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模拟卷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模拟卷
一. 选择题〔每题1分,共1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厨房里发生的以下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食物腐败
B. 天然气燃烧
C. 水的沸腾
D. 菜刀生锈
2. 某省境内有一座著名的龙泉寺,寺内有一泉眼,泉水常年流淌不断,经测定泉水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矿物,其物质组成中所含的锌、钙、硒等指的是〔〕
A. 原子
B. 分子
C. 元素
D. 单质
3. 以下根本类型的反响中,一定有单质生成的是〔〕
A. 化合反响
B. 分解反响
C. 置换反响
D. 复分解反响
4. 以下做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常用水冲洗铁质品,可以预防铁质品生锈
B. 长期未用难开启的铁锁,如向锁孔中参加少量的铅笔芯粉末,就易翻开
C. 用硫酸作饮用水的消毒剂
D. 蒸馒头时,向发酵的面团中参加烧碱,可中和面团中产生的酸
5. 与BaCl2溶液、Ca(OH)2溶液、CuO均能发生反响的是〔〕
A. Na2CO3溶液
B. Na2SO4溶液
C. 浓盐酸
D. 稀硫酸
6.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喝纯洁水,市场上出售的纯洁水有一些是蒸馏水,对于这一类纯洁水的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它能导电
B. 它含有人体所需要的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
C. 它的pH=0
D. 它清洁、纯洁,但长期饮用对健康无益
7. 分别将以下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是〔〕
A. HNO3、KOH、FeCl3
B. K2SO4、KCl、HCl
C. AgNO3、HCl、KCl
D. Na2CO3、KCl、BaCl2
8. 将某种含有O2、CO、CO2、N2、H2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炽热的焦炭、澄清的石灰水,灼热的氧化铜,最后经无水氯化钙枯燥〔设每通过一种物质参加反响的气体都完全反响〕,最终得到的气体是〔〕
A. N2和CO
B. N2和H2
C. N2
D. CO2和N2
9. 图1表示镁、锌、铁分别投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金属溶解的质量〔x轴〕与析出铜的质量,那么表示铁与析出铜的质量关系的是〔〕
图1
A. a
B. b
C. c
D. 无法确定
10. 以下各组物质能大量共存在同一溶液中的是〔〕
A. KOH和HNO3
B. CuCl2和NaOH
C. NaCl和Ca(NO3)2
D. Na2CO3和H2SO4
11. 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那么该物质〔〕
A. 一定是单质
B. 一定是混合物
C. 一定是纯洁物
D. 一定不是化合物
12. 以下实验方案中,能到达预期目的是〔〕
A. 用NaOH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B.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
C. 用稀盐酸除去热水瓶胆壁上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D. 用BaCl2溶液除去KNO3溶液中混入的少量K2SO4,得到纯洁的KNO3溶液
13. 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如以下图所示的装置,关于该装置,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 b导管连接供应氧气的钢瓶
B. 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
C. 使用该装置用来观测是否有氧气输出
D. 使用该装置用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
14. 以下各组物质中,加水充分溶解后过滤,滤纸上肯定有两种不溶物的是〔〕
A. CaCl2、Ca(NO3)2、Na2CO3
B. CuSO4、Cu(NO3)2、Ba(OH)2
C. MgCl2、Mg(NO3)2、Ba(OH)2
D. Al、AgNO3、CuSO4
15. 在反响X+2Y=R+2M中,当1.6g X与Y完全反响后,生成4.4g R,且反响生成的R和M 的质量之比为11:9,那么在此反响中Y和M的质量之比是〔〕
A. 23:9
B. 16:9
C. 32:9
D. 46:9
16. 某硫酸溶液中,氢离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1:5,那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 20%
B. 33%
C. 52%
D. 29%
二. 选择题〔每题各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此题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
17. 在以下溶液中分别放入锌片,一段时间把锌片取出.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A. 氯化镁溶液
B. 盐酸
C. 硫酸亚铁溶液
D. 硝酸银溶液
18. 以下图所示的锥形瓶内充满气体X,胶头滴管内盛有液体Y,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Y进入瓶中,振荡,一会儿可见套在玻璃管下端的小气球a鼓起,气体X和液体Y可能是〔〕
A. X是CO2,Y是KOH溶液
B. X是O2,Y是稀硫酸
C. X是HCl,Y是AgNO3溶液
D. X是CO,Y是石灰水
19. 由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M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后,氧化铜由黑色变为亮红色,剩余气体依次通过白色的无水硫铜和澄清的石灰水后,前者显蓝色,后者变浑浊,那么M的组成
