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标本采集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验标本采集规范
一、常规标本采集规范
(一)静脉血标本采集规范
1真空采血标本对应真空管
2.理想的采集血标本的时间是早晨7 : 00〜8 : 00。
3.采血部位和数量成人首选肘部血管: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
等,婴幼儿可采用大隐静脉、颈外静脉、股静脉等。
4.采血顺序
为血培养管-凝血项目管(蓝帽)-血沉管(黑帽)-促凝剂管(黄帽)-无添加剂管(红帽)-EDTA管(紫帽)
5.在实际工作中,如患者静脉条件较差,有可能米血不足,血培养优先考虑需氧瓶,其他管应首先考虑凝血(蓝帽)和血沉(黑帽)检测管,因为这2种标本对血量要求最严格,且二者抗凝剂均为枸橼酸钠。
6.检验申请条码贴在米血管上时,请注意不要将米血管完全包裹,应留出空白,以便观察液面高和血液状态,若未打印条码,请将采血管上的数字条码撕下贴于检验
申请单上,并同时标写姓名、床号等关键信息。
7.同种颜色采血管采血时,请按上述要求采足血量和管数,不要只采一官。
8血培养标本应在发热初期或发热高峰期采血。
一般要求选择在应用抗生素治疗前采血,对已用药而不能终止的患者,也应在下次用药之前采血。
9.禁止在静脉输液的同侧肢体采集血标本。
(二)末梢血采集规范
1.查对检验申请单、受检者姓名及是否已按医嘱准备,向受检者解释操作目的,以取得合作。
2.常用选择无名指,先用酒精棉球消毒,然后用一次性采血针穿刺,让血液自然流出,用消毒棉球轻拭去第一滴后,将血液收集在试管内。
3.用干棉球压住穿刺部位,嘱采血对象按压2-3分钟。
(三)尿常规检查标本采集规范
1.使用清洁干燥容器,住院病人以清晨第一次尿为主,门、急诊患者可随时留取新鲜尿液约20ml送检。
2.尿标本应避免经血、白带、粪便等混入。
3.标本留取后及时送检,不得超过1小时,以免细菌在尿中生长繁殖。
(四)24小时尿标本
1、准备清洁干燥带盖的广口容器,容量为3000~5000mL。
2、病人于晨7时将尿全部排尽弃去,然后开始留尿,将24小时内历次所排尿液均留于容器中,包括次日晨7时所排最后一次尿。
3、测量尿液总量(ml)并记录,将全部尿液充分混均后,取出20—50m1, 置于清洁干燥有盖容器中立即总检。
(五)粪便标本采集规范
1.粪便常规检验留取5g左右(指头大小),粪便标本应留取新鲜粪便的病理成份,如粘液、血液(红色或黑色部份);若无病理成分,可各部位取材。
不得被其他异物污染,不能从尿布上取粪便标本,不得从尿壶或便盆中取标本。
2.潜血试验,应嘱患者收集标本前3天禁食动物性食物。
服用铁剂、铋剂、动物血液及绿叶蔬菜等可影响隐血测定应注意避免。
(六)脑脊液标本采集规范
1.由医生采集,通常采用腰椎穿刺,必要时行小脑延髓池和脑室穿刺。
穿刺时皮肤消毒必须彻底。
2.脑脊液穿刺的时机与疾病有关,化脓性脑膜炎于发病后1-2d、病毒性脑膜炎于发病后3-5d、结核性脑膜炎于发病后1-3周,疱疹性脑膜炎于流行性感冒前驱症状期开始后5-7d穿刺采集标本。
3.穿刺成功后立即测定脑脊液压力,然后留取脑脊液标本于3个无菌试管中,每个试管1-2ml。
(申请分枝杆菌培养的标本不宜低于1.0ml)。
第一管做病原生物学检验,第二管做化学和免疫学检验,第三管做理学和细胞
