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PTN-SDN实现业务承载的方案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7
随着运营商传送网的开放创新、高效运营、简化运维、降低OPEX等需求的提高,在现有PTN传送网上,实现软件定义网络,也就是说希望应用软件能够参与对网络的控制管理,满足上层业务需求,通过自动化业务部署简化网络运维,这是SDN的核心诉求。

1 SDN的进展
1.1 什么是SDN
SDN只是一种架构,一种思想,具体的实现多种多样。

如果符合
如下三个SDN的本质属性,即只要符合控制跟转发分离、有开放的编程接口、集中式的控制就可以认为是SDN。

1.2 SDN架构的核心思想
SDN就是靠转控分离、集中控制、开放可编程来改变网络。

现在具有如下特点:开放API、Overlay、网络虚拟化、控制面与数据面解耦、解决实际问题。

广义的SDN架构指的是向上层应用开放资源接口,可实现软件编程及控制的各类基础网络架构;狭义SDN架构则专指符合ONF组织定义的开放性架构,是基于标准OpenFlow实现的软件定义网络。

SDN的核心思想:分离网络设备控制层与数据层,以实现对网络流量的灵活有效控制,为核心网络及应用的创新提供适于灵活开发的平台。

一个SDN架构主要由控制器和各个OpenFlow交换机两种设备构成。

其中,控制器通过收集各个OpenFlow交换机所
统计的数据为SDN中的每一个流分配一条转发路径;OpenFlow交换机根据控制器的指令将流转发到相应的端口[1]。

2 PTN-SDN解决方案
2.1 以业务为中心的PTN-SDN网络架构
SDN网络将PTN平滑升级到PTN-SDN,通过将现网平滑升级,实现从半开放走向的全开放,并且南向接口兼容现网平滑演进。

网络集中控制实现控制与转发的分离,并且实现全局资源管理。

使PTN-SDN网络具备两级开放控制器架构,其中域控制器北向开放,并且超级控制器能够实现跨多厂家跨域控制。

最后实现开放APP创新,面向业务的标准北向接口。

网络架构如图1所示。

2.2 PTN-SDN的方案设计场景
2.2.1 单域业务发放功能
(1)用户通过综合资管/传输综合网管/APP等形式输出电路工单信息,用户输出电路工单信息,并通过标准Restconf接口下发到s-controller。

(2)s-controller接收业务下接口后,对业务接口进行解析,将电路工单参数转换为网络模型后进行业务下发编排。

分别下发请求路径计算、隧道创建(包括隧道相关对象、关联LSP生成、OAM对象,以及保护对象生成),以及业务创建(包括业务对象、PW 对象、以及EP对象)接口到d-controller。

(3)标准北向Restconf接口下发交互。

(4)D-controller接收s-controller接口请求,完成域内隧道标签分配,业务对象标签分配和绑定,并调用厂商网管接口进行配置下发。

(5)厂商私有接口下发配置。

(6)厂商网管通过现有南向接口下发配置到PTN设备,保持与现网的一致性。

(7)厂商网管北向接口与综合网管对接,配置资源入库接口保持现有接口不变化。

(8)厂商网管与现有设备的南向接口下发。

2.2.2 跨域业务发放功能
(1)用户通过综合资管/传输综合网管/APP等形式输出电路工单信息,用户输出电路工单信息,并通过标准Restconf接口下发到s-controller。

(2)s-controller接收业务下接口后,对业务接口进行解析,将电路工单参数转换为网络模型后进行业务下发编排。

分别下发请求路径计算,并协同各个域之间路径计算。

下发隧道创建(包括隧道相关对象、关联LSP生成、OAM对象,以及保护对象生成),以及业务创建(包括域间对接VLAN标签分配,业务对象、PW对象、以及EP对象)接口到d-controller。

(3)标准北向Restconf接口下发交互。

(4)
D-controller接收s-controller接口请求,完成域内路径计算并返回,接收隧道创建在域内隧道标签分配,接收业务创建在域内进行业务
收稿日期:2017-04-13
作者简介:赵勇(1978—),男,辽宁沈阳人,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工程师,研究方向:传输。

采用PTN-SDN 实现业务承载的方案设计
赵勇 李淼
(辽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辽宁沈阳 110179)
摘要:随着运营商传送网的开放创新、高效运营、简化运维、降低OPEX等需求的提高,在现有PTN传送网上,实现软件定义网络,这是SD N的核心诉求。

关键词:SD N;P TN ;管控分离
中图分类号:
TN929.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416(2017)04-0157-02
图1 网络架构图
158
对象标签分配和绑定,并调用厂商网管接口进行配置下发。

