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理科化学必修2总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教学目的1:
① 稳固学习原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② 稳固学习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教学课时:
2.5课时
知识体系 1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知识的综合网络 1. 原子结构〔C 〕 ⑴ 原子的组成 核电荷数〔Z 〕 == 原子序数
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 == 质子数 + 电荷数〔—〕 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 == 质子数 + 电荷数〔+〕 ⑵ 区别概念: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的互称;
也就是说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互称为同位素。
⑶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① 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该同位素质量与12C 质量的1/12的比值。
②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等于各种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与它们在元素中原子所占百分数〔丰度〕乘积之和。
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 r == A r 1·a% + A r2·b% + …
⑷核外电子的电子排布〔了解〕
①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电子云〔运动特征〕: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一定范围内高速、无规那么的运动,不能测定或计算出它在任何一个时刻所处的位置和速度,但是电子在核外空间一定范围内出现的几率〔时机〕有一定的规律,可以形象地看成带负电荷的云雾笼罩在原子核周围,我们把它称为电子云。
电子层:在多个电子的原子里,根据电子能量的差异和通常运动的区域离核远近不同,把电子分成不同的能级,称之为电子层。
电子能量越高,离核越远,电子层数也越大。
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每一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2n2;
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次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核外电子总是先占有能量最低的电子层,当能量最低的电子层排满后,电子才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电子层。
⑸原子结构示意图的书写
2. 元素周期表〔B〕
⑴元素周期表
⑵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分解
[根底达标1]
1.原方案实现全球卫星通讯需发射77颗卫星,这与铱(Ir〕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恰好相等,因此称为“铱星方案〞。
铱的一种同位素是19177Ir,那么其核内的中子数是
A.77
B.286
C.191
D.114
2.分析发现,某陨石中含有半衰期极短的镁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28Mg,该同位素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是
A.12 B.14 C.16 D.18
3. Se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以下关于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互为同素异形体B.互为同位素
C.分别含有44和46个质子D.都含有34个中子
4. 以下分子中,电子总数最少的是
A. H2S
B. O2
C. CO
D. NO
5. 某些建筑材料中含有氡(Rn),氡是放射性元素。
222Rn、219Rn、220R n分别来自镭、锕、钍,因而分别称为镭射气、锕射气和钍射气。
以下有关氡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氡是双原子分子
B. 氡气因其化学性质活泼而对人体有害
C. 氡气因其具有放射性而对人体有害
D. 222Rn、219Rn、220Rn是三种同素异形体
6. 几种单核微粒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那么
A. 一定是同位素
B. 一定是同种原子
C. 一定是同种元素
D. 一定质量数相等
7. 同温同压下,等容积的两个密闭集气瓶中分别充满12C18O和14N2两种气体。
关于这两个容器中气体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质子数相等,质量不等
B. 分子数和质量都不相等
C. 分子数、质量均相等
D. 原子数、中子数和质量数均相等
8. 元素A的氢化物分子式为H2A,其最高价氧化物含氧60%,那么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16g
B. 32g
C. 16
D. 32
9. A元素原子的L层比B元素原子的L层少3个电子,B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比A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多5个,那么A与B可形成的化合物类型为
A. AB
B. BA2
C. AB4
D. B3A2
10. 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假设甲的原子序数为x,那么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A. x+2
B. x+4
C. x+8
D. x+18
11. X和Y属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位于X的前一周期,且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那么X和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A.XY
B.XY2
C.XY3
D.X2Y3
13.以下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氟离子的是
14. X元素的阳离子和Y元素的阴离子具有与氩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X的原子序数比Y的小
B. 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的大
C. X的原子半径比Y的大
D. X元素的最高正价比Y的小
15. X、Y、Z为短周期元素,这些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4、6,那么由这3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不可能是
A. XYZ
B. X2YZ
C. X2YZ2
D. X2YZ3
16. 美国劳仑斯国家实验室曾在1999年宣布用86Kr离子轰击208Pb靶得到118号元素的一种原子,其质量数为293。
其后,反复实验均未能重现118号元素的信号,因此该实验室在2001年8月宣布收回该论文。
但是科学家们相信,完成的第七周期包含的元素数目与第六周期相同。
假设118号元素将来被确认,那么以下预测合理的是
A. 它的中子数是118
B. 它是第八周期元素
C. 它是活泼的金属元素
D. 它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
17. 碳有三种常见的同位素:12C、13C、14C,氧也有三种同位素:16O、17O、18O,由这六种微粒构成的二氧化碳分子中,其相对分子质量最多有
A.18种
B.6种
C.7种
D.12种
18. 氯元素的天然同位素有
Cl
35
17和
Cl
37
17。
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那么天然氯元素中
Cl
3517
和
Cl
3717的原子数目之比约为
A.3:1
B.1:3
C.3:2
D.4:1
19.以下各组中的三种微粒,所含质子数与电子数都相等的是
A. Na +、 Mg 2+、 Al 3+
B. HCl 、H 2S 、 Ar
C. H 2O 、OH -、 Na +
D. NH 4+、 Na +、F - 20.某元素R 的核内含有N 个中子,R 的质量数为A ,在其与氢化合时,R 呈-n 价,那么WgR 的气态氢化物中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A.
