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_生物进化的原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进化的原因》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学情分析:
学生对生物进化这方面的知识非常感兴趣,敢于怀疑,但缺乏开放性、发散性、求异逻辑性思维,对于枯燥和深奥的事例更是缺乏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过渡的经验,对事物本质的分析尚不够深入,不能主动、透彻的去分析和总结现有的资料。

在学习生物适应环境的时候,学生已经对保护色有了初步的了解。

而且初三学生也具备了设计探究实验的能力,对实验结果也会做出一定的分析,这些都有助于本节课探究实验的开展。

本节课着力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从学生的学
习动机和态度上着手,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突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效果分析:
生物进化的原因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对这一知识点很难透彻理解,因此经常会形成一些错误的认识:比如农业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学生会认为是害虫经常接触农药,因此产生了抗药性;再如为什么现在的长颈鹿颈都是长的,学生普遍认为--因为要去吃高处的树叶,所以颈变长了。

本节课通过一组具有保护色的动物图片导入新课,启发学生思考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在问题的引导下作出相应的假设,接着凭借小组的智慧,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在全班讨论交流。

各小组在已有材料的基础上,参考课本探究方案,再对某些环节做改进,不断完善实验方案,以便使实验更易于课堂操作,更切近实际。

模拟的越真实,最终得出的结论也就越具有说服力。

由于保护色是生物长期进化的一种结果,学生就可以以此类推其它一些进化结果,得出生物进化的原因与外界环境有关,是生物不断适应环境的趋势。

基于种种原因,课本上的模拟探究实验《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从未开展,这是我的第一次尝试,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起传统的言传身教,切身的经历更能让学生
透彻的理解,深刻的体会。

学生对生物进化原因的正确理解较以前有了明显的大幅度提高。

教材分析:
生物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生物学课程既要让学生获得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让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生物学课程期待学生自主学习得能力的提高,在亲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过程中习得生物学知识,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


生物进化的原因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教材内容由三部分组成,即事例分析、模拟实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要想使学生初步认识到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环境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生物只有不断的产生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的有利变异,才能在自然界中生存和发展这一观点,必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参与。

因此本节课通过模拟保护色形成过程的探究实验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体验保护色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原因,从而更好的理解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评测练习
一、判断
1.自然选择留下来的变异永远都是有利于生物生存的。

()
2.体表具有鲜艳的色彩和斑纹并长有毒毛的毛虫,容易被发现,这种体色不利于毛虫的生存。

()
3.动物的保护色一经形成,终生不变。

()
4.容易受到攻击的动物才会有保护色。


二、选择
1.20世纪40年代以来,开始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一些细菌感染及炎症,颇见成效。

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效果逐渐下降。

于是人类又不断开发新的抗生素,但都是开始有效,以后越来越差,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
A.抗生素的生产质量越来越差
B.致病微生物会自然产生抵抗抗生素的变异
C.致病微生物产生并遗传下来抵抗抗生素的变异
D.抗生素选择了致病微生物中能抵抗该抗生素的变异
2.导致生存斗争的原因是()
A.生物之间相互排挤或残杀
B.有利变异的个体和不利变异的个体互相竞争
C.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有限
D.生物不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3.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
A.生存斗争 B.人工选择 C.自然选择 D.遗传和变异
4.保护色对生物的作用不是()
A.引起敌害警觉而被吓跑
B.不易被其它动物发现
C.有利于躲避敌害
D.有利于捕食猎物
5.澳大利亚有一种外形奇特、美丽的琴鸟,他们大都在冬季繁殖,这样可以避免蛇类等来偷食它们的卵和幼鸟,这是()
A.环境变化的结果 B.过度繁殖的结果
C.自然选择的结果 D.人工选择的结果
6.长期使用某种农药,会发现效果越来越差,这是因为有些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现代生物进化论认为,抗药性产生的原因是()
A.害虫对农药进行选择的结果
B.定向变异的结果
C.遗传的结果
D.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
三、理解应用
1.根据下面长颈鹿的进化示意图的内容进行分析
⑴从图①中可以看出,古代的长颈鹿有的颈长些,有的颈短些,这些性状
是可以______的.
⑵从图②和图③中可以看出,当食物条件发生变化后,这些长颈鹿中______ 的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来,并且繁殖后代;而______的则
吃不到足够的树叶.经过许多代后,______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
⑶上图所示长颈鹿的进化过程说明,自然界中的生物,经过激烈的生存斗争,______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生物的进化是在遗传、变异的基础上
______的结果.
课后反思
生物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生物学课程既要让学生
获得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让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生物学课程期待学生自主习得能力的提高,在亲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过程中习得生物学知识,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教学理念的深刻认识与透彻理解最终要体现在每一堂课上,我想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来体现我对课堂教学改革的点滴认识。

这节课中,我始终把自己放在一个引导者的位置上。

新课导入通过一组图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问题进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若是完全放给学生,难度过大不易解决,因此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在课本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通过小组的合作确定最终的实施方案,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学生的解决方法十分巧妙,就连老师也想象不到。

最后,实验数据的分析和结论的得出也是老师引导学生一起总结的。

平时上课总怕学生想不到,老师替学生去想,怕学生解决不了,老师帮学生解决,就因为老师代替学生做的太多,太周全,所以学生懒得去想,也懒得去做了。

久而久之,学生就不善于思考了。

本节课通过一个模拟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了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在亲历为什么的过程中感悟生物学知识,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终身学习的
能力。

如果不是学生亲自参与这个过程,在解决学以致用的例子时,学生是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的,学生会误认为亚洲雄象是为了躲避人类的捕猎才不长象牙的,而不会认为,偶尔出现的不长象牙的变异个体不是人类捕猎的对象,才获得了更多的生存机会。

学习生物要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生活中学,把学到的生物知识应用于生活中,这也是本节课要体现的一个观点。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才的社会活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生物学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的倡导学习化和终身教育的知识经济时代,是广大生物学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课题。

但只要教师认识到教育是在社会中存在和发展的,认识到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通过培养人来为社会服务的,而只有当它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时,才能最终实现它的价值。

教师就会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探索。

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指出:“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是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解释了生物进化和发展的原因。

这部分知识对学生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具有重要意义”
1.知识目标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形成生
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2.能力目标
(1)进一步巩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

(2)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学会组内的分工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

(3)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和环保教育。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模拟探究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难点: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