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海洋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海洋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一、课程简介
《化学海洋学》是海洋与环境学院海洋科学专业的必修主干课程,也是专业核心课。

主要针对高年级本科生,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战性”。

作为海洋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化学海洋学利用化学的原理和技术,研究复杂的世界海洋,为海洋化学资源综合利用及解决海洋环境问题提供理论基础,推进海洋强国建设。

二、在课程思政方面的教学特色与创新
针对海洋科学专业人数较少的特点,采用“小班授课、逐一辅导”的教学模式,切实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夯实专业基础,增强学生自信心,同时,与学生建立紧密联系,多角度鼓励和引导学生。

将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用“海洋精神”滋养学生思政教育,培养学生“向海图强,建设海洋强国”的爱国之情与强国之志,增强学生的“海洋使命”责任担当。

三、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为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课程紧密结合海洋学科发展史、国家战略和方针政策等,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将思政内容融入课程讲授中,引导学生了解海洋环境资源利用与保护相关的方针政策,海洋科学与国家战略、人民生活、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系,以及中国海洋建设发展成就,树立海洋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情怀,培养“海洋强国”建设的专业人才。

(一)以榜样力量激励学生砥砺前行
讲解中国海洋科学的发展简史及在海洋强国建设中迈出的坚实步伐,挖掘国内和本校知名学者的在化学海洋学发展中所做出的伟大成就。

如在绪论介绍化学海洋学发展历史过程中引入李法西、陈镇东、张正斌、吴瑜端等老一辈科学家对我国化学海洋学建立及发展的伟大贡献,详细介绍我校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孙军老师参与的国际合作计划、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专项项目及其在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中取得的突破性成果。

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砥砺前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培养学生找准奋斗目标,坚定建设海洋强国的远大志向。

(二)以课后辅导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任课老师通过社交软件与学生建立联系,提供学生与老师沟通的畅通渠道,可实现逐一辅导,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知识吸收效率。

另外,课程加强实验教学,开设《化学海洋学实验》课程与之配套,设计相互关联实验项目,另设《海洋化学综合实验-1》深化实验内容。

如课堂讲解溶解氧相关知识,实验课程进行溶解氧及生化耗氧量的测定,再到海水净化能力的估算,层层递进,深化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沟通交流能力和科研创新精神。

(三)以现状发展培育学生使命担当
相较于物理、数学等传统学科,化学海洋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相应的其发展也是较不成熟的,目前有很多难题尚待攻关。

如在第四章海水二氧化碳系统中,讲到海洋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作用,Sarmiento指出,加入到大气的二氧化碳最终将与海洋达到平衡,只是需要较长的时间,那么海洋对其极限吸收能力是多少?是否存在拐点?吸收后如何改变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环境?通过作业布置结合教
师辅导,让学生了解目前的研究进展如何,及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展现出的大国担当。

以问题为导向的资料查阅更有针对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认同感,树立为学科发展、海洋强国建设、中国梦实现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