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鹤岗市中考物理二模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鹤岗市中考物理二模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事例说明的道理不正确的是
A.沿纸条上方吹气,纸条会向上升起,说明气体在流速大处压强大
B.下端带有橡皮膜的玻璃管在水中越深,膜向上凸起程度越大,说明水静止时,水内
部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C.钢笔能把墨水吸上来,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D.沙漠中的越野汽车装有非常宽大的轮子,说明增大受力面积
可以减小压强,防止轮子陷入泥沙中
2.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1是定值电阻,R2是滑动变阻器。
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由一端移到另一端的过程中,电路中电流表示数和电压表示数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滑动变阻器滑片由一端移到另一端的过程中。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电源电压为B.定值电阻电功率的变化为
C.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D.电路总功率的最大值为
3.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用铁夹将温度传感器及分别盛有水和食用油的两个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温度传感器的探头部分与试管内的水和食用油良好接触,两只温度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线与计算机相连接.在计算机上打开与此仪器配套的专用软件,点击“开始记录”,同时打开红外加热器开关,对盛有水和食用油的试管进行加热,在计算机上可以得到相应的实验图线,如图
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个试管中必须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
B.同时打开红外加热器开关的目的是使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
C.图线b表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D.食用油的比热容为2.1×103J/(kg·℃)
4.如图所示,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中,有一竖直悬挂的拉手突然向后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做匀速运动
B.汽车突然减速运动
C.汽车突然加速运动
D.汽车的运动不能确定
5.在平昌冬奥会自由式滑雪比赛中,选手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b,d在同一高度),如果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a点向b点运动的过程中,动能增加
B.从b点向c点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
C.b点的动能等于d点的动能
D.c点和d点的机械能相等
6.我州某中学积极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如下列图所示的四幅图所示,分别反映蹴球、独竹漂、高跷和押枷的训练情景.关于这四种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g取10N/kg)
A.踢球时球离开运动员的脚掌后在向前运动的过程中,运动员对球做了功
B.45kg的女运动员着3kg的划竿踩在质量为30kg的竹漂上保持平衡状态,划竿和竹漂共受到约780N 的浮力
C.52kg的男运动员踩着重量忽略不计的高跷训练,每只高跷底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3×10﹣3m2,则在行走过程中,高跷对地面的压强为2×105Pa
D.押枷比赛中甲运动员获胜,是因为甲运动员拉乙运动员的力大于乙运动员拉甲运动员的力
7.把两个物重相同的实心铁球和铝球,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
A.相等 B.浮力都等于重力 C.铝球的比铁球小 D.铝球的比铁球大
二、多项选择题
8.如图所示电路,电源两端电压U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开关S1闭合时,电消耗的电功率P,电压表V1、V2的示数分别为U1和U2,开关S1断开时,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P′,电压表V1,V2的示数分别为U1′,U2′,电阻R3的消耗的电功率为6W.已知电阻R1=2Ω,U1:U1′=3:2,U2:U2′=15:16.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R3=6Ω,R1:R2=1:5 B.R2=10Ω,R2:R3=3:5
C.P=27W,P:P′=3:1 D.U=18V,P′=18W
9.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S闭合后下列所列的各种情况正确的是()
A.如甲、乙、丙是电压表,当S1闭合后U丙=U甲+U乙
B.如甲是电压表,乙、丙电流表,S1断开形成串联电路
C.电路中甲表和乙表不能同时是电流表
D.如果电路是并联电路,则乙表的示数大于丙表的示数
10.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每个滑轮重50N,用这个滑轮组把质量为45kg的重物在2s内匀速提升2m,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g=10N/kg)()
A.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F为125N
B.在2s内做的有用功为900J
C.该套装置的机械效率为90%
D.若所挂物体越重,该滑轮组机械效率越小
三、填空题
11.如图是电阻A、B的I-U图象,由图可知A电阻的阻值是_____Ω;将电阻A、B串联后接入电路,当通过A的电流为0.4A时,A和B两端的总电压是_____V。
12.一束太阳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60度,则反射角是_____度;若太阳光照射在三棱镜上,在三棱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形成了彩色光带,这是光的_____现象。
13.如图中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cm.
14.在2018年韩国冬季运动会上“冰壶”比赛中,一运动员将冰壶推出之后,冰壶由于________继续向前运动,而另有运动员在冰壶前进途中,不断地刷冰,是为了________(选填“减小”或“增大”)冰壶与冰面之间的摩擦力,运动的冰壶将对方静止的冰壶弹了出去,这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________。
15.晶晶站在平面镜前,看到镜中自己的像,这是由于光的 ________形成的,当她走近镜子时,镜中的像将 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李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
小唐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
(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
________(选填“大"或“小")。
小唐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
________。
(2)小唐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甲)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认为图(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
他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因为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________相同。
(3)小唐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________,表示液体的压强________。
(4)小唐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________ (选填“不变"或“变化")。
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_。
17.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提起140N的水桶,动滑轮重20N(不计绳重和摩擦),小明拉绳子的速度为0.5m/s,则在8s内小明做的有用功为______J,小明拉绳的拉力为______N,拉力的功率是______W,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如果向水桶内再加入40N的水,则动滑轮的机械效率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学习物态变化时,老师写了一幅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放热结冰温度不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吸热化水温度未升”.该对联先后包含的两种物态变化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它还说明了冰是一种________ (填“晶体”或“非晶体”).
