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布特勒的信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布特勒的信读书笔记
当我读完《就英法联军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时,我不由得被雨果的精神给打动了,他
站在了全人类的立场上为中国打抱不平,他并没有因为“抢劫”中国的有自己的国家而予
以维护,他以客观的角度给这次远征中国给予了“赞美”。

“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

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

”这句话将圆明园与
巴特农神庙来做比较。

“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
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
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
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
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
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

”这段话特别优美,可以让人想象出圆明园。

是某种
恍若月宫的建筑,让人一下子就能想到,让人不禁感叹。

“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
两代人的长期劳动。

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
国人民。

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

”这段话又说明了创建圆明园的辛苦,
为下文英法联军的罪行做铺垫。

“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
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

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

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
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这段话总的写了圆明园的地位。

“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

”这是一个过渡句,让人们想接着往下读,让人们产生了好奇心。

接下来,便说了英
法联军的罪行。

多处运用了反语,让人们更加痛恨英法联军。

最后,雨果说了,法兰西会把他们在圆明园“抢”来的东西,归还中国。

这让我更加痛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光荣事迹”了,雨果令我感受到了他站在人
类最高境界来以客观角度面对英法联军的事迹时高大形象。

我对雨果的敬佩不禁多了几分。

当我读完了雨果写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后,我的心中不由得
产生了一种极大的愤慨,一种与国共耻的悲哀。

我对于雨果先生的这种对自己祖国的行为敢于批驳和他那种充满同情与正义的观点,
感到十分震惊和赞同。

他是那么的正义和善良,能那样的无私和伟大,他无疑是一位有博爱·有仁义之心的世界和平者。

那两个强盗无情地洗劫和烧毁的是我们祖国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珍宝,是我们的祖先用
汗水凝聚起来的心血。

他们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是无法饶恕的,是历史和岁月无法抹去的。

我们所有的炎黄子孙都会铭记在心,没齿难忘。

而他们罪孽的根源是他们没有一颗充满正
义与和平的心,有的只是野心和私心。

他们那次罪行所盗窃的赃物只怕永远离开了中国,雨果先后想要有朝一日能让法国政
府将它们归还中国的这一愿望,恐怕难以实现了。

因为这是他们的心灵本质所决定的,除
非他们的心灵得到彻底的打扫。

当然,国家出了这么大的事,我们自身也是有原因的。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在这种弱
肉强食的世界中,就注定弱者被欺。

顿时,我的心中有了一种自卑感,为什么中国会被那
两个强盗洗劫呢?我们就如此的羸弱吗?一个东方的大国居然敌不过两个欧洲强盗。

一个国
家如果经济和军事落后了,那么它更大也不可能变强。

这是一次深刻而无法挽救的教训。

这一半个世纪来,中国终于觉悟了,为了使这样的耻辱不再有第二次,中国努力向世界领
先地位发展,经过半个多世界的奋斗,中国已经不再是以前的那幅旧模样,民主·和平是
我们的主旋律,随着神六的升空,北京奥运成功申办,全国人民同心协力对付各种灾难和
分裂活动。

一次次的向世界证明中国——行!它现在是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一颗明珠。

如果
中国的昨天让我们流泪的话,那么今天的中国会让我们自豪,让我们的笑脸常挂脸上。

我在此代表我的祖国向尊敬的雨果先生表达我们对您深深的谢意。

您对我国文化艺术
的高度评价,让我们民族的复兴有了坚定的信心,使您的赞誉鼓励着我们的进步。

中国永
远不会忘记您,世界永远不会忘记您。

上学期,我们学了雨果的一封著名的信,是在英法联军远征中国前写的,读了这封信,我感触颇深,也对雨果、对战争、对文化的保存有了更深的认知。

雨果是法国著名作家,他的文章大多具有讽刺意味,而在这封信中,他更是巧妙的运
用了反语,讽刺与反对意味十足,令我十分佩服他。

雨果在信中对圆明园大加赞美,说它是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宛如在欧洲
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可就是这样一座“世界博物馆”,竟被英法联
军一把火就烧完了,只留下残垣断壁,那么多的奇珍异宝,那么多富丽堂皇的建筑,几代
帝王的心血,在那一把大火中付诸东流,无影无踪。

圆明园是中国的,可它更是世界的,可是战争,无休止的战争,不仅占领了我们的土地,还将我们的文明与心血也毁掉!现在想想,都觉得寒心,觉得悲愤。

雨果在信中还提到了巴特农神庙,那是希腊文明的象征,可是也被战争摧毁。

中国和
希腊都是文明古国,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是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可是下场
却是被其他民族摧毁掉自家艺术的象征,还被无情的掠夺,而摧毁着和掠夺者还振振有词,光明正大,真是可笑!
中国经历了近百年战争,早已流离失所,家破人亡,难道连我们的精神寄托都不放过吗?每次想到这里,我就愤恨当时的侵略者,也埋怨当时我国的统治者——为什么不能坚
强点,保存下我们的精神寄托?历史总是不堪回首的,但却不能忘记;侵略者是残暴的,但
却不能惧怕;有些事情也许是改变不了的,但是也要勇于说出自己的意见,做最后的尝试。

雨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一位勇者,他能挺身而出,为我国的圆明园说几句话,还狠狠的讽刺了这场荒唐的远征,真是令我佩服。

当然,现在是二十一世纪,全世界提倡和平,不记仇,很对,但是也绝不能忘记我们
民族、我们的文明所受到的伤害,我们应该把这种耻辱当作动力,努力去学习,那样才能
使我们的祖国强大起来;祖国强大了,才能不受欺负,才能让其他国家敬重,不轻易挑起
战争。

这就是我读《就英法联军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后的感想,也许我们现在所做的微不足道,但是众志成城,如果我们每个青少年都能明白这个道理,这个理想指日可待,到那时候,圆明园的文明灵魂也可以安然了。

雨果读书笔记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