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太和中学高一物理测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广安市太和中学高一物理测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单选)如图,物体A和B的重力分别为8N和3N,不计弹簧秤、细线的重力和一切摩擦,弹簧的劲度系数K=10N/m,设弹簧秤所受的合力为F1, 弹簧秤的读数为F2,
则
A.F1=11N B. F2=3N
C.F2=6N D. 弹簧的伸长量为0.6米
参考答案:
B
2. 某质点在恒力F作用下从A点沿图5-48中曲线运动到B点,到达B点后,质点受到的力的大小仍为F,但方向相反,则它从B点开始的运动轨迹可能是图中的()
A.曲线a
B.曲线b
C.曲线c
D.以上三条曲线都不可能
参考答案:
A
3. 重600N的人站在升降机内的台秤上,台秤示数为480N,则升降机的可能正在()
A.匀速下降B.加速下降C.减速上升D.减速下降
参考答案:
BC 4. 从高为5 m处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个小球,在与地面相碰后弹起,上升到高为2 m处被接住,则这一段过程中()
A.小球的位移为3 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7 m
B.小球的位移为7 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7 m
C.小球的位移为3 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3 m
D.小球的位移为7 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3 m
参考答案:
A
5. 下列与能量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时间内动能的变化量相等
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机械能一定不守恒
C.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机械能一定不守恒
D.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越大,动能越小
参考答案:
CD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所记录的纸带来研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小车的运动情况,实验中获得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其中两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打A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vA=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m/s2?(结果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0.337;0.393(0.390—0.393)
7. 在“探究向心力的大小F与质量m、角速度ω和半径之间的关系”的实验中,借助专用实验中,借助专用实验装置,保持m、ω、r任意两个量不变,研究小球做圆运动所需的向心力F与其中一个量之间的关系,这种实验方法叫做
法.要研究向心力与半径的关系,应采用下列三个图中的图;要研究向心力与角速度之间的关系,应采用下列三个图中的图.
参考答案:
控制变量,丙,乙.
【考点】向心力;牛顿第二定律.
【分析】要探究小球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与角速度的关系,需控制一些变量,研究向心力与另外一个物理量的关系.
【解答】解:保持m 、ω、r 任意两个量不变,研究小球做圆运动所需的向心力F 与其中一个量之间的关系,这种实验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要研究向心力与半径的关系,要保持小球的质量和角速度不变,改变半径,可知采用图丙. 要研究向心力与角速度之间的关系,要保持半径和小球的质量不变,改变角速度,可知采用图乙. 故答案为:控制变量,丙,乙.
8. 在空中某固定点,悬挂一根均匀绳子,然后让其做自由落体运动。
若此绳经过悬点正下方H=20m 处某点A 共用时间1s(从绳下端抵达A 至上端离开A),则该绳全长为________m 。
参考答案: 15
9. (填空)(2015春?
长沙校级月考)打点计时器是 测时间 (测时间/测距离)的仪器,其中电磁打点计时器所用电压为 4到6 伏,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所用电压为 220 伏,若电源频率变为60Hz ,则它们每隔
秒打一个点.
参考答案:
测时间,4到6,220,.
电火花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
解:打点计时器是利用交流电源进行的计时仪器,其中电磁打点计时器所用电压为4到6伏,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所用电压为220伏, 若电源频率为60Hz 则它们每隔
秒打一个点.
故答案为:测时间,4到6,220,.
