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教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题入境
《春江花月夜》原为乐府旧题,“乐府”是一种带有音乐 性的诗体名称。《春江花月夜》属宫体诗(指以南朝梁简文 帝萧纲为太子时的东宫,以及陈后主、隋炀帝、唐太宗等 几个宫廷为中心的诗歌)张若虚却完全突破了宫体诗的藩篱, 语言清新,叙写了民间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面貌为之一
新,一千多年来为世人所倾倒,诗人因此名垂后世。
美景:江潮连海、月共潮生、水绕芳甸、月照花林、流霜不飞、 白沙不见。 意境:空阔纯净、幽美静谧、朦胧恬静。 情感: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连: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
生发,一个“连”字由实及虚,勾勒出 一幅空旷辽远、壮丽奇幻的春江月夜的 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 “海”是虛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 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 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
➢ 游子思归图
这八句诗人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游子对思妇的相思?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用落花、流水、残月等伤情的意象 表现游子的思归之情。花落、水流、月 落,都有美好事物消逝之意,既是写自 然界美好春光的流逝,也是青春、幸福 和憧憬的流逝,表现了游子青春逝去、 有家难归的凄苦和落寞。
诗情
此诗既以月亮从升起到坠落的过程作为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同时又以 月亮为景物描写的主体和引发感喟、抒写情思的依托,表里兼顾,情景交融,使 全诗显得浑然一体。
春江花月图中,前八句描绘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什 么情感?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月”字飞花令
请你把这组飞花令完成。
落乌啼霜满天 明 何时照我还 沧海 明珠有泪 春花秋 何时了 烟笼寒水 笼沙 霜叶红于二 花 又闻子规啼夜
照花林皆似霰 江 何年初照人 愿逐 华流照君 海上明 共潮生 可怜楼上 裴回 皎皎空中孤 轮 江畔何人初见
谢谢 大 家 山 水 意 境
飞花令的玩法是用诗、词,或者曲,句子一般不要超过七个 字。在酒宴上甲说一句第一字是“花”的诗词,如“花近高楼伤 客心”,第二个人就要接第二个字是“花”的诗句,如“落花时 节又逢君”,然后第三个人说“花”在第三字位置上的诗句,比 如“春江花朝秋月夜”,以此类推,七个字排完是一轮。如果接 令的人接不住,酒令官就得罚其喝酒。
➢ 思妇怀远图
诗中是怎样细腻地表现思妇对游子的相思之苦的?请结合“徘徊”“卷” “拂”等词进行分析。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徘徊”将明月拟人化,既写出明月光影明灭的自然属性,又将明月 人性化,它好像怜悯思妇的孤独寂寞,因而陪伴在思妇身旁,久久徘徊, 不忍离去。但思妇似乎并不领情,思妇因明月增添相思之苦,想“卷”去 和“拂”走惹人愁思的清辉,但卷而不去,拂之还来。“卷”、“拂”二 字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惆怅和迷惘。
春 江花 夜 山 水 意 境
作者简介
张若虚(约670年—约730年),扬州人,唐朝 诗人。曾任兖(yǎn)州兵曹,以“文词俊秀”而 名显长安,开元初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 “吴中四士”。
其诗作大部散佚,《全唐诗》仅存二首,其一 为《春江花月夜》,乃千古绝唱,有“一词压两宋, 孤篇盖全唐”“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孤 篇横绝,竟为大家”之誉,闻一多评价其为“诗中 的诗,顶峰中的顶峰”。另一首诗是《代答闺梦 还》。
江畔上是何人首先看到月亮? 月亮又是在什么时候首次映照人的?
就个体而言,生命何其短暂易逝;就整个人类而言,则又是代代相传, 无穷无尽,与明月共存于天地之间!
诗人跳出了个人生命意义的小圈子,用博大的情怀来关注人类,表现 了他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 的追求与热爱。全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盛唐初期 时代之音的回响。
意象:春、江、花、月、夜
景物美 美 哲理美 完美融合
情感美
四幅图景
春江花月图、月下沉思图 思妇怀远图、游子思归图
拓展活动:“月”字飞花令
飞花令,原本是古人行酒令时的一个文字游戏。“飞花”这 个名字来源于唐代诗人韩翃hóng 的《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因为描写了寒食时节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 数的迷人春景,成为脍炙人口的名诗,所以大家就将酒桌上饮酒 行令的游戏取名“飞花令”。
江 无
月 共
升
江限西还成照还镜月胜流相照月不似月潮
树路斜家文君来台楼愁水似人轮分别可概括为哪几幅图景?
