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考教育质量守恒定律学课教案的稿特等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质量守恒定律优良讲课稿(特等奖)
初中化学中(会)考重难点优良课讲课大赛
《质量守恒定律》
第一课时
讲课稿
讲课人:谢琴
单位:成都七中实验学校
时间:二零一三年十一月十九日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讲课稿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谢琴
一、教材剖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节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它包含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原由和应用,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化学规律,它的应用贯串于
整此中学化学。

在此以前,学生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和原子的初步知识,对化学反响中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有了必定的认识,本节课将引领学生对化学反响的认识开始从“质”到“量”的过渡,也为以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的教课建立了理论铺垫,所以本节内容在初中化学里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不单是本单元的要点,也是整个
初中化学的要点内容。

同时,该节内容仍是中考化学的一个必考考点。

如:08云南中考第23题、09云南中考第27题、09昆明中考第14题、10玉溪11题、10曲靖15题、10普洱7题、11成都18题、12成都6题、13成都13题。

所以,本节内容的学习,对中考化学以及后续学
习拥有重要的作用。

(二)教课目的
目标目标目标分析
层次
①记着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理
目标的确定是因为,依据教材剖析,如知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和化学变化
何将学生所学的化学知识从“定性分与质量守恒的原由。

析”向“定量剖析”变换呢?质量守恒技术②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说、解决
定律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理论基础。

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过程①在研究活动中着重锻炼学生的沟通和初三学生逻辑思想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剖析和察看能力。

刚有雏形,但缺少足够的深度和广度,

②培育学生运用实验的方法定量研究问只有经过一系列的教课活动,才能逐渐方法
题和剖析问题的研究能力。

形成较为完美的思想系统。

①建立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辩初中学生对化学基本看法和理论的学习
感情态证唯心主义看法。

有必定难度,但他们对化学实验很感兴②经过对证量守恒定律的研究,让学生趣,好奇心强、有激烈的求知欲,可否
度与价
领会成功的乐趣,培育学生团结协作的利用教材浸透对人的学习质量培育,是值观
团队精神。

把新的教育理念落实到讲堂的要点。

((三)教课重难点
(教课要点:1、经过实验研究成立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理解
(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教课难点:1、对证量守恒定律的正确理解,特别是对“参加”和“质量
(总和”的理解.
(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理解
(3、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剖析详细反响
(难点打破方法:1、借助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实验的剖析与改进,帮助学
(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中的“质量总和”。

(2、借助镁条焚烧的实验议论剖析,帮助学生理解“参加”。

(3、动画模拟电解水的微观变化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质量
(守恒定律的本质原由。

((四)考情剖析
(本课题为中考的考察热门,纵观近六年景都中考化学,其命题范围包含质量守恒定律
(的理解、对证量守恒定律的研究以及应用,经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实验研究题或剖析计算等形式考察,分值在4~8分左右。

(二、学情剖析
(1)学生的知识情况:已认识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反响的本质,初步掌
(握了一些简单的化学反响。

(2)学生的能力情况:初步掌握了简单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术,而对化学探
究学习方法的认识尚处于启发阶段。

3)学生的心理情况:学生刚开始化学学习,情绪和心理都处于比较愉悦、好奇状态,我牢牢抓住这一点。

4)学生认知过程剖析:
认知次序:从单调物质的质量到各物质质量总和最后到参加反响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从实考证明守恒到从微观和本质角度去理解守恒。

认知阻碍:从开放系统到密闭系统、从分步称量到整体称量的实验“思想”变换;从宏观到微观,从物质质量到微粒质量的理性思想变换。

三、碰到的疑惑及解决方案
两点疑惑:
1、本堂课实验多,时间紧。

如何设计讲堂,才能既节俭时间,又不阻碍学
生对证量守恒定律的建构和认知。

2、如何掌握研究实验的开放度,究竟松手多少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比较适合。

解决方案:
1、①两个研究实验,能够分小组同时进行,这样能够省去一半的实验时间。

②在学生疏组研究实验中,指引学生明的确验目的和步骤后,再开始实验,提升实验的效率。

③在学生沟通议论中,教师加以适量的指引,提升议论的效率。

2、鉴于讲堂时间有限,本课内容许多以及学情剖析,能够在难度较小的碳酸钠和稀盐酸的实验,设计沟通议论环节,松手给学生来设计和改进,进行实验——改进——再实验。

四、教课剖析和学法指导
教法:演示实验法、启迪指引法、多媒体教课法
学法:实验研究法、合作学习法
五、教课方案
(一)、教课流程图
开始
课件图片,导入新课学生参加思虑进行猜想
课件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察看红磷焚烧实验现象
(二)教课详细过程
【环节一】创建情形,引提问题
多媒体展现运动会发令枪图片。

