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次综合测试卷 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综合测试卷(四)
测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卷面分:3分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2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杳.无消息(yăo)匿.名(nì)畸.形(qī)解剖(pōu)
B、广袤.无垠(mào)嬉.戏(xī)管束.(shù)虐.待(nüè)
C、颔.首低眉(hàn)污秽.(suì)迸.射(bèng)诘.责(jié)
D、冥思遐.想(xiá)小憩.(qì)姮.娥(huán)滞.留(zhì)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3分)
A、翻来复去抑扬顿挫迁徙伫立
B、正襟危坐诚皇诚恐犀利凛冽
C、深恶痛疾不可名状祈祷鞭挞
D、盛气凌人暗然失色托辞睥睨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过了。

②在这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③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

④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自己的生命。

A、更正广大自然产生舍弃
B、更正广漠自然产生抛弃
C、添改广大油然而生抛弃
D、添改广漠油然而生舍弃
4、名句积累(6分)
(1)不戚戚于贫贱,。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代表作品,诗中表现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胸襟,揭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千古名句是,。

(3),身世浮沉雨打萍。

(4)《醉翁亭记》中描写朝暮之景的句子:,。

5、名著导读 (3分)
《名人传》叙述了国音乐家、国画家和雕塑家、国作家三位名人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崇高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6、口语交际运用(4分)
小方走进教室,用纸把自己的座位镲干净,随手将纸扔在地上,同学小龙看见后笑着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嘛!”小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
”,随手将纸拾回来,扔进了垃圾箱。

小龙的言外之意是:
小方该怎样说才得体: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15分)
(一)①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②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

③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全是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

④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⑤“万岁!”他们(A)都拍掌欢呼起来。

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⑦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B)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⑧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二)这一学年没有完业,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摘自《呐喊·自序》
1.(一)段中第①句话“所以”连接的两个分句之间有因果关系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呢?(4分)
答:。

2.文中两个“他们”各指的是什么人?(2分)
A B
3.(一)段中的第⑧句“那时那地”指的是,“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指的是。

(4分)
4.作者为什么感到“这一声特别听得刺耳”?选择正确的解释()(2分)A.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

B.对噪音特别反感。

C.听不惯日本学生的疯狂欢呼。

D.认为课堂上不应该大声吹呼。

5.从(二)中看“我的意见都变化了”的原因是什么?(3分)
(二)《生命常常是如此之美》(16分)
每天下午,接上孩子之后,我都要带着他在街上溜达一圈,这是我们俩都很喜欢的习惯。

