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概论--1序言(成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欧州纽伦堡政府公元1542年颁行的《纽伦堡 药典》早883年。
2021/10/10
26
• 孙思邈(公元581~682)
– 《备急千金要方》分为30卷,合方论5300首 – 《千金翼方》30卷,载方2571首。 – 对临床各科、针灸、食疗、预防、养生等均有论述。
尤其在营养缺乏性疾病防治方面,成就突出。
2021/10/10
7

• 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 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 方可用。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 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 已了深自误哉。
• 实践出真知
2021/10/10
8
三十岁时老母患严重的脾病。延医无数。 大都受当时社会风气影响,盲目搬用 《局方》。开始自学中医,为母疗疾
著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三卷。
2021/10/10
29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 寒凉派 认为“ 百病多因于 火”,
主张以寒凉为主治疗。
张子和 攻下派 认为 “ 邪去则正安”
主张以祛邪为主。
李东垣 补土派 认为“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主张以补益脾胃为主。
朱震亨 养阴派 认为 “ 阳常有余,阴常不 足”
– 如瘿病(指甲状腺肿类疾病)是因人们久居山区,长 期饮用一种不好的水所致,劝告人们不要久居这些地 方;
– 如夜盲病人,采用动物肝脏治疗等。
2021/10/10
27
· 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中确立了“内因、外因、不内外因” 的病因分类说。出现了“古方今病不 相能”的思潮,涌现了许多学派
·钱乙被尊称为“儿科之圣”,
2021/10/10
11
医德修养
• 为医者必须医术精湛,医德高尚。 • 术可以流行一时 道则流芳千古
杏林春雨 雨后春笋
2021/10/10
12
名医名言
• 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 全,以养其生”。----张仲景《伤寒论-序》
• “欲济世而习医则是,欲谋利而习医则非。我若 有疾,望医之救我者何如?我之父母子孙有疾, 望医之相救者何如?易地以观,则利心自淡矣。 利心淡,仁心现;仁心现,斯畏心生。”
穴49个,双穴300个) 公元701年日本政府制定医药职令时规定,本书为 医学士必修书。
2021/10/10
24
• 巢元方(公元610年)
– 《诸病源候论》最早的病因证候学专著。 – 全书共50卷,分67门,载列证候1700余条 – 分别论述了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疾病的
病因病理和症状。 – 对某些寄生虫的感染,明确指出与饮食有关;
2021/10/10
14
中医学绪论教学目标
• 1. 了解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及 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 2. 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 和发展的大体过程。
2021/10/10
15
中医学的概念
• 中医学是以阴阳五行 学说、脏象经络学说、 气血津液学说等为基 础,以整体观为主导 思想、以辨证论治为 诊疗特点的、研究人 体生理、病理以及诊 断、治疗预防的一门 学科。
•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 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 健康、疾病的科学,是 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 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 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 畴,具有社会科学特性, 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 响,是多学科交互渗透 的产物。
• 从中医研究院-----中医 科学院
2021/10/10
16
中医学理论体系 的形成发展
19
春秋战国、秦汉
《黄帝内经》 现存最早的医
学经典著作,创 立了中医学独特 的理论体系,为 中医学发展奠定 了坚实的基础
2021/10/10
20
著名的医家 扁鹊 (秦越人)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
1~22难论脉;23~29难论经络;30~47难论脏腑; 48~61难论病;62~68难论俞穴;69~81难论针法。书 中对命门和三焦的学术见解以及所论七冲门(消化道的 7个冲要部位)和八会(脏、腑、筋、髓、血、骨、脉、 气等精气会合处)等名目,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 体系。该书还明确提出“伤寒有五”(包括中风、伤寒、 湿温、热病、温病),全书内容简扼,辨析精微,
主张以补益阴津为主。
2021/10/10
30
明代吴又可《温疫论》“戾气
说”
清代叶天士 “卫气营血辨证”
《临证指南医案》
吴鞠通 “三焦辨证” 《温病条
辨》
2021/10/10
31
• 《本草纲目》 • 《证治准绳》 • 《景岳全书》 • 《医林改错》 • 《血证论》
2021/10/10
王肯堂
王 清 任
“幼科之鼻祖”。写成了儿科专著—
—《 小 儿 药 证 直 诀 》, 是 中 国 现 存 第
一本以原本形式保存下来的儿科学专
书。 2021/10/10
28
• 王惟一(公元1026年)
设计铸造铜人精细刻制了十 二经脉和354个穴位。作为 针灸教学和考试医师之用。
考试官将铜人穴位注水,外 用蜡封。受试者如取穴正 确,可针进水出。
认为绦虫病系吃不熟的肉类所致。书中还记载 了肠吻合术、人工流产、拔牙等手术,说明当 时的外科手术已达到较高水平。
2021/10/10
25
晋至隋唐
• 苏敬等二十余人(公元657年-659年)
《唐·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这是中 国古代由政府颁行的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 最早的国家药典。
该书共54卷,包括本草、药图、图经三部分, 载药850种,在国外影响较大。
• “难”是“问难”之义,或作“疑难”解。“经”乃指
《内经》,即问难《内经》。补充了《内经》的不足。
2021/10/10
21
《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按功 效特点分成上、中、下三品(植物药252 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书中提 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等性味学说,确 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七情和合”原则 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2021/10/10
