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二轮复习辅导与用 第1整合突破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咐呼州鸣咏市呢岸学校第1讲 功 功率 动能理
对学生用书 课时过关(四) 第143页 一、选择题
1.导学号:82460297(2021三模,16)有两条滑道平行建造,左侧相同而右侧有差异,一个滑道的右侧水平,另一个的右侧是斜坡.某滑雪者保持一姿势坐在雪橇上不动,从h 1高处的A 点由静止开始沿倾角为θ的雪道下滑,最后停在与A 点水平距离为s 的水平雪道上.接着改用另一个滑道,还从与A 点高的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结果能冲上另一个倾角为α的雪道上h 2高处的E 点停下.假设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且不考虑雪橇在路径转折处的能量损失,那么( )
A .动摩擦因数为tan θ
B .动摩擦因数为h 1s
C .倾角α一大于θ
D .倾角α可以大于θ
解析:第一次停在BC 上的某点,由动能理得
mgh 1-μmg cos θ·h 1
sin θ
-μmgs ′=0 mgh 1-μmg ⎝⎛
⎭
⎫h 1
tan θ+s ′=0 mgh 1-μmgs =0 μ=h 1
s
A 错误,
B 正确.
在AB 段由静止下滑,说明μmg cos θ<mg sin θ,第二次滑上CE 在E 点停下,说明μmg cos α>mg sin
α;假设α>θ,那么雪橇不能停在E 点,所以C 、D 错误.
答案:B
2.导学号:82460298(2021质检,17)有一辆颖电动,总质量为1 000 kg.行驶中,该车速度在14~20 m/s 范围内保持恒功率20 kW 不变.一位同学坐在驾驶员旁边观察车内里程表和速度表,记录了该车在位移120~400 m 范围内做直线运动时的一组数据如下表,设在上述范围内受到的阻力大小不变,那么( )
s /m 120 160 200 240 280 320 360 400 v /(m·s -1)
1
1
18.0
19.0
1
20.0
20.0
20.0
B .位移120~320 m 过程牵引力所做的功约为×104
J
C .位移120~320 m 过程经历时间约为15 s
D .该车速度在14~20 m/s 范围内可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解析:最后匀速行驶,有P =fv m 得:f =20×10
3
20.0 N =1 000 N ,那么A 错;位移120~320 m 过程中牵
引力做功W ,由动能理得:W -f ·(320 m-120 m)=12mv 2m -12mv 20,代入数据得W =5×105
J ,那么B 错;设
位移120~320 m 过程经历时间为t ,由动能理得:Pt -f ·(320 m-120 m)=12mv 2m -12mv 2
0,代入数据得:t
=15 s ,那么C 对;速度在14~20 m/s 范围内,功率不变,做变加速直线运动,那么D 错.
答案:C
3.导学号:82460299(2021,6)一个质量为0.3 kg 的物体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如下图,图线α表示物体受水平拉力时的v
t 图线,图线b 表示撤去水平拉力后物体继续运动的v t 图线,g =10 m/s 2,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撤去拉力后物体还能滑行7.5 m
B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C .水平拉力的大小为0.1 N ,方向与摩擦力方向相同
D .水平拉力对物体做功为 J
解析:在0~3 s 内水平拉力F 作用在物体上,由v
t 图象可知,此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 1=2
3
m/s 2,
3
s 末撤去力F ,此后,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 2=13m/s 2
.由v t 图线和横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可知3~6 s 内
物体的位移为7.5 m ,而6 s 末物体的速度不为零,此后物体仍向前运动,故A 错.由ma 2=μmg ,可得μ=1
30
,B 错.结合题图可知F 与摩擦力方向相同,由牛顿第二律有F +μmg =ma 1,解得F =0.1 N ,故C 对.W =-Fx =- J ,D 错.
答案:C
4.导学号:82460300(2021,21)如下图,内壁光滑半径大小为R 的圆轨道竖直固在桌面上,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静止在轨道底部A 点.现用小锤沿水平方向快速击打小球,击打后迅速移开,使小球沿轨道在竖直面内运动.当小球回到A 点时,再次用小锤沿运动方向击打小球,通过两次击打,小球才能运动到圆轨道的最高点.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始终未脱离轨道,在第一次击打过程中小锤对小球做功W 1,第二次击打过程中小锤对小球做功W 2.设先后两次击打过程中小锤对小球做功用来增加小球的动能,那么W 1/W 2的值可能是( )
A .1/2
B .2/3
C .3/4
D .1
解析:第一次击打,小球运动的最高高度为R ,即W 1≤mgR ,第二次击打,小球才能运动到圆轨道的最
高点,而恰好过最高点的条件为mg =m v 2高
R
,即v 高=gR ,小球从静止到到达最高点的过程,由动能理得W 1
+W 2-mg 2R =12mv 2高-0,得W 1+W 2=52mgR ,那么W 1W 2≤2
3
,应选A 、B.