春 月下之景 江 (1—8)
月色无垠 月色纯净
画意
花
月下之思 (9—16)
人生短暂 宇宙永恒
哲理
月 夜 月下之情
(17—36)
思妇怀远 游子思归
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自然之景转到了 人生图景,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良辰美景,望月抒怀,诗人接着又概括了哪几种情感呢?请你找出对应 的句子并简要概括。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 游子思妇图
➢ 思妇怀远图
➢ 游子思归图
➢ 游子思妇图 这四句表现了什么思想感情?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请简要分析。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抒写游子和思妇的两地相思之情。 白云:其飘忽比喻游子的萍踪不定 青枫浦:两水分流之所,暗示离别之意 明月:引发相思之情的景物,有月圆人不圆之意 楼:思妇望月怀人之所 这些意象将相思之苦表现得十分具体形象。
活动二:分层赏诗
合作讨论:全诗可分为几个层次?概括为几幅图景?
不斜江昨鸿此玉可谁白不人江江空江滟春
知月水夜雁时户怜家云知生畔天里流滟江
乘沉流闲长相帘楼今一江代何一流宛随潮
月沉春潭飞望中上夜片月代人色霜转波水
几藏去梦光不卷月扁去待无初无不绕千连
月
人 归
海 雾
欲 尽
落 花
不 度
相 闻
不 去
徘 徊
舟 子
“复”“沉沉”“无限路”“满”对表达游子的相思之苦有何作用?
“复”写游子日复一日,夜夜望月思归,直至夜深月落,从持续时间 的角度表现相思之苦。
“斜月沉沉藏海雾”既写出了夜色的迷蒙,更写出游子归期难定的迷 茫,“沉沉”写出了他不能如愿归家的沉重心理和孤寂之情。
“无限路”写游子与思妇天各一方,衬托了他的相思之苦。
悠 悠
何 人
穷 已
见 月
纤尘月觉飞
芳 甸
万 里
海 平
悬
落 落碣江可鱼愿捣应何青但江江皎汀月何海
月 摇
石 潇
潭 落
月怜春 龙潜
逐 月
衣 砧
照 离
处 相
枫 浦
见 长
月 年
月 何
皎 空
上 白
照 花
处 春
上 明
月
情 满
湘 无
月 复
斜半不 跃水
华 流
上 拂
人 妆
思 明
上 不
江 送
年 望
年 初
中 孤
沙 看
林 皆
“将‘春江花月夜’五字,炼成一片奇光,分合不得,真化工手。”
——明朝文学家钟惺
面对如此空阔静谧的江天美景,面对一轮皓月,作者产生了怎样的人生 感慨?他的感慨与其他古代诗人们有何不同?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明月初升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月上中天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月渐西落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月沉江海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文章标题包含了春、江、花、月、夜这五种意象,其中“月”这个意象 贯穿全诗,是全诗的纽带。
本诗按照月亮行动轨迹展现了“月”意象的四种状态:月出——月悬— —月斜——月落。
此诗沿用陈隋乐府旧题,运用富有生活 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江为场景,以月为主体, 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 图,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 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突破了梁陈宫 体诗的狭小天地,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 识,创造了一个深沉、寥廓、宁静的艺术境 界。
诗歌景色清丽明净,感情深挚感人,意境含蓄深远,韵律和谐婉转,语 言优美流畅,被前人誉为“以孤篇压全唐”。
活动一:吟诗觅眼
1.文章标题包含了五个意象,你认为哪个意象是全诗的纽带?本诗展现 了它的哪几种状态?
4次
以月升月落的时间顺序为线索。
12次 2次 15次 2次
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世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 成了一种恬静、幽美的艺术境界。全诗紧扣春、江、花、 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 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 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 而起伏曲折。
生: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
命,渗入了诗人主观的想象,壮观而热 烈,可谓妙笔生辉。
开篇八句,诗人入手擒题,就题 生发,以细腻的笔触勾勒了一幅壮丽 高远、静谧幽美、空灵梦幻的春江花 月图。自然美景,由远及近,由大到 小,纷至沓来,它们因为一轮明月的 映照,达到了美的极致,而笔墨逐渐 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
最后写游子的离愁伴着月光,洒满江边的树林,洒满江树的月光象征 无穷无尽的离愁,月色和离愁水乳交融,一个“满”字写出愁思的深厚。
课堂小结
春 月下之景
(1—8)
江
花
月下之思 (9—16)
月
月下之情
夜 (17—36)
空旷辽远 恬静幽美
人生无尽 宇宙永恒
思妇怀远 游子思归
诗中有画 哲理之思 情思缱绻
“这首诗是有憧憬和悲伤的,但它是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尽管悲伤, 仍感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李泽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