引提问题: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同时,物质的总质量能否会发生改变。

【环节二】剖析推理,提出猜想
猜想1:参加反响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大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猜想2:参加反响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猜想3:参加反响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小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环节三】实验研究,得出结论
演示实验
红磷焚烧的实验耗时长,由教师演示,这样一方面能够节俭讲堂时间,另一方面能够给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技巧方面(两次称量)起到示范作用,为后边学生自己着手实验
打下基础。

实验后,同学们察看到天平均衡,反响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学生疏组研究实验
1、合作研究
学生疏组自主选择器械并设计方案进行研究
研究活动一: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响后总质量能否改变?
研究活动二: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响后总质量能否改变?
[ 供应一个教案(见最后一页),介绍对于上述反响的一般性认识]
教师巡回指导,辅助学生完整天平的操作:并拍摄学生的实验过程
2、报告结果
组:参加反响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组:参加反响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大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3、数据剖析
展现拍摄的碳酸钠与稀盐酸实验过程,指引学生从实验现象查找天平不均衡的原由。

4、装置改进
小组议论,将敞口装置改为各样密闭装置。

演示实验
教师用学生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再次进行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响的实验,实验后,同学们察看到,天平均衡,化学反响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多媒体展现质量守恒定律发现史
学生产生激烈的共识,体验成功的愉悦。

得出结论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响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响后生产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教师重申四因素:“参加”、“化学反响”、“质量”和“总和”。

【环节四】剖析论证,研究本质
动画模拟电解水的微观过程,指引学生发现,质量守恒的本质原由:化学反响中,反响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量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环节五】解说应用,拓展提升
展现镁条焚烧的图片,请学生疏组议论镁条焚烧前后的质量关系?经过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响的镁条的质量,帮助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中“参加”二字,使学生理解,化学反响前后,两次称量的质量可能会不相等,但反响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必定是守恒的。

最后,本着潜质生有吃的,中等生吃的饱,优等生吃的好的原则,优选少许练习,对证量守恒定律进行稳固和应用。

六、板书设计
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响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响后生成的各物
质的质量总和。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原由——三不变
原子的种类不变
化学反响前后原子的数量不变
原子的质量不变
附:
【化学反响前后的总质量关系研究】教案
班级姓名
研究一:研究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响后总质量能否改变?
【友谊提示】铁和硫酸铜溶液混淆在一同就能发生反响,这个反响会给铁钉的外面套上一层红色的铜衣,特别美丽。

同时生成一种能够补血的物质叫硫酸亚铁。

你的设计方案:
你记录的数据:
你的结论:
研究二:研究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响后总质量能否改变
【友谊提示】将稀盐酸溶液倒进盛有碳酸钠粉末的烧杯中,立刻就看到大批的气泡,即二氧化碳气体,其他还生成了氯化钠和水。

你的设计方案:
你记录的数据:
你的结论:
二、中考化学推测题
2.如图是一个“珠漏”,A第一漏下,A﹣F分别代表6种初中化学的常有物质:氧气、木
炭、碳的某种氧化物、铁、四氧化三铁、硝酸铜。

珠子漏下的规则:①相对分子质量第二大的第一个漏下;
②先漏下的珠子带动下一颗互相间能反响的珠子漏下,进而实现按A﹣B﹣C﹣D﹣E﹣F的
次序漏下。

(1)上述“碳的某种氧化物”的化学式是___。

(2)A与B反响的现象是____。

(3)物质C的用途是____。

(4)E与F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答案】CO
固体表面有红色固体出现,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可供应呼吸、支持焚烧高温
2C+Fe3O43Fe+2CO2↑
【分析】
【剖析】
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木炭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是56,四氧
化三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32,硝酸铜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8。