19.2014年4月16日,一艘载有470余名乘客的“岁月号”客轮在韩国西南海域发生触礁浸水事故而逐渐倾斜(如图所示),最终海水灌满船舱,客轮的重力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所受浮力而下沉。
事故发生后,潜水员下潜到25米深的水下船舱内进行搜救,此时潜水员受到的压强是
_________Pa(ρ海水=1.03×103kg/m3, g取10N/kg)。
20.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提起140N的水桶,动滑轮重20N(不计绳重和摩擦),小明拉绳子的动力为_____N;如果向水桶内再加入40N的水,提起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四、作图题
21.如图图,甲为一个“一开三孔”开关(即一个开关和一个三孔插座连在一起)实物图,乙为背后反面接线示意图,“A”、“B”是从开关接线柱接出的两根导线,请你将图乙中的电路连接完整,使开关控制电灯,又不影响插座供其他电器使用。
(_______)
22.如图所示,小车A与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A与正前方的墙碰撞时,请画出物体B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两力均画在重心上)
(_____)
23.画出图中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P点的光路图
(_______)
五、实验题
24.如图所示,在气缸A中密封有压缩空气,B是一种被销钉K锁住的活塞,C是一个温度计.若活塞与气缸壁间没有摩擦,当把销钉拔出后,将看到的现象:
(1)活塞将向______运动;
(2)温度计的示数将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5.小文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其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半圆形玻璃砖放在标有角度的圆盘上,如图所示;
②将一束激光从空气射向玻璃砖圆心O处,激光在O处发生反射和折射,记录入射角和折射角;
③逐渐增大入射角,重复步骤②,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1)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____________入射角;
(2)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随入射角的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如图,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金属片的作用是_____。
(2)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_____(“较小”或“较大”);
(3)小车通过AB段时测得时间t 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_____cm/s;
(4)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
_____(选填“大”或“小”);
(5)根据你的实验,你认为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上半程的速度
_____小车通过下半程的速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六、计算题
27.如图所示,为了学生的安全我省购置了一批“大鼻子”校车,校车满员时人和车的总质量为
104kg,车轮的总着地面积为0.25m2,校车以36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10min,所受阻力是总重力的0.01倍。
请计算:(g=10N/kg)
(1)满员的校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____。
(2)满员的校车在这10min内牵引力的功率_________。
七、综合题
28.(9分)如图所示是某压力测力计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图中电源电压为7.5V并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o的规格是“400Ω 15mA”,起保护电路的作用;G是由灵敏电流表改装成的指针式测力显示器(电阻忽略不计);R是一种新型电子元件,在压力不超过600N的前提下,其阻值随压力大小的变化规律如表格中数据所示.
(1) Ro上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是多少?
(2)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电子元件的阻值R随压力F变化的关系式是R= .
(3)该测力计的量程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填空题
11.9
12.色散
13.50 0.1
14.惯性减小运动状态
15.反射不变;
16.小相平深度大大不变相等
17.80 40 87.5% 变大
18.凝固熔化晶体
19.大于 257500
20.80变大
四、作图题
21.如图所示
22.
【解析】
【详解】
如图所示重力作用在重心上,方向竖直向下,当小车A与正前方的墙碰撞时,由于物块B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右运动,此时物块相对于小车向右运动,因此会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23.
【解析】
【详解】
过镜面作出点S的对称点S′,即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连接S′P与镜面交于O点,即为入射点(反射点),连接SO就得到入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点睛】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反射光线好像是由像点发出的,由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作出像点后,作出射线S′P,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再完成光路。
五、实验题
24.右降低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解析】
试题分析:当拔去销钉后,气缸内的气体膨胀推动活塞向右运动,对活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气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导致了温度计的示数下降.
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25.小于增大而增大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入射角和折射角正弦的比值,即是不变的
【解析】
(1)由表格中数据可知可知,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但折射角总小于入射角;(2)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即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3)据表
格中的数据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入射角和折射角正弦的比值,即是不变的。
点睛:结合表格中的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关系进行总结规律,看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如何变化或同样的入射角射入不同介质中的折射情况。
26.便于记录路程和时间较小 25 小小于
【解析】
【分析】
(1)在斜面的同一位置放置金属片,小车就可以在不同位置停下来,便于计时;
(2)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
(3)根据速度的公式计算平均速度;
(4)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分析平均速度的变化;
(5)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加速运动。
【详解】
(1)在斜面上放置一个金属片的目的就是让小车在不同位置停下来,便于记录路程和时间;
(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较小;
(3)小车通过AB段时测得时间t AB=1.6s,AB段的长度s AB=80.0cm-40.0cm=40.0cm,则AB段的平均速度
;
(4)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公式可知平均速度会偏
小;
(5)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加速运动,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六、计算题
27.4×105Pa 104W
【解析】试题分析:(1)校车的总重力为:,校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来自其自身的重力,所以校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2)由于校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在汽车受力平衡,则牵引力为:
,汽车的速度为,
所以校车的功率为:。
考点:压强功率二力平衡
七、综合题
28.(1) 0.09W;(2)300-0.4F;(3)500N
【解析】试题分析:(1) Ro上的电压为U0=I0R0=0.015A×400Ω=6V,Ro上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是
P0=U0I0=6V×0.015A=0.09W;(2)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电子元件的阻值R随压力F变化的关系式是R=300-0.4F;(3)电路中的总电阻为R总=U/I=7.5V/0.015A=500Ω,所以此时R的阻值为R=R总-R0=500Ω-400Ω=100Ω,根据R和F的关系可知:量程F=500N。
【考点定位】欧姆定律;电学综合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