33
• 1991—1993中医师徒学习从业临床
• 1993年获得中医士资格 开始独立行医
• 2000年中医自学考试毕业
• 2001年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
• 220021/010/910 年晋级主治医师职称
6

学而不思 思而不学 • 师傅引进门 修行在个人 • 博览群书 不恪守一家之言 • 博学多识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在几次传染病流行时他辨证论治,救治了大量危 重病人, 为丰富、发展中医临床医学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曾任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委员。
蒲辅周先生,15岁继承家学,
18岁能独立应诊,
20多岁即闻名川北,
学中医不过5年
2021/10/10
Hale Waihona Puke 10岳美中,中医学家。
一生从事中医医疗和教学工作。较早地提出了专 病、专方、专药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原则 倡办全国中医研究班和研究生班
2021/10/10
17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
• 春秋战国时期 “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阴阳五行学说已具雏型
儒家 道家 法家 阴阳家 杂家
2021/10/10
18
中医理论体系的确立
1. 先秦、秦、汉时期: 《黄帝内经》、《难经》、 《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确立
2021/10/10
著名医家 张仲景
2021/10/10
23
《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12卷,128篇。
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专书 • 西晋医家皇甫谧(公元215~282)四十二岁得风痹症半身
不遂偏瘫,悉心攻读医学,开始撰集《针灸甲乙经》 • 包括脏腑、经络、腧穴、病机、诊断、针刺手法、刺禁、
腧穴主治等。 • 书中经过考查确定了当时的腧穴总数和穴位349个(包括单
2021/10/10
3
学习目标
•资格考试------执 业
•业务能力------临 床
2021/10/10
4
授课方式
•应试教育 自学为 主
•素质教育 远程辅 导
2021/10/10
5
本人自学历程
• 光明中医函授大学88级学员
• 1988年始先后同当地军队中医、传统中医 学习同时在老师指导下从事临床医疗
培养了一大批中医高级人才。多次出国从事重要 医事活动。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岳美中先生,本是小学教师, 25岁时因劳累得了肺结核病咯血,被学校辞退, 在家养病期间, 自学中医经典著作, 参照中医有关治疗肺病的理、法、方、药,试服中药自救。 一年后竟治愈了自己的肺病,从此他对祖国医学信心倍增, 走上刻苦自学中医治病救人的光明大道,是他的人生重大转折 。他是我国广大中医爱好者自学成才的光辉典范
收载药物1892种,
附方1万多帖 李时珍
32
5. 近代和现代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西医结合 曹炳章:《中国医学大成》
中医学的历史,是学术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历史。 此时期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及方法上均超过了历史 任何时期。当代中医学理论的研究,以系统整理、 发扬提高为前提,运用传统方法和现代科学方法, 多学科多途径地逐步揭示了中医学理论的奥秘,使 中医学理论出现了不断深化、更新的态势
2021/10/10
22
东汉医家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该书后被分为《伤寒论》和《金匮 要略》两本,分别讨论外感病和内 伤杂病,创造出理法方药比较完整 的辨证论治体系。确立六经辨证和 脏腑辨证
• 《伤寒论共22篇,397条,用92味药组 成113方。
• 《金匮要略》共25篇,立262方。
• 两书除缺方和重复方外,共有317方
•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 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
(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 药院校规划教材
2021/10/10
2
基础的重要性
•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入门课、 必修课,也是研究和学习中医其他各 门课程的基础
• 中医基础理论讲述的阴阳五行学说、 脏象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学说,以整 体观为主导思想、以辨证论治为诊疗 特点贯穿理法方药之中研究和论述人 体生理、病理以及诊断、治疗的整个 过程。
40岁专业从医, 著有《局方发挥》、《格致余
45岁拜罗知悌为
论》、《伤寒论辨》等与刘完 素、张从正、李东垣并列为
师,名闻乡里
“金元四大家”,倡导滋阴学
67岁时开始著书。说----“滋阴派”的创始人。
2021/10/10
9
蒲辅周(1888—1975),现代中医学家, 教学和科研工作,精于内、妇、儿科, 尤擅治热病。伤寒、温病学说熔于一炉
中医药学概论
讲授:
以《》为蓝本
2021/10/10
1
中医药学概论----中医基础理论
• 所有的为临床打 基础的中医理论 的学科都可以称 为基础
• 《光明中医函授 大学之中医药学 概论》涵盖了规 划教材所有的基 础科目
• 中医科目 基础:中基 中诊 中药 方剂 经典:内经 伤寒 温病 金匮
• 临床科目:中内 外 妇 儿 中医针灸学 中医骨伤科学
—— 明 王肯堂《灵兰要览晓澜重定绪言》
• 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 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
2021/10/10
13
医 德 修 养-----《大医精 诚》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 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 厄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 善友、华夷智愚,普通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 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生命,见彼苦恼, 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崄巘、昼夜、饥饿、 寒暑,一心赴救,无做功夫形迹之心”。--唐 孙 思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