10. 物体做平抛运动时,下列描述物体速度变化量大小△v 移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加速度公式有,则D 正确
考点:加速度定义式
点评:此类题型考察了平抛运动中各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并通过图像来考察是否清楚平抛运动属于加速度恒定的曲线运动这一知识点。
11.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曾经猜想地面上的重力、地球吸引月球与太阳吸引行星的力遵循同样的“距离平方反比”规律,牛顿为此做了著名的“月一地”检验。
牛顿根据检验的结果,把“距离平方反比”规律推广到自然界中任意两个物体间,发现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万有引力定律。
“月一地”检验分为两步进行:
(1)理论预期:假设地面的地球吸引力与地球吸引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引力是同种力,遵循相同的规律。
设地球半径和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 和r (已知r=60R )。
那么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向心加速度
与地面的重力加速度的比值
1: 。
(2)实测数据验算: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半径r=3.80×108m ,月球运行周期T=27.3天=
s ,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9.80m/s2,由此计算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向心加速度a′与
地面的重力加速度的比值
=1: 。
若理论预期值与实测数据验算值符合,表明,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与太阳、行星间的引力,真的遵从相同的规律! 参考答案:
(1) 3600 ;(2) 3640-3665之间都可以
12. 如图所示,一根质量均匀、长度为1m的直杆OA可绕过O点且垂直于纸面的轴转动,为了测量杆的质量。
现用一个F=12N的水平力在A端将它拉到与竖直方向成370角的位置并处于静止状态,则F 力产生的力臂为__________m,杆的质量为__________kg。
参考答案:
0.8,3.2
13. 质量m1=0.5kg的水桶拴在长L=0.8m的绳子的一端,桶中盛有m2=lkg的水,用手握住绳子的另—端,使小桶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要想使小桶转到最高点时水不从桶里流出,这时水桶的线速度至少为_______m/s,这时绳子中张力为_______N,水桶底受到的压力为________N. (g=l0m/s)
参考答案:
三、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如图所示,置于水平面上的木箱的质量为m=3.8 kg,它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在与水平方向成37°角的拉力F的恒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cos 37°=0.8,sin 37°=0.6,g 取10 m/s2)求拉力F的大小.
参考答案:
10 N
由平衡知识:对木箱水平方向:Fcos θ=f
竖直方向:Fsin θ+F N=mg
且f=μF N
联立代入数据可得:F=10 N
15. (6分)将一根细绳的中点拴紧在一个铝锅盖的中心圆钮上,再将两侧的绳并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在圆钮上绕若干圈,然后使绳的两端分别从左右侧引出,将锅盖放在水平桌面上,圆钮与桌面接触,往锅盖内倒入少量水。
再双手用力拉绳子的两端(或两个人分别用力拉绳的一端),使锅盖转起来,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并解释为什么发生会这种现象。
参考答案:
随着旋转加快,锅盖上的水就从锅盖圆周边缘飞出,洒在桌面上,从洒出的水迹可以看出,水滴是沿着锅盖圆周上各点的切线方向飞出的。
因为水滴在做曲线运动,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圆周)的这一点的切线方向上。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固定的轨道ABC如下图所示,其中水平轨道AB与半径为R的1/4光滑圆弧轨道BC相连接,AB与圆弧相切于B点。
质量为m的小物块静止在水平轨道上的P点,它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PB=2R。
现用大小等于2mg的水平恒力推动小物块,当小物块运动到B点时,立即撤去推力。
(小物块可视为质点。
)
(1)求小物块沿圆弧轨道上升后,可能达到的最高点距AB面的高度H。
(2)如果水平轨道AB足够长,试确定小物块
最终停在何处?
参考答案:
(1)对小物块,从A到最高点,据动能定理,得
(F-mg)×2R-mgH=0, F=2mg (3)
分
解得H=3.5R …………2分
(2)从最高点返回,设物块最终停止在与B点相距x远处,则据动能定理,得
mg H-mgx=0, …………3分
解得x=14R …………2分
17. 某卡车司机在限速60km/h的公路上因疲劳驾驶而使卡车与路旁障碍物相撞。
处理事故的警察在路面上发现了卡车顶上的一个金属零件以及它在路面的划痕,可以判断,这是事故发生时该零件从车顶松脱后因惯性被抛出而掉到路面上,并在路面上滑行而造成的。
警察测得该零件抛出点与停止点的水平距离为52米,车顶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8米,地面与该零件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该金属零件落地后不再弹起,落地瞬间水平速度不变,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
该零件在平抛过程中的运动时间;
该零件在地面上因滑动而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
该车是否超速。
参考答案:
(1)0.6s (6分)
(2)4 s (6分)
(3)车速为70km/h,超速
18. 如图,一质量m=5 kg的球被一光滑挡板夹在光滑墙上,保持静止。
挡板与墙面接触且夹角为
θ=53°。
求:挡板对球的支持力大小及球对墙面的压力大小?(计算时取sin53°=0.8,g=10m/s2)
参考答案:考点:物体的平衡;牛顿定律
【名师点睛】本题是三力平衡问题,关键是受力分析后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列式求解,基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