闲走的时候,看着闲景,说着闲话,我就觉得这是上帝对我劳作一天的最好奖赏。

每次我们走到文华路口,我就会停下来,和一个卖小菜的妇人聊上几句,这是我们散步的必有内容。

这个妇人脸色黑红,发辫粗长,衣着俗艳,但是十分干净。

她的小菜种类繁多,且价廉物美,所以常常是供不应求,我常在她这里买菜,所以彼此都相熟。

因此每次路过,无论买不买菜,都要停下和她寒暄几句。

客户多的时候,也帮她装装包,收收钱。

她会细细地告诉我,今天哪几样菜卖得好,卤肉用了几个时辰,西兰花是从哪个菜市上买的,海带丝和豆腐卷怎样才能切得纤细如发,而香菇又得哪几样料配着才会又好吃又好看。

听着她絮絮的温语,我就会感到一波波隐隐的暖流在心底盘旋。

仿佛这样对我说话的,是我由来已久的一个亲人。

而孩子每次远远地看见她,就会喊:“娘娘!”——这种叫法,是我们地方上对年龄长于自己母亲的女人的昵称。

那位妇人的笑容,如深秋的土地,自然而醇厚。

一天夜里,我徒步去剧院看戏,散场时天落了小雨,便叫了一辆三轮车。

那个车夫是个年近50的白衣汉子,身材微胖。

走到一半路程的时候,我忽然想起附近住着一位朋友,我已经很久没见到她了,很想上去聊聊。

便让车夫停车,和他结账。

“还没到呢。

”他提醒说,大约以为我是个外乡人吧。

“我临时想到这里看一位朋友。

”我说。

“时间长吗?我等你。

”他说,“雨天不好叫车。


“不用。

”我说,其实雨天三轮车的生意往往比较好,我怎么能耽误他挣钱呢?
然而,半个小时后,我从朋友的住处出来,却发现他果真在等我。

他的白衣在雨雾中如一团蒙蒙的云朵。

那天,我要付给他双倍的车费,他却执意不肯:“反正拉别人也是拉,你这是桩拿稳了的生意,还省得我四处跑呢。

”他笑道。

负责投送我所在的居民区邮件的邮递员是个很帅气的男孩子,看起来只有20岁左右。

染着头发,戴着项链,时髦得似乎让人不放心,其实他工作得很勤谨。

每天下午三点多,他会准时来到这里,把邮件放在各家的邮箱里之后,再响亮地喊一声:“报纸到了!”
“干吗还要这么喊一声呢?是单位要求的吗?”我问。

他摇摇头,笑了:“喊一声,要是家里有人就可以听到,就能最及时地读到报纸和信件了。


后来,每次他喊过之后,只要我在家,我就会闻声而出,把邮件拿走。

其实我并不是急于看,而是不想辜负他的这声喊。

要知道,每家每户喊下去,他一天得喊上五六百声呢。

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人,都能给我以这种难忘的感受。

满面灰尘的清洁工,打着扇子赶蚊蝇的水果小贩,双手油腻腻的修自行车的师傅……只要看到他们,一种无缘由的亲切感就会漾遍全身。

我不知道他们的姓名和来历,但我真的不觉得他们与我毫不相干。

他们的笑容让我愉快,他们的忧愁让我挂怀,他们的宁静让我沉默,他们的匆忙让我不安。

我明白我的存在对他们是无足轻重的,但是他们对我的意义却截然不同。

我知道我就生活在他们日复一日的操劳和奔波之间,生活在他们一行一行的泪水和汗水之间,生活在他们千丝万缕的悲伤和欢颜之间,生活在他们青石一样的足迹和海浪一样的呼吸之间。

这些尘土一样卑微的人们,他们的身影出没在我的视线里,他们的精神沉淀在我的心灵里。

他们常常让我感觉到这个平凡的世界其实是那么可爱,这个散淡的世界其实是那么默契,而看起来如草芥一样的生命种子,其实是那么坚韧和美丽。

我靠他们的滋养而活,他们却对自己的施予一无所知。

他们因不知而越加质朴,我因所知而更觉幸福。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分)
醇.厚()漾.遍()沉淀.()默契.()
2.文中一共写了几件事,请简要概括出来。

(3分)
3.卖小菜妇人的絮絮温语传达了她怎样的人生态度?(2分)
4.关注对白衣车夫的语言描写,分析他的内心世界,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4分)
5.作者对邮递员男孩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表现在哪里?(2分)
6.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含义。

(3分)
(三)《小石潭记》(14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解释加点的词:(2分)
A、潭中鱼可.百许头许:
B、以.其境过清以:
2.翻译句子:(4分)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用原文回答:(3分)
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4.作者写潭中游鱼的作用是:(3分)
5.第4段中的景物描写突出一种什么氛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三、写作训练(30分)
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可以分享。

美味可以分享,欢乐可以分享,幸福可言分享,经验也可以分享……生活因分享而充满温情。

请以“分享”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文体不限,字数600字左右。

答案:
一、1.B 2.C 3.D 4.略 5.德国贝多芬、意大利米开朗琪罗俄国列夫·托尔斯泰 6. (1)小方不讲究公共卫生,只顾自己。

(2)幸亏你提醒,谢谢,我也能讲究公共卫生了。

二、1.不是因果关系,这是在匿名信事件后,对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们歧视中国人的行为表现出愤激的感情。

2.A.在礼堂的日本学生 B.闲看枪毙犯人的人
3.“那”是指示代词,指的是日本仙台讲堂里看影片时。

“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指的是弃医学文。

4.A
5.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的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改变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是文艺了,所以弃医学文。

(二)1.chúnyànɡdiànqì
2.三件事:①写“我”与卖小菜妇人闲聊的美好感受。

②写一位三轮车夫雨夜
等“我”的深厚情谊。

③写一位帅气邮递员热情工作的场景。

3.为人热情率直,职业技能娴熟,对生活充满热忱。

4.(1)“还没到呢。

”这句善意的提醒恰恰表明了车夫的善良厚道,他不想让乘客走冤枉路,花冤枉钱。

(2)“时间长吗?我等你。

雨天不好叫车。

”这是怎样的善解人意和为他人着想的好心肠啊!(3)“反正拉别人也是拉,你这是桩拿稳了的生意,还省得我四处跑呢。

”明明是在帮别人,却不愿让人感到这是在接受恩惠。

(写出两例即可得满分。


5.听到邮递员的喊声后,“我”就会闻声而出,把邮件拿走,“我”不想辜负这热情尽职的喊声。

6.作者在讴歌社会中这些最平凡的人们,他们净化着城市的容颜,丰富着人们的饮食文化,方便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他们奔波操劳,却又质朴无华,平凡无奇的人生因他们的存在而坚韧美丽。

(三)1.略2、略 3、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4。

a、表达作者欢悦的心情 b、衬托水清(或侧面描写水清)5、寂静(或冷清)抒发了作者被贬后的孤寂悲凉的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