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应用:
早期:制备的金属纳米粒子有Mg、Al、Cr、Mn、Fe、 Co、Ni、Cu、Zn、Ag、Cd、Sn、Au、Pb 、 Bi 等 15种。
目前:采用金属烟粒子结晶法同样可以制备各类合金、 氧化物、碳化物等多种纳米粒子,就是说金属烟粒子 法不限于只单纯地制备纯金属的纳米粒子。
6、流动油面上的真空蒸发沉积法(VEROS)
特点:产品粒度微细,粒度分布窄、粒子表面光滑、形 状规则、纯度高、活性大、分散性好。
应用:在陶瓷、磁性材料、医药、化工颜料等领域有 广阔的应用前景。
气流粉碎机
三、蒸发凝聚法
1、定义:将纳米粒子的原料加热蒸发,使之成为原 子或分子;这些微粒子与惰性气体碰撞失去能量而凝 聚,生成极微细的纳米粒子。 加热源:电阻、等离子电弧、激光、电子束、高频感应 等。 2、特点 (1)应用范围广(金属、合金、部分化合物;加热方式 多)。 (2)工艺简单。 (3)纳米粒子纯度较高。 (4)设备要求高,产率低。 (5)粒子收集困难。
粉碎作用力的类型主要看图2.1所示几种。 工业上采用的粉碎设备,虽然技术设备不同,但粉碎机
制大同小异。一般粉碎作用力都是这几种力的组合。
举例: 球磨机和振动磨是磨碎与冲击粉碎的组合; 雷蒙磨是压碎、剪碎与磨碎的组合; 气流磨是冲击、磨碎与剪碎的组合,等等。
3、受到粉碎作用力后粒子的变化
机械化学:因机械载荷作用导致粒子晶体结构和 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
(1)基本类型:金属烟粒子结晶法、真空蒸发法、气 体蒸发法等几类。
(2)按原料加热蒸发技术手段不同:电极蒸发、高频 感应蒸发、电子束蒸发、等离子体蒸发、激光束蒸发 等几类。
5、金属烟粒子结晶法
(1)原理 将金属原料置于真空室电极处→真空室抽空 (真空度1 Pa) →导入102~103Pa压力的氢气 或不活泼性气体→用钨丝篮蒸发金属(类似通 常的真空蒸发) →在气体中形成金属烟粒子→ 像煤烟粒子一样沉积于真空室内壁上。
(c照)应射用各:类用金C属O2靶和材YA,G可等方大便功地率制激得光F器e,、在Ni惰、性Cr气、体Ti、中 Zr、Mo、Ta、W、Al、Cu及Si等纳米粒子。
在各种活泼性气体中进行同样的激光照射,也可以制备各 种氧化物、碳化物和氮化物等陶瓷纳米粒子。调节蒸发 区的气氛压力,可以控制纳米粒子的粒径。
普遍规律:在高真空下的蒸发沉积中,首先在基板上形 成一种粒度与纳米粒子差不多的均匀附着物。随着沉 积继续,这些附着物将联成一片,形成薄膜;最后生 长成厚膜。
VEROS法的特点:该法抓住了真空蒸发形成薄膜初期 的关键,在成膜前利用流动油面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将 极细微粒子加以收集,因此,解决了极细纳米粒子的 制备问题。
(3)搅拌磨 构成:由一个静止的研磨筒和一个旋转搅拌器构成。
分类:根据其结构和研磨方式可分为:间歇式、循环式 和连续式三种类型。
介质:在搅拌磨中,一般使用球形研磨介质,其平均直 径小于6mm。用于纳米粉碎时,一般小于3mm。
(4)胶体磨 原理:利用一对固体磨子和高速旋转磨体的相对运动所产生
的强大剪切、摩擦、冲击等作用力来粉碎或分散物料粒子的。 被处理的浆料通过两磨体之间的微小间隙,被有效地粉碎、分 散、乳化、微粒化。在短时间内,经处理的产品粒径可达1μm。
措施:改进电阻蒸发技术,研究了多种新技术手段来实 现原料蒸发。
蒸发方式:等离子体蒸发、激光束加热蒸发、电子束加 热蒸发、电弧放电加热蒸发、高频感应电流加热蒸发、 太阳炉加热蒸发等。
(4)分类
(A)等离子体加热法
(a)定义:利用等离子体的高温而实现对原料加热蒸发 的方法。
(b)原理:一般离子体焰流温度高达2000K以上,存在 着大量的高活性原子、离子。当它们以约100500m/s的高速到达金属或化合物原料表面时,可使 其熔融并大量迅速地溶解于金属熔体中,在金属熔体 内形成溶解的超饱和区、过饱和区和饱和区。这些原 子、离子或分子与金属熔体对流与扩散使金属蒸发。 同时,原子或离子又重新结合成分子从金属熔体表面 溢出。蒸发出的金属原子经急速冷却后收集,即得到 各类物质的纳米粒子。
