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麻城市实验高中高三生物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麻城市实验高中高三生物期末考试
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植物体内的多种激素都能对生命活动起到调节作用。
以下有关植物生命现象的说法或解释错误的是()
A. 根的向地性、茎的向光性均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B. 在黑暗条件下,细胞分裂素可延缓成熟绿叶中叶绿素的降解,表明细胞分裂素在此条件下能延缓叶片变黄
C. 能够对果实的脱落起到促进效应的激素有乙烯和脱落酸
D. 与天然植物激素相比,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较长时间发挥作用,可能与植物体内缺乏相应的分解酶有关
2. 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 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不含硫元素
C.玉米的遗传物质全部分布在染色体上
D. HIV遗传物质初步水解产生四种脱氧核苷酸
3. 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图为ATP的结构和A 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
不正确的是()
A.A 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图1中的A代表腺苷
B.图2中进行过程①时,图1中的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
C.图2中的①①若表示某种物质,则①①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D.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图2中过程①可以发生在线粒体、叶绿体以及细胞质基质中
4.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会消耗A TP
B.植物体内的激素2,4-D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作用
C.植物体内生长素浓度越高,对乙烯合成的抑制作用就越强
D.脱落酸和赤霉素在促进种子萌发上表现为协同作用
5. 下列有关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都使用质量浓度为0.1g·mL-1的NaOH溶液
B. 使用的CuSO4溶液的质量浓度不相同
C. 使用的试剂的种类相同,但使用方法不相同
D. 两种试剂鉴定的物质都是生物大分子,但颜色反应不同
6. 为了验证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将淀粉分解产生还原糖,某研究小组取两只烧杯甲和乙,都放入等量的淀粉溶液20mL,甲中加入30mL制备好的土壤浸出液,乙中放入等量的蒸馏水,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7天(所有操作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然后从甲中取出样液放入试管A1、A2(均2mL),从乙中也取出样液放入试管B1、B2(均2mL),在A1、B1中加入等量碘液,在A2和B2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
下列对该实验结果的预测正确的是()
A.A1和B1都会有蓝色出现,而且颜色深浅一致
B.A2有砖红色沉淀出现,B2无砖红色沉淀出现
C.A2和B2都有砖红色沉淀出现
D.以上结果都不正确
7. 如图为有性生殖过程的图解。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均可发生在( )
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
8. 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体内的脂肪有减少热量散失,维持体温恒定的作用
B.胆固醇既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又能促进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
C.维生素D属于脂质,在生物体内具有促进钙和磷吸收的作用
D.动物的脂肪细胞中含有脂肪,其他细胞中也含有一定量的脂肪
9. 如下图所示,a、b、c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
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A.a、b向光弯曲生长,c背光弯曲生长
B.a直立生长,b、c向光弯曲生长
C. 图d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向左弯曲生长
D. 图d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
10. 关于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所含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素含有镁元素
B.脱氧核糖含有磷元素
C.血红素分子含有铁元素
D.胰岛素含有碳元素
11. 燕麦胚芽鞘进行以下处理,均给予右侧光照射。
(云母片透光、不透水)。
图中能向右侧弯曲的是
A.①①①
B.①①①
C.①①①
D.①①①
12. 亲核蛋白是在细胞质内合成,然后输入到细胞核中发挥作用的一类蛋白质。
非洲爪蟾中有一种亲核蛋白具有头、尾两个不同的部分。
科学家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对其输入细胞核的过程进行了研究,过程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本实验中可以用15N对亲核蛋白进行标记
B.同位素的物理性质相同,但组成的化合物化学性质可能有差异
C.实验一和实验二中的蛋白质结构不同,所以不能形成对照
D.本实验可推测出亲核蛋白的尾部能引导亲核蛋白通过核孔
13. 与DNA相比,RNA特有的化学组成是()
A.核糖和尿嘧啶
B.脱氧核糖和尿嘧啶
C.核糖和胸腺嘧啶
D.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
14. 果蝇的卷翅(A)对正常翅(a)为显性,灰体(B)对黑体(b)为显性,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
纯合灰体正常翅雌蝇和纯合黑体正常翅雄蝇交配,F1产生了390只灰体正常翅果蝇,同时由于基因突变,出现了1只灰身卷翅雌蝇和1只灰身卷翅雄蝇。
