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下语文第六单元 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试卷
鼎尚图文整理制作
第六单元单元测试题
一、积累运用(2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6分)
诗歌,是文学殿堂里cuǐ()càn()的明珠。

读诗,能看到各种美。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像一暮浪漫的音乐剧;“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像一帧怀旧的老照片;“马作的卢飞快,弓如pī()lì()弦惊”,像一首昂扬的战场进行曲;“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则像一幅安静的写意画。

在诗歌里徜佯漫溯.(),是一件让人非常兴奋的事。

(1)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
(2)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
(3)找出并改正语段中的两个错字。

(2分)
______改为______
______改为______
2.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1)立春一到,便有冬天消逝、春天降临的迹象。

踩在松动的土地上,我感到肢体在伸张,血液在________。

(2)山里的大鸟真不少,时而“扑棱棱”火箭似的突然闯入你的眼际,闪着一身彩色的羽衣,________在绿树的高端。

(3)吴然的儿童文学梦,是希望有更多孩子读到他的作品,喜欢他的作品,最终让作品中那些瑰丽的想象,去帮助孩子编织更加________的人生理想。

A.流动招摇多彩
B.涌动炫耀多彩
C.涌动招摇斑斓
D.流动炫耀斑斓
3.下面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藏地波诡云谲的历史、扑朔迷离的传说、浓郁的宗教文化氛围,都在这部小说里得到了酣畅淋漓的艺术表达。

B.街上寂静无人,这座大城市还沉睡着,一阵阵柔和的清新气息到处飘散,再过几个钟头,这里就会人声鼎沸了。

C.“姜还是老的辣。

”这块老姜吃在嘴里,真是含辛茹苦。

D.只见河水清澈如镜,四周林木茂密,滴翠的青松倒映在碧清的水里,形成一幅秀丽的天然山水画,让人心旷神怡。

4.下列诗句的顺序已经打乱,正确的顺序是()(2分)
①手把手儿教会了我,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②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③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④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⑤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
⑥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A.⑤②①⑥④③
B.③④②⑥①⑤
C.③④②①⑥⑤
D.⑤④③②⑥①
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句引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阶段,各行各业人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
”。

来,真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举行了大规模地对空实战军事演习。

B.十一月份,天高气爽。

我南京军区“沙场秋点兵
.....
”。

C.哈尔滨冬天时常下雪,有时雪下得很大,可谓“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

”在欢庆端午节的日子里,市里举行了龙舟比赛。

D.“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
6.填空。

(6分)
(1)俏也不争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
(3)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________________。

(徐志摩《再别康桥》)
二、综合实践(5分)
7.七年级(5)班组织开展“赛诗会”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1)~(2)小题。

(5分)(1)小俊想参加班里的诗歌朗诵比赛,却不知道要选哪一首,请你推荐一首诗歌,并写明推荐理由以及朗诵的注意事项。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你是诗歌朗诵比赛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不少于50字。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10题。

(7分)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8.诗歌的前四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首诗用精练的语言描绘了四幅图,请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3分)
小麦丰收图→____________图→____________图→____________图
10.这首诗的语言平直浅显,却又生动传神。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请赏析这两句诗。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1~12题。

(6分)
沁园春雪
一九三六年二月
毛泽东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1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这两句词。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这篇古文,完成13~17题。

(13分)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
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2分)
旦.辞爷娘去()
关山度.若飞()
赏赐百千强.()
著.我旧时裳()
1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B.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C.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D.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观刈麦》)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这首诗写了木兰的哪些事情?表现了木兰怎样的性格?(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这首诗详写了哪些内容?略写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这样安排?(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8~20题。

(7分)
出塞曲(节选)
席慕蓉
请为我唱一首出塞曲
用那遗忘了的古老言语
请用美丽的颤音轻轻呼唤
我心中的大好河山
那只有长城外才有的景象
谁说出塞曲的调子太悲凉
如果你不爱听
那是因为
歌中没有你的渴望
而我们总是要一唱再唱
想着草原千里闪着金光
想着风沙呼啸过大漠
想着黄河岸阴山旁
英雄骑马壮
骑马荣归故乡
——一九七九
18.“请用美丽的颤音轻轻呼唤/我心中的大好河山。

”如何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英雄骑马壮/骑马荣归故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这首《出塞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21~24题。

(12分)
唐宋诗词里的童趣
杨春云
唐宋有很多描写儿童的诗词,它们有的似水墨画般淡雅素净,有的像漫画般意趣盎然……
唐代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白居易的《池上》,寥寥四句大白话,脍炙人口,描绘出一个活泼淘气的孩童驾着小艇偷采白莲,穿过浮萍留下一路水痕的情景。

孩子天真烂漫的形象,跃然诗中,极富韵味,读后令人忍俊不禁。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胡令能的这首七绝《小儿垂钓》别有情趣:稚气小儿水边学垂钓,野草掩身。

