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第二课时)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第二课时)学案
学习目标
1.测交试验及图解(C:理解)
2.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C:理解)
3.自由组合定律在杂交育种和医学实践中的应用以及相应的例题分析(C:理解)4.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C:理解)
学习过程
引入:孟德尔用基因自由组合的假说,对豌豆两对相对性状遗传试验的结果作了很好的解释。
为了检验这种假设的正确性,应采取什么办法?
回答:
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
问:什么是测交?这里应是谁和谁杂交?
答:。
看书回答:
这是理论推导的预期测交,即是按照孟德尔提出的假说,F1能产生4种配子,它们的数目相等,而隐性纯合子只产生1种配子,故测交后代有4种表现型。
黄圆:黄皱:绿圆:绿皱= ,请同学们将上述情况用基因遗传图解表示。
孟德尔用F1代在试验田里做测交试验,无论是以F1做母本还是做父本,试验结果完全符合他的理论预测结果,从而证明了他的假说是正确的。
即F1在形成配子时,不同对的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那么这个假设就可以上升为理论。
4.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根据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行为及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总结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问:为什么要强调是非同源染色体上,如果在同一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能否自由组合?
答:不能
看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同源染色体是;;
(2)图中的同源染色体是:;
(3)图中的等位基因是:;
(4)图中的非等位基因是:。
5.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1)在育种中,有目的地把不同亲本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创造出对人类有益的新品种。
例如在水稻中,有芒(A)对无芒(a)是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是显性。
有两个不同品种的水稻,一个品种无芒、不抗病;另一个品种有芒、抗病。
如何培育出无芒、抗病的优良品种?
分析:本题育种的原理利用的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但F2中分离出的无芒、抗病类型中,只有1/3是纯合子(aaRR)。
为此,需将F2中无芒、抗病品种进行自交,再进行选育,剔除自交回发生性状分离的种子。
经多年自交选育后,就会获得纯度较高的能稳定遗传的无芒、抗病新品种。
请一位同学上黑板将此题的遗传图解写到黑板上,并说明杂交育种过程。
(2)在医学实践上,分析家系中两种遗传病同时发病的情况,为遗传病的预测和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例如,课本中的例题,问他们再生一个小孩,这个小孩既患多指又患聋哑的概率是多少?
答:患多指又患聋哑的概率为。
请一位同学上黑板将此题的遗传图解写到黑板上。
6.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1)正确地选用了豌豆作试验材料: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稳定的、容易区分的性状。
(2)采用了由单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
(3)运用数学统计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4)科学的设计了试验的程序。
即:观察(或实验观察)分析(或统计分析)
做出假设实验验证理论。
8.例题分析
例题1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是显性,红花(C)对白花(d)是显性,推算亲本与杂交后,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以及它们各自的数量比。
(利用分枝法)
解:DdCc Χ DdCc
基因型种类和数量关系表现型种类和数量关系
Dd Χ Dd Cc Χ Cc 子代基因型子代表现型
1CC 1DDCC 3红花9高茎红花1DD 2Cc 2DDCc 3高茎
1cc 1DDcc 1白花3高茎白花
1CC 2DdCC 3红花9高茎红花2Dd 2Cc 4DdCc 3高茎
1cc 2Ddcc 1白花3高茎白花
1CC 1ddCC
1dd 2Cc 2ddCc
1cc 1ddcc
例题2 花生种皮的紫色(R)对红色()是显性,厚壳(T)对薄壳()是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问在下列杂交组合中,每个杂交组合能产生哪些基因型和表现型?它们的概率各是多少?(用分枝法计算)
总结:下列两表总结了F1杂合子产生配子和F
总结:孟德尔通过两对性状的遗传试验,总结出基因的自由定律。
其实是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由于等位基因等位基因都要随同源染色体分开,因此,它们每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