mol m N n W A )(-+ B. mol n N n A W
)(++
C. mol n N A n A W )(+-+
D. mol n A N n
A W )(--+
21.对第n 电子层,假设它作为原子的最外层,那么容纳的电子数最多与n-1层的相同;当它作为次外层,那么容纳的电子数比n+1层上电子数最多能多10个,那么第n 层为 A .L 层 B .M 层 C .N 层 D .任意层
22.A 、B 、C 均为周期表中的短周期的元素,它们在周期表的位置如以下图。
B 、C 两元素在周期表中族数之和是A 元素族数的2倍;B 、C 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 元素的原子序数的4倍,那么
A 、
B 、
C 所在的一组是
A .Be 、Na 、Al
B .B 、Mg 、Si
C .O 、P 、Cl
D .C 、Al 、P 23. 关于主族元素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 主族序数等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 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C. 最低负价数的绝对值等于原子最外层达稳定结构时所需电子数
D. 都既有正化合价,又有负化合价 24.11g 2H 218O 所含的中子的物质的量为
A .4.5mol
B .5mol
C .5.5mol
D .6mol
教学目的2:
稳固学习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 教学课时:
2.5课时
知识体系 2
3. 元素周期律〔C 〕
⑴ 定义: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叫元素周期律。
⑵ 实质: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这就是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⑶内容
期性变化;
碱金属、卤素的性质递变
⑸几个规律
①金属性强弱:单质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响难易;
单质的复原性〔或离子的氧化性〕;
M(OH)n的碱性;
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响;
原电池中正负极判断,金属腐蚀难易;
非金属性强弱:与氢气反响生成气态氢化物难易;
单质的氧化性〔或离子的复原性〕;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H n RO m〕的酸性强弱;
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响。
②半径比拟三规律:
阴离子与同周期稀有气体电子层结构相同;阳离子与上周期稀有气体电子层结构相同。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其相应的阴离子半径;
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其相应的阳离子半径;
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阴阳离子,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离子半径逐渐减
③元素化合价规律
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非金属的负化合价 == 最外层电子数-8,最高正价数和负化合价绝对值之和为8;其代数和分别为:0、2、4、6。
化合物氟元素、氧元素只有负价〔-1、-2〕,但HFO中F为0价;金属元素只有正价;
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奇、偶关系:最外层电子数为奇数的元素,其化合价通常为奇数,如Cl的化合价有+1、+3、+5、+7和-1价。
最外层电子数为偶数的元素,其化合价通常为偶数,如S的化合价有-2、+4、+6价。
④周期表中特殊位置的元素
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元素:H、Be、Al;
族序数等于周期数2倍的元素:C、S;
族序数等于周期数3倍的元素:O;
周期数是族序数2倍的元素:Li;
周期数是族序数3倍的元素是:Na;
最高正价不等于族序数的元素是:O、F。
⑤元素性质、存在、用途的特殊性
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中氢的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C;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的元素:N;
常温下呈液态的非金属单质元素是:Br;
最高价氧化物及其水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响,又能与强碱反响的元素是:Be、Al;
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起化合反响的元素是:N;,
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起氧化复原反响的元素是:S;
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能和它的氧化物在常温下反响生成该元素单质的元素是:S。
[根底达标2]
1. 以下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A. 氮
B. 磷
C. 氧
D. 硫
2.以下单质中,最容易跟氢气发生反响的是
A.O2 B.N2 C.F2 D. Cl2
3. 以下物质中酸性最强的是
A. H3PO4
B. HNO3
C. H2CO3
D. H3BO3
4.X、Y、Z为短周期元素,X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总数少4,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
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X肯定为碱金属元素
B.稳定性:Y的氢化物>Z的氢化物
C.X、Y两元素形成的固体化合物一定为离子晶体
D.Y、Z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熔点较低
5. 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 A2+、b B+、c C3-、d 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那么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原子半径A >B>C> D
B.原子序数A >B>C> D
C. 离子半径C>D>B>A
D. 单质的复原性A>B>D>C
6. 以下元素中化学性质最活泼的是
A. 硅
B. 磷
C. 硫
