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中教育激励理论应用的有效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动态
班级管理中教育激励理论应用的有效探究
■仉典杰
摘要:不同于强制命令型的班级管理模式,激励理论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为主,引导学生自主的奋斗向前,进而实现班级的有效管理。
但在如今的初中班级管理之中,很多教师对于教育激励理论的理解较为片面狭隘,往往只采用奖惩激励的模式来管理本班学生,其实激励理论所涵盖的范围要更加广泛。
本文结合笔者的实际班级管理经验,探讨了包括情感激励、民主参与激励在内的多种班级管理激励模式。
关键词:班级管理;激励理论;有效性探索
激励理论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久以来并未被系统研究如何应用于班级管理工作之中。
其实,在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合理地应用激励理论,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通过班主任的引导对于正确的目标产生动机),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出学生拼搏进取向前的动力,实现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提升,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增强整个班级的内在向心力。
一、竞争激励应用于初中班级管理的策略
通过在班级内部建构一种良性的竞争氛围,可以很好地激发每一位学生的潜能,激励学生向着既定的目标而奋斗。
竞争激励是常见且有效的激励方式,在构建班级竞争环境时,班主任应注重将竞争与合作相结合:将班级划分成若干个小组,以组为单位开展班级内部的竞争,为了达成最终的小组胜利,鼓励学生在小组内部相互帮助、相互监督,共同提升小组的竞争力。
同时,还应当突出竞争的全面性,将竞争激励应用到班级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包括成绩上的竞争、作业完成情况的竞争、卫生保持情况的竞争等。
同时,班主任应当明确,班级竞争的开展不是为了选取所谓的最后赢家,而是为了激励学生实现自我的成长与进步,因此在评选环节应当特别注重评价的多元化,重视学生提升的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结果。
最后,在长期的班级竞争环境中,班主任应当多开展阶段性的评比,选取出每周甚至每天的优胜小组,不断刺激学生们实现自我超越。
二、情感激励应用于初中班级管理的策略
感情是一种熏陶的力量。
教育的过程并不仅仅是认知传授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
初中阶段学生有着强烈的被尊重的渴望,而在以往的班级管理之中,班主任的权威往往不容侵犯,“高高在上”的班级管理方式疏远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情感激励理论要求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平等相处,坦诚相待,使得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于学生的殷切渴望,感受到教师严格要求背后的合理性,激励学生不断地实现自我提升,以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班级管理效果。
情感激励的开展首先需要班主任转变管理理念,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名学生,从以往
的命令者转变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
班主任还需要定期与班级内部学生开展一对一交流,交流的主题可以跳出常规的范围,以学生的兴趣为主导,这样既可以帮助班主任对学生有更全面的了解,也可以使得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他们的关怀。
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以晓之以理的方式替代原本粗暴的管理模式,重视对学生的感情投资与积累,以爱心来博得学生的信赖与亲近,长此以往,可以很好地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借助于真挚的情感来感染学生,帮助学生自觉地树立正确的理念,激励学生不断地拼搏向前。
三、民主参与激励应用于初中班级管理的策略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总是希望可以自主管理自己的日常生活,民主参与激励就是利用了这一心理倾向,将一部分班级管理的职责交给同学们来完成,通过实际参与,树立学生的班级主人翁意识,激励学生更好地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更好地主动投身班级管理中。
在班级规则制定的过程中,可以渗透民主参与激励的理念,以往的班规往往由班主任直接制定,学生执行这些带有惩罚性质的班规时,往往抵触情绪较大。
其实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有了一定明辨是非的能力,可以依据他们的意愿来制定相关的奖惩规则,这样的规则在执行的时候学生往往更有动力。
笔者所在的班级作业未完成、自习课聊天等惩罚规则均由学生们自主制定。
在班会课上笔者将学生分成小组,以组为单位自主探讨提出班级规定,之后每个小组走上讲台展示本组的方案,我则负责引导学生在不同的方案之间达成共识,这种由学生自主来制定的班级规定,不断地激励着学生改掉自己的不良习惯。
在班级具体管理时,可以将管理的权力进行细化。
教师可以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给每人都安排一个具体的职务,例如可以让有的学生专门负责课间操的管理,有的学生专门负责自习课纪律的管理等。
借助于这种人人参与的方式,激励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入班级的日常活动之中。
除了责任细化的方法,还可以在班级管理中采用轮岗制,包括班主任在内的每个职位由学生来轮流担当,这样每名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还使得学生更好地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辛苦。
参考文献
[1]员国琪.教育激励理论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20(11):165-166.
[2]王成良.教育激励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教育,2020(06):6-7.
[3]薛淼.浅谈教育激励理论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10):37-38.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店子镇青杨中学)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