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村镇规划设计方案的论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村镇规划设计方案的论述
摘要:本文作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结合工作实例对现代村镇规划、建筑设计、设计方案的构成要素及针对目前村镇规划中的一些布局因素及科学的设计提出了一些个人看法。

关键词:村镇规划;建筑设计;设计方案
近几年村镇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除了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之外,良好的村镇规划也是原因之一。

村镇建设取得的成就,代表着中国广大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村镇规划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得好不好,是关系到村镇规划能不能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主要因素。

1.调整村镇布局
村镇布局调整主要是村镇合并,即将一些小村庄合并为大村庄或向已有的中心村及小城镇合并。

实现村民居住地的合并,增加村镇之间的距离是推进农村城镇化、发挥土地集约经营效益特别是节约耕地的更好措施。

区域发展要走这条路,首先必须产生一个有操作性的村镇合理撤并方案。

在村镇合并中如何在密集的村镇中确定出合并对象,这需要在分析和规划中尽量借助现代科技力量。

如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通过对村镇分布特征与成因的提取和分析。

经过不太复杂的空间图形运算,获得村镇合并方案。

该技术方法可增进农村城镇化和耕地保护双赢决策及城乡统筹发展规划的科学性,也能增强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可操作性。

村镇布局调整也要综合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等问题,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

2.村镇规划要加强发展研究
村镇规划可概括为对村镇范围内进行经济、社会、资源、人口、环境等协调发展与布局的总体规划,这是一项具有地区性、综合性、复杂性的工作。

每个村镇都应该有规划,村镇规划是农村发展的具体体现,村镇发展则为规划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村镇规划具有以下特点。

(1)全面性。

全面性使我们对村镇建设、规划方面存在和发展的环境的认识,同时要求我们从整体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2)系统性。

系统性告诉我们要用现代的系统分析方法与传统方法相结合,这样才能够保证规划的科学性、严谨性。

坚持村镇规划的系统性可以让我们更加合理利用土地、节约用地,充分挖掘现有村镇用地的潜力,严格控制占用耕地。

(3)对策性。

对策性就是比较分析研究的确立,要因地制宜,根据每个地方的差异性制定出不同的规划,使我们能够更加合理的利用现有设施,然后逐步加以改造提高。

(4)指导性。

指导性是科学决策的基础,落实到村镇规划方面,我们必须坚持原则,统一规划、综合发展,要有步骤、有计划的开展工作。

遂昌县位于浙西南,钱塘江、瓯江上游,东倚武义、松阳,南邻龙泉,西接江山和福建浦城,北与衢江、龙游、婺城相连,全县总面积2539平方公里,总人口22.74万。

境内有乌溪江水库,乌溪江水库青山环抱,流域面积1498平方公里。

近年来,乌溪江库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与当地平均水平仍有很大的差距。

从目前库区农村实际和这几年的初步实践情况看,走异地脱贫之路是引导和帮助库区困难群众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和困难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3. 在规划设计工程中的方法
在规划设计工程中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收集资料。

可分为几个方面,自然、历史、人口、土地、建设现状、基础设施现状及计划、经济发展现状及计划、社会事业发展状况、环境建设情况等。

这一部分工作成效直接影响规划成果的优劣,应该按部就班,切忌缺斤短两,除了现场踏勘以外,还应配合村镇干部解决规划的选址、定界以及发展方向等重要问题。

(2)分析规划资料。

可以从规划背景(起因)、区位区域、历史文化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人口预测、土地利用情况和可能、道路系统的优化、公建布置现状及需求,农宅建设的规格和朝向,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景、需求及可能性,历史文化遗产及保护等方面进行研究,分别列出其优势和制约条件。

为避免思维混乱,各方面之间的影响可以到下一步(方案的取舍)再考虑。

(3)确定主导因素。

通过以上的分析,确定当地目前、近期及远期内的工作重心,比如工业建设为主导因素、社会事业急需跟进、道路系统严重影响发展、文物古迹急待保护等,从而为下一步方案的取舍做出准备。

(4)方案的取舍。

将区位、产业、公建项目、环境保护等各个系统独立出来,确定其最佳的布置方案,当其中有矛盾时,则根据上面确定的工作重心予以取舍,当然还应跟有关部门多次商讨确定。

比如沿国道建设与道路交通规划有矛盾时:当前的工作重点是整治基础设施,提高村镇的防灾及疏散能力,这样就要相对弱化沿街建设指标;当前的工作重点是引导工商业的发展和促进沿路居民点的建设,则只能放弃一部分在交通安全方面的考虑,通过技术手段或使对外交通改道等手段来进行弥补。

4. 搞好规划,科学设计
规划是一切建设活动的前提,优秀的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对于村容村貌整治具有重要的先导作用,尤其新农村建设规划,涉及的人、地、畜、服务设施等问题。

如果没有科学的规划,即便房子建得再漂亮,也难以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必将造成巨大的浪费。

首先要防止新一轮的重复建设,改善现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随意建设、模仿严重的状况,新农村的设计应通过规划的编制,提高基础设施等资源配置的效益;遵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规律,尊重农民意愿,与各专项规划特别是土地总体利用规划、区域规划衔接;优化资源配置,因村制宜,分类指导,根据不同村的条件,采取不同标准进行规划,要注重规划的个性。

村镇规划设计最终目的是让农民过上优质的生活,在实施中是动态的,不是僵硬死板的,规划设计也应随着观念、政策和经济的变化而改变。

村镇建设规划只有与当前农村政策、农民群众意愿和当前的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达到一个平衡点,这样的规划才能更注重实效性,才能更有效得到落实,要不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新农村规划只能作为所谓专业的蓝图,很难得到农民的认同,更不可能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指导。

结束语
总之,小城镇规划既要解决当前的建设问题,又要考虑今后的发展和充分估计长远的发展要求,因此规划工作既要有现实性、科学性,又要有预见性。

社会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建设过程中,影响城镇发展的因素也是在变化的。

规划方案不可能准确地预计,必须随着城镇的发展因素的变化而加以修改或补充。

参考文献:
[1]宋建武;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J].河北农业科学2009年12期,农业科技?农业基础科学
[2]秦正修;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Ⅱ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8年02期,农业科技?农业基础科学。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