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婴儿防盗防范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婴儿防盗防范实施內容
盗取婴儿多在医院发生,现今妇产科多使用母婴同室的病房安排,这也成了盗取婴儿的场所。
有报道称在1983~2008年,在医院中被盗122名新生儿,盗取地点中17名在儿科,17名在婴儿室,69名在母婴同室,19名在其他地点。
现在我国妇科医院频繁发生婴儿被盗取事件,这对和谐社会有很大的影响。
我院产科实行母婴同室开放式管理,家属可陪住,探视管理不严格,病房婴儿安全管理难度增大。
基于对婴儿被盗的风险如意增多,医院决定从2013年12月20日起,医院开始对婴儿安全问题实施防范,以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现将实施內容如下:
希望引起全院人员高度重視,严防盗取婴儿事件发生。
医院方面的安全因素
1、产科病房有对产妇和新生儿进行护理和治疗的特点,且还要对急诊产妇进行分娩,护理工作量很大。
尤其是在夜间,值班护士及医生人员少,且产妇多,这给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2、因为母婴同室,产科的人员流动很大,且分娩产妇的住院时间也很短,病床的周转时间很快,家属陪护人员很多,这给病区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
3、母婴同室的管理模式致使陪护的家属很多,这致使在管理上很难操作。
4、目前医院执行的开放式管理方式,对探视的管理不是很严格。
影响安全的各方面因素
患者方面的因素
1、对新生儿的实际监护能力低。
产妇在分娩之后会有一些心
理改变,产妇会很疲倦,需要其他人照顾,对婴儿的监护能力很局限。
2、产妇及新生儿的陪护家属不确定,经常更换,致使新陪护人员对医院的环境不了解,对医护人员的诊疗也不了解,致使埋下安全隐患。
3、产妇及陪护家属的安全意识不强,尤其是老年陪护家属的文化程度不高,易于被蒙骗。
社会方面的因素
因为受重男轻女的意识影响,一些地区会出现盗婴事件发生,另外社会矛盾也易于导致此类事件发生。
医院在此方面的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病房两侧均可通过,人员复杂,管理难度较大。
要求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在入院和产后由护士进行婴儿安全告知和签订协议书。
针对现存问题采取婴儿安全防护措施包括医院保安巡视制度,制订安全警示牌及告知制度、安全教育制度。
严格出入口管理,执行“婴儿出院核对、抱出婴儿发牌”管理制度。
2、婴儿出院由值班护士告知保安出院产妇名单,保安对所有出院产妇核查姓名后,方可将婴儿带出。
进行检查应让责任护理人员把各项标记出入证件发放到产妇及陪护家属手中,产妇见牌方可让医护人员抱走婴儿,婴儿送回病房后将出入牌还给责任护
士。
3、严格执行探视制度,减少探视人员随意进入;控制产妇的陪床人员,每床只可一人陪床,避免人员流动过多。
4、要向产妇及家属告知防盗方面的知识,孕妇出院及分娩后由责任护士向产妇及家属宣教婴儿防盗告知并由家属或产妇签名。
责任护士将婴儿安全知识贯穿于健康教育中。
值夜班的护理人员进行巡视之时应再次对产妇及家属进行告知。
5、建立各项规章制度,让医务人员都有安全的意识,在各病房醒目地方张贴安全防盗的相关知识和内容,医护人员均应挂上醒目的标牌,工作期间必须白大褂和佩带标牌。
6、巡视和交接班时应加强安全意识,应在产妇的床旁进行交接班工作。
进行交班工作应要清点婴儿的数目。
责任护理人员应重视夜班巡视工作,夜班巡视应每小时1次,发现有可疑人员要立即告知保卫人员。
医院实施上述措施争取最大限度不发生婴儿被盗事件,不出现产妇及陪护人员财物丢失的事情发生。
对产妇及家属满意度进行随机调查显示住院孕产妇满意度,同时全院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要增强,人人参与管理,人人履行安全职责。
国内已有多部法律规定了医院的安全保障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有明确的规定,各公共场所均应尽到安全保障的义务,如致使出现财产和人员的损失应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故管理人员应对此给予重视,医院应尽到保障婴儿的义务。
产妇在住院期间对安全意识都有所缺乏,故对其进行有关方面知识的宣教工作很重要,其可调动产妇和医务人员两方面的安全意识,从薄弱环节出发加强各个方面的建设,保障婴儿的安全。
采取有效方法让产妇及其家属具有安全意识,与医护人员一起进行防盗。
相关责任人员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