一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8,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因为相对分子质量第二大的第一个漏下,故A是硝酸
铜;先漏下的珠子带动下一颗互相间能反响的珠子漏下,硝酸铜能与铁反响,故B是铁;
铁能与氧气反响,故C是氧气;氧气能与一氧化碳反响,不与二氧化碳反响,故D是一氧
化碳;一氧化碳拥有复原性,能与四氧化三铁反响,故E是四氧化三铁,碳拥有复原性,
能与四氧化三铁反响,故F是木炭。

【详解】
(1)上述“碳的某种氧化物”的化学式是CO。

(2)A与B的反响是:Fe+Cu(NO3)2=Fe(NO3)2+Cu,反响的现象是固体表面有红色固体出现,
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物质C是氧气,氧气可供应呼吸、支持焚烧。

(4)E与F发生的反响是四氧化三铁与木炭之间的反响,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
高温
2C+Fe3O43Fe+2CO2↑。

【点睛】
依据相对分子质量及物质之间的转变关系进行剖析是解答本题的要点。

3..如下图,A~H分别是氢、氧、硫、氯、钠、铜、钙、铁八种元素中的两种或几种组
成的初中化学常有物质。

“→”箭头表示物质间能转变,“—表”示物质间能反响),G用于配
制“波尔多液”,溶液显蓝色。

请回答:
1)G的化学式为_____。

2)C→D的实验现象为:_____。

3)写出以下化学方程式:
A→B:_____。

G→H:_____。

(4)在上述转变关系中,必定不包含_____反响(填基本种类)
【答案】CuSO
固体减少,放出大批的热H2SO4+BaCl2=BaSO4+2HCl
4
BaSO4+CuCl2置换反响
【分析】
【剖析】
G用于配制“波尔多液”,溶液显蓝色,则G为CuSO4,能生成硫酸铜的氧化物为CuO,CuO与H2反响生成H2O,则C为H2O,H2O与CaO反响生成氢氧化钙,则CuSO+BaCl42= CuO,则E为为
Ca(OH)2,A可能为H2SO4,H2SO4与BaCl2反响生成HCl和硫酸钡,则B可能为HCl,D、F均
为碱,且D能生F,则F可能为NaOH,G能与氯化钡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铜,则H可能为
CuCl2,考证无误,推导正确。

【详解】
(1)G用于配制“波尔多液”,溶液显蓝色,则G为CuSO4;
(2)C为H2O,H2O与CaO反响生成氢氧化钙,实验现象为固体减少,放出大批的热;
(3)由上述剖析可知A→B:H2SO4+BaCl2=BaSO4+2HCl;
42=BaSO42
G→H:CuSO+BaCl+CuCl;
(2)上述物质中不含有单质,故反响必定不包含置换反响。

4.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变关系(反响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此中A、E为固体氧化
物,且A为黑色粉末;B、D是由同样元素构成的无色液体,且B拥有消毒杀菌作用;C、Y、Z为无色气体,此中Y有毒;X是最常有的金属.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反响①中A物质的作用是______;
(2)反响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在平常生活中为防备反响②的发生,可采纳的举措是______(写一
点即可);
(4)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反响⑤,其名称为______.
高温
【答案】催化作用3CO+Fe2O33CO2+2Fe涂油光合作用
【分析】
【剖析】
依据题目中的信息“A、E为固体氧化物,且A为黑色粉末”、“B、D是由同样元素构成
的无色液体,且B拥有消毒杀菌作用”,说明B为过氧化氢,而D是水;从反响的角度也
能够判断,因为AB反响生成物中居然仍旧有A,说明A为催化剂,而BD是液体,所以
应当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C可能为氧气;CD(氧气和水)和X(金属)能
够反响生成E,在初中只有铁生锈是这样三种物质,所以X为铁,而E主要成分为铁
锈.而E和盐酸反响获取黄色溶液F(三价铁离子的溶液是黄色)也印证了E为氧化
铁.而E和“有毒的气体”Y能够反响获取金属X,所以Y为有毒的复原性气体,
所认为
一氧化碳,则Z为二氧化碳.代入查验,切合题意.
【详解】
1)反响①中A物质前后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或许是催化作用;
2)反响④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响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响的化学方程
高温
式为:3CO+Fe2O33CO2+2Fe;
3)在平常生活中为防备反响②的发生,即防锈,能够从表面考虑刷漆、抹油或许做镀层,
从内部考虑的话就是做成不锈钢等.
4)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反响⑤,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响生成有机物,其名称为光合作
用.故答案为:
【点睛】
物质推测题解题要点是借助特点性反响和物质的特点性颜色等,所以在平常学习中要多总
结,勤反省,建立物质之间转变关系的网络图,这样解答近似题目将很随手.
5.A~I为九年级化学所学的物质。