A. 一定是氢气与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B. 一定是氢气与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C. 可能是水蒸气与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D. 可能是一氧化碳与氢气的混合气体
20. 以下各组物质的溶液中,不用其他任何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 MgCl2、NaOH、HCl、KCl
B. KCl、Ba(NO3)2、KOH、HNO3
C. CuSO4、NaCl、NaNO3、BaCl2
D. BaCl2、Na2SO4、Na2CO3、HCl
21. 以下有关溶液的错误说法是〔〕
A. 碘酒中的溶质是酒精
B. 改变条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相互转化
C. 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D. 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22. 在a、b两个烧杯内分别盛有等质量且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现有两片质量相等的锌片,将其中一片放入a烧杯内,另一片先煅烧成氧化锌后再放入b烧杯内,过一会儿两烧杯内的固体都完全溶解,此时〔〕
A. a、b两烧杯中硫酸锌的质量相等
B. a烧杯溶液中硫酸锌的质量分数大
C. b烧杯溶液中硫酸锌的质量大
D. b烧杯溶液中硫酸锌的质量分数大
23. 有40g质量分数为50%的CaCl2溶液,假设将其质量分数增大到10%,应采用的方法是
A. 把溶剂蒸发掉一半
B. 参加4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CaCl2溶液
C. 把溶剂蒸发掉20g
D. 参加2g CaCl2固体
24. CO和O2的混合气体48g,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响后,生成44g CO2,那么原混合体中CO和O2的质量比可能是
A. 2:1
B. 7:4
C. 7:5
D. 7:8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48分〕
三. 填空题〔25题4分,26题8分,27题3分,28题2分,共17分.〕
25. 在“淀粉、不锈钢、食盐、尿素、甲烷、熟石灰、石墨、羊毛〞中选用适当的物质填空:
〔1〕我国实行“西气东输〞工程所运输的气体是____________;
〔2〕用于农作物肥料的是________________;
〔3〕用于改进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用于调味品和防腐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米、面粉中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6〕可作电极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可用于制造炊具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8〕用于编织布料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6. 根据以下条件,写出有关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1〕电解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一氧化碳和铁矿石〔主要成分Fe2O3〕在高温条件下炼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煅烧石灰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地球大气层外表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太阳辐射的紫外线,对维持地球上的生态平衡有重要的作用.科学家测得臭氧〔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8,那么臭氧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相同分子数的氧气和臭氧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相同质量的氧气和臭氧的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28. 今年5月,一辆运载约40吨苯的罐装货车在我市某地发生翻车泄漏事故.消防官兵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将浮在水面和地面的苯打捞上来,并进行了燃烧处理,成功地化解了一场灾难.
请从上面的表达中归纳出苯的相关性质:
〔1〕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简做题〔29题3分,30题3分,31题3分,共9分.〕
29. 某园林工人配制波尔多液时,将胆矾〔CuSO4·5H2O〕晶体,生石灰〔CaO〕分别与水按1:50的质量比混合〔胆矾溶于水,得到CuSO4溶液〕,然后把得到的两种液体在木桶里混合并充分搅拌.
〔1〕配制波尔多液不用铁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种液体在木桶里反响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要检验所配的波尔多液中是否还含有CuSO4,实现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某次测试命题留下很多稿纸,要集中销毁.销毁的方法很多.通常是由2~3人将它们烧掉.为了快速、充分地烧掉这些稿纸,最简单的操作方法是怎样的?其原理〔理由〕是什么?简述用燃烧的方法销毁保密资料的优缺点.
31. 选择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填入图所示的圆圈内,使图中直线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响.
〔1〕将所选物质的化学式填入圆圈内.
