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管理学专业复习要点人群关系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2017考研管理学专业复习要点:人群关
系理论
人群关系理论
霍桑试验的研究结果否定了传统管理理论的对于人的假设,表明了工人不是被动的,孤立的个体,他们的行为不仅仅受工资的刺激,影响生产效率的最重要因素不是待遇和工作条件,而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梅奥等人的通过试验和访谈认为:生产效率不仅受物理的、生理的因素影响,而且受社会环境、社会心理的影响。
这点与科学管理的观点截然不同。
他们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企业的职工是“社会人”。
梅奥等人创立了“社会人”的假说,认为人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属于某一工作集体并受这一集体的影响。
他们并不是单纯的追求金钱收入,还要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等社会和心理欲望的满足。
二、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即工人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协作精神等结合成一体的精神状态,这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梅奥等人,从社会人的观点出发,认为士气的高低决定于安全感、归属感社会、心理等欲望的满足程度。
三、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
人际关系论者认为:企业职工在共同工作、共同生产中,必然产生相互之间的人群关系,产生共同的感情,自然形成一种行为准则或惯例,要求个人服从,这就构成了“非正式组织”。
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在本质上是不同的:正式组织以效率和成本为主要标准,要求企业成员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而确保形式上的协作。
非正式组织则以感情为主要标准,要求其成员遵守人群关系中形成的非正式的不成文的行为准则。
人群关系论者认为:非正式组织不仅存在于工人之中,而且存在于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之中,只不过与效率与成本对于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比之对于工人更为重要,而感情一般来说,在工人中比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中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
如果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仅仅依据效率与成本的要求来进行管理而忽略工人的感情,那么两者之间必将发生矛盾冲突,妨碍企业目标的实现。
四、企业应采用新型的领导方法。
新型的领导方法,主要是要组织好集体工作,采取措施提高士气,促进协作,使企业的每个成员能与领导真诚持久的合作。
由此可以看出,以霍桑试验为基础的人群关系理论是“行为科学”管理学派的早期思想,它只强调要重视人的行为;而行为科学还要求进一步研究人的行为规律,找出产生不同行为的影响因素,探讨如何控制人的行为以达到预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