已知B常用于改进酸性土壤,D为蓝色积淀,E为单
质,F为浅绿色溶液,F、G、I均为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溶液。

“→”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变关系(部分生成物未标出),如右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A的化学式________;C中的阴离子____________。

2)B与I之间的化学反响属于_______反响(填基本反响种类)。

3)写出G与H反响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aO CO32-复分解反响CuSO4+Fe=FeSO4+Cu
【分析】
【剖析】
A~I为九年级化学所学的物质。

已知B常用于改进酸性土壤,B为氢氧化钙,D为蓝色沉
淀,D为氢氧化铜,A和水反响生成氢氧化钙,A为氧化钙,氢氧化钠和G反响生成D,
则G为硫酸铜,G和H反响生成浅绿色溶液F,则H为铁,B和I反响生成氢氧化钠和C,
则C是碳酸钙,I是碳酸钠。

【详解】
(1)B常用于改进酸性土壤,B为氢氧化钙,D为蓝色积淀,D为氢氧化铜,A和水反响
生成氢氧化钙,A
为氧化钙,故
A
的化学式为CaO;
B

I
反响生成氢氧化钠和
C C

,则
碳酸钙,故C中的阴离子是碳酸钙离子,故化学式为CO32-。

2)B与I之间的化学反响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响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故属于复分解反响。

3)G为硫酸铜,H为铁,则G与H反响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故化学方程式为
CuSO4+Fe=FeSO4+Cu。

【点睛】
B常用于改进酸性土壤,B为氢氧化钙,D为蓝色积淀,D为氢氧化铜,A和水反响生成氢
氧化钙,A为氧化钙,氢氧化钠和G反响生成D,则G为硫酸铜,G和H反响生成浅绿色溶液F,则H为铁,B和I反响生成氢氧化钠和C,则C是碳酸钙,I是碳酸钠。

6.A、B、C为初中化学常有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有以下图所示的转变关系(“→”表示某
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响可转变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响物、生成物及反响条件已略去)。

请回
答以下问题:
(1)若A为黑色固体,A、B、C的相对分子质量挨次增大,且B与C是构成元素同样的
两种气体,则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B→C的反响种类_________(填“必定”或“不一
定”)是化合反响。

(2)若A、B、C为三种不一样物质类其他化合物,且C可用于改进酸性土壤,写

A→B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3)若A 、B 、C 是三种不一样类其他物质,都含有同一种元素,且构成元素分别为三种、两种和一种,常温下C 为气态,则B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高温
CaO+CO
【答案】CO 2
不必定
CaCO
2
3
2
HO
【分析】
【详解】
(1)若A 为黑色固体,A 、B 、C 的相对分子质量挨次增大,且 B 与C 是构成元素同样的
两种气体,碳在氧气中不完整焚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在氧气焚烧生成二氧化碳,故 A 是碳,B 是一氧化碳,C 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
CO 2;B →C 的反响是一氧化碳生成二氧
化碳,能够是与氧气反响,也能够是与氧化铜反响,不必定是化合反响;
(2)若A 、B 、C 为三种不一样物质类其他化合物,且
C 可用于改进酸性土壤,则
C 为氢氧
化钙,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与水反响生成氢氧化钙,则 A 为碳
酸钙,B 为氧化钙,A →B 的反响是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响的化学
高温
方程式为:CaCO 3
CaO+CO 2 ;
3)A 、B 、C 是三种不一样类其他物质,都含有同一种元素,且构成元素分别为三种、两种、一种,常温下C 为气态,硫酸与氧化铜反响生成铜和水,水通电分解生成氧气和氢 气,则A 能够是硫酸(或氢氧化钠等可溶性碱或碳酸盐等,合理即可), B 能够是水,C
能够是氢气(或氧气,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响生成碳酸钠和水,水通电分解生成氧 气),B 的化学式为 H 2O 。

【点睛】
解题时常常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显然或隐含的条件,抓住打破口(打破口常常是现象特点、反响特点等),获取结论,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考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