〔2〕任意写出其中至少二个不同类型反响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响类型.
①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
五. 实验题〔32题3分,33题8分,34题3分,共14分.〕
32. 〔3分〕某氢气样品中,混有少量水蒸气及氯化氢气体.假设要求:〔1〕证实混有这两种气体;〔2〕除去这两种气体并确认氯化氢已除尽.请根据图5提供的装置〔每种装置均有假设干个〕设计一个连续实验,并答复以下问题:
图5
〔1〕用接口字母表示装置连接的顺序:不纯的氢气→_________→纯洁的氢气.
〔2〕甲装置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
〔3〕丙装置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
33. 〔8分〕某学生为了测定由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X的组成〔该气体的水溶液呈酸性,且该气体有复原性〕,按图6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把气体X由注射器A缓慢地送入装有CuO的B装置,使之完全反响,得到如下结果:
图6
〔1〕实验前,B管及CuO的质量为21.32g;实验后,B管及残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21.16g. 〔2〕C试管中收集到的物质经过电解可得到H2和O2,在D注射器中收集到的是N2.
〔3〕经分析知道,X中两元素的质量比为14:3.
答复以下问题:
〔1〕C管中收集到的液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该物质电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管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管反响前后减轻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g,这局部的质量是CuO失去的
_______________元素的质量,可推知跟该元素结合的另一元素〔写元素符号〕
______________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g.
〔4〕化合物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5〕X与CuO共热时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 氯化钠样品中混有少量碳酸钠,某学生欲用下面两种方法进行提纯.
方法一:样品溶于蒸馏水,加稍过量的盐酸,蒸干溶液.
方法二:样品溶于蒸馏水,加稍过量的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加稍过量的盐酸,蒸干溶液.
你认为这两种方法中_____________不适宜,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六. 计算题〔第35题5分,第36题7分,共12分〕
35. 某金属氧化物R2O能与水反响生成ROH,在R2O中的R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3:8.现将质量为m的水加到6.2g该金属氧化物中,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溶液.试求:
〔1〕该金属元素R的相对原子质量.
〔2〕加到该金属氧化物中水的质量m.
36. 称取氯化钠和氯化钙的固体混合物14g,放入烧杯中.参加96克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
响〔反响的方程式为:〕,待反响完全后过滤称得滤液的总质量为100g.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沉淀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钙的质量是多少?
〔3〕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试题答案】
一. 选择题
1. C
2. C
3. C
4. B
5. D
6. D
7. B
8. A 9. B 10. C 11. D 12. C 13. A 14. B
15. B 16. B
二. 选择题
17. BC 18. AC 19. D 20. D 21. AC
22. AB 23. BC 24. AC
三. 填空题
25. 〔1〕甲烷;〔2〕尿素;〔3〕熟石灰;〔4〕食盐;〔5〕淀粉;〔6〕石墨;〔7〕不锈钢;〔8〕羊毛
26. 〔1〕
〔2〕
〔3〕
〔4〕
27. O3 3:2 3:2
28. 〔1〕不溶于水;〔2〕可燃性,有毒性
四. 简做题
29. 〔1〕铁能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响,或
〔2〕
〔3〕将一根光亮的铁丝插入波尔多液中,观察铁丝外表是否变红.
30. 在燃烧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用棒类物品挑动燃烧的纸堆〔或将稿纸分散摊开同时燃烧,或边烧边添加〕其原理是:给稿纸燃烧提供足够的氧气〔或使燃烧过程不缺氧〕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方便,本钱低等;缺点是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
31. 〔1〕

〔2〕①置换反响
②复分解
③化合反响
32. 〔1〕CDFE FE AB
〔2〕除去水蒸气
〔3〕证实氢气中有氯化氢气体;除去氯化氢气体,验证氯化氢是否除尽33. 〔1〕H2O
〔2〕黑色粉末变成亮红色固体
〔3〕0.16 氧 H 0.02
〔4〕NH3
〔5〕
34. 方法二不适宜,理由是引起杂质
六. 计算
35. 〔1〕23;〔2〕43.8g
36. 〔1〕10g;〔2〕11.1g;〔3〕1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