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营口市高一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营口市高一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5题;共56分)
1. (4分)由于国家宏观经济布局的改变而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城市是()
A . 大庆
B . 攀枝花
C . 金昌
D . 珠海
2. (4分) (2017高一下·江西月考)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图中岩石或沉积物按形成的早晚排序,正确的是()
A . 花岗岩、砾岩、页岩、沉积物
B . 砾岩、页岩、花岗岩、沉积物
C . 砾岩、页岩、沉积物、花岗岩
D . 沉积物、页岩、砾岩、花岗岩
(2)
下列有关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断层北侧的岩层相对上升
B . 甲处山谷由地壳断裂下陷而形成
C . 乙处为年轻的背斜山
D . 丙处易出露泉水
3. (4分)“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

这一段话说明水循环联系的圈层有()
①水圈②岩石圈③生物圈④大气圈
A . ①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4. (2分) (2016高一上·长春期末) 读北半球部分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中四座山峰位置及海拔可知,垂直自然带数目最多的位于()
A . a
B . b
C . c
D . d
(2)图中h处的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自然带类型与h相同的是()
A . b
B . f
C . c
D . g
5. (4分) (2018高二下·南宁期中) 下图是一组海峡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有关图示海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四海峡均属于板块张裂处
B . 日出时刻和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最大的是③
C . ①海峡存在典型的密度流
D . ②海峡扼守波斯湾的石油出口
(2)上述海峡中不是位于两大洲之间的海峡是()
A . ①海峡
B . ②海峡
C . ③海峡
D . ④海峡
6. (6分) (2017高一下·阜宁期中) 下图是“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示城市空间结构属于()
A . 扇形模式
B . 同心圆模式
C . 多核心模式
D . 星状环形模式
(2)
图中字母分别代表城市中的不同功能区。

其中b区域通常是()
A . 中心商务区
B . 批发与轻工业区
C . 低级住宅区
D . 高级住宅区
7. (4分)根据下图回答。

(1)
图中所示a国家可能是()
A . 印度
B . 新加坡
C . 美国
D . 德国
(2)
图中表示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可能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8. (6分) (2018高二下·临川期末) 下图为我国天山冰川面积随海拔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冰川面积的变化与冰川面积累积百分比的变化成正相关
B . 冰川分布最低处的海拔约为2500米
C . 草甸带可能分布在海拔6000-6600米处
D . 冰川集中发育区位于海拔3600-4800米处
(2)山体超过一定高度后,冰川面积快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 . 光照增强
B . 山体面积减小
C . 气温升高
D . 大气保温作用弱
9. (4分) (2013高一上·安溪月考) 如图为北半球某气压场受力平衡时的风向图,图中气压单位为百帕,读图回答第下题.
(1)
图中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和风向的代表字母依次是()
A . a b c d
B . a b d c
C . b a d c
D . c b a d
(2)
关于影响大气运动几个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水平气压梯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
B . 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
C . 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
D . 在三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10. (2分)近地面风向是()
A . 于等压线指向高压
B . 高压指向低压并且与等压线斜交
C . 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
D . 与等压线平行
11. (4分) (2018高二上·大连期末) 弗雷泽岛(如下图所示),是-世界上最大的沙岛,总面积1630平方千米,岛上分布着沙漠,同时还分布着世界上唯一生长在沙地上的雨林植被,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弗雷泽岛上沙漠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是由地质变化和海浪堆积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B . 是全球变暖,降水减少的结果
C . 是因常年受信风控制,降水少而形成的
D . 是受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的影响而形成的
(2)芬瑟岛分布着世界上唯一生长在沙地上的雨林植被,其原因可能有()
①近热带雨林分布区,雨林植物种子传播至此
②沙地土层深厚,利于雨林植物根系向深处延伸
③来自海洋的盛行风带来较充沛的降水
④沿岸有暖流经过,有增温增湿作用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2. (4分) (2013高一上·兴国期中) 某地春分时正午太阳高度为50°,当北京时间为12点时,该地的地方时为上午10点,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A . 40°N,90°E
B . 50°N,120°E
C . 40°N,150°E
D . 50°N,90°E
13. (4分) (2017高三下·河北月考)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能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水时能将蓄存的水释放。

我国正在积极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

读天然地表与城市地表水循环环节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
与天然地表相比,城市地表()
A . 蒸发量增加
B . 地表径流量增加
C . 地下径流量增加
D . 下渗量增加
(2)
为建设海绵城市,下列举措有效的是()
A . 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B . 合理布局城市商业区
C . 加快城市住房建设
D . 控制城市用地规模
14. (2分)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A . 土壤和植被
B . 气候和地形
C . 水文和土壤
D . 植被和水文
15. (2分) (2014高一下·临沂月考)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推进,我国农村地区应对人口老龄化面临的问题更为严峻.读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转变模型”图,回答下题.
(1)
P点之后,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变化的主要成因是()
A . 农村死亡水平高
B . 农村劳动力流出
C . 城市人口寿命长
D . 城市生育水平低
(2)
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带来诸多压力,下列措施能有效缓解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压力的措是()
A . 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
B . 控制老年人口数量
C . 接受外来移民
D . 鼓励生育
二、非选择题 (共3题;共34分)
16. (15分) (2017高一下·江苏期末)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基本出发点,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2017年4月1日,我国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

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我国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先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人口较少,土地面积广,以农业用地为主,是河北省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

雄安新区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

材料二:雄安新区位置图。

(1)
简述中央政府规划建设国家级雄安新区的主要原因。

(2)
简述河北雄安新区选址于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的主要原因。

(3)
合理利用水资源是雄安新区建设和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请给雄安新区水资源合理利用提出三条有益性建议。

(南水北调除外)。

17. (4分) (2016高二上·嵊州期末) 读“我国冬季某时的气压分布图(左图)和甲区域地理事物分布图(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气流状况看A是________(天气系统),受锋面天气影响北京将出现大风、________、雨雪的天气状况。

(2) C处此时吹________风向,与B处相比风力较________(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

(3)参与甲区域P河流域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________、降水和径流输送。

(4)甲区域图中的交通线从整体看呈________状,城市主要沿________、________分布,影响该地城镇分布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

18. (15分) (2019高三下·惠州月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方针叶林分布于北纬45°—70°的寒温带地区,向南延伸到我国大兴安岭北部。

其群落结构极其简单,林冠层下常由灌木(根深)、草本植物(根浅)及苔藓地衣(无根)组成,林下土壤是酸性贫瘠的灰土,林下植被的物种数占了总植被数的90%以上。

某科考队研究了林火干扰对北方针叶林林下植被的影响,下图示意火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的动态变化。

(1)分析北方针叶林区土壤不适宜大面积作为农耕用地的原因。

(2)描述火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规律。

(3)分析火后前15年林下植被生产力变化的原因。

(4)高强度大面积火会烧毁植被的地上部分,推测高强度火后初期林下植被的优势物种及原因。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5题;共56分)
1-1、
2-1、
2-2、
3-1、
4-1、
4-2、
5-1、
5-2、
6-1、
6-2、
7-1、
7-2、
8-1、
8-2、
9-1、
9-2、
10-1、
11-1、
11-2、
12-1、
13-1、
13-2、
14-1、
15-1、
15-2、
二、非选择题 (共3题;共34分)
16-1、
16-2、
16-3、
17-1、
17-2、
17-3、
17-4、
18-1、
18-2、
18-3、
1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