 题,仿照例句的句式及修辞进行仿写。
(一)遵循五个“一致”
仿写句式应遵循五个“一致”。语言文字运用部分 的仿写,只要弄清原句特点,把握一定的规律,如 五个“一致”,仿写的内容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1)话题一致。即明确题目中规定的陈述对象。如 该题要求从“知识”“兴趣”中任选一个为内容, 在仿写时必须以给定的陈述对象为主语。
(2)主旨一致。即理解原句含意,特别是隐含之意。 如该题意在从正面强调“时间”“知识”或“兴趣” 的积极意义,我们应在弄懂句意的基础上把握主旨, 循旨联想,遵旨选材,按旨索句。仿写的句子立意境 界要高,要有一定的神韵趣味、哲理性和启发性。
(2)剖析例句,明确仿写的内容要求和句子内部结构的要求。
(3)着眼特征,把握修辞。
最新《考试大纲》指出了考生应掌握的比喻、比拟、借代、 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九种修辞手法,仿 用句式题常常要涉及到修辞格。
(4)品味语言,把握风格
不同的语境往往体现出语言风格的差异性。考生只有认真品 味已知内容的语言,分析其风格特征,才能仿写出与例句风 格一致的句子。
从近年来高考湖北卷的命题走向看,高考对修辞这 一考点的考查,多与其他考点结合起来,反映出重 能力、重运用、重表述、重综合的总趋势。
高考典型试题回顾
(2013•湖北卷)请根据丰子恺先生《巷口》这幅画, 围绕“盼”描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③字 数不超过80字。(4分)
乱造; 2、题目要求写一段描写性的文字,具有一定文采和意蕴。
答案示例
昨夜,疾风骤雨丝毫也不曾理会生命的感受; 今晨,银杏树的叶子只得华丽转身;扑簌簌凋零的 片片绿叶仿佛瞬间蜕变,如同云霞般金黄、耀眼。
三、命题式仿写
命题式仿写,是给定一个完整的语言材料,让考 生品读例句,领会其句式、结构、意蕴、修辞等 特点,然后给定仿写的具体材料、主题等,让考 生依据示例仿写。
典型例题
1、(2012浙江卷)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 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不超过60字) 银杏树 初冬 疾风骤雨 凋零
修辞上:比喻、拟人 句式结构上:无例句、字数不超过60字 内容上:此种题型在内容上看似没有要求,仔细分析可以
得出 这样的隐性要求:1、仿句要求内容上合乎事理,不可胡编
(5)情调一致。仿写的句子同例句色彩要和谐(包括 语境色彩和感情色彩),体现出原句词语的褒贬雅俗, 感情的忧伤、喜悦、沉重、明快等。如该题示例喻 体平实、语言朴素、语气恳切、意味深长,仿写的 句子也应力求有此效果。
考点精讲
(1)内容的限制性 (2)句式的相似性 (3)表达的合理性 (4)修辞的规范性 (5)情调的和谐性
答案:
示例:就如建房子搭地基一样,如果第一层沙石砌 歪了,上面的楼层都会倾倒;人生的根基从一出生 就要扎牢。
解析:本题考查“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和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 。仿写要注意句式和修辞。(内容摘自习近平今 年“五四”在北大对青年学生的讲话内容。)
考点精讲
仿用句式(含修辞)
考纲概述
仿句,即仿例造句,“仿用句式”,能力层级为E级。“仿 用句式”要仿照所提供语句的句式特点,新造一句或几句 类似的话。考查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在一定的语境中,根 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考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造一个或 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这是一种既有 限制但又留有较大创造空间的语言运用型主观题,这种题 型不仅涉及语法结构、修辞,而且还关联到语言的连贯与 衔接、句意格调的和谐与一致。
类型分析
典型例题
1.[2012•天津卷] 请补写出空缺处的语句,与前 两句构成排比,使语段意思连贯,风格统一。(4 分)
作一次心灵旅行,就以那一本本零落的古卷残页 为车票,感受着穿越时空的欣喜。我与李白共攀 蜀道,与辛弃疾拍遍栏杆,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无论是漠北黄沙,还是江南 水乡,我都一一留下足迹。