答案:AB
5.导学号:82460301(2021一模,4)一个质量为m 的小铁块沿半径为R 的固半圆轨道上边缘由静止滑下,到半圆底部时,小铁块所受向心力为铁块重力的倍,那么此过程中铁块损失的机械能为( )
A.1
8mgR B.1
4mgR C.1
2
mgR D.3
4
mgR 解析:铁块滑到半圆底部时,小铁块所受向心力为铁块重力的倍,由牛顿第二律得:mg =m v 2
R
对铁块的下滑过程运用动能理得:mgR -W =12mv 2
, 解得:W =1
4mgR ,应选B.
答案:B
6.导学号:82460302(2021一中一模,16)如下图为某科技小组制作的利用太阳能驱动小车的装置.当太阳光照射到小车上方的光电板时,光电板中产生的电流经电动机带动小车.假设质量为m 的小车在平直的水泥路上从静止开始沿直线加速行驶,经过时间t 的距离为x ,且速度到达最大值v m .设这一过程中电动机的功率恒为P ,小车所受阻力恒为F ,那么这段时间内( )
A .小车做匀加速运动
B .小车受到的牵引力逐渐增大
C .小车受到的合外力所做的功为Pt
D .小车受到的牵引力做的功为Fx +12
mv 2
m 解析:小车在运动方向上受向前的牵引力F 1和向后的阻力F ,因为v 增大,P 不变,由P =F 1v ,F 1-F =ma ,得出F 1逐渐减小,a 也逐渐减小,当v =v m 时,a =0,故A 、B 项均错;合外力做的功W 外=Pt -Fx ,由动能理得W 牵-Fx =12
mv 2
m ,故C 项错,D 项对.
答案:D
7.导学号:82460303(2021三模,17)如下图,质量为0.1 kg 的小物块在粗糙水平桌面上滑行4 m 后以3.0 m/s 的速度飞离桌面,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桌面高0.45 m ,假设不计空气阻力,取g =10 m/s 2
,那么( )
A .小物块的初速度是5 m/s
B .小物块的水平射程为1.2 m
C .小物块在桌面上克服摩擦力做8 J 的功
D .小物块落地时的动能为0.9 J
解析:小物块在桌面上克服摩擦力做功W f =μmgL =2 J ,C 错.在水平桌面上滑行,由动能理得-W f
=12mv 2-12mv 20,解得v 0=7 m/s ,A 错.小物块飞离桌面后做平抛运动,有x =vt 、h =12gt 2
,解得x =0.9 m ,B 错.设小物块落地时动能为E k ,由动能理得mgh =E k -12
mv 2
,解得E k =0.9 J ,D 正确. 答案:D
8.导学号:82460304(2021模拟,16)用传感器研究质量为 2 kg 的物体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的规律时,在计算机上得到0~6 s 内物体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0~6 s 内物体先向正方向运动,后向负方向运动
B .0~6 s 内物体在4 s 时的速度最大
C .物体在2~4 s 内速度不变
D .0~4 s 内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于0~6 s 内合力做的功
解析:由a t 图象可知: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代表物体在相时间内速度的变化情况,在时间轴上方为正,在时间轴下方为负.物体6 s 末的速度v 6=12×(2+5)×2 m/s-1
2×1×2 cm/s=6 m/s ,那么
0~6 s 内物体一直向正方向运动,A 错;由图象可知物体在5 s 末速度最大,为v m =1
2×(2+5)×2 m/s=7
m/s ,B 错;由图象可知在2~4 s 内物体加速度不变,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大,C 错;
在0~4 s 内合力对物体做的功由动能理可知:
W 合4=12
mv 24-0
又v 4=1
2×(2+4)×2 m/s=6 m/s
得W 合4=36 J
0~6 s 内合力对物体做的功由动能理可知:
W 合6=1
6
mv 26-0
又v 6=6 m/s 得W 合6=36 J
那么W 合4=W 合6,D 正确. 答案:D
9.导学号:82460305(2021模拟,18)如下图,在倾角θ=30°的光滑斜面上有一垂直于斜面的固挡板C ,质量相的两木块A 、B 用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弹簧压缩量为l .如果用平行斜面向上的恒力F (F =m A g )拉A ,当A 向上运动一段距离x 后撤去F ,A 运动到最高处时,B 刚好不离开C ,重力加速度为g ,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A 沿斜面上升的初始加速度大小为g
2
B .A 上升的竖直高度最大为2l
C .拉力F 的功率随时间均匀增加
D .l 于x
解析:A 沿斜面上升的初始时刻,A 所受合力为F =m A g =m A a ,得a =g ,A 选项错.初始时A 静止,弹簧压缩量为l ,那么有kl =m A g sin 30°;当A 运动到最高处时,弹簧的伸长量为l ′,对B 受力分析,那么有kl ′=m B g sin 30°,又m A =m B ,得l ′=l ,所以A 上升的竖直高度最大为2l sin 30°=l ,B 项错误;拉力F 的功率P =Fv =Fat ,a 时刻改变,所以P 随时间不均匀增加,C 项错.在全程对A 由动能理有-m A g 2l sin θ+Fx =0,得x =l ,所以D 项正确.