学检验。
4.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并于1h内检验完毕。
因标本放置过久,可造成细胞破坏、葡萄糖等物质分解、细菌溶解等,影响检验结果。
脑脊液标本应尽量避免凝固和混入血液。
5.注意事项:当颅内出血、感染或肿瘤,颅内压升高,穿刺有一定的危险性;必要时可给予适量的渗透性利尿剂(如20%甘露醇),降低颅内压后穿刺并减少取材量,以免诱发脑疝。
(七)浆膜腔积液标本采集规范
1.浆膜腔积液包括胸水、腹水、心包液、关节液及鞘膜液等。
2.穿刺成功后,留取中段液体于无菌的容器内。
常规检查需要留取
50ml,理学检查、细胞学检查和化学检查各留取2ml,厌氧菌培养留取1ml, 结核杆菌检查留取5ml-10ml。
3.由于积液极易出现凝块、细胞变性、细菌破坏和自溶等,所以留取标本后应及时送检,不能及时送检的标本可加入适量乙醇以固定细胞成分。
理学检查和细胞学检查宜采用EDTA-Na2抗凝,化学检查宜采用肝素抗凝。
(八)精液标本采集规范
1 .米集标本前应禁欲3-5天,米前排净尿液。
2.将一次射出的全部精液直接排入洁净、干燥的容器内(不能使用乳胶避孕套)。
3.采集微生物培养标本须无菌操作。
4.送检时间不超过1小时。
二、微生物标本采集规范:
(一)血培养采集规范
皮肤消毒程序,严格执行三步法:
1 .用75%酒精擦拭静脉穿刺部位待30s以上
2.用1%-2%碘酊作用30s或10%碘伏作用60s,从穿刺点向外画圈消毒,至消毒区域直径达3cm以上,涂擦穿刺皮肤2遍,待干燥。
3.75%酒精脱碘:用75%酒精由内向外方向涂抹去碘酒液,待酒精挥发干燥后采血。
4.培养瓶消毒程序:打开血培养瓶塑料盖用75%酒精消毒血培养瓶橡皮塞并
擦干表面残余酒精T消毒皮肤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取血液从橡皮塞处注入血培养瓶内T
用75%酒精重新消毒血培养瓶橡皮塞(棉球固定消毒)T立即送检。
5.采血量:成人为8〜10ml每个部位,儿童1〜2 ml每个部位,每人每次一
套,病人双侧同时米血。
米集后立刻送往实验室。
6.血培养瓶在采血接种后在室温不超过2小时。
血培养瓶在接种前和
接种后均不得冷藏或冷冻。
冬季血培养瓶在送检的过程中应采取一定的保
暖措施。
(二)尿培养采集规范
1.尿培养样本采集方法:
中段尿标本的采集:取中段尿10ml左右于无菌容器内,立即送检。
女性:采样前应先用肥皂水清洗外阴部,再以无菌水冲洗,并用无菌纱布擦拭,然后排尿弃去前段尿,留取中段尿。
男性:翻转包皮,先用肥皂水清洗尿道口,再以清水冲洗,留取中段尿。
儿童、婴儿:多数情况下仅冲洗外阴是不够的,故采集标本比较困难,如尿内
细菌明显增多,可高度怀疑尿路感染。
2.耻骨上膀胱穿刺:此法用于尿液的厌氧菌培养。
由专科医师行耻骨上膀
胱穿刺采集尿液,标本采集后排去注射器内的空气,针头插于无菌橡皮塞上及时送检。
3.滞留导尿管集尿:用75%酒精消毒导管口,用针筒抽取5—10ml尿, 置于
无菌容器中送实验室,滞留导管会使膀胱带有细菌,尽可能不采用。
4.两侧肾盂尿标本的采集:为确定菌尿是否来自肾脏,可用导尿管采
集肾盂尿,充分冲洗膀胱后,由专科医师进行肾盂尿的采集。
注意事项:
(1)、采集后的标本应立即送检。
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否则可暂存于4 C 冰箱,但不能超过6h。