第二章 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2.1 纳米粒子制备方法评述 2.2 制备纳米粒子的物理方法
2.1 纳米粒子制备方法评述
一、对纳米微粒的基本要求 (1)粒度小。(缺陷尺寸小,性能优异;表面活性大,扩
散路程短,易于烧结。) (2)颗粒形貌好。一般希望球形或等轴多边形;粒度分
布范围窄。 (3)纯度高:降低有害杂质的含量。 (4)粉料晶型:根据陶瓷性能要求确定。
如:表面电性、物理与化学吸附、溶解性、分 散与团聚性质;
(3) 物料中粒子的化学组成变化。
在局部受反复应力作用区域产生化学反应,如 由一种物质转变为另一种物质释放出气体、外 来离子进入晶体结构中。
4、纳米粉体生产的安全性
对于易燃、易爆物料,其粉碎生产过程中还会 伴随有燃烧、爆炸的可能性,这是纳米机械粉 碎技术应予以考虑的安全性问题。
(a)原理:在加有高速电压的电子枪与蒸发室之间产生 差压,使用电子透镜聚焦电子束于待蒸发物质表面, 从而使物质被加热、蒸发、凝聚为细小的纳米粒子。
(1) 原 理 : 将 物 质 在 真空中连续地蒸发到
流动着的油面上→把
含有纳米粒子的油回
收到贮存器内→再经 过真空蒸馏、浓缩→
实现在短时间制备大 量纳米粒子。
其制备原理如图2.5所 示。
(2)工艺过程
具体过程:在高真空下的蒸发使用电子束加热,将原料 加热、蒸发,然后将上部的挡板打开,让蒸发物沉积 在旋转圆盘的下表面,由该盘的中心向下表面供给的 油,在圆盘旋转的离心力作用下,沿下表面形成一层 很薄的流动油膜,然后被甩在容器侧壁上。
3、按制备技术分类
(1)机械粉碎法 (2)气体蒸发法 (3)溶液法 (4)激光合成法 (5)等离子体合成法 (6)射线辐照合成法 (7)溶胶-凝胶法 分类方法不同,研究问题侧重点也不同。
本教材:着重针对纳米粒子生成机理与制备过程 非常粗略地将制备方法分成物理方法、化学方 法和物理化学方法。
2.2 制备纳米粒子的物理方法
3、效果
(1)蒸发法所得产品粒子一般在5nm~l00nm之间。 也就是说,按其下限估算,一个纳米粒子凝聚的原子 数约为4×103个;而按其上限估算,一个纳米粒子 凝聚的原子数为3×l07个。
(2)属于纯粹的物理制备方法。 最早研究蒸发法制备金属纳米粒子的是东京大学名誉 教授粒径小于l0nm的各类 金属纳米粒子,粒子分布窄,而且彼此相互独立地分 散于油介质中,为大量制备纳米粒子创造了条件。但 是VEROS法制备的纳米粒子太细,所以从油中分离 这些粒子比较困难。
制备超细粒子的条件:热源温度场分布空间范围尽量小、 热源附近的温度梯度大,这样才能制得粒径小、粒径 分布窄的纳米粒子。
(5)无明显团聚。 ?
软团聚:颗粒间范德华(Van der Vaals)力和库仑力所 致。一般成型压力作用下能破坏其团聚。
硬团聚:除范德华力和库仑力,还有化学键合作用,团 聚强度大。
二、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简介
对于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目前尚无确切的科 学分类标准,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不同 的方法。 1、按物质的原始状态分类 (1)固相法 (2)液相法 (3)气相法 2、按制备纳米粒子的原理分类 (1)物理方法 (2)化学方法 (3)物理化学方法
(e)缺点:等离子体喷射的射流容易将金属熔融 物质本身吹飞。
(B)激光加热蒸发法(光学加热方法)
(a)定义:采用大功率激光束直接照射于各种靶 材,通过原料对激光能量的有效吸收使物料蒸 发,从而制备各类纳米粒子。
(b)常用激光器:一般采用CO2和YAG大功率激 光器。
它们的发射光束均为能量密度很高的平行光束, 经过透镜聚焦后,功率密度通常提高到 104W/cm2以上,激光光斑作用在物料表面区 域温度可达几千度。对于各类高熔点物质,可 以使其溶化蒸发,制得相应的纳米粒子。
(2)理论极限:固体粉碎的最小粒径可达0.01~ 0.05μ m。
(A)磨球直径:日本学者神保在研究球磨机粉碎时,认 为若减小粉磨介质球径,可提高粉料细度。