D. 氯
7. 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 原子及其离子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B. 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 除氦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
D. 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均相同
8. 〔Be〕的原子序数为4。
以下对铍及其化合物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 铍的原子半径大于硼的原子半径
B. 氯化铍分子中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
C. 氢氧化铍的碱性比氢氧化钙的弱
D. 单质铍跟冷水反响产物为氢气
10. 以下关于原子的几种描述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 18O与19F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B. 16O与17O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C. 12C与13C具有相同的质量数
D. 15N与14N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11. 关于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目前已发现的所有元素占据了周期表里全部位置,不可能再有新的元素被发现
B.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呈周期性变化
C. 俄国化学家道尔顿为元素周期表的建立作出巨大奉献
D. 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12.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其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那么此元素是A.S B.C C.Si D.Cl
13.主族元素R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RO3,那么其氢化物的化学式是
A.HR
B.RH3
C.H2R
D.RH3
14.同周期X,Y,Z三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的酸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H3ZO4<H2YO4<HXO4,那么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A. 原子半径:X>Y>Z
B. 非金属性:X>Y>Z
C. 阴离子的复原性按X,Y,Z的顺序由强到弱
D.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的顺序由弱到强
15.以下微粒半径由大到小的排列是
A.P3-,S2-,Cl-
B.Cl-,S2-,O2-
C.Ca,Mg,Na
D.K+、Cl-,S2-
17. 以下递变规律正确的选项是
A.HClO4、H2SO4、H3PO4的酸性依次增强,
B.HCl、HBr 、HI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C.钠、镁、铝的复原性依次减弱
D.P、S、Cl最高正价依次降低。
18.X元素的阳离子、Y元素的阳离子和Z元素的阴离子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X的阳离子半径大于Y的阳离子半径,那么X、Y、Z三元素的原子序数大小顺序正确的选项是
A.X<Y<Z
B.Y<Z<X
C.Y<X<Z
D.Z<X<Y
19.A、B两元素位于短周期,A原子半径小于B原子半径,两元素可形成A显正价的AB2型化合物,以下有关A、B两元素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A、B可能为同一周期
B. A位于B的下一周期
C. A只能是金属元素
D. A可能是第二周期中的第ⅡA族或第ⅣA族元素20.A、B为前三周期元素,两者组成A2B3型离子化合物,A离子比B离子少一个电子层,B的原子序数是x,那么A的原子序数是
A.x-3 B.x+3 C.x+11 D.x-11
21. 元素X,Y的核电荷数分别为a和b,它们的离子X n+的Y n-的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那么以下关系中正确的选项是
A. a + m = b - n
B. a + b = m + n
C. a – m = b + n
D. a + m = b – n
22. 以下各组中的三种酸,按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的是
A. H2SiO3、H2CO3、HNO3
B. H2SO4、HClO4、HBrO4
C. HNO3、H3PO4、H4SiO4
D. H2SO4、H3PO4、HClO4
参考答案:
复习稳固化学键的相关知识并了解晶体的知识。
教学课时:
2.5课时
知识体系 3
4. 化学键
⑴定义:在原子结合成分子时,相邻的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化学键。
⑵分类
③电子式的书写
电子式是用来表示原子或离子最外层电子结构的式子。
原子的电子式是在元素符号的周围画小黑点〔或×〕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离子的电子式:阳离子的电子式一般用它的离子符号表示;在阴离子或原子团外加方括弧,并在方括弧的右上角标出离
子所带电荷的电性和电量。
式,正确标出共用电子对数目。
分子或共价化合物电子
离子化合价电子式,阳离子的外层电子不再标出,只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正电荷,而阴离子那么要标出外层电子,并加上方括号,在右上角标出负电荷。
阴离子电荷总数与阳离子电荷总数相等,因为化合物本身是电中性的。
用电子式表示单质分子或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④ 结构式:用一根短线来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应用于共价键〕。
⑶ 化学反响的实质:
一个化学反响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过程。
极性分子:
非极性分子:
注:在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和金属晶体中均不存在分子,因此NaCl、SiO2等均为化学式。
只有分子晶体中才存在分子。
[根底Array达标
3]
1. 以
下物
质中,
含有
非极
性键
的离
子化
合物
是
A.
CaCl2
B.
Ba(O
H)2
C.
