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烧烫伤及溃疡糜烂性皮肤病的外用药[发明专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837100.X
(22)申请日 2014.12.29
A61K 36/718(2006.01)
A61P 17/02(2006.01)
A61K 35/648(2015.01)
A61K 35/62(2006.01)
A61K 35/583(2015.01)
(71)申请人长顺县文会虫草种植有限公司
地址550700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长顺县马路乡新场镇吴二组
(72)发明人熊慧 沈文才
(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天河恒华智信专利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9
代理人姜宗华
(54)发明名称
治疗烧烫伤及溃疡糜烂性皮肤病的外用药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烧烫伤及溃疡糜烂性
皮肤病的外用药,属于外用中药;旨在提供一种
疗程短、见效快、治愈率高、施药方便,用于治疗烧
烫伤及溃疡糜烂性皮肤病的外用药。

它由下列重
量分的原料药物配制而成:蜈蚣10~20、蛹虫草
20~40、黄连20~30、葛根20~30、延胡25~
30、薄荷30~40、地龙20~30、蛇皮5~8;其制
备方法是将上述原料药物碾碎后用菜油调和成膏
状,蒸18~20分钟。

本发明止痛明显、愈后不留
疤痕;是一种治疗烧烫伤及溃疡糜烂性皮肤病的
外用中药。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10)申请公布号CN 104547097 A (43)申请公布日2015.04.29
C N 104547097
A
1.一种治疗烧烫伤及溃疡糜烂性皮肤病的外用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分的原料药物配制而成:蜈蚣10~20、蛹虫草20~40、黄连20~30、葛根20~30、延胡25~30、薄荷30~40、地龙20~30、蛇皮5~8;其制备方法是将上述原料药物碾碎后用菜油调和成膏状,蒸18~20分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烧烫伤及溃疡糜烂性皮肤病的外用药,其特征在于:蜈蚣15、蛹虫草25~35、黄连25、葛根25、延胡27、薄荷35、地龙25、蛇皮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烧烫伤及溃疡糜烂性皮肤病的外用药,其特征在于:蜈蚣15、蛹虫草30、黄连25、葛根25、延胡27、薄荷35、地龙25、蛇皮7。

治疗烧烫伤及溃疡糜烂性皮肤病的外用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烧烫伤及溃疡糜烂性皮肤病的外用药。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治疗烧烫伤的外用药种类繁多、效果各异,但普遍存在疗效慢、疗程长、止痛效果差、以及愈合后疤痕明显等缺陷。

虽然专利号为“:200710077934.5”、名称为“治疗烧烫伤的中草药”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治疗烧烫伤外用药,但其方中的雄黄、硫磺为有毒原料药物,因此治疗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0003] 溃疡、褥疮及血管炎性皮肤病、感染性皮肤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皮肤病中占很大比例,其中后期常表现为皮层及深层组织溃疡。

由于疮面难以愈合且消耗甚大,多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

对于此类病症的病因,目前医学界尚无明确认识,多数归之于外表压力、病菌侵害或体内营养不良,免疫功能异常等。

对其治疗多采用杀菌消炎,防止新发感染,采用抗过敏药物,抗寄生虫药物,抗生素,以及促进溃疡愈合的药物等。

对于这类病症的临床治疗很困难,大多病程长,且疗效不佳。

截至目前,国内外尚无较为理想的治疗药物和方法。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疗程短、见效快、治愈率高、施药方便,治疗烧烫伤及溃疡糜烂性皮肤病的外用药。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由下列重量分的原料药物配制而成:蜈蚣10~20、蛹虫草20~40、黄连20~30、葛根20~30、延胡25~30、薄荷30~40、地龙20~30、蛇皮5~8;其制备方法是将上述原料药物碾碎后用菜油调和成膏状,蒸18~20分钟。

[0006] 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为:蜈蚣15、蛹虫草25~35、黄连25、葛根25、延胡27、薄荷35、地龙25、蛇皮7。

[0007] 本发明的较佳技术方案为:蜈蚣15、蛹虫草30、黄连25、葛根25、延胡27、薄荷35、地龙25、蛇皮7。

[0008]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蜈蚣,性味辛温,有毒;归肝经。

具有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效。

主治痉挛抽搐、疮疡肿毒,瘰疬结核、风湿顽痹、顽固性头痛等症。

临床用于治疗冠心病、脑血管病、周围神经病变。

蜈蚣具有调节脂代谢、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血脂;调节氧自由基代谢,增强心肌抗氧化能力,保护心肌免受脂质过氧化损伤作用;还可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血管平滑肌细胞的c-myc基因表达,调节DNA和蛋白代谢,抑制内皮细胞及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通过调节NO/ET的平衡,以及相关基因i鄄Nos、ET-lmRNA的表达,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免受损伤,从而有效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

研究结果表明,蜈蚣具有很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及防治心肌缺血作用。

[0009] 蛹虫草,又名北冬虫夏草。

其中的虫草酸、虫草素、虫草多糖和SOD等多种生物活
性物质的药用价值最为显著。

虫草酸(甘露醇)可以显著地降低颅压,促进机体新陈代谢,能使脑溢血和脑血栓病症得到缓解;虫草素是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核苷类物质,对核多聚腺苷酸聚合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并有降血糖的作用;虫草多糖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提高血清IgG的抗体含量和机体的免疫功能,可增强机体自身抗癌抑癌的能力;SOD可以消除机体内超氧自由基,具有抗衰老、抗癌抑癌的作用。