让F1中的灰身卷翅果蝇交配产生F2,F2代中灰身卷翅︰灰身正常翅︰黑身卷翅︰黑身正常翅=6︰3︰2︰1,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题中控制果蝇体色和翅形的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 F1中新出现的灰身卷翅果蝇的基因型都是AaBb
C. F2果蝇中纯合体有4种
D.卷翅基因A具有显性纯合致死效应
15. 我国西部因历史和气候的原因,生态环境较差。
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应考虑
A.发展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以保护和改善西部的生态环境
B.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以减轻人类对环境的压力
C.治理严重的水污染,从而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D.发展乡镇企业、增加收入,以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大多数蛋白质都由细胞核内的基因编码。
下图为细胞核控制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线粒体的过程,由图可知()
A.信号序列与受体蛋白的结合不具有特异性
B.信号序列作为向导决定了蛋白质的去向
C.前体蛋白质成熟时除信号序列被切除外,空间结构也发生了改变
D.信号序列与受体结合后内外膜的蛋白转运体才能形成通道
17. 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曲线。
下列不正确的是()
A. 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cd期的细胞都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
B. 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等位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都发生在cd段
C. 该图为有丝分裂,则中心体的复制和纺锤体都出现在bc时期
D. 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ef期的细胞中都只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18. 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与人体肥胖有关的蛋白质类激素。
下图1表示瘦素通过下丘脑发挥作用的过程,已知瘦素可使神经元A兴奋、神经元B抑制;图2为图1中某局部模式图。
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瘦素合成后,以胞吐的方式运出细胞,通过体液定向运输到下丘脑
B. 当图2中神经元B释放物质甲,并引起①的抑制时,①处的膜电位无变化
C. 人体内脂肪含量偏高时,A、B分别兴奋、抑制,可能与其膜上瘦素的受体不同有关
D. 若人体血液中瘦素水平没有降低,但神经元B上缺少相应受体,仍可能导致肥胖
19. 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学家本庶佑共同获得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艾利森发现抑制CTLA-4分子能使T细胞大量增殖而发挥免疫功能。
本庶佑则在T细胞上首次发现了PD-1分子,PD-1和CTLA-4相似,抑制PD-1则能够活化T细胞,刺激生物体免疫功能。
进一步研究发现,CTLA-4与PD-1联合疗法能使末期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三年存活率达到约60%。
可见,真正治疗人体疾病的有效手段是从根本上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据此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T细胞大量增殖会增强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
B.注射特异性结合CTLA-4和PD-1的抗体可增强人的免疫功能
C.一个人是否会患癌症以及癌症治疗的效果都与人体免疫力有关
D.CTLA-4与PD-1联合疗法就是通过口服CILA-4与PD-1来治疗癌症
20. 某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决定为XY型,其叶型有宽卵型和倒卵型两种,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用纯种植株进行的杂交实验如下:
实验1:宽卵型♀×倒卵型♂→子代雌株全为宽卵型,雄株全为宽卵型
实验2:倒卵型♀×宽卵型♂→子代雌株全为宽卵型,雄株全为倒卵型
根据以上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实验1、2子代中的雌性植株基因型不同
B. 实验2结果说明控制叶型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
C. 仅根据实验2无法判断两种叶型的显隐性关系
D. 实验1子代雌雄杂交的后代不出现雌性倒卵型植株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兰花的多样性及其对不同环境极强的适应能力,吸引着科学家们对它们的进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17年,我国科学家以深圳拟兰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基因组的测序和功能分析从基因水平上解开了兰花进化之谜,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进化这一画卷上描下了浓重的一笔。
(1)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理论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_____,若按照他的观点来看,兰花的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2)按照达尔文的观点,兰花适应性特征的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适应是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不同地域的同种兰花种群间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使得种群内的个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间出现这些差异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发现兰花有474个特有基因家族,而兰花的多样性及对环境的极强的适应能力就源于历史。
上这些基因家族的变化。
不同种兰花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等生物大分子具有共同点和差异性,共同点说明它们之间具有共同的祖先,而差异性的大小则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