(5)厂商私有接口下发配置。

(6)厂商网管通过现有南向接口下发配置到PTN 设备,保持与现网的一致性。

(7)厂商网管北向接口与综合网管对接,配置资源入库接口保持现有接口不变化。

(8)厂商网管与现有设备的南向接口下发。

2.2.3 APP专线流量性能和质量呈现
(1)通过APP实现对业务流量类性能的展现,包括带宽占用率、流量分布趋势等;(2)通过APP实现对业务质量类性能的展现,包括时延、抖动、丢包率等;(3)通过APP实现对业务的创建、删除、带宽的调整,为未来APP打通BSS系统,实现集客业务的用户网上自助缴费、变更等提供网络技术支撑。

2.2.4 基于策略的智能选路功能
(1)通过APP实现对业务流量类性能的展现,包括带宽占用率、流量分布趋势等;(2)通过APP实现对业务质量类性能的展现,包括时延、抖动、丢包率等;(3)通过APP实现对业务的创建、删除、带宽的调整,为未来APP打通BSS系统,实现集客业务的用户网上自助缴费、变更等提供网络技术支撑。

3 PTN-SDN架构实现的方案比对
3.1 试点方案1(单域overlay)
(1)PTN-SDN试点业务overlay穿通现网城域网;(2)现网EMS 不做升级变动,新增EMS网管和D-controller,S-controller,支持PTN-SDN业务部署;(3)PTN-SDN业务与现网已部署的LTE业务隔离承载,PTN-SDN业务发放和运维均独立进行,互不影响。

3.2 试点方案2(单域现网)
(1)PTN-SDN试点业务承载在现网本地网上;(2)利用现网EMS,现网EMS需要升级支持PTN-SDN业务试点。

同时在每个域新增D 控制器,支持P T N -S D N 业务部署;(3)增加协同器S -controller;(4)PTN-SDN业务与现网已部署的LTE业务混合承载。

3.3 试点方案3(跨域overlay)
(1)PTN-SDN试点业务overlay穿通现网本地网,在本地网末端
和城域落地点增加PTN-SDN设备。

PTN-SDN分为3个域,包括两个
PTN-SDN末端接入域和一个省干域。

省干平面建议直接新建省干平面(同时更好的支持专线业务质量测试和展示);(2)现网EMS不做升级变动,每个域新增EMS网管和D-controller,支持PTN-SDN业务部署;(3)增加协同器S-controller,协同三个域的D-controller控制器;(4)域间业务采用UNI对接方式,本地城域网需要配置管道overlay PTN-SDN的业务。

(5)PTN-SDN业务与现网已部署的LTE 业务隔离承载,PTN-SDN业务发放和运维均独立进行,互不影响。

3.4 试点方案4(跨域现网)
(1)PTN-SDN试点业务承载在现网本地网上,PTN-SDN分为
3个域,包括两个本地网和一个省干。

本地网为现有平面设备,省干平面建议直接新建省干平面;(2)利用现网EMS,现网EMS需要升级支持PTN-SDN业务试点。

同时在每个域新增D控制器,支持PTN-SDN业务部署;(3)增加协同器S-controller,协同三个域的D-con-troller控制器;(4)域间业务采用UNI对接方式;(5)PTN-SDN业务与现网已部署的LTE业务混合承载。

3.5 方案对比与分析
方案对比与分析表1所示。

根据上述结论,建议在进行SDN架构建设的时候,采用方案一或方案三。

4 结语
在PTN-SDN架构中,实现业务承载时,需要依据相关行业标准及SDN架构本身的特点,合理、经济、安全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闫长江,吴东君,熊怡.SDN原理解析 转控分离的SDN架构[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2]黄韬,刘江,魏亮,张娇,刘韵洁.学术中国·院士系列:软件定义网络核心原理与应用实践[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对比 方案1
方案2
方案3
方案4
现网 EMS 版本 新部署试点EMS,独立版本。

对现网版本无影响
需要升级现网EMS 版本,存在升级风险,且升级后的EMS 版本无法回退原有版本。

新部署试点EMS,独立版本。

对现网版本无影响
需要升级现网EMS 版本,存在升级风险,且升级后的EMS 版本无法回退原有版本。

服务 器部 署 需要新增EMS 服务器1台 利用现网服务器 需要新增EMS 服务器多台
利用现网服务器,服务器数量较少
网络 光纤 调整 现网需要新增部分光纤和落地设备
现网网络结构基本不调整
现网需要新增部分光纤和落地设备
现网网络结构基本不调整 业务 隔离 和安 全性
试点业务overlay 在现网网络上,现网不感知试点业务,试点业务的测试仅
影响试点网络,隔离性好。

试点业务和现网业务混合承载,在测试验证中容易对现网产生影响或存在资源冲突,隔离性差
不安全。

试点业务overlay 在现网网络上,现网不感知试点业务,试点业务的测试仅
影响试点网络,隔离性好。

试点业务和现网业务混合承载,在测试验证中容易对现网产生影响或存在资源
冲突,隔离性差不安全。

表1 方案对比与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