答案:D
10.导学号:82460306(2021十校二模,15)将三个木板1、2、3固在墙角,木板与墙壁和地面构成了三个不同的三角形,如下图,其中1与2底边相同,2和3高度相同.现将一个可以视为质点的物块分别从三个木板的顶端由静止释放,并沿斜面下滑到底端,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均相同.在这三个过程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 ) A .沿着1和2下滑到底端时,物块的速度不同,沿着2和3下滑到底端时,物块的速度相同 B .沿着1下滑到底端时,物块的速度最大
C .物块沿着3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是最多的
D .物块沿着1和2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是一样多的
解析:设1、2、3木板与地面的夹角分别为θ1、θ2、θ3,木板长分别为l 1、l 2、l 3,当物块沿木板1下滑时,由动能理有mgh 1-μmgl 1cos θ1=1
2
mv 21-0,当物块沿木板2下滑时,由动能理有mgh 2-μmgl 2cos
θ2=12
mv 22-0,
又h 1>h 2,l 1cos θ1=l 2cos θ2,可得v 1>v 2;当物块沿木板3下滑时,由动能理有mgh 3-μmgl 3cos θ3=1
2
mv 23-0,又h 2=h 3,l 2 cos θ2<l 3cos θ3,可得v 2>v 3,故A 错,B 对.三个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分别为Q 1=μmgl 1cos θ1,Q 2=μmgl 2cos θ2,Q 3=μmgl 3cos θ3,那么Q 1=Q 2<Q 3,故C 、D 对,选A.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1.导学号:82460308(2021理综,8)同学们参照伽利略时期演示平抛运动的方法制作了如下图的装置.图中水平放置的底板上竖直地固有M 板和N 板.M 板上部有一半径为R 的14圆弧形的粗糙轨
道,P 为最高点,Q 为最低点,Q 点处的切线水平,距底板高为H .N
板上固有三个圆环.将质量为m 的小球从P 处静止释放,小球运动至Q 飞出后无阻碍地通过各圆环中心,落到底板上距Q 水平距离为L 处.不考虑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距Q 水平距离为L
2
的圆环中心到底板的高度;
(2)小球运动到Q 点时速度的大小以及对轨道压力的大小和方向; (3)摩擦力对小球做的功.
解析:(1)由平抛运动规律可知L =vt ,H =12gt 2,同理L 2=vt 1,h =12gt 21,解得h =H
4,那么距地面的高
度为H 1=H -h =3
4
H . (2)由平抛运动规律解得v =L
t =L
g 2H
小球经过Q 点为圆周的最低点,由牛顿第二律
F N -mg =m v 2R ,解得F N =mg +mgL 2
2HR . 由牛顿第三律知F 压=F N =mg +mgL 22HR
. (3)小球由P 点至Q 点,由动能理:mgR +W f = 12mv 2,解得W f =mgL 2
4H
-mgR .
答案:(1)3
4
H (2)L
g 2H mg ⎝⎛⎭⎫1+
L 22HR 方向竖直向下 (3)mg ⎝⎛⎭⎫L 24H -R
12.导学号:82460310如下图,水平传送带的右端与竖直面内的用光滑钢管弯成的“9”形固轨道相接,钢管内径很小.传送带的运行速度为v 0=6 m/s ,将质量m =1.0 kg 的可看作质点的滑块无初速度地放到传送带A 端,传送带长度为L =12.0 m ,“9”字H =0.8 m ,“9”字上半圆弧半径为R =0.2 m ,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
,试求:
(1)滑块从传送带A 端运动到B 端所需要的时间. (2)滑块滑到轨道最高点C 时对轨道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3)假设滑块从“9”形轨道D 点水平抛出后,恰好垂直撞在倾角θ=45°的斜面上P 点,求P 、D 两点间的竖直高度h (保存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1)在传送带上加速运动时,由牛顿第二律得:μmg =ma 解得:a =3 m/s 2
加速到与传送带到达共同速度所需要的时间:
t 1=v 0
a
=2 s 前2 s 内的位移:x 1=12at 2
1=6 m
之后滑块做匀速运动的位移
x 2=L -x 1=6 m
所用的时间:t 2=x 2v 0
=1 s
t =t 1+t 2=3 s
(2)滑块由B 到C 的过程中,由动能理得: -mgH =12mv 2C -12
mv 2
在C 点,设轨道对滑块的弹力方向竖直向下,由牛顿第二律得:
F N +mg =m v 2C
R
解得:F N =90 N 方向竖直向下
由牛顿第三律得,滑块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90 N ,方向竖直向上 (3)滑块从B 到D 的过程中由动能理得:
-mg =(H -2R )=12mv 2D -12mv 2
在P 点v y =v D
tan45°
又:h =v 2
y
2g
解得:h =1.4 m
答案:(1)3 s (2)90 N 方向竖直向上 (3)1.4 m [备课札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