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高血压健康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居民高血压的健康管理
摘要目的:研究总结农村居民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方法和工作经验。
方法:依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为根据,乡村两级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结合国家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开展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结果:使高血压患者纳入健康管理,通过健康教育和干预指导,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结论:系统有序的健康管理是防控高血压的最有效方法。
关键词高血压农村健康管理
高血压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患病人数众多,其心脑肾并发症,特别是脑卒中,致残及致死甚高,危害甚大。
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35岁以后增高速度较快[1]。
在农村开展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是目前高血压综合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
结合管理方法和工作经验,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指导,跟踪随访,有效控制了血压、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资料与方法
2010~2011年通过日常门诊、健康体检和入户摸底调查,对辖区12个行政村的3840户15376名农村居民,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共纳入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841例,占辖区>35岁人数的9.7%,其中男323例,女518例,年龄35~78岁。
均为各级医疗机构依据高血压诊断标准确诊病例,平时有血压增高、头痛、头晕、心悸、乏力、四肢麻木等症状体征。
方法:由包村医生和责任医生负责,对纳入健康管理的高血压
患者进行每年≥4次的跟踪随访。
主要服务内容:
健康评估:一般检查、行为调查、用药情况、心电图等。
健康教育:①高血压的基础防治知识,其发病原因、诊断治疗措施、诱发原因、预防等知识,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认知能力,取得积极配合,有利治疗。
②行为教育:告知不良生活方式和不合理生活习惯对血压影响,如盐、烟、酒、脂、体重、性格情绪等对血压的不良影响。
合理膳食,限制体重,适当运动,避免劳累对血压的益处。
教育患者及其家属定期监测血压,教会他们测血压的方法及血压的正常范围值等。
健康干预指导:根据随访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①生活方式指导:戒烟,限酒,控盐,低脂,限制体重,合理膳食,适当运动,避免劳累,稳定情绪。
②药物治疗指导: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针对不同患者选择不同治疗方案,根据年龄、基础合并疾病、往常服用药物的依存性等有针对性的调整方案,提高疗效。
注意利尿剂、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等5类降压药的选择搭配合理使用,尽力选择有效、长效、经济的药物,防止忘服,减轻经济负担。
③指导患者按医嘱正规服药:不擅自停药或更改药物。
指导服药时间,据血压变化调整用药的品种和剂量。
即使血压降至正常范围,也应与医生保持联系,不能擅自停药,避免停药后血压突然升高,加重靶器官损害,甚至出现高血压急症。
④准确识别降压药的不良反应:如利尿剂双克的低钾、高尿酸血症。
钙离子拮抗剂的面部潮红、心跳加快、下肢水肿
等。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刺激性干咳和血管性水肿。
β受体阻滞剂的心动过缓、乏力、四肢发冷[2]。
预约随访:监测上次健康指导后效果,预约下次随访时间,不适随诊,
结果
纳入健康管理的841例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理想。
血压稳定控制在140/90mmhg805例(95.7%),血压控制有波动但未引发高血压急症28例(3.3%),发生脑血管意外转上级医院,治疗稳定后康复治疗8例(0.95%)。
讨论
高血压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它有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
高血压发病的原因很多,可分为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
诊断高血压时,必须多次测量血压,至少有连续两次舒张压的平均值90mmhg(12.0kpa)或以上才能确诊为高血压。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2004年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超过1.6亿。
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31%,患病人数增加约7000多万人。
1998年,我国脑血管病居城市居民死亡原因的第2位,在农村居首位。
全国每年死亡超过100万,存活约500万~600万,其中>75%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
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而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
同时,血压升高还是多种疾病的导火索,如:会增加冠心病、心力衰竭及肾脏疾患等疾病的发病风险。
由于部分高血压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高血压又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患病率高,并发症多,危害大,防控过程漫长,耗费精力和资金大。
一旦确诊就应长期规律不间断服药和改变不合理的生活方式等综合治疗。
充分发挥乡村两级卫生服务机构的网底作用,系统的开展健康管理就能有效防控高血压,是高血压三级预防中的关键环节。
农村居民高血压健康管理的几个要点:①健康教育:通过日常门诊、入户、黑板报、讲座、宣传资料等方式,把高血压的防治知识宣传透彻,提高知晓率,做好持久战的准备,树立战胜疾病信心。
②健康干预指导:干预指导不合理生活方式,定期测血压,有条件的自测血压,掌握测血压的方法,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让患者及家属自觉或监督指导方案的实施。
③跟踪随访:每年≥4次,记录目前健康状况,调整治疗方案,监测上次指导后
效果。
通过健康管理使高血压患者达到一、二级预防,造成严重并发症的得到康复指导。
有效降低和减少高血压的发生和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家庭和社会负担。
因此,系统有效的健康管理是高血压防控的最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谭新洪,黄震东.现代内科治疗学[m].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99.
2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5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