蛹虫草的化学成分大体与冬虫夏草相同。

冬虫夏草有低血清脂质、促进心、脑组织功能、抗炎、止咳祛痰、镇静、解痉等多种功能。

中医认为,虫草入肺肾二经,既能补肺阴,又能补肾阳,具有甘平保肺、益肾止血、化痰已劳嗽、秘精益气、专补命门等功效,主治肾虚、虚劳咳血、阳萎遗精、神经衰弱、盗汗自汗、腰膝疼痛、慢性咳喘、肺结核、贫血诸症;是唯一能同时平衡、调节阴阳的中药。

[0010] 黄连,味苦、性寒,无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解毒抗菌功效,主治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以及湿疹、湿疮、口疮等症。

[0011] 葛根,性味甘、辛,凉;归经归肺、胃经。

有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之功;常用于表证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热泻热痢,脾虚泄泻。

葛根水煎剂、醇浸膏、总黄酮和葛根素均有明显的扩张冠状血管的作用,能使冠血流量增加,血管阻力降低。

葛根能明显缩小心肌梗塞范围,被认为是一种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

葛根总黄酮和葛根素能减慢心率,降低心脏总外周阻力,减少心肌耗氧量;提高心肌工作效率。

葛根素还能明显减少缺血引起的心肌乳酸的产生,改善梗塞心肌的代谢。

葛根对血压和外周血管的作用:葛根总葛酮和葛根素能使血浆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显著降低,血压下降。

葛根素对微循环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主要表现为增加微血管运动的振幅和提高局部微血流量;葛根总黄酮具有明显扩张脑血管的作用,改善脑微循环和外周循环.据报道,葛根素还能改善视网膜血管末稍单位的阻滞状态,从而提高视功能。

[0012] 延胡又名延胡索、玄胡、元胡,为罂粟科紫堇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性温,味辛苦,入心、脾、肝、肺,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妙品。

元延胡有“活血、理气、止痛、通小便”四大功效,“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

主治全身各部气滞血瘀之痛,痛经,经闭,症瘕,产后瘀阻,跌扑损伤等症。

延胡中的紫堇碱、四氢巴马亭有镇痛作用。

[0013] 薄荷(Menthahaplocalyx)又称鱼香草,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青气芳香。

薄荷性凉,味甘辛;具有疏风、散热、辟秽、解毒之功效。

主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口疮、牙痛、疮疥、瘾疹等症,是辛凉性发汗解热药。

可用于皮肤瘙痒、皮疹和湿疹等,对痈、疽、疥、癣、漆疮亦有效,还具有防腐杀菌、利尿、化痰、健胃和助消化等功效。

[0014] 地龙(Geosaurus),为环节动物门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Pheretimaas pergilum(E Perrier)、通俗环毛蚓PvulgarisChen、威廉环毛蚓Pguillelmi(Michaelsen)或栉肓毛蚓P pectiniferaMichaelsen的干燥体。

地龙具有清热息风、定惊,通络、平喘,利脉的功效;有降血压、溶血栓、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可用于脑血栓、脑梗塞、冠心病、中风,关节麻痹,肢体麻木,半身不遂,高血压症等病症。

[0015] 蛇皮为蛇蜕的别名,其性咸、甘、平,归肝经。

具有祛风、定惊、解毒、退翳的功效;主治小儿惊风、抽搐痉挛、翳障、喉痹、疔肿、皮肤瘙痒等症。

[0016]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以蜈蚣、蛇皮、延胡、以及薄荷
为主要,因此不仅能够对疏通伤口创面的经络、促进血液循环,而且还能清热、解毒、灭菌,辅以具有新代谢作用的葛根、黄连、蛹虫草,以及具有收敛作用的地龙;诸药的协同作用,通过化淤通络、改善循环,因此能够使伤口创面较快愈合。

本发明疗程短、见效快、治愈率高、止痛明显、愈后不留疤痕,总有效率可达92%,显效率达83%。

[0017] 施药方法:一日两次、每次20克,早晚各一次;每次将本发明药物均匀涂抹于伤口处即可。

治疗期间禁使用酱油等带色素食物。

[0018] 以下是采用本发明治疗的典型病例:
[0019] 杨某某,一岁半;烫伤住院一周,伤口面积扩散,红肿、溃烂扩张、有发烧现象,不能进吃;经本发明药物治疗后高烧开始减退,开始嘻戏,一周后烫伤治愈,未留疤痕。

[0020] 熊某,被机器烫伤,用多种药物无效后,改用本发明药物治疗,一周后烫伤创面结壳愈合,未留疤痕。

[0021] 闫某某,被开水烫伤左手肘部,脱皮疼痛难忍,经本发明药物治疗后,创面结壳愈合,未留疤痕。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3] 实施例1,将蜈蚣10克、蛹虫草40克、黄连20克、葛根30克、延胡25克、薄荷40克、地龙20克、蛇皮8克分别碾碎,用菜油调和成膏状,蒸18~20分钟。

[0024] 实施例2,各步骤同实施例1;其中,蜈蚣为20克、蛹虫草为20克、黄连为30克、葛根为20克、延胡为30克、薄荷为30克、地龙为30克、蛇皮为5克。

[0025] 实施例3,各步骤同实施例1;其中,蜈蚣为15克、蛹虫草为25克、黄连为25克、葛根为25克、延胡为27克、薄荷为35克、地龙为25克、蛇皮为7克。

[0026] 实施例3,各步骤同实施例1;其中,蜈蚣为15克、蛹虫草为35克、黄连为25克、葛根为25克、延胡为27克、薄荷为35克、地龙为25克、蛇皮为7克。

[0027] 实施例5,各步骤同实施例1;其中,蜈蚣为15克、蛹虫草为30克、黄连为25克、葛根为25克、延胡为27克、薄荷为35克、地龙为25克、蛇皮为7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