路人问话,不敢回应,
生怕惊动鱼儿。

没有刻意的雕饰,平直的叙述,更显自然纯真,童趣盎然。

诗人韦庄写给爱女的诗《与小女》:“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刚听懂话就咿呀学话的女儿,爱玩小车不肯睡觉,因衣服上少绣了朵金线花,整晚哭闹。

此诗抓住小女孩学话、贪玩、爱美、爱哭闹的特点,选取生活琐事,将小女孩富于个性的形象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诗人爱女之情流于笔端。

宋代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词《清平乐村居》)微醉的词人走近村舍茅檐,听到一对白发老夫妻,正用吴语聊天。

大儿豆地锄草,二儿编织鸡笼。

最可爱的调皮小儿子,趴在溪边剥莲蓬。

词人描绘了乡村寻常人家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尤其对小儿的动作描写,简单传神,一目了然。

豪放派词人也向往田园安宁、平静的生活。

杨万里诗《舟过安仁》:“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诗人乘舟路过安仁,见渔船上两小童,收篙停桨却撑着伞,不是为了遮雨,而是利用风吹伞让船前进。

另一首《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小童晨起,铜盆取冰,穿上彩线当锣敲,声音像乐器声穿越树林,忽然发出玻璃碎裂声散落一地。

这两首诗都是描写儿童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诗人对其的赞赏、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诗人的童心不泯。

21.文章第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中的诗或词中的孩童有哪些共同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简说文章画线句子中“儿童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具体指什么。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根据你的积累,默写一首描述童趣的古诗。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50分)
25.从下面的两道题中,任选一道作文。

(50分)
(1)作文题目:心与心的距离
要求:以“心与心的距离”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有真情实感,不少于55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2)自由作文
要求:自拟题目,自主立意,自选文体(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550字的作文(诗歌不少于20行)。

参考答案
1.(1)璀璨霹雳
(2)xìng hèzhìsù
(3)“暮”改为“幕”,“佯”改为“徉”
2.C
3.C(属望文生义之误。


4.B
5.D(季节不对。


6.(1)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
(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3)作别西天的云彩
7.(1)【示例】推荐《再别康桥》。

理由:《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全诗抒发了诗人对康桥依依惜别之情。

语言灵动,形式精巧,意境美妙,感情丰富隽永。

注意事项:吐字要清晰,要有感情。

(2)【示例】诗歌在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文学源远流长,历史上涌现出大量的优秀诗人,这些诗人为我们留下了数量浩瀚的瑰丽篇章。

今天,我们举行诗歌朗诵比赛,让我们一起在诗歌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吧!
8.环境描写。

不仅交代了背景,还为下文写农人劳作的景象做了铺垫。

9.妇儿饷田丁壮刈麦贫妇拾麦
10.这两句诗写了割麦的青壮年筋疲力尽不顾炎热,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的心理活动,生动地从侧面展现了劳动人民辛苦劳作却生活困苦的残酷现实。

11.运用了对偶和比喻。

运用对偶,句式整齐,节奏铿锵,增强了语气。

运用比喻,将蜿蜒起伏的山比做舞动的蛇,将高原上连绵不断的丘陵比做奔驰的大象,生动地写出了群山在冰雪中无尽延伸、高原丘陵在冰雪中起伏向前的样子,凸显了北国雪景的壮丽,表现了词人对华夏大地的热爱之情。

12.表达了词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以及坚信能改造世界的博大胸襟和抱负。

13.早晨过有余穿
14.C(A.“帖”通“贴”;B.“火”通“伙”;D.“陇”通“垄”。


15.(1)将士们经过上百次的战斗,有的牺牲了,木兰等壮士们经过十多年征战,胜利归来
了。

(2)兔子静卧时,雄兔的脚喜欢乱动乱扑腾,雌兔的两眼时常眯着;雄雌两兔一起贴着地面跑,怎能辨别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
16.写了木兰替父从军,得胜回来后不要功勋赏赐,回家换红妆等事情。

表现了木兰勇敢孝顺、淡泊名利、热爱祖国和亲人的性格。

17.详写了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离别、辞官还家、家人团聚的内容,略写了木兰征战沙场的事情。

这样安排,凸显了木兰孝顺、爱家的形象,同时表达了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观点。

18.这是一个远离草原故乡的人的心声,在她的心中,她向往回到草原,这份对故乡的思念、赞美之情深刻而令人战栗。

19.想回归故乡的急切心情。

20.围绕“思乡”来答即可。

【示例】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对草原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21.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引起下文。

下文所赏析的唐代和宋代的诗词,都是围绕这一段展开的。

22.天真烂漫,热爱亲近自然,充满童真童趣。

23.(1)利用风吹伞让船前进;(2)铜盆取冰,穿上彩线当锣敲。

24.【示例】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25.作文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