H2O2 D. Na2O2
2.以下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的是
A. NaOH
B. CO2
C. NaCl
D. HCl
3. 以下分子中所有原子都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A. BF3
B. H2O
C. SiCl4
D. PCl5
4.X是由两种短周期元素构成的离子化合物,1 mol X含有20 mol电子。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
.....
项是
..
A.晶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所含电子数一定相等
B.晶体中一定只有离子键没有共价键
C.所含元素一定不在同一周期也不在第一周期
D.晶体中阳离子半径一定小于阴离子半径
5. 以下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都相同的是
A. HCl与NaOH
B. H2S与MgS
C. H2O和CO2
D. H2SO4和NaNO3
6. 能证明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的现象是
A. 氯化氢极易溶于水B.液态氯化氢不能导电
C.氯化氢在水溶液中是完全电离的D.氯化氢是无色气体且有味
7. 以下物质中,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A. O2和O3
B. CO 和CO2
C. 12C 和13C
D. CH4和C2H6
8.以下物质中,属于分子晶体的是
A. 食盐
B. 干冰
C. 金刚石
D. 二氧化硅
9.通常情况下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是
A. CH4
B. O2
C. HCl
D. Cl2
10. 以下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A. 碘升华
B. 溴蒸气被木炭吸附
C. 酒精溶于水
D. HCl气体溶于水
11. 以下电子式书写错误的选项是
12.以下物质的电子式书写错误的选项是
A. 次氯酸
B. 过氧化氢
C. 氨基
D. 二氧化碳
13. 以下各组中的两种固态物质熔化〔或升华〕时,克服的微粒间相互作用力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A. 冰醋酸和硬脂酸甘油酯
B. 金刚石和重晶石
C. 碘和碘化钠
D. 干冰和二氧化硅
14. 以下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A.H2S B.BF3C.CI4D.PCl5
15.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P4和NO2都是共价化合物
B. CCl4和NH3都是以极性键结合的极性分子
C. 在CaO和SiO2晶体中都不存在单个小分子
D. 甲烷是对称平面结构,是非极性分子
16.以下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选项是()
17. 新闻:美国?科学?杂志12月17日评选出2004十大科学突破中,有多项与水有关,其中之一是关于对水的研究有新进展,一些科学家对于水分子如何聚合以及电子及质子如何在水中溶解等问题上,都有了新发现。
另据2004年4月14日中科院网报道,中科院物理所王恩哥小组他们首次证明存在一种稳定的二维冰相。
它是由四角形和八角形的氢键网格交替组成的,研究人员把这种新的冰结构命名为镶嵌冰。
有趣的是,这种镶嵌冰可以在室温下稳定存在。
有关这种镶嵌冰的推测肯定不正确的
A. 镶嵌冰密度不可能比4o C水大
B. 镶嵌冰中四角形环比八角形环中水分间的氢键键能强
C. 每个水分子形成两个氢键
D. 镶嵌冰属于分子晶体
第六章化学反响与能量
教学目的1:
1. 了解化学反响中化学键与能量变化的关系及化学能与热能的关系。
2. 了解原电池中的氧化复原反响及常用电池的化学反响。
教学课时:
2.5课时
知识体系 1
1. 化学键与化学反响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⑴化学反响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任何化学反响除遵循质量守恒外,同样也遵循能量守恒。
反响物与生成物的能量差假设以热量形式表现即为放热反响或吸热反响(E反:反响物具有的能量;E生:生成物具有的能量):
⑵化学变化中能量变化的本质原因
⑶化学反响吸收能量或放出能量的决定因素:
实质:一个化学反响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响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⑷
☆常见的放热反响:①所有的燃烧反响②酸碱中和反响
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响④金属与酸的反响
⑤生石灰和水反响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常见的吸热反响: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 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响
③以H2、CO、C为复原剂的氧化复原反响④铵盐溶解等⑵燃料的燃烧
①燃烧的条件:到达着火点;与O2接触。
②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足够多的空气;燃料与空气又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③提高煤炭燃烧效率的方法:煤的干馏、气化和液化。
〔目的: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煤炭的利用率〕
2. 原电池
⑵几种常见新型原电池
电池是如何创造的?
电池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可以说已经成为不可离开的东西了:大到汽车用的蓄电池,小到电子表上的纽扣电池。
你可知道,200多年前的电池创造过程中有一段曲折的故事,它至今仍能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
1800年,英国皇家学会会长收到了意大利帕费亚大学物理学教授伏打(A.V olta,1745-1827)的一封信,信中说他制成了一种能够提供“不会衰竭的电荷及无穷的电力〞的仪器,这里所说的那种仪器,就是后来所说的伏打电池。
那么,伏打是如何创造出这种电池的呢?