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进化问题的认识不断深人,并且不乏争论,在各种理论的交锋中,进化理论本身也在不断进化。
22. 某苔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图1所示,其能量流动过程如图2所示。
请回答:
(1)图1中的生物构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 条食物链。
(2)图1中没有的生物群落成分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1中,碳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中,若要调查①中的某种群密度,请你建议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_,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个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2中的字母表示)。
23. 下图代表自然界中处于不同分类地位的5种体现生命现象的单位,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与I、II、①相比,IV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与I、II、III相比,V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
(2)以下生物:a蓝细菌、b小球藻、c豌豆、d果蝇、e噬菌体。
其中属于I类的有_______(填字母),属于III类的有_________(填字母)。
与I相比,II特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填文字)。
(3)在I~V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类群是__________(填序号I~V)。
II、III中①的形成主要与细胞器__________(填序号)有关。
(4)①内的DNA是__________状的,而①内的DNA与__________构成了染色体。
24. I.果蝇是遗传学研究常用的生物材料,请回答下列有关果蝇遗传实验的问题:
已知果蝇黄身和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一对黑身果蝇交配,后代有多只黑身果蝇和一只黄身雄果蝇,分析认为体色异常原因有两种:一是基因突变(只考虑一个基因),二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请设计杂交实验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方案:将这只黄身雄果蝇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配,获得若干后代,若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原因一;若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原因二。
①.雄鸡和雌鸡在羽毛的结构上存在差别。
通常雄鸡具有细、长、尖且弯曲的羽毛,这种特征的羽毛叫雄羽,只有雄鸡才具有;雌鸡的羽毛是宽、短、钝且直的,叫母羽,所有的雌鸡都是母羽,但雄鸡也可以是母羽。
研究表明,鸡的羽毛结构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
用母羽的雄鸡与雌鸡互交,杂交结果如下图所示,请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羽毛性状的基因中,雄羽基因对母羽基因为___________(填“显”或“隐”)性。
(2)由杂交结果分析可知,亲代的雄鸡和雌鸡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子代的雌鸡基因型为___________。
(3)___________的基因型只在雄鸡中表达,而在雌鸡中不表达,这在遗传中称为限性遗传。
若子代的雌雄鸡随机交配,则理论上后代雄羽鸡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
25. 美国生物学家马古利斯在1970年提出了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内共生起源学说。
她认为,一些具有吞噬能力的原始真核单细胞生物,先后吞并了几种原核生物(如细菌和蓝细菌),由于后者没有被分解消化,它们从寄生逐渐过渡到共生,成为宿主细胞里面的细胞器(如下图所示)。
请根据内共生假说回答下列问题:
(1)原始真核单细胞吞噬细菌、蓝细菌的方式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的结构特点。
(2)线粒体和叶绿体内均含有DNA,可称为“半自主性细胞器”。
根据内共生假说可推测线粒体、叶绿体的DNA序列应分别与哪些生物相似?__________。
由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演化形成过程推测,线粒体和叶绿体内可能含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
(3)由内共生假说可知线粒体是由真核生物吞噬某种细菌逐渐形成,试推测该种细菌的呼吸方式是__________。
叶绿体含有两层膜,试分析这两层膜的来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A
2. B
3. A
4. A
5. D
6. B
7. C
8. B
9. D
10. B
11. A
12. D
13. A
14. C
15. A
16. BCD
17. ACD
18. CD
19. ABC
20. AC
21.
(1).拉马克
(2).获得性遗传
(3).用进废退
(4).遗传变异
(5).自然选择
(6).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7).DNA(核酸)
(8).蛋白质
(9).亲缘关系的远近
22.
(1).10
(2).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3).含碳有机物
(4).标志重捕法
(5).b÷a×100%
23.
(1).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2).没有细胞结构
(3).d
(4).b
(5).叶绿体、液泡
(6).①、①、①
(7).①
(8).环
(9).蛋白质
24.
(1).后代)多只黑身雌果蝇
(2).黑身与黄身之比为1①1
(3).黑身多于黄身
(4).隐
(5).Aa和Aa
(6).AA、Aa、aa
(7).aa
(8).1/8
25.
(1).流动性
(2).细菌、蓝细菌
(3).核糖体
(4).有氧呼吸
(5).外膜来源于真核单细胞生物的细胞膜,内膜来源于蓝细菌的细胞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