如:采用1mm直径的介质球可以产生1~2μ m之间的超 微粒子。
(B)粉碎方式:奥田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表面粉 碎方式,通过往复摩擦粉碎石灰石,可制得最大粒径 小于0.6μ m的纳米粒子。而采用回转磨擦粉碎,可 制备粒度为0.2~lμ m的Al2O3超微粒子。
(C)其他:物料种类、机械应力施加方式、粉碎方法、 粉碎工艺条件、粉碎环境等因素。
6、几种典型的纳米粉碎技术
(1)球磨 原理:利用介质和物料之间的相互研磨和冲击使
物料粒子粉碎。 介质:各种磨球。 转速:可调。 类型:多样。行星式、滚筒式等。 效果:经几百小时的球磨,可使小于1μ m的粒
子达到20%。采用涡轮式粉碎的高速旋转磨 机,也可以比较方便地进行连续生产,其临界 粒径为3μ m。
(5)纳米气流粉碎气流磨
原 理 : 利 用 高 速 气 流 ( 3 0 0 ~ 5 0 0 m/s) 或 热 蒸 气 (300~450℃)的能量使粒子相互产生冲击、碰撞、 摩擦而被较快粉碎。在粉碎室中,粒子之间碰撞频率 远高于粒子与器壁之间的碰撞。
发展:气流磨技术发展较快,20世纪80年代德国 Alpine公司开发的流化床逆向气流磨可粉碎较高硬度 的物料粒子,产品粒度达到了1~5μ m。降低入磨 物料粒度后,可得到平均粒度lμ m的产品,也就是 说,产品的粒径下限可达到0.1μ m 以下。
5、纳米机械粉碎的极限问题 (1)定义:粉碎到一定程度后,尽管继续施加
机械应力,粉体物料的粒度不再继续减小或减 小的速率相当缓慢,这就是物料的粉碎极限。
在纳米粉碎中,随着d↓,被粉碎物料的结晶均 匀性↑,粒子强度(σ )↑,断裂能(σ s)↑,粉 碎所需的机械应力也大大增加↑。因而粒子度 越细,粉碎的难度就越大。
(2)振动磨 原理:利用研磨介质在一定振幅振动的筒体内对物料进
行冲击、摩擦、剪切等作用而使物料粉碎。与球磨机 不同,振动磨是通过介质与物料一起振动将物料进行 粉碎的。 分类:
按振动方式不同:惯性式和偏旋式;
按筒体数目不同:单筒式和多筒式;
按操作方式不同:间歇式和连续式。
效果:选择适当研磨介质,振动磨可用于各种硬度物 料的纳米粉碎,相应产品的平均粒径可达1μ m以下。
(c)应用:可以制备出金属、合金或金属化合物 纳米粒子。
金属或合金:可以直接蒸发、急冷而形成原物质 的纳米粒子,为纯粹的物理过程;
金属化合物:如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的制备, 一般需经过→金属蒸发+化学反应+急冷→形 成金属化合物纳米粒子。
(d)优点:产品收率大,特别适合制备高熔点的 各类超微粒子。
(d)优点:
激光光源:可以独立地设置在蒸发系统外部,使激光器不 受蒸发室的影响;物料通过对入射激光能量的吸收,可 以迅速被加热;
激光束:能量高度集中,周围环境温度梯度大,有利于纳 米粒子的快速凝聚,从而制得粒径小、粒径分布窄的高 品质纳米粒子。
本法还适合于制备各类高熔点金属和化合物的纳米粒子。
(C)电子束加热蒸发法
在钨丝篮上方或下方位置可以预先放置格网收 集金属烟粒子样品,以备各类测试所用。
金属烟粒子的实验原理如图2.2所示。
(2)特点:氩气的压力↓,纳米粒子的粒径↓
研究证实:随着蒸发室压力下降,所有生成纳米粒子 的粒径都变小。然而在非常低的压力下,和真空镀膜 一样,纳米粒子在真空室器壁上形成了薄膜。当蒸发 室压力高于6.7kPa时,将产生不理想的金属烟。
一、 机械粉碎法
1、定义:靠外加机械装置的粉碎力,使固体物料粒子 发生变形进而破裂直至达到所要求粉料细度的过程。
当粉碎力足够大时,力的作用又很迅猛,物料块或粒子 之间瞬间产生的应力,大大超过了物料的机械强度, 因而物料发生了破碎。
2、粉碎作用力的主要类型 物料的基本粉碎方式:压碎、剪碎、冲击粉碎和磨碎。
变化情况:物质结构及表面物理化学性质 表面积发生变化→温度升高→表面能变化。
结果:粒子中相邻原子键断裂之前牢固约束的键 力在粉碎后形成的新表面上很自然地被激活, 表面能的增大和机械激活作用将导致以下几种 变化:
(1)粒子结构变化。
如:表面结构自发地重组,形成非晶态结构或 重结晶;
(2)粒子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