(3)句式一致。仿写的句子一个比较突出的特征就是 形式上具有约束性,这就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 句型甚至语气,仿写时注意句子结构形式要与之高度 一致。如该题的基本句式可以视为:话题+比喻性判 断+条件+结果。
(4)修辞一致。《考试说明》中明确提出了“正确运 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要求。因此,不管题目是否 给定要求,仿写前都应分析给定例句所运用的修辞 格。如该题示例中的“水”与“沙”是暗喻,而 “勤奋地挤”又与“不太在意”形成对比,仿写应 当符合此项要求。
成熟的内涵。所以仿句只需要表达对“博大”的 解读,“博大”的内涵即可,语言表达富有诗意, 格调高雅。
【参考答案】 博大是一种学富五车的丰厚, 博大是一种海纳百川的大度, 博大是一种壁立千仞的胆魄。
修辞手法综述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是《考试说明》规定的一 个考点。
“常见”指的是使用频率高,学生见得多、较为熟悉。 《考试说明》明确的“常见修辞手法”有九种,即比喻、 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和反问。
2.结构。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 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比喻成的事物)和比喻 词(表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5)事理的逻辑性。仿写的句子必须遵循生活的 逻辑,否则,虽然能依葫芦画瓢,拟写出“形似” 的句子,但从事理逻辑上却经不起推敲,这种毛病 在历年的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
(三)掌握具体方法
(1)审清题干,明确仿写的要求。
①弄清仿写的话题。一般有三种话题模式:与例句一致,
给出确定的话题,自由选择话题。
2、(2014年重庆卷)仿照示例,自选话题,另写 一个句子。要求:与示例结构基本相同,修辞手法— 致;个别词语可与示例重复,字数也可略有增减。
示例: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 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 要扣好。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示例:夕阳西下,晚霞如飘扬在天空中的轻纱, 暮色温柔。奶奶牵着孙子的小手,伫立巷口,翘首盼 望那远游者归来的身影——是儿子,是父亲。背后, 深巷幽幽,低吟着等候者的悠悠心曲。
一、比喻、比拟
(一)比喻
1.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 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 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3)修辞的限制性。仿写题大都有修辞方面的要求,这
一要求有的是在试题申明确指出的,有的则是隐含在参照的
句子里面。综观近年来高考试卷和各地模拟试卷中的仿写题,
我们可以发现,考查频率比较高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排比,
对偶、比拟、对比等五种,但不管运用哪种修辞方法,都要
遵循其语言特点和表达作用的要求。
(4)句式的相似性。仿写句子的句式要求都隐含 在参照的句子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在仿写之前,仔 细分析参照句的特点,包括参照句的句式特点、结 构特点,特别是分句间的关系。
②弄清写几个句子。如果要求我们仿写几个句子或一个
语段,则要考虑仿写句内容间的联系。
③弄清句式、修辞要求。题干对仿写句或段在句式或修
辞上提出了哪些明确的或暗示的要求,特别是其隐含(暗示)
的要求,保证仿写句的意义和感情基调与原句保持一致。
④弄清字数、格式要求。题干中对仿写句或段在数量、
字数、格式等方面的要求。
(5)分析比较,把握精髓。仿写一节诗,一段中心意思明确 的文字或一个有特色的句子,应该在立意上求新,写出对青 春、对生活、对理想、对时代的理解。。
类型分析
一、填空式仿写
就是将句子恰当地填入所给位置的仿写,这类题一 般是在材料的中间(叫嵌入式仿写)或末尾(叫续写式 仿写)空出一句或几句,要求根据材料内容仿照上句 或下句的句式及修辞,补写一句或多句与原句在内 容上有密切关系的句子,构成一个完整的语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