(2)、采集时间:多数药物从尿道排泄,所以不管用哪种方法都应在用药前采集。
应采集早晨第一次的尿。
(3))标本管不应含防腐剂和消毒剂。
(4)、多次收集或24小时尿不能用作培养。
(5)、室温都有利于病原菌和污染菌会生长繁殖,因此若30min内不能及时培养尿液则必须冷藏(4C),但也不能超过6小时。
(三)痰培养操作规范:
1.留取痰培养标本之前,用清水反复漱口,深部咳痰吐入无菌容器,标本量应>1m。
2.气管穿刺法:仅用于昏迷患者,由临床医师进行。
(适用于厌氧培养)
3.纤维支气管镜抽吸:通常用于给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抽取 (适用于厌氧培养)
4.小儿取痰法:用压舌板向后压舌,用棉拭子深入咽部。
小儿经压舌刺激咳痰时,喷出肺部和气管分泌物,黏液在棉拭子上。
5.胃内采痰法:无自觉症状的肺结核病人尤其婴幼儿不会咳嗽,有时
将痰误咽入胃中,可采集胃内容物做结核分支杆菌培养。
(清晨空腹时)
(四)大便培养
1.采集时间:腹泻患者应在用抗生素前、急性期采集;沙门菌感染、肠热症应在2周内米;厌氧菌出现症状即米集。
2.采集方法:自然排便者可用小木棒挑取有脓血和黏液的部位的粪便
2-3克,如液状粪便取絮状物盛于无菌的、密封的、不吸水的、容器内或直接盛于增菌液或保存液中;对不易获得粪便患者及幼儿,可用直肠拭子采集后置保存液或输送培养基中送检。
(五)脑脊液标本采集规范
1.病人应先禁食,由医师以无菌手续在病人第3和第4腰椎间隙或稍低处穿刺取得,小儿则于第4和第5腰椎间隙穿刺,必须装入戴帽(盖)的无菌容器,立即送检。
2 .标本采集后应置于无菌试管内尽快送检,绝不可冷藏!!!每种检验需要最小量:细菌培养》lml,真菌》2ml,抗酸杆菌》2ml。
3.标本验收与拒收:标本未收集于无菌管或送检延误或冷藏保存,则
拒收标本,通知临床要求重新采集标本。
(六)无菌体液标本采集操作规程
1由临床医生按相应规程无菌采取适量标本送检。
当留取标本时,为防止无菌体
液凝固,应在无菌容器内先加入灭菌肝素0.5mg (可抗凝5ml标
本),再注入各种穿刺液,轻轻混合
2.标本采集后应置于无菌试管内尽快送检。
3.标本验收与拒收:未置于无菌容器内或未及时送检者应拒收。
(七)耳、鼻、喉标本采集操作规程
1.正常人的中耳及鼻窦内是无菌的。
健康人的咽峡部有口腔的正常菌群。
做细菌培养有助于明确感染病原菌。
鼻咽部标本有助于诊断百日咳、白喉和衣原体感染,以及识别出脑膜炎奈瑟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携带者,但不能用于中耳炎、鼻窦炎的诊断。
2.采集指征:局部有炎症症状或怀疑有细菌感染,应进行细菌培养。
3.口咽部标本先用一个拭子揩去溃疡或创面表浅分泌物,第二个拭子采集溃疡边缘或底部,常规培养w 2h送检。
4.患有外耳炎者,需要深部拭子,因为浅表拭子可能遗漏链球菌引起的蜂窝织炎。
5.鼻标本用一根无菌棉拭子伸进一侧鼻孔约2.5cm,与鼻黏膜接触,轻轻旋转拭子,蘸取黏膜上分泌物,缓慢取出,直接送检。
6.耳、鼻、喉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防止干燥,禁止冷藏。
7.不建议用鼻咽拭子标本做常规细菌培养。
8.耳、鼻、喉拭子标本一般不能做厌氧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