事情还须回到一年前:伏打收到他的同胞、生理学家伽法尼的一篇论文。
文中谈到他的一次偶然发现:当他把悬有去了皮的青蛙腿的铜钩挂在铁架台上,发现蛙腿会发生奇异的痉挛现象。
伽法尼从职业本能出发,把注意力集中到了肌肉收缩上,认为这是一种由生物电引起的现象。
起初伏打也曾这样想,不久便对此产生了疑心。
物理学家的敏感把他的注意引到了两种金属的接触上,他的结论是“接触电〞或“金属电〞,而非“生物电〞。
接下来,伏打做的实验就是把不同的两种金属(锌和铜)放进食盐水中进行实验。
他成功了!世界上第一个原电池——伏打电池就此诞生!1801年,拿破仑把伏打召到巴黎,亲自授予奖章和奖金,并给予许多优厚待遇。
[根底达标1]
1.“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
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会制冷。
该化学物质可能是
A.氯化钠B.固体硝酸铵C.生石灰D.蔗糖
2. 以下反响既属于氧化复原反响,又是吸热反响的是
A.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响 B.灼热的木炭与CO2反响
C.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响 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响
3.以下物质参加水中显著放热的是
A.生石灰B.固体NaCl C.无水乙醇D.固体NH4NO3
4.对于放热反响,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响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
B.反响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C.反响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等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D.反响物H2和O2具有的能量相等
5.反响X + Y = M + N为吸热反响,对这个反响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
B.因为该反响为吸热反响,故一定要加热反响才能进行
C.破坏反响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D.X和Y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和N的总能量
6.“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它是在海底的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外观像冰。
1体积“可燃冰〞可贮载100~200体积的天然气。
下面关于“可燃冰〞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可燃冰〞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重要能源
B.“可燃冰〞是一种比拟洁净的能源
C.“可燃冰〞提供了水可能变成油的例证
D.“可燃冰〞的主要可燃成分是甲烷
7. 航天飞机用的铝粉与高氯酸铵(NH4ClO4)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
酸铵反响,其方程式可表示为:2NH4ClO4 N2↑+ 4H2O+Cl2↑+2O2↑+Q,以下对此反响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
A. 反响属于分解反响
B. 上述反响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航天飞机飞行
C. 反响从能量变化上说,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动能
D. 在反响中高氯酸铵只起氧化剂作用
8.以下各图中,表示正反响是吸热
反响的图是
9. 电子计算机所用钮扣电池的两极材料为锌和氧化银,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电极反响是:Zn + 2 OH- -2e=ZnO + H2O和Ag2O +H2O + 2e=2Ag +2 OH-;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锌为正极,Ag2O为负极 B.锌为负极,Ag2O为正极
C.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区溶液PH减小 D.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区溶液PH增大
10.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
高铁电池的总反响为:3Zn+2K2FeO4+8H2O3Zn(OH)2 + 2Fe(OH)3 + 4KOH,以下表达不正
确的选项是
A.放电时负极反响为:Zn-2e—+2OH—=Zn(OH)2
B.充电时阳极反响为:Fe(OH)3 -3e—+ 5OH—=FeO42-+ 4H2O
C.放电时每转移3mol电子,正极有1molK2FeO4被氧化
D.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11.由铜、锌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的pH怎样变化
A.不变 B.先变小后变大 C.逐渐变大 D.逐渐变小
12.对铜-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中,当导线中有1mol电子通过时,理论上的两极变化是
①锌片溶解了32.5g②锌片增重了32.5g③铜片上析出1g H2④铜片上析出1molH2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3. X、Y、Z都是金属,把X浸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X的外表有Z析出,X与Y组成的原电池时,Y为电池的负极,那么X、Y、Z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为
A.X > Y > Z
B. X > Z > Y
C. Y > X > Z
D. Y > Z > X
14.将铜棒和铝棒用导线连接后插入浓硝酸溶液中,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该装置能形成原电池,其中铝是负极 B.该装置能形成原电池,其中铜是负极
C.该装置不能形成原电池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15.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使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响为:Zn(s) + 2MnO2(s) + H2O(l) ﹦Zn(OH)2(s) + Mn2O3(s)
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
B.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响式为:2MnO2(s) + H2O(l) + 2e- ﹦Mn2O3(s) + 2OH-(aq